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惡犬天下

卷十八 滴水穿石 第四百七十一章 信心 文 / 畫虎客

    「村正」和「國光」都是東瀛島國著名刀匠的名字,村正鑄刀,素有「妖刀」的凶名,而「國光」則是以擅鑄短刃而著稱。

    喬雙愁先前伸手握刀行動緩慢,拔刀之際卻在突然之間快若閃電,而太刀剛一出鞘,在寒光暴閃,令得所有人目眩之時,他已疾躥出丈許,雙刀同時劈到了楊絳衣的頭頂。

    又是一聲尖利刺耳的鳴響,火星迸射中,雙刀被巨劍架住。

    與極少與人交手拚鬥的司馬如蘭不同,楊絳衣經歷過多次生死之戰,並不缺臨戰的經驗,喬雙愁的攻擊雖然十分突然,她卻早已有了防備,而「赤血」劍同樣是切金斷玉的寶刃,喬雙愁的雙刀雖然鋒利,卻斬不斷楊絳衣的兵器。

    司馬如蘭的動作慢了一步,此時卻也反應了過來,立時挺劍刺向倭國武士,三個人瞬時之間就拚殺到了一處。

    如果說先前喬雙愁與司馬如蘭的決鬥,只是略顯聲勢,此時三人交戰,聲勢卻是浩大得多。

    厲風呼嘯,甲板之上刀光劍影紛飛,兵刃交擊聲幾乎要刺穿四下眾人的耳鼓,巨鮫艦的甲板本是用堅木做成,此時卻像豆腐一般,瞬時已被劃開了一道道裂縫。

    四下裡原本各持兵器對峙的「黑龍宮」的海盜和「萬金堂」的弟子們,全都忙不迭地後撤,以免無端被刀劍所傷,雙方的人手都退開到十丈之外方才站住,整艘個巨鮫艦大半個甲板都空了出來。

    楊絳衣與司馬如蘭雖是聯手雙戰東瀛武士,但是在當下情勢之下,能夠抵擋喬雙愁的其實只有楊絳衣一人。

    司馬如蘭兵器已斷,右肩負傷,以不慣常使用的左手持劍,而她的劍也不像楊絳衣的「赤血」一般堅硬,出手之時不敢與喬雙愁的兩把寶刃相碰,這麼一來十成武功連三四成都難以發揮出來。

    而喬雙愁也早已看準了此節,所以絕大多數刀招,都是劈向楊絳衣,他很清楚,當前的目標只有楊絳衣一人,只要除掉了這黃衣女子,司馬如蘭就全無反抗之力。

    這位東瀛武士並非只是心計過人,他的武功比楊絳衣和司馬如蘭都高上一籌,三人交手僅十餘招,楊絳衣就已被逼得連遇險著,全無還手之力。

    「柳生新陰流」本就是倭國著名的雙刀流派,這位化名「喬雙愁」的東瀛武士,本名為柳生次兵衛,正是柳生家族的當代傳人,而雙刀在手,他才發揮出了真正的實力。

    手持一把太刀的喬雙愁,依仗的只是「村正刀」的鋒利和出刀的迅捷,如今兩把太刀在他的手中,刀路千幻,凌厲無比,已有了一代劍道宗師之風範,攻勢比只用單刀時強悍不止一倍。

    「嗤」地一聲,血花飛濺,楊絳衣的右肩被短刃太刀「國光」劃過,她咬著牙一聲不吭,橫劍連擋喬雙愁的雙刀的連劈,而司馬如蘭奮力刺出數劍,喬雙愁卻輕鬆地縱身避開,已退到了三丈之外。

    楊絳衣所受這一刀傷得不輕,雖然還不至象司馬如蘭那般右臂無法便劍,但握劍的手卻已不如先前那般穩定了,而她站在當地喘息著,顯然先前僅僅二十合的拚鬥,就已消耗了許多內力,有些難以為繼了。

    喬雙愁的刀鋒銳無匹,出刀快得無影無形,楊絳衣只能根據本能的反應擋架,本來就甚是吃力,而「赤血劍」甚是沉重,楊絳衣連擋對方雙刀的大力劈砍,令得她手臂酸麻,劍法略一遲緩,便被喬雙愁一刀砍中。

    這其中的原因,並非是中土劍法不如東瀛刀術:「大力伏魔劍法」的守勢精嚴,本來即便再凌厲的刀法也難以攻破,楊絳衣這一招失手,卻是因為內力之故。

    楊絳衣雖用的是「少林派」的劍法,所修習的內功卻並非是佛門心法,而是「華山派」的「紫玉功」:「華山派」的武功以輕靈奇巧而著稱,其內功心法「紫玉功」自也是更擅配合華山本門武功,如今卻要用上「大力伏魔劍法」這等剛猛的劍法,連遭重擊之下才會有長力不繼的情形發生。

    喬雙愁退出三丈,雙刀交錯擺開架勢,嘴角已露出冷笑,他已經看出了楊絳衣身上的弱點,在喬雙愁這等劍道高手面前,任何弱點都能招致失敗,而失敗便與死亡無異,他只須調運好自身功力,在下一輪的攻擊之中,便定可要了那黃衣女子的性命。

    而楊絳衣亦是同樣意識到她內力的不足之處,也知道對面的倭國武士武功實在在她之上,雖然從外表並未表現出來,她的心情卻已在悄然地變化,對失敗的憂慮已籠罩在她的心頭。

    只因為此戰太過重要,如若失敗,不僅是她自己和華不石,還有司馬如蘭以及「金玉號」上的所有人都將被殺,今夜的這場大戰也將一敗塗地,再沒有轉機。

    此時華不石卻已經來到了巨鮫艦的甲板上,這位大少爺全無輕功,且行動笨拙,儘管有白奕靈的在旁相助,要順著繩索爬上數丈高也費了不少氣力,好容易上了甲板,卻已是衣衫不整,鞋子也蹬掉了一隻,顯得頗為狼狽。

    不過剛一爬上,他就忙不迭地往甲板中央三人交手之處奔跑,先前在「金玉號」上隔著數十丈的距離,華不石無法瞧清雙方交手的詳情,卻也知道此戰定然十分凶險,等他跑到了近前,只瞧見楊絳衣果然已然受傷,而雙方一時又形成對峙,情勢一觸即發。

    以這位大少爺的眼力,也立時就明白了楊絳衣受傷的原因,而同時也從喬雙愁的蓄勢之狀,看出這東瀛武士打算在下一次出手時全力攻擊。

    「姐姐,莫要著急,一切從長計議。」華不石高聲叫喊道。

    東瀛的刀術與中土武功大不相同,華不石雖然曾有聽聞,卻並未親眼見過,要想找到出應敵之法,必須先看明白對方的刀路和招式才行,這便是他從「金玉號」上過來的原因,而他對楊絳衣說的「從長計議」,言下之意是想讓她盡量引對方的刀招出手,好讓這位大少爺從中尋找破解之道。

    聽到華不石的聲音,楊絳衣的心中亦是百感交集,分別了好幾個月,還一度以為這花花少爺已經葬身在萬易島上,如今能夠再相見,就恍若隔世一般,又怎麼能不讓楊絳衣激動萬分。

    只是大敵當前,她明白現下絕非可以分心的時候,一個心神的恍忽,只怕立刻就要遭致敗落,所以華不石走近,她甚至都沒有瞥他一眼。

    幸好二人之間有著極好的默契,即使幾個月不見,這種默契非但沒有半分減弱,反而逾見強烈,這是因為他們心中對彼此的想念,與幾個月前沒有半點不同,儘管此時並沒有眼神的交流,只聽到他叫喊聲音,楊絳衣就已明白了華不石的心意。

    若論交手拚鬥,這花花少爺自是毫無戰力,可他卻足智多謀,且對天下間的各派武功都見識頗多,當日在湘江畔的葛家堡,楊絳衣就曾與他聯手合作,擊敗了「衡山派」掌門岳寒山,如今的喬雙愁雖然比岳寒山更強,但是他們也未必就沒有取勝的機會。

    念及至此,楊絳衣先前對於戰敗的擔憂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信心亦是大增。

    這或許就是愛情的魔力。

    喬雙愁大吼一聲,邁步疾衝而上,長刃「村正」疾速斬向楊絳衣。

    對一旁司馬如蘭的刺擊,喬雙愁不屑一顧,左手的短刃「國光」一擺,就已把她逼得撤劍退開,喬雙愁的目標是楊絳衣,如今他蓄勢已足,堅信對面的黃衣女子定然不可能再接下他的二十招,是以揮起「村正」迅猛撲擊,未留一點餘地。

    以楊絳衣之力,確實無法硬接下對方的全力猛攻,但是這一次楊絳衣卻一改先前的戰法,對於他的劈砍全不硬接,而是避實就虛,施展出了另外一套劍術。

    這套劍法,正是「華山派」的「玉女十九劍」。

    與剛才剛猛無匹的「大力伏魔劍法」相比:「玉女十九劍」輕靈奇巧,頓時化解了喬雙愁的大部分攻勢,雖有一刀未及完全避開,劃過了楊絳衣的額側,卻也只是削落了她鬢邊的幾縷青絲,並未受傷。

    如果楊絳衣從一開始就用「玉女十九劍」,多半無法抵擋得了喬雙愁的攻勢,但正因為她先前所用的「大力伏魔劍法」極是剛猛,使得喬雙愁先入為主,認為楊絳衣定會再用硬碰硬的方法擋架,也就加大力道猛攻,而這一變招,卻全然出乎了喬雙愁的意料。

    以尋常而論,兩種如此截然不同的劍法,是不會出現在同一個人的身上的。

    轉眼之間,喬雙愁已又已經攻出了二十招,雙刃之上刀勢已絕,再度後躍跳開,蓄勢而發。

    他冷笑道:「你能避開我這二十招,狡猾的大大的,若你還能再避我二十刀,我就把腦袋割下送你。」

    從剛才的二十招交手之中,喬雙愁已認清了「玉女十九劍」的劍路,等一下無論楊絳衣用哪一門劍法禦敵,他都有信心能夠取勝,事實上這一次楊絳衣也只不過是佔了出其不意的便宜,才能僥倖過關,喬雙愁決對不會讓此事再度發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