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胭脂惑

第一卷 第222章 夢醒是故國 文 / 雲程

    元武五年初冬,恢宏壯麗的洛都皇宮已建造完畢(胭脂惑第222章夢醒是故國內容)。但蕭允尚卻遲遲未決定遷都的日期,洛都皇宮萬事俱備只候天子,而天子卻一再駁回了朝堂上請求遷都的折子。

    終於在一個深夜,蕭允尚正在後殿的屏風外批閱奏折,卻聽到一屏之隔的榻上,傳來了一聲輕輕的歎息。蕭允尚感到自己的心狂亂地跳了起來,他立刻丟下硃筆,以前所未有的倉皇姿態奔到了踏前。

    沉睡許久的衛琬終於睜開了眼睛,那一刻,蕭允尚覺得眼眶一熱,險些流下淚來。

    在生死相依的火場重逢後,她睡了那樣久,久到他已經瀕臨絕望,以為她再也不會醒來了。然而上蒼垂憐,她終於還是醒了。

    冗長而紛亂的夢境彷彿還在眼前,衛琬怔了許久,才看清眼前人的容顏(胭脂惑第222章夢醒是故國內容)。

    已經十五歲的蕭允尚是真的長大了,年輕男子的臉容稜角分明,眉眼成熟許多,於俊秀中添了幾分男子漢氣概。那樣的眉眼面容,與夢境中生死難忘的那張臉有幾分相似,卻又那般不同。

    於是衛琬輕輕笑了,蒼白嘴唇吐出兩個字:「允尚。」

    皇后醒來的消息迅速地傳遍了整個宮掖,有人歡喜有人憂。翌日一早,新入宮的幾位功臣之女便約齊了一同去覲見皇后,當然,這其中怎麼會少了昭儀劉氏,畢竟在這宮中,她依然是地位僅次於皇后和瑾妃的女人。

    跟在她身後的是婕妤夏氏,信陽侯夏柏的妹妹,這次一同進宮的十二位宮嬪中,以她的位分最高。

    後殿瀰漫著淡淡的藥香,衛琬擁被坐在寬大的床榻上,彷彿弱不勝風的身子斜斜倚在堆疊的靠枕上,全無從前的凜厲氣焰。

    眾宮嬪按規矩行了禮賜了座,在這個過程中,衛琬一語未發,只是由著紅鶯操持。氣氛沉默地讓人不舒服,然而新入宮的宮嬪尚未摸清楚情況,怎敢貿然在皇后面前開口。

    最後還是劉氏先開了口:「聽聞娘娘一直身子不適,嬪妾等早就想來侍奉榻前,只不過……」

    衛琬閒閒一笑:「你能有這個心思,本宮很是欣慰,」劉氏聽她的口氣與以往大有不同,心中一喜,誰知衛琬又接著道:「你的一片心意本宮總不好不受,正好本宮這裡還缺一個粗使丫頭,便勞煩你給諸位妹妹做個表率了。」

    劉氏一腔話都卡在喉中,半晌才勉強笑道:「能伺候娘娘自然是嬪妾的福分,只不過嬪妾還要照顧小皇子,委實是……」

    她忽然僵住了,眼看自己殿中的奶娘抱著小皇子走到身側,恭敬地向衛琬行了大禮。身側的嬤嬤適時道:「按規矩宮中皇子都應該在嫡母身側撫養,有皇后娘娘庇佑,昭儀不必憂心小皇子,只一心侍奉皇后娘娘就好(胭脂惑第222章夢醒是故國內容)。」

    劉氏半晌說不出話來,衛琬卻倚在枕上淡淡道:「本宮乏了,諸位妹妹先請回罷,」她看向殿內伺候的婢女,「送幾位小主出去,順手把小皇子安置下。」

    劉氏仍直挺挺地站在原地,慘白嬌容上一雙彷彿能冒出火的眼睛死死盯著衛琬,許久才慘笑一聲道:「娘娘好手段,嬪妾這次又是自取其辱了。」

    衛琬搖搖頭,「非也,城破宮傾之日你能逃過一劫,是本宮的疏忽,如今你和小皇子地位已然穩固,本宮再去揭那些子陳年舊事也是空穴來風,若你肯安分,就斷了想母憑子貴的念頭,你的孩子是哪個,相信你比本宮更清楚!」

    劉氏不語,衛琬說了這許多話,精神似有不濟,喘息了幾回才道:「你若能想明白就好,若是想不明白,本宮既有本事傾天覆地,想來殺你還不算難事!」

    待劉氏走後,冥羽卻從簾幕後閃身出來,提議道:「留著她終究是麻煩,不如我今夜把她處理了,也了結一樁心事。」

    衛琬卻搖頭道:「算了,以她的心性和聰明,還掀不起什麼風浪,況且她畢竟給允尚生了孩子,允尚嘴上雖不說,還是不願孩子失去生母的。」

    那個端坐在勤政殿龍椅上的帝王,自幼便是帝后的獨子,從未遭遇過任何風浪。他一生中最大的噩夢,還是父皇和母后相繼死於非命,也是那樣的經歷,才讓他迅速成長為心思深沉的帝王。

    劉氏在他作為男子的感情中雖然不佔份量,但因著子嗣,總有親情在。如果讓他知道這第一個女人,就用如此荒唐的手段欺騙了他的感情,甚至偷換了他的子嗣,那對他的打擊非同小可。

    他是一個合格的帝王,但還不是一個成熟的男人,如果因為這件事讓他失去了對女人的信心,那他注定孤寂的一生,就真的不剩任何慰藉了(胭脂惑222章節)。

    帝王道,本就是孤絕之道,若是身側能有一個適合他的女子相伴,也算是苦中余甜。那個能相伴他一生的人自然不會是劉氏,但是,也不能因為區區一個劉氏,就毀了他可以再傾心追尋的機會。

    除此之外,已經是劫後餘生的錦朝,再也經不起任何動盪了。眼下這種時刻,懷柔比剛硬或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冥羽心思剔透,自然也能想得明白這些,於是歎道:「你還真是為他著想,不過我這次來不是和你說這些的,梓奇有話要我帶給你,你……」

    殿外忽然傳來通報聲:「皇上駕到!」

    於是冥羽沒有來得及把話說完,就匆匆越窗而出了。

    世事難料,沒有任何人會知道,這一句沒說完的話,將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如果那天蕭允尚再遲來一步,或許所有的一切就不會發生。然而,命運的種子早在很久之前就埋下,在看不見的地方深深扎根,最終才會頂裂土地,結出最終的果實。

    只不過是一個陰差陽錯,當晚冥羽就接到了莫君冉的飛鴿傳書,說是有要事求他幫忙。於是,冥羽來不及把鬼醫的囑咐告訴衛琬,就匆匆踏上了去試劍齋的路,等他終於從那裡脫身再回來時,一切都已經晚了。

    第二日,蕭允尚便下旨定於十二月廿六日遷都。

    至此,錦朝少帝攜文武百官,在新的都城開始了新生。所有動盪的因素似乎都隨著舊都的覆滅而終結,然而,還是有一些隱藏在陰影中的不安,隨時等待著重見天日的機會。

    卷六浮生未歇終

    終結卷塵埃落定即將開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