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惡犬天下

卷十八 滴水穿石 第四百六十八章 五祖法眼 文 / 畫虎客

    崔七廷的武功不弱,輕功更是十分高強,但此時他卻並不施展輕功,而是混在眾海盜嘍囉之中緩緩向司馬如蘭靠近,來在距離她三丈之處時,手掌伸手懷中暗器囊中,已抓住了三枚金鏢天降悍妃。

    此時司馬如蘭正站在甲板邊緣上被十餘名海盜圍在當中,揮劍力戰群寇,掩護「萬金堂」的弟子們攀爬上巨鮫艦,卻全沒有發現悄悄靠近的七爺,而在三丈距離之下,崔七廷用暗器偷襲,她猝不及防之下定是難以躲得過。

    只可惜崔七廷的潛近雖瞞過了司馬如蘭,卻沒逃過一直都在觀望戰局的華不石的眼睛,這位大少爺見勢不對,立時大聲示警,而崔七廷的三枚金鏢也幾乎是在同一時刻出手。

    司馬如蘭聽見了華不石的喊叫,纖腰一折,使一個「鐵板橋」的功夫,已避開了兩鏢,而手中長劍揮出:「叮」地一聲脆響,第三枚金鏢被劍尖挑開,斜飛了出去。

    華不石的示警固然及時,司馬如蘭的反應亦是極快,用長劍挑飛疾射而來的暗器,手法之準,顯見她劍法之上的造詣非凡。

    崔七廷偷襲不成,立時飛身而上,手中金光閃動襲向司馬如蘭,所持的正是那柄尺許長的奇形兵器「金蜈鉤」,司馬如蘭挺劍迎戰,只聽得一陣「叮叮噹噹」的兵刃交擊,她已擋下了崔七廷疾攻而來的七鉤。

    崔七廷招招搶攻,試圖把面前的白衣少女一舉逼下巨鮫艦的甲板,可司馬如蘭儘管已站在甲板的邊緣之上,只差一步就要掉落下去,但她手中長劍疾舞,見招拆招,將崔七廷的攻勢一一化解,卻並不後退一步。

    而片刻之間,又有多名「萬金堂」的弟子攀爬了上來,各自揮動刀劍搶上前來,與原本圍在司馬如蘭身前的海盜嘍囉們殺到了一處,而隨著爬上來的「萬金堂」弟子越來越多,雙方的短兵搏殺,也從兩船甲板的交錯之處蔓延到了巨鮫艦的甲板上。

    崔七廷所使的「金蜈鉤」本是極少見的奇門兵刃,他的武功亦是以奇詭多變而見長,不但招式出人意料,而且還不時夾雜著各種暗器偷襲,令人防不勝防,即便是武功在他之上的人,也常常因一時不慎便著了他的詭道而敗落,當日在大潤發酒樓中,姚元孝便曾經因此而中招受傷。

    可是今天對上了司馬如蘭,卻只能說是崔七廷的時運不佳,只因為司馬如蘭功力雖然未必能強過崔七廷,但她的「五堂劍法」,卻正是所有奇門武功的剋星。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的「五堂劍法」,相傳乃是禪宗五祖弘忍大師所創,中土禪宗自祖師達摩菩提之後,先後共有五代傳人,後世信徒將他們與達摩合稱為禪門六祖,分別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和六祖慧能。

    五祖弘忍是唐朝中葉人,《祖堂集》卷二中稱其「幼而聰敏,事不再問」,便是說這位五祖禪師遇事一見則明,根本不須去問,弘忍不僅佛法高深,更是通曉心術計算,他雖以「不出文記」而自承,其弟子卻將他所說的各種「玄理」整理成書,取名《修心要論》而傳世,其中記載的便多有佛法修心度魔之術。

    這世上的各種奇門詭道,在這位禪門五祖高僧的法眼之中,俱是無處遁形的小技而已。

    「五堂劍法」乃是弘忍所創的劍術,最擅破解各種奇門怪招,崔七廷若是遇上其他人或許能佔上三分便宜,但是碰到了這門劍法卻反而處處受制,連一半的威力也發揮不出來。

    拚鬥之中:「萬金堂」的數十名弟子中一大半都已攀上了巨鮫艦,而崔七廷不僅未能將司馬如蘭逼回去,反而被對方的劍法迫得節節後退,從甲板的邊緣連退了數丈,一直打到了甲板中央。

    三十招之後,崔七廷已是越戰越吃力,他「金蜈鉤法」中的各種詭異變化,總是還未出手就被對方的長劍封住,全無施展的餘地,而劍長鉤短,一旦行險不成,招式被克制住,他不僅攻不近對方身前,反被司馬如蘭的劍法迫得手忙腳亂,狼狽不堪。

    落入下風的崔七廷心中又急又怒,他的武功本是不弱,拚鬥的經驗更加豐富,從來也沒有像現在這般被人逼得如此狼狽過,而且對方還只不過是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少女。

    其實司馬如蘭雖然年輕,但習武資質極佳,平日只因為心地仁慈而不顯鋒芒,但今日之戰關係到大倉城中百姓的生死存亡,她一改往日的優柔猶豫,拼上性命也要爭勝,出手時又增加了幾分凌厲和果決,加之「五堂劍法」本就能克制崔七廷的奇門武功,在這種種的因素之下,崔七廷落入下風也是理所當然。

    崔七廷當然不甘心就此認敗,他還有一手絕招未使,便是「金蜈鉤」中所藏的機括暗器「透骨箭」。

    到了現在,也只有使出「透骨箭」,方有可能反敗為勝。

    崔七廷發出一聲暴吼,左手連揮數下,五枚金鏢接連發出,而他的右手已悄然扣住了「金蜈鉤」手柄上的機括。

    崔七廷極有自信,認為用金鏢做掩護的手法甚是隱蔽,司馬如蘭的江湖經驗尚淺,定然不會察覺,而在如此近距離之下,只要把「透骨箭」發出,司馬如蘭的反應再快,也一定躲不過去。

    然而,再詭奇的伎倆或許凡人無法察覺,卻終是難逃禪門佛祖的法眼,或許禪門五祖創立「五堂劍法」時,在冥冥中就對此早有所覺。

    司馬如蘭翻手一招「禪心自明」,五枚金鏢已被她仗劍擊落,而崔七廷想要按下機括之時,卻忽然感到整條右臂酸麻,已然失去了力量,這才發現對方的長劍,已刺入了他的陽谷穴。

    陽谷穴乃是腕脈上的要穴,劍尖刺入寸許,崔七廷的右手指掌瞬間便已動彈不得,不僅按不動機括,就連「金蜈鉤」也無法再握住,頓時向下跌落,崔七廷怪叫一聲,疾身後躍,直飛逃出了三丈開外,直退到了巨鮫艦的船艙門邊,鮮血已從他的手腕的傷處上泉湧而出,濺落在地上。

    「點子太厲害,快去通知二哥,請他過來應敵。」崔七廷氣急敗壞,對一旁的海盜嘍囉叫道。

    在巨鮫艦的甲板上:「黑龍宮」的海盜們已結陣防禦:「金玉號」上的萬金堂弟子雖然全都攀上敵船,但一時之間卻也難以衝得過去,雙方形成了對峙之勢,此戰的勝負,恐怕只看雙方高手的對決了。

    而此時,卻只聽得有一個粗宏的聲音道:「連一個女人都贏不了,你們真是大大的沒有用啊!」船艙門口人影一閃,已有一個人邁步走出了船艙。

    此人大約也就二十多歲,身高六尺,皮膚是古銅顏色,體格強健,粗眉鳳眼,大鼻大嘴,模樣甚是英武端正。

    他的頭髮不多,都梳到頭頂紮成了一個沖天髮髻,披著一件灰格花紋的大袍,下身則是一條肥大的灰色褲子,長度卻僅剛到膝下,露著兩條光溜溜的小腿,兩隻腳上則踏著一雙鞋底足有兩寸多高的木屐,在此人的腰帶上,斜插著兩把長短不同的太刀,長的足有近四尺,而短的一把只有一尺五分。

    聽此人的口音便已頗為古怪,而瞧見他本人,更是一眼可知不是是漢人,而完全是東瀛倭國武士的裝束打扮:「黑龍宮」的海盜之中,竟果然有倭人的存在。

    崔七廷見這名倭國武士出現,連忙恭身行禮,說道:「二哥來得正好,那個小姑娘就是大倉城的城主,她的武功正好能克制小弟的鉤法,小弟才只好暫避一時。」

    這倭國武士若論年紀,其實看起來比崔七廷還小一些,但崔七廷卻稱他為「二哥」,而且言語之間態度甚是恭敬,可見此人在龍宮部眾之中地位定然不低,很有可能便是此次來襲大倉島的艦隊首領。

    倭國武士目光斜視,看向崔七廷,最終停留在他那只被劍刺傷的手腕上,忽然冷笑一聲,說道:「勝就是勝,敗就是敗,甚麼叫做暫避一時,你們這些支那人就是這般虛偽。」

    崔七廷臉色發紅,卻不敢頂撞,連聲稱是。

    倭國武士道:「這麼說,你真的敗在了那個小姑娘的手下。」

    崔七廷道:「小弟只是一時不小心,才敗了……」

    倭國武士卻忽然臉色一沉,道:「即然敗了,你為什麼還活著。」

    聽到此言,崔七廷神情大變,搖手說道:「二哥饒命,小弟知道錯啦……」他猛然間已轉身飛縱而起,向船舷邊躥躍而去。

    崔七廷輕功甚高,此時全力逃命,眨眼就躥出了五丈開外,但是他的身體在半空之中忽然間就攔腰斷成了兩截,血花飛濺之中:「呯」地一聲徑直摔在了甲板之上,連一下掙扎都沒有,就已然氣絕身亡。

    巨鮫艦上,無論是「萬金堂」的弟子還是「黑龍宮」的海盜,所有人都露出了極為驚駭之色,崔七廷是「九龍子」之一,本是頂尖的高手,在龍宮部眾人也可以算是重要的人物,如今竟然被這倭國武士當場擊殺,而且在場的所有人都未能看清他到底是如何拔刀出手,又如何回刀入鞘,甚至連寒光也沒有瞧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