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重生之再璀璨

第一卷 一百四十章 僵局 文 / 香辣鳳爪

    衛水大峽谷作為楚西新的五年計劃中的重中之重已經被申請立項了,在這個大的項目之下,相關的道路、搬遷、環境保護等紛紛作為小項目也申請了下來,專用的項目資金也完全到位了重生之再璀璨。

    由於楚西市政府建立的楚西旅遊建設公司的緣故,所有的項目資金都被調撥到財政局的專用賬戶上,將分期撥付到衛水大峽谷的建設中去。

    光這一點,就讓陳兵歎為觀止。以前做過和經手過的的景區項目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個個都有項目,有資金。可是沒有哪一個景區的項目立項有衛水大峽谷那麼快,資金到位那麼紮實。不說別的,就是項目資金這塊,如果上面批下來的是一千萬,最終能有三百萬真金白銀落到景區,就算是不錯了。

    可是衛水大峽谷這次,確實讓陳兵看到了不同的地方。僅配套的公路設施這塊,批下來的項目資金就有六千萬,缺口的部分楚西自行解決一部分,三家公司共同拿出來一部分。本來批下來的部分是分五年到位,楚西的領導們周旋之後,將分三年到位,先期資金三千五百萬已經打到了楚西財政局的專用戶頭上。

    有了地方政府的支持,企業才有把項目做好的信心。而楚西市政府擺出來的支持態度,無疑是相當厚道,力度也是相當大。

    楚西旅遊建設公司、璀璨公司和景泰公司在衛水大峽谷這塊共同的投入,如今叫做衛水大峽谷景區建設管理公司。共同的補償方案一出來。楚西市立即在衛水大峽谷公路沿線張貼了公路的相關方案,包括相關的設計、搬遷、補償等標準。

    由大峽谷景區牽頭,各個鄉鎮、行政村具體執行的政策解答小組也下到了每一個村落,負責安排所有的具體工作事宜,衛水大峽谷算是熱熱鬧鬧地在楚西開張了。

    公司安排這邊。在確定的衛水大峽谷大門處。現行修建了一個簡易的板房式辦公樓。上下兩層,樓上住宿,樓下辦公。

    景泰公司以安謹為主,派遣了一支共計六人的專家小組負責跟進項目的工程建設;璀璨公司只派了周曉非跟著學習,其餘全留在了楚西市內;楚西旅遊建設公司就派了一個人,算是代表。主要也是因為前期主要是工程建設方面的問題,來的人太多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真正的問題,全是在後期的維護和管理上。

    安排周曉非上去,趙嚴也不是沒有私心。自己的孩子,當然是多鍛煉一些最好。可是落在公司其他幾個孩子眼裡,更多的是幸災樂禍。

    看吧。叫你平時在公司裡事事比人強,這下吃到苦頭了吧?

    山上剛弄好的時候,趙嚴帶著大家都上去過一次,殘酷的環境給幾個躍躍欲試的年輕人當頭潑了一盆冷水。電。是通過柴油發電機發的;水,是從山腳河里拉的;工地上沙塵紛揚都算了,連吃的都特別簡單重生之再璀璨。因為山高路不通,所有的米和菜運到了山腳下,都是大家肩挑背抗,一點一點運上山的。

    為了節約,別說空調,就是電扇都沒有用,白天板房裡又悶又熱,到了晚上,氣溫陡降,五月的天氣了,蓋著八斤的棉被都沒覺得特別暖和。

    知道公司要派人到山上去跟著工程進程,幾個人早就私下裡嘀咕開了,沒想到最後派去的是周曉非,其餘兩個男生都鬆了一口氣。

    這些事其實趙嚴和崔燦早就商量過了,派個人上去跟著工程進度是肯定的,不能說人家做事,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兩眼一抹黑啊。派女生,不太合適,兩個男生裡面,不是趙嚴自誇,恐怕就自家孩子穩當一點。

    其實崔燦特別想自己跟著上去,要不是現在請假不太合適,她都有心請假回去跟一段時間進度。別看前提的搬遷什麼的,最怕出亂子。

    這幾年楚西也進入了一個高速大發展的階段,各地的農民們早就摸透了拆遷補償的條條款款,什麼把豬圈加蓋成住房、隨便插幾根樹枝說是果樹之類來提高補償的事情,層出不窮。就前一段時間,還聽說某村因為補償的事鬧得太過分,氣得負責該段高速施工的工程方大手一揮,改道!

    不過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剛說怕出問題,事兒就來了。

    衛水大峽谷的公路,是按一條省級公路設計的,涉及到沿途兩個大的鄉鎮,幾十個自然村。有的村子本就有一條公路,但是頂多能算是村一級,能讓車順利出行而已。別說大型客車,就是中型客車也不能兩台同時通行。

    由於楚西惡劣的自然條件,很多公路都是修建在山崖邊,一邊是陡峭的絕壁,一邊是堅固的山體,過要拓寬,工程難度相當大。

    因此在設計的時候,好幾處乾脆都是捨棄了擴建當地原有公路的想法,重新開路。

    可是這樣一來,就難免涉及到村民的自留地和房屋。倒也不是說村民的覺悟低什麼的,人上一百,種種色色的都有,有的人覺得公路修通了,對自家有好處,也有短視的人,覺得這是佔了自家的祖屋,掘了自家的祖墳,反對情緒相當激烈。

    出事的是一個小村子,名叫熊家坳。故名思意,這裡聚居著熊氏一族的族人,據村裡的老人介紹,從四百多年前他們從四川逃荒到這裡安居以來,就一直住在這裡。以家族姓氏聚居的地方,宗族的凝聚力不是一般的大,當修建衛水大峽谷配套公路的公文到了熊家坳的時候,年輕的村民還好,年老的村民們反對的情緒就相當激烈。

    我們世代生活在這裡,老祖宗埋在這裡,種的莊稼長在這裡,兒子娶媳婦的房子蓋在這裡,憑什麼你們說搬就得搬?再說了,村子旁邊不是有條路麼?要弄,你們去把那條路修好就是,咱還感激你們。但是咱們村子裡的地,你們一寸也別想碰!

    最初工作組下去做了幾次工作,結果都是無功而返,反而工作做得越多,村民的情緒越大。調解了幾次,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愈演愈烈。

    這次乾脆村民到市政府搞了個集體請願,這歷來是政府最反感的事情,而且衛水大峽谷項目投入這麼多,怎麼可能說改就改?

    而且這條公路,是經過專家設計認證的,如果熊家坳這個地方改一下,牽扯到的不僅僅是熊家坳當地十來公里的路段,而是整條公路長達五十公里都要做出調整。

    市政府已經明確表態了,這件事情不但要解決,而且要解決好,不能讓村民有意見,也不能讓項目停擺。

    上面動動嘴,下面跑斷腿。為這事,安謹親自帶著周曉非去了好幾趟,就只差住到村裡去。鄉幹部們也輪番勸說,可是不僅沒有效果,而且發展到了村裡一見項目組的人,就要喊打。你真敢跟這些人對著幹?人家都是七老八十的老頭老太太,手裡拿著鋤頭、鐮刀什麼的站在村口,別說打人,看他們拿著東西那顫顫悠悠的樣子,恐怕砸著自己的腳可能性更大。

    不但不能說狠話,還得哄著勸著,安謹和周曉非別提多憋屈了。

    可就算這樣,人家還動不動就往地上一倒,嘴裡叫著「打死人了」之類的話,嚇得工作組的人根本不敢上前。

    事情算是僵住了。其他工作開展得比較好的地段,已經完成了搬遷工作,開始動工了,動作慢點的,搬遷工作也已經進入了尾聲。只有熊家坳,一直僵持著。

    安謹算是沒辦法了,這塊兒的事情,主要是落在景泰公司和楚西旅遊公司頭上的。可楚西旅遊建設公司就一個人,屁大點事都給跟市局甚至更上一級匯報,工期耽誤一天,耽誤的都是錢,安謹也實在沒辦法了,只能跟陳兵說。

    陳兵也沒法,跟崔燦通了個電話,便馬不停蹄地跑去了楚西。堂堂總經理吃住在工地上,白天還得挽起袖子,頂著太陽和村民的怒罵去做工作,晚上抽時間給專家組和各個工程施工方開會,還要處理上海這邊其他的事,沒幾天就累得沒了人型。

    事情僵持了一個多月,崔燦這邊都快期末考試了,還沒個確切的結果。趙嚴抽空上去了一趟看兒子,據說安謹和陳兵愁得滿嘴都是大泡子,周曉非更是又黑又瘦,跟非洲難民差不了多少。

    在趙嚴心裡,一直對崔燦有種莫名的信服,似乎所有的問題只要到了崔燦手上,就一定能有個解決的辦法。可是除了給崔燦匯報一下本來就沒有進展的進展之外,她現在也沒指望崔燦能有什麼辦法解決這事。

    畢竟這個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解決的事,涉及到了錢、物資、地皮還有關係等等方方面面的事情,恐怕就算崔燦回來,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姑娘,也解決不了什麼。

    這邊崔燦考完期末考試,便飛也似的回了楚西。在家呆了兩天,去公司瞄了一眼,便跟趙嚴一同上了大峽谷工地。(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