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紅樓攻略

第一卷 148 傳見 文 / 聽風掃雪

    林如海卻是被黛玉的話勾起了興趣,便追著再問了幾句,就連皓玉都聽的極是認真紅樓攻略。

    黛玉也就是這麼隨口一提,沒想到林如海便當了真,直到黛玉被問得無話可答了之後,林如海這才轉了話題問起了賈敏的情況。

    「倒是日日給母親寫信,母親也是日日都會回的。只是山東那邊水災,這段時日的信便要耽擱一段時間。女兒怕母親收不到信難免有些擔心,四天前便去信說了原委,只是還未收到回信。」說到這裡,黛玉這才笑道,「剛進京那幾日,府中堆積了好幾封信,我瞧著母親心情瞧著卻是不錯。」

    說完黛玉便看了看林如海:「這信都是送到內宅來的,這幾日忙著歸納庫房,又在賈府小住了幾日,倒是忘了給父親看看。父親要不要過過目?」

    林如海面有尷尬,想了想,卻摸了摸下巴下面的鬍子道:「也罷,你便打發人晚點送到我書房裡去吧。」

    黛玉便暗笑了一聲,卻也立即答道:「知道了。昨日倒是收到了一封,說是春日的日頭暖和了一些,芷萍瞧著小香榭地理位置最好,便磨著母親住到小香榭里去了。」

    「那便再好不過了,這小香榭冬暖夏涼,確實是個休養的好地方。果斷時日江南便暑熱了,搬到小香榭正好,合該如此。」林如海面上便帶了一絲笑意。

    「那女兒便先回南苑了,少時便打發人把書信送到書房去。」說完黛玉便看向皓玉,「皓哥兒可是要跟我一塊走?」

    皓玉便站了起來:「不了,我還有問題要問父親,姐姐便先行一步吧。還請姐姐跟映荷說一聲,讓她先回去。我一時半會是不會出去的。」

    黛玉點了點頭,這才出了書房。

    卻沒想到第二日一早,林如海便被宣召進宮。說起來。林如海心中也是驚疑的,他本想著今上多少會晾他一段時日,卻沒想到這麼快便重新召見了。

    忐忑不安的等著今上下了朝。卻也不是隨意打發了他一個閒散的差事便了事了。今上竟然在御書房內跟他說起了這幾年江南鹽政的事情。

    林如海心中篤定今上這些年的內情已經完全調查清楚了,卻也是絲毫不敢隱瞞。把該說的事情都說了一遍。

    果然今上聽的時候神色便有些漫不經心,雖然在聽著,但是眼睛卻是看著桌子上的奏折。

    林如海卻也不敢大意,仍舊是老實的說了下去。直至話說完了,林如海這才抬頭看了今上一眼,卻也立刻垂下頭來束手站在下面不敢出聲。

    御書房裡沉默了一會兒,今上卻突然之間調了話鋒:「林愛卿也知道這幾日山東一帶發了大水。黃河兩岸都決堤了。昨日吳老將軍倒是跟孤提起他們從閩地回來時,突遇暴雨,便是搭了你們林家的船回來。他又說林大人足智多謀,心中必然自有計較的。」

    「正好孤這幾日也是不勝其煩,便特意召林愛卿進宮,想問問愛卿倒是有什麼良策。」今上依舊批改著奏章,語氣間倒是隨意的很。

    林如海心中一跳,他也沒想到吳晉白竟然會在今上跟前替他說情。想著在船上吳老將軍的欲言又止,他們二人萍水相逢他卻能做到如此,林如海心中倒是多了三分感激。

    只是今上卻也不知道是什麼想法。這樣直白的告訴了他吳晉白替他求情,便是想明說連吳晉白求情也是沒用的?

    不過林如海心中卻也沒有多少失望,這次上京他本來就沒有抱著多少希望,只求能保住林家便足夠了紅樓攻略。不過此事。倒可是爭取一番,得之他幸,不得他命。

    「臣這一時之間倒是想不出任何辦法來。」林如海便跪了下來。

    「算了,你平身吧,等日後再行傳召。」今上仍舊沒有朝下看,只是臉上隱隱顯出了一絲失望來。

    林如海這才站了起來,卻沒有退下,而是起身便行了一禮:「臣雖然沒有什麼辦法,但是卻願意捐出先人累世積攢的銀兩。先祖數次告誡後人忠君愛國實乃為人臣子的本分,若是先祖知曉臣獻出累世之財,心中必然欣慰。」

    今上眉頭便是一挑,心中倒是千回百轉了起來。

    「臣族中子嗣單薄,雖說是累世之財,卻也只有白銀五十萬兩。即使是杯水車薪,也算是全了臣的一片孝心。」林如海頓了頓,便再次低下頭來說道,「雖然只是略盡綿薄之力,但是臣也懂得聚少成多的道理。」

    林如海這番話說的巧妙,林家幾代單傳,又是累世的富貴。這樣的書香世家值錢的古董名畫有許多,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無價之寶更多,有五十萬兩白銀的積累卻也不算多了。林如海捐出五十萬兩,卻也不算是大手筆。

    這話裡行間林如海算計的很清楚,五十萬兩對於現在的林家來說,也算不得什麼。雖然把自己當做黛玉說的那個衡量的「標準」,難免會被個別同僚們擠兌暗恨,但是林如海想的很透徹。

    反正他的仕途已經不會有多大的希望,還不如花五十萬兩幫今上解決難題,又在今上跟前搏一個好名聲,將來等皓玉出仕時都是有利的。

    因此這五十萬兩,林如海出的很乾脆利索。

    今上聽完林如海的話,眼睛驀然間便亮了。他看了看低著頭弓著腰的林如海,笑著連連道:「林愛卿快平身,愛卿心繫社稷,實乃大幸之事。」

    本來還想再說幾句,今上突然之間卻頓住了,連聲音也收斂了幾分:「林愛卿先退下吧,這銀錢的事情便交由戶部處理。至於補缺的事情,還是要等日後再傳召便是。」

    林如海應了一聲,便悄悄的退了出去。

    今上在書房內坐了很久,又招了幾位大臣覲見,直到快要傳膳時這才離開了御書房。

    林如海回府之後,倒是跟黛玉提起來了這件事情,黛玉臉上卻也沒有多少歡喜的神色。不過就是花錢買個平安罷了,再加上林如海的職位遲遲沒有安排下來,倒是時時讓林家提著一口氣不敢鬆懈下來。

    「五十萬兩,可是少了一些?」這點錢對於見過林家賬目的黛玉來說,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因此她才會有這樣的疑問。

    林如海便「哈哈」笑了起來,半晌笑過了之後才帶著笑意道:「卻也不能再多了,這五十萬兩是給大臣們做『標準』用的,還是咱們林家『累世』的家財,若是再多,可就招人記恨了。況且為父在巡鹽御史這個肥缺上待了三年,那幫御史整日沒事做,若是給太多了,被他們盯上也是不好的。」

    黛玉便點了點頭,心中倒是無比的快慰。這五十萬兩出的真是太好了,不但給林家帶來實質性的利益,而且還給她將來找了一個絕佳的借口。

    黛玉心中暗笑,卻礙著林如海在跟前,只能忍了笑意不再多言。

    果然第二日早朝,今上便大力稱讚林如海獻銀的舉動。更好笑的是,今上似乎還安排了幾個「托」,等今上稱讚完畢,便爭搶著要捐獻傢俬依舊流民於水火之中。

    不管是真心想捐獻,還是忍著肉疼獻出傢俬,總之滿朝文武都是有所表示。今上又毫不吝嗇的讚揚了在場的大臣們,多少給了他們一絲心理鼓舞。

    當天戶部清點便有一百五十八萬兩白銀,今上索性開國庫湊了兩百萬送往山東修建堤壩和救濟流民。

    因為撥下去的銀錢充足,山東的堤壩倒是維修的很快,流民也疏散到了各處,又到附近的郡縣領了賑災的物什。這場天災半個月內便控制住了,三個月內流民也都全部安置妥當,倒是沒有出現流民暴亂的現象。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不提。

    卻說這賈府,雖然林如海讓身邊的長隨去賈府跟賈政暗中提點了一句,但是賈政又如何憑己之力阻斷賈母的決議。

    賈府還是熱熱鬧鬧的唱了一天的戲,賈府中的下人主子各個都像是遇到了天大的喜事一般,人人都是紅光滿面的。好在賈家那些御史們還看不上眼,賈家的鑼鼓喧天卻也沒有被那些御史們參上一本。

    戶部撥銀款去山東的當日,肖府便又給林府替了一封信,卻也是肖凌薇親自寫的,依舊是請黛玉去肖府做客。

    黛玉想著皓玉這「受了風」也已經三天了,也不大嚴重,只是請大夫瞧瞧將養個兩、三日便好的事情。若是拖得久了,賈府又去宮中請什麼太醫到林府來就不好了。

    這般想著,黛玉便打發人給賈母傳了信,說皓玉已經好完全了,等再休養幾日,便帶著皓玉來府中親自拜見賈母。

    雖然說是過幾日,但是黛玉想著若是真的要去的話,卻是要等到林如海的職位確定下來之後了。

    因為今上試探了一番,林如海回府之後前思後想,終究是覺得自己多了一絲希望。

    雖然林如海先前都是樂天知命的態度,但是黛玉知道他心中始終有一絲不甘心的。因此賈府那邊便決定能拖多久便多久,盡量減少和那邊的往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