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紅樓攻略

第一卷 199 反思 文 / 聽風掃雪

    迎春和探春都是庶女,平日裡即使賈家的兩個太太出門也不會帶上她們紅樓攻略。惜春雖然說是嫡出,但是她母親早死,父親賈敬又追求修道萬事不管的,長這般大也未曾出過幾次門。

    而湘雲雖然跟著兩位嬸娘一起過活,雖然史家是侯府,但是湘雲和自己的堂妹們相差好幾歲。

    史家的兩位夫人見自家姑娘尚小,平日裡去各府走動時也沒帶上,除了來賈家和近兩年去林府,湘雲也嫌少出門。

    在黛玉看來,若非有人帶著到各個府中走動,若非有人跟她們講外面的事情,這深宅大院裡的姑娘,便如井底之蛙無異。

    這幾人中,卻也只有薛寶釵見的世面多一些。大概薛寶釵跟三春說外面的情形也是常事,三春也習以為常的湊近了一些。

    薛寶釵見眾人都凝神聽著,連黛玉臉上都帶出了幾分好奇的聲色,便笑了開來:「其實說起來也算不得什麼大事,我也是聽著別人說了一嘴,也只是學舌罷了。你們可是知道姚家的姑娘?」

    黛玉嘴角露出了笑意,這京中能數得上名字的姚家,便只有阮皇后的妹妹所嫁的那個阮家了。這阮家的姑娘,自然是指姚書玲無異。

    說起來這姚書玲在京中也算是才女,琴棋書畫無所不通,關鍵是樣貌好,性子好。再加上她和長平郡主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周碧雲的任性恐怕襯托的姚書玲的溫婉了。

    黛玉這樣想著,果然便聽到薛寶釵道:「便是阮皇后的外甥女,聽說是素有才名的。上個月宮中的宮宴,可是大出風頭呢。」

    上個月十二是阮皇后的生辰。她在宮中擺宴,請了京中各家的姑娘赴宴。黛玉當時雖然不在京中,但在揚州也聽到了不少的消息。而當時賈元春已經封了妃,就黛玉所瞭解的,就連貴妃娘娘娘家的姑娘都在受邀之列。

    皇后娘娘誕下大皇子之後。還不過半年,皇貴妃便誕下了二皇子。兩位皇子相差不大,今上至今明面上待二人並無偏頗。可想而知兩位娘娘之間鬥爭有多厲害。而賈元春素來跟皇后娘娘親近的,賈家卻沒有任何一個姑娘收到帖子。

    不過榮國府的兩位姑娘都是庶出,而惜春又是寧國府的姑娘。賈家的姑娘不在邀請之列。若不是因為這些原因之外。便是阮皇后給賈元春的一個警告了。

    但是很顯然,賈家的三位姑娘並不認為她們能去宮宴,眼中只有羨慕卻沒有任何不甘。

    「寶姐姐可別賣關子,倒是快些說啊。」迎春和惜春一個木訥一個清冷,倒是探春的性子相較之下顯得急了一些。

    「皇后娘娘雖然說什麼都有了,但是畢竟是她的生辰,自然要花些心思聊表心意的。」薛寶釵眼中帶了笑,面上卻有些感懷。「這個姚家的姑娘卻真是個有誠信的,別的姑娘都是送什麼金啊玉啊的,這個姚姑娘竟然是繡了一幅百鳥朝凰的雙面繡。整整有三丈的長度,聽說是繡了大半年呢。」

    黛玉換算了一下紅樓攻略。這三丈長可不就將近十米?她吸了一口氣,這個姚書玲果然不是個簡單的小姑娘而已。黛玉針線上雖然不怎麼在行,但是這雙面繡還是隔著黃繡娘學過的,比起其他的刺繡來,確實要難得多。

    當初黛玉用雙面繡繡一條手帕當做出師的功課,只是繡一一簇小小的梅花,零星間便花了近三個月,黃繡娘還說算是勉強合格了。

    既然是呈給皇后娘娘賀壽的,工藝上自然要比黛玉的那條帕子好。而且三丈長的雙面繡竟然只用了半年,平日裡恐怕是除了刺繡便不再做任何事情了吧。

    迎春便倒吸了一口氣,語氣間便帶了一絲欽羨:「如今會雙面繡的師傅已經很少了,她們的繡活素來是一代一代嫌少外傳的,卻也不知這姚姑娘是跟誰學的。」

    黛玉聽了倒是心中一怔,迎春的話不假,可是黃繡娘教給自己確實是雙面繡無疑。不過轉瞬她便釋然了,都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黃繡娘教給自己的只是皮毛而已,這姚家卻不知是花了多少心思和銀錢才找到了會雙面繡的繡娘傾相授。

    當初今上大婚的時候,依舊是不起眼的皇子,趙皇后怎麼可能讓今上得了助力,因此便選了雖然聽著清貴但是早已經敗落的阮家。雖然今上繼位封了阮氏為後,但是阮家人丁不旺,沒錢又沒人,這一代卻是興盛不起來了。

    阮皇后的胞妹當時嫁的也只是一個二甲的舉人,憑著阮皇后的這一層關係,在今上繼位之後,也算是平步青雲了。阮皇后在宮外也要有人,因此,便格外高看了姚家一眼,這其中當然也有姚家人知情識趣在裡面。

    「會雙面繡的繡娘,雖然北邊少見了,但是江南一帶還是有些許的。只要用心去尋,又捨得花費,自然是不愁找不到的。」薛寶釵不甚在意的回了迎春一句。

    迎春只是眉目一斂,卻沒有再說話了。

    「姚姑娘便憑著這幅刺繡大放異彩,那長平郡主送的是一對無瑕的白玉觀音,玉質和雕工自然是無出其右的,聽說一尊是暖玉一尊是冷玉,也不知她在哪裡弄來的。」說著薛寶釵便忍不住笑了起來,「可是這樣難得一見的珍品,還是生生的被姚姑娘壓了一頭,皇后娘娘說姚姑娘最肯花心思,又說她心靈手巧,德才兼備,還讓佳陽公主跟姚姑娘多學學呢。至於長平郡主的那兩尊觀音,竟然是提都未提。」

    黛玉聽了,眼神閃了閃。

    姚書玲送這樣的一副刺繡,那是因為她是阮皇后的外甥女,呈給一國之母的禮物,誰不是挖空了心思呢?不單單是那些姑娘花心思,呈上去的賀禮多半是靠著家中的支持。姚書玲只是投機取巧而已。

    若說這幅繡品,還真只有姚書玲敢送。若是其他府中的姑娘呈上去,誰管那是少見的雙面繡,和周碧雲的兩尊白玉觀音比起來,多少顯得寒磣了。而只要阮皇后開了口,這風向一偏,姚書玲便成了楷模了,就連周碧雲的兩尊玉觀音都黯然失色。

    只是姚書玲和周碧雲至少表面上是十分要好的,這兩個府也走的很近。若真是如薛寶釵所說的情形,看阮皇后的舉動,似乎就有些針對周碧雲了。

    史湘雲聽著卻笑了出來:「那長平郡主不是恨的都要咬牙了?她這麼個衝動的性子,難道就沒做出什麼反擊?」

    黛玉便好笑的看了史湘雲一眼,史湘雲回京之後,唯一一次跟著桂氏去其他府上,便遭遇了周碧雲。雖然兩人之間未發生什麼衝突,但是史湘雲對周碧雲是很看不上眼的,卻也只是在黛玉跟前抱怨過一回。

    正因為如此,如今她說話的語氣裡或多或少帶了一絲幸災樂禍。

    黛玉聽出來了,薛寶釵自然也是聽出來了,她便意味深長的看了史湘雲一眼,這才道:「我要說的便是這第二件呢,這宮宴沒過多久,東平王妃便帶著長平郡主去宮中陪皇后娘娘說話,也不知這長平郡主犯了皇后娘娘什麼忌諱,竟然是斥責她無狀,又斥責東平王妃教女不當,罰她三個月內不得進宮,又勒令她兩個月不得出府,閉門反思。」

    湘雲的表情便更加歡快了:「這事我倒是也聽說過,還是我那次走的慢,聽我嬸娘和一位夫人說起過,也沒聽怎麼清楚。」

    薛寶釵便抿嘴笑了起來:「算算日子,恐怕那長平郡主還要在府中反思一段日子呢。」

    黛玉抬頭往賈敏的方向看了一眼,她還在跟賈母和忠靖侯夫人說話,倒是言笑晏晏的樣子。桂氏一隻手握著賈敏的左手,也不知是說了什麼,笑的都仰到賈敏那邊去了。

    忠靖侯夫人跟賈敏有交情,黛玉是知道的,卻也沒有桂氏如今表現的這種程度。

    而阮皇后這兩件事情便做的更奇怪了,宮中的宮宴明顯便是按著抬舉姚書玲,周碧雲可以說是正好撞倒了阮皇后的槍口上。

    但是斥責周碧雲這件事情便有些嚴重了。

    周碧雲素來是驕縱慣了的,黛玉想著總有一天她要因為這樣的性子吃虧,卻沒料到是在阮皇后那裡吃了一次悶虧。

    東平王妃和周碧雲是宮中的常客,阮皇后自然是知道周碧雲的性子的,況且即使周碧雲驕縱,在皇后娘娘面前多少是要收斂一些的。如今斥責周碧雲無狀,又斥責東平王妃教女無方,便是故意在明面上甩了東平王妃一巴掌。

    況且這宮中的事情若是沒有人授意,哪能傳的連閨中的姑娘都知道了?

    很明顯,這兩件事情一聯繫起來,便知道阮皇后是在故意整治東平王府。

    只是,阮皇后這樣做,動機和目的到底是什麼呢?不管怎麼說東平王府還是皇族,東平王爺又管著皇家宗祠,地位算是超然的了。阮皇后做的這樣明顯,難道就不怕今上的責問嗎?(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