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胭脂惑

第一卷 第76章 以退為進 文 / 雲程

    杏黃色繡鳳九鸞朝服,胸前連朝珠也未掛,衛琬便是以這樣潦草的姿態出現在眾人面前(胭脂惑第76章以退為進內容)。雖然雲鬢微亂,卻絲毫無損於她絕世容顏,反而更添了些許楚楚之色,我見猶憐。

    「臣妾聽聞王妃出了事,所以未得奉召便匆匆趕來,還望太皇太后恕罪。」她輕盈福身一禮,語聲婉轉。

    高氏淡淡道:「就算是你不來,哀家也正要傳召,據查內務司和宮門記檔,昨日桓王妃到了你宮中後便沒了音訊,直至今日……在井中發現,不知對於此事,皇后可有什麼話要說?」

    衛琬抬起眼睛,一字字道:「臣妾懇請先見一見王妃。」

    在場眾人頓時驚住,雖然桓王妃暴斃於後宮,但為了避免晦氣,連高氏都不曾去看過一眼。高延慶和衛覃等幾名要臣倒是親眼去看過,饒是七尺男兒,出來時也微微變了臉色。

    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衛琬竟然主動要求去看,委實是一語驚人。且據仵作所言,因是先服毒藥才被推下水井,王妃死狀極為可怖,想衛琬不過是閨閣弱女,怎能見此情景?

    高氏猶豫了一下,才向魏崎點了點頭,魏崎會意地向衛琬躬身道:「皇后娘娘請隨奴才來(胭脂惑76章節)。」

    待衛琬跟著魏崎走入偏殿,此處眾人才開始議論紛紛。高氏和高延慶更是嘴角噙了一抹幸災樂禍的笑意,等著看衛琬失態的神情。

    約莫一盞茶的工夫後,衛琬才姍姍步出。出乎眾人意料的是,她雖然臉色略微蒼白,眼眶中也微含淚水,神情中卻毫無震撼之感,竟如以往一般平靜。

    她抬眸望向高氏,赫然發現人群中又多了數人。除了臉色鐵青的蕭杞風外,連本應在懿安宮陪伴淳於暖河的蕭承鈞也來了。此情此景,與那夜淳於暖河中毒時何其相似,所有的矛頭都齊齊指向自己。

    衛琬淡淡一笑,悲慼之意因著這勉強一笑更是立顯無疑,「多謝太皇太后恩准臣妾見了雲岫最後一面。」她語聲斷續哽咽,顯是悲難自抑。美人如此楚楚可憐之態,讓在場眾人無不心生憐意。

    高氏沒有回答,而是問道:「皇后,你可有什麼話說?從眼下的證據看來,王妃在昭鳳宮失蹤的可能性極大,若你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莫怪哀家將你禁足了!」

    她本以為衛琬定會竭力反駁,卻未曾想到衛琬只是無奈一笑,「臣妾無話可說。」

    高氏原本準備好的說辭頓時都派不上用場了,連高延慶也是目瞪口呆,半晌接不上話來。「你……皇后這話是承認桓王妃的事和你有關了?」高氏幽幽道。

    衛琬搖頭,「臣妾對王妃之事一無所知,只是王妃覲見後便經昭鳳宮正門離去,為何內務司並無記檔,臣妾就不得而知了,是以無話可說!」

    高延慶冷哼一聲:「內務司向來制度嚴明,怎麼可能看著王妃出宮而不記檔?想必是王妃在娘娘宮中出了什麼事,娘娘為了掩人耳目,才悄悄將王妃移出昭鳳宮,瞞過了內務司的耳目罷了,」他又向高氏道:「此事皇后娘娘一人必難獨力完成,微臣建議將昭鳳宮宮人拘禁審問,必然能查出蛛絲馬跡(胭脂惑第76章以退為進內容)。」

    與衛覃在朝中交好的鴻臚寺少卿劉安踏前一步道:「啟稟太皇太后,內務司雖沒有王妃離開昭鳳宮的記檔,但也不足以說明王妃便是在昭鳳宮出的事,微臣懇請太皇太后將宮中所有宮人一一排查,必然有人在當日見過桓王妃!」

    高延慶冷哼一聲道:「皇宮內苑宮人何止千百,若按著劉大人的辦法,怕是排查到明年也排查不完,這樁案子便可以作陳年舊案處理了!」

    劉安並不接話,而是向藺威道:「首輔大人此話是在質疑大理寺的辦案能力了,藺大人,是兄弟說話不謹慎才連累了大理寺,劉某在此向你賠罪了!」

    藺威忙扶起他道:「劉大人何必如此客氣,大理寺上下雖無人才,但必當全力以赴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

    藺威在朝中素來不參與結黨營私的那一套,但劉安的這般挑撥卻恰到好處,讓他對高延慶生了惱意。畢竟高延慶是仗著外戚的身份在朝中橫行霸道慣了的,在朝中亦樹敵不少,所以藺威一經挑撥,心內已然生了懷疑之意。

    高氏暗暗向弟弟使了個眼色,示意他閉嘴,「哀家來了這半日,身子也乏了,此事就交由藺威處理,皇后暫且禁足於昭鳳宮,眾卿以為如何?」

    未等眾人答話,衛琬已經盈盈一拜,朗聲道:「臣妾堅信藺大人明察秋毫,定能還本宮清白,」她徐徐步至藺威身旁,柔聲道:「本宮在昭鳳宮等著藺大人的結論。」

    藺威急忙跪下,連頭也不敢抬,「皇后娘娘請放心,微臣一定竭盡所能查出真相,不令皇后娘娘蒙冤!」

    衛覃放鬆了神色,看向女兒的眼底浮起淡淡的讚許(胭脂惑76章節)。之前淳於暖河之事,衛琬咄咄逼人佔盡上風,雖然得證清白,但因為那件事結束的不明不白,畢竟還是在所有人心中留下了疑慮。今次若是再重蹈覆轍,一來尋求證據太難,而來也難免加重了自己的嫌疑。

    而衛琬如此低調處理,在最大程度上激發了眾臣的憐憫之心,誰能想像的到這樣一個嬌弱的皇后,能做出殺人投井的事情呢?

    這些變化高氏自然是盡收眼底,但礙於大庭廣眾之下,她也無法說什麼,只能任由衛琬如此。想到這裡,她竟有些後悔將此事交給了藺威。本來是為了讓大家覺得公平,所以才選擇了素以耿直著稱的藺威,但眼下看來,這或許會是個錯誤。

    未及她多想,衛琬已經走到她身前,恭敬下拜道:「臣妾先行告退,望太皇太后節哀,莫為了雲岫的事傷心過度,危及鳳體。」

    說這一番話時,她語聲更是哽咽難抑,竟在大庭廣眾下以衣袖失態拭淚,爾後便踉蹌掩面而去。

    這一番舉動於皇后的身份而言雖然頗為失禮,卻讓在場眾人無不覺得皇后雖然年少,皇家禮儀有所欠缺,但對王妃之事卻是真意悲傷。

    反觀之高氏,自得知出事後便一味追索元兇,不僅面上毫無悲慼之態,語聲亦是鏗鏘有力。若論起親疏來,桓王妃身為雲岫郡主,雖是先帝義妹,也算得是高氏義女,如今橫死後宮,高氏竟能如此對待,在人情方面也算是淡薄了。

    且上次的事,明眼人都能看出不了了之的原因,八成是高氏一族構陷不成,便只能如此處理了。衛琬新入宮廷根基未穩,如何能將知情人一一滅口?能做到這樣的,想來也只有高氏無疑。

    既然有了上次,今次也難保不是又一次的陷害。衛琬要達到的效果就是這個,高氏自己自然也知道。

    蕭承鈞自始至終一言未發,只是看著衛琬離開時,眼底漸漸泛上濃的化不開的陰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