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惡犬天下

卷十八 滴水穿石 第四百八十章 虎搏陣 文 / 畫虎客

    ()

    在刀譜最後的一頁上,畫著一幅鋼甲的圖形。//百度搜索網看最新章節//

    甲冑多是戰陣中的兵將使用,武林中人用的卻不多,而且就算配戴也多是皮甲,幾乎無人會穿戴鋼甲,這是因為金屬甲冑十分粗重,穿在身上固然有些防衛之用,卻會大大影響到輕功身法的施展和出手時的敏捷靈活,對於身負上乘武功之人來說,穿甲冑往往得不償失。

    武林高手之中穿戴著重金屬甲冑的,大概除了胡六陽那種天生異秉,擁有神力的怪物,再也難找到其他人的。

    看這刀譜最後一頁所繪的甲冑,倒並非是象胡六陽的銅甲那般覆蓋著全身,而是只由保護頭部的圓盔,保護前心和雙肩的胸甲兩部分組成,不過按華不石的估算,這幅甲冑用精鋼打造出來,總也會有十餘斤上下的重量。

    將小冊子粗略翻看一遍之後,華不石開始仔細研看刀法中的招式。

    這門「鶴行轉輪刀法」一共只有十二式,其中十式進攻,卻只有兩式防守,而華地虎在刀譜之中對招式講解得極是詳盡清晰,每式都有六七頁篇幅,由此可見這些招式都是經過他精心研究方才創出。

    看過前面的三四式,華不石對於這門「鶴行轉輪刀法」的特點已是心中瞭然,而他對於二叔華地虎的巧思也已佩服得五體投地,開始相信二叔先前並未吹牛。

    這門刀法的威力,比「青雲七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以招式而論:「鶴行轉輪刀」大多源自於「白鶴沖天掌」,這門掌法是華不石從孫巧雲處得到,是孫家的家傳武功,當年孫巧雲的義父孫獨鶴在京師為官,號稱大內第一高手,所憑借的便是這門掌法,也可見此掌法的厲害。

    與所有的上乘武功一樣:「白鶴沖天掌」對習練者資質的要求並不低,而且沒有數十年苦功殊難練成,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華地虎想出了兩個主意,一是以刀代掌,沒有內功根基的人,用肉掌攻擊難以具備足夠的殺傷力,而要讓資質普通之人練成內功是不可能的,用短刀代替掌法,便可以用兵器的鋒刃來彌補內力的不足。

    難怪刀譜後面所繪的兩柄短刀既厚且闊,原來是模仿人的手掌而制。

    而第二個主意,則是鋼甲的用途:「白鶴沖天掌」乃是南派外門武功,招式之中多有肩撞肘擊等手段,是以還須練有硬功才行,而這同樣對修習者的資質有不低的要求,華地虎為了解決此事,索性讓練刀者穿戴鋼甲代替修煉硬功,這固然會犧牲一些靈活敏捷,卻並非不是一個可行之道。

    華不石一式一式地看下去,卻覺得這刀法雖然難度不大,也並不算繁雜,大多都簡單直接,卻皆是強行欺近對手貼身強攻的招式,而且招招都是行險搏殺的手段:「白鶴沖天掌」招式繁多,華地虎大概是把掌法之中最凶狠的貼身搏鬥的招式加以改進,而創出了這一門刀未能,即便只是從小冊子上面瞧見這些招式的圖譜,華不石亦是看得連抽涼氣,頗感驚悚。

    所謂「一寸短,一寸險」,用的既是僅有尺許的短刃,自是必須行險欺近對手方能取勝,而這些招式卻將這一個「險」字發揮到極處,咋看上去每一招都在以命搏命,要與對手同歸於盡,但華不石細細研看之下,卻又發現這些招式甚是巧妙,若是使用純熟得當,定是能殺死對手,而自己只不過受一些輕傷而已。

    華地虎生性淡泊,對世間名利皆無所求,只是對武功極是癡迷,他生來膽小如鼠,與人交手時卻從不願拚命,一遇險情便會逃走,常常說為了爭名求勝搭上性命太不值得,但是這位凡事以安全為上的二叔所創立的這一門刀法,卻偏偏是招招行險搏命,殺機畢露,與他的個性可謂是截然相反。

    武道本就是勇者之道,膽小怕死的人即便是修為再高,也未必能勝得了無所畏懼,敢於行險搏命之人,華地虎自是深知此理,他雖癡迷於武道,這一生中或許卻從未當真與人以性命相搏,或許正是想用這等另類的方式,來表現他內心深處所具有的勇氣。

    不過這等刀法,雖然對習練者身體質資並沒有太高的要求,但是對膽量的要求卻是不低,若是沒有與敵人拚死相搏的勇氣,這刀法中的招式就定是使不出來,就算勉強用出,只要略有遲疑,就非但殺不了人,反要被敵人所殺。

    而既是以行險搏命為主旨的刀法,其中大部分皆是進手招式,只有兩式防守也就是理所當然了。

    看完了十二式刀法,華不石又開始研究後面五頁所載的刀陣,華清真人所創的「青雲劍陣」威力不小,卻十分複雜,其中各種變化不計其數,若要一一記錄下來非有數百頁不能全載,而華地虎所創的這門刀陣卻僅有五頁。

    這刀陣的名字也起得甚是粗陋,就叫「虎搏陣」。

    「青雲劍陣」乃是由七人結一小陣,而七個小陣又可以組成一大陣,按北斗七星之勢排列:「虎搏陣」卻並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少則數人便可成陣,多至百人亦是可以,而排列站位更是簡單,其實就是最普通不過的方陣。

    「虎搏陣」僅有八種變化,除了轉向進退,便只有虎撲、虎咬、虎刺這三種攻殺的手段,一點兒也不複雜,然而華不石仔細研看了一下,很快就發現此陣雖是看上去粗陋,可是一旦配合「鶴行轉輪刀」使用,就一點也不簡單了。

    華地虎並不擅五行八卦之類的玄學,他所創的這個刀陣,卻是由大隊人馬群戰衝殺的軍陣改進而來。

    華家本就是從黑道起家,無論是華天雄還是華地虎,博學多識當然比不上名門大派的武學宗師,華清真人固然能將星象化為陣法變化,華地虎卻無此之能,不過,若論及群毆火拚,亂鬥殺人,對他們這種黑道高手來說卻是家常便飯,所見之多,白道上的宗師大家也遠遠不及。

    群毆火拚之中,悍勇最是重要:「虎搏陣」的目的,只是將結陣之人衝擊力量結合起來,雖然變化簡單,卻是易用易學,而「鶴行轉輪刀」本就是搏命的刀法,若有數十上百人都用這種刀法拚命,只怕再強的敵人也難以抵擋得住「虎搏陣」的衝擊。

    「青雲劍法」是以變化繁複巧妙而取勝,威力固然不小,但是如若組陣之人受傷損失,陣法的變化就難以為繼,當日岳寒山衝入大陣之中,便是連出數劍傷了數人:「青雲大陣」就差一點被他攻破。

    「虎搏陣」卻是不同,最擅長於群毆亂戰,因為變化的簡單,對結陣人數也無限制,就算有人傷亡,對陣法也沒有大礙,換而言之:「虎搏陣」就如「鶴行轉輪刀」一般,亦是一種以命搏命的手段,只要陣勢擺下,就可以從上百人一直戰到最後一個人。

    只看過一遍圖譜,華不石已能感受到此陣的凶悍之處,當然這陣法到底能有多大的威力,須得經過實戰方才能夠知道。

    華不石將小冊子裡記載的刀譜和陣法研看過一遍,就不知不覺地兩個時辰已過,直到窗外天色全黑了下來,已瞧不清書冊上的字,他才合上了書頁,心中卻還在想著怎樣去招募人手,訓練戰部,讓這門刀法和陣法得以應用。

    又過了良久,這位大少爺才斂定了心神,把刀譜放回懷中,手指卻觸摸到了一個**的東西,他這才倏然想起還有一件事情須要去辦,便是去城主府退親,把盤龍玨還給「萬金堂」。

    儘管先前華不石對華天雄說得輕易,保證定會將此事解決妥當,不讓得父親失了顏面,但如今當真要去辦了,卻也是頗見為難。

    他想了想,還是決定立時前去城主府,硬著頭皮把玉玨還掉,大不了賠罪道歉說些好話,也省得夜長夢多,事情再生變化。

    於是華不石整了整衣衫,馬上起身出門。

    吠天樓與城主府並不遠,華不石騎上馬匹片刻即至,此時天色已暗,城主府內外卻都點起了燈籠火把,甚是明亮。

    這些日子華不石幾乎天天到此,在大門外守衛的「萬金堂」弟子瞧見他前來,問也不問便即施禮讓路,這位大少爺便直接走進大門,來到了前廳之中。

    前廳裡四壁擺放的燭台上都點著蠟燭,燈火通明,當華不石走進門時,屋子裡卻只有一個人,便是大小姐司馬如蘭,而柴林和姚元孝皆不見蹤影。

    按照華不石原本的打算,是找到柴林或是姚元孝,私下裡把事情講明,再多說些賠禮道歉的話,把盤龍玨交還給他們,便算是了結了此事,可誰知這二位長老全都不在,卻令得他有些不知所措。

    雖然華不石和司馬如蘭相處已久,十分熟悉,但是這等退親之事要當著人家少女的面說出來,他也自知有些不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