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紅樓攻略

第一卷 061 上京 文 / 聽風掃雪

    林家是八月初三啟程進京的,因為顧及著有女眷,便改走了水路紅樓攻略。

    從揚州出發,沿著大運河北上,差不多要一個月的時間。只要行程不耽擱,九月初時便可以到達京城。而今上的登基大典,則是定在九月十二日。

    林家一共租了兩艘大船和一艘小些的船,禮節的物品還有大件的物什都在大船裡,男僕和婆子們的住處也都是在這兩艘船中。賈敏則是帶著黛玉和皓玉並伺候的丫鬟們住在小船內,貴重的物品也都是收在小船的船艙裡。

    這次跟著林家一起進京的還有肖霖雲,因為肖家的家眷都不入京,肖霖雲也是輕車簡裝。聽聞林如海舉家上京,便說要搭林家的船一起進京,彼此之間也相互有個照應。

    三皇子上位,林如海和肖霖雲之間的交情便不再如從前那般浮於表面了。二人之前便有些惺惺相惜,到如今有共同的利益,情分自然更勝以往。

    因此林如海也沒待在小船中,只是讓人在大船那裡收拾出了兩間屋子,自己和肖霖雲則是住在大船上。日日飲酒作詩,談論時事,日子倒也過的輕鬆自在。

    八月二十七日,船已經駛進滄州的碼頭。因為之前行程趕,幾乎是日夜兼程,也沒停泊補給物資,船上的一應用品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

    只是現如今已經到了直隸,離登基大典還有十幾日,時間很是充足。因此雖然只是停船採買物資,但是三艘船還是停泊在了岸邊。拋了錨,略停一日稍作休頓。

    黛玉在前幾日便覺得有些難受了。隨船的還跟著揚州的一位大夫,黛玉吃了藥也並不覺得好受些。只是為了不耽擱進京,才強忍了下來。

    賈敏見黛玉臉色不太好,便猜著是暈船的原因,等船靠了岸,賈敏便商量著要帶黛玉去滄州城中逛逛。

    滄州東臨渤海,北靠津京,雖然沒有江南城市那樣富庶,但也是南北水旱交通要衝。滄州鏢行、旅店、裝運等繁盛,商業雖說不如揚州繁華。但卻是貨品的集散地,也還是有幾條繁華的街道。

    黛玉待在船中大半個月,覺得自己腳都軟了,更是求之不得。

    只是顯然賈敏說的逛逛並不是黛玉想像中的那樣,她讓陳嬤嬤去租了一輛馬車。又給黛玉帶上了幃帽,才帶著她下了船。

    剛上岸,皓玉便從船艙中快步的跑了出來:「母親和姐姐可是去哪裡。也帶著皓玉去吧,這幾日悶在船中也是悶壞了。」

    黛玉便笑了起來。這幾日皓玉卻是是悶壞了,前幾日把黛玉的那幾本遊記看完了之後便更無聊了,也只能每天纏著黛玉打雙陸和投壺。投壺就如同玩飛鏢差不多。皓玉剛五歲的時候林如海便請了拳腳師父每日清晨教他打拳,這還是沈大夫建議的。意指在強身健體只用。

    黛玉是直到現在才知道,大興朝並不流行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士族子弟們雖說沒有要求要文武雙全,但是也都是要會一些騎射的。世家子弟平日裡也會去京郊騎馬打獵,若是誰不會,也不能融進那個圈子裡。

    就連林如海,在少年時也都學過,也會一些。

    皓玉雖然年紀小,還沒有到學騎射的時候,但是有時也會跟著拳腳師傅學上一點紅樓攻略。

    雙陸則是一種競技的棋子。雖然沒有圍棋那般費事,但是也頗費心神。

    能在船上玩的也就這麼幾個,黛玉不愛投壺。打雙陸又嫌費腦子,便興趣缺缺。每日皓玉性質勃勃的來。十次中有九次以黛玉頭昏打發了出去。

    這次出來,因為最多只待上一個月,黛玉身邊只帶了王嬤嬤以及芷蘭和春緋兩個大丫鬟。皓玉身邊除了帶上巧兒和惠兒兩個大丫鬟之外,還帶了那個叫小柱子的陪讀。這還是宋媽媽好不容易求了賈敏的恩典,說是讓小柱子出去見見世面。

    賈敏則是帶了陳嬤嬤和宋媽媽帶了來,芷萍留在家中幫賈敏處理一應事物,其他的三個大丫鬟倒都跟來了。

    因為只有賈敏和黛玉兩人,這馬車租的不大。車上坐了黛玉和賈敏,兩人又各帶了一個丫鬟,皓玉再進來,便顯得有些擠了。況且他年紀小,既然是要出去,便要帶著照看的丫鬟。

    賈敏便有些猶豫,又說是不是要再去租一輛馬車過來。

    黛玉看到皓玉衝她使眼色,連忙低頭悶笑了一聲:「母親,皓哥兒如今也大了,馬車行慢一些,他在車外走走也不礙事,只是讓人照看著他便好了。

    賈敏想了想,還是應了。終究是不放心,又讓林如海打發林安過來照料著他。

    馬車在滄州的街道上緩慢的行著,黛玉帶了幃帽,在加之年歲還小,便大膽的掀了棉簾往車外看去。

    快到午時,街道上的行人也多了起來,特別是兩旁的酒肆和酒樓,則是更加的熱鬧。只是同樣的景看多了,便有些乏善可陳,黛玉轉頭往馬車外的皓玉看去,卻發現他似乎看得正起勁,有什麼好奇的便要上去湊上一腳。

    賈敏只是笑瞇瞇的看著皓玉的行為,也不阻攔,甚至還會吩咐車伕停了車,等皓玉看完了才重行向前。

    黛玉下船來本就是只想到陸地上來走動走動,如今船在碼頭停頓,她去甲板上走走也是可以的。況且現在她也覺得沒什麼好看的,想著就有些無聊了起來。正當她想開口和賈敏說掉頭離開的時候,卻聽到賈敏說道:「去那處看看。」

    順著賈敏的視線看過去,就見到前方有一個名「萬寶樓」的鋪子。這個萬寶樓是賣首飾的,揚州也有兩家,聽賈敏的意思,似乎是在整個大興朝都有分號。賈敏喜歡他們家首飾的款式,黛玉的匣子裡便有許多首飾是出自萬寶樓。

    趕車的家丁便把馬車停在了萬寶樓的門前,兩個丫頭先下了車,又扶著賈敏和黛玉逐一下了車。皓玉便由林安帶著去他出逛逛,賈敏則是帶著黛玉進了首飾鋪。

    做生意的,還是做首飾這種生意的,平日裡自然是練成了一雙利眼。那掌櫃的不著痕跡的打量了一下進來的四個人,又看了一眼芷蘭和芷芳的著衣打扮,便知道來的是大戶人家的太太姑娘,又是捨得花錢的主,一雙眼睛頓時就笑瞇了起來。

    「這位夫人,請裡間請,裡間請。最近剛進來一批新貨,您先喝口茶歇息歇息,小人這就拿給您過過目。」那掌櫃點頭哈腰的把賈敏和黛玉請到了裡間,又吩咐一旁的小丫鬟上茶,才高聲吩咐站在一旁的夥計去把前日進的那些首飾拿出來。

    黛玉從掀開的簾子裡進去,便見到裡屋裡已經坐著兩個人了。裡屋裡有三套桌椅,她們坐在最裡面,能看到正面的是一個四十左右的夫人,側對著她們的則是一個穿的素淨的十歲左右的小姑娘,身邊還站著兩個伺候的丫鬟。

    她們的桌子上擺了一個紅漆的木盤,上面擺著一些首飾,似乎也在挑選。

    賈敏就帶著黛玉在靠外面的那套桌椅上坐下了,緊跟著就有小丫鬟奉茶進來。黛玉和賈敏都只是看了看,卻沒有動。

    沒等一會兒,那掌櫃的就端著一個同樣的木盤進來:「這是前幾日從京城裡拿來的首飾,都是如今京中最受歡迎的款式,夫人您看看,可有滿意的。這些頭面我都只拿了一件出來,整套頭面都是有的。」

    賈敏看了那個滿是金銀的木盤一眼,連手都沒有抬,便說道:「掌櫃的,在揚州時我便是萬寶樓的常客,你可不能在滄州砸了萬寶樓的招牌。」

    那掌櫃的臉色便一整,打量了賈敏一眼。賈敏和黛玉在船上懶散了一些,即使出來逛逛,也沒多做打扮,倒是看不出來什麼名堂。

    只是他眼睛劃過黛玉日常戴慣了的鏤雕和田白玉鐲,眼睛裡光芒閃了閃,才說道:「看來還是我唐突了。」說完便轉身跟簾子外的夥計道,「你去把閣樓裡的那些都拿下來,手腳輕一些,不要出了什麼岔子。」

    那夥計應了一聲,沒過一會兒那掌櫃的便又回來了,這次手中端著的,是一個檀木梨花紋的托盤,上面只擺著幾件物什。

    「相比萬寶樓裡有的夫人都是看過了的,我就不拿那些舊時的出來的。這六件是半個月前從海上淘換來的,夫人姑娘可是有看得上眼的?」

    黛玉往托盤上看去,見也沒什麼稀奇之物,只是鑲羊脂玉嵌紅藍寶石的簪子還看的上眼。賈敏見黛玉的眼睛定在那裡,又覺得這簪子還算和心意,便說道:「就要了它吧。」

    「姑娘可真有眼光,這個鑲了羊脂玉和寶石的累絲金簪名叫『蝶戀花』,看著卻像是蝴蝶停在花上,樣式也好看的緊。」那掌櫃便口如懸河的誇了起來。

    黛玉確實喜歡那簪子,倒也不反感那掌櫃那麼賣力,只是拿著那簪子對著光看了看。

    「這位妹妹可否把那簪子給我看看?」旁邊那張桌子上坐著的那個小姑娘卻突然間轉過頭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