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紅樓攻略

第一卷 236 頭緒 文 / 聽風掃雪

    身邊的丫鬟都被聲音引著去看山頂上敲響的金鐘,是以黛玉攏起袖口,倒是沒有人看到紅樓攻略。

    她輕輕的吐出一口氣,轉眼便瞧見嵐哥兒一臉好奇的看著自己,眼神止不住的往她攏起的袖子裡看。黛玉無力的看了嵐哥兒一眼,便輕聲道:「嵐哥兒也累了吧,咱們先回廂房好不好,母親大概也快回來了。」

    嵐哥兒盯著黛玉看了半晌,眼睛轉了轉,這才應好。

    靜國寺給林家安排的是右側最裡面的廂房,因為要在這裡待上大半日,又都是女眷,等她和肖家一塊過來的時候,才已經有不少人在此處暫且歇下來了。

    嵐哥兒年紀小,瘋玩了一陣子,早已經有些累了。黛玉讓柳岸把他帶到裡屋去休息,自己則是在隔間坐下來。

    一半人分出去照看嵐哥兒,連芷蘭也被黛玉打發到嵐哥兒身邊了,聞音和知雅守在外間,黛玉身邊便只有春緋一人在伺候著。

    春緋見黛玉神色蔫蔫的,便說道:「這靜國寺的茶倒是自己炒的,聽說很是不錯,方才肖二姑娘還在說要去拿點來嘗嘗呢。」她見黛玉臉上沒有多少興趣,又說道,「若不然我也給姑娘去拿一點過來,等太太回來,也好嘗嘗?」

    黛玉先想著不要那麼麻煩,只是捏著手上的紙團,便點了點頭:「也好,你吩咐聞音或者知雅去就可以了。」想了想,黛玉又道,「今日寺裡人多,她們在外間走動,你也囑咐她們小心些。」

    春緋點了點頭,黛玉知道她性子謹慎。自己只是吩咐這一句,她必然要仔細叮囑聞音和知雅二人的。這麼一點時間,也足夠她把紙上的字看完了。

    春緋剛打了簾子。黛玉便從袖子裡把那團紙張拿出來,紙張也柔軟,上面的墨有些暈開。也就只有幾句話。黛玉一目十行的看完,聽到外間有響動。便下意識的把紙收了起來。見來人是春緋,她才鬆了一口氣。

    紙上面交代的很清楚,宮宴那日引周鐸來湖邊的,是一根鑲羊脂玉綴紅藍寶石的簪子。而那根簪子如今在周鐸手上,周鐸不肯拿出來。

    雖然不熟悉趙淵的字跡,但是黛玉卻能肯定這信必然是趙淵寫的。當初趙淵便說這件事情他會去查,等了幾個月都沒有消息。黛玉便以為趙淵只是隨口說說而已。沒想到時隔那麼久,趙淵竟然又突然送了消息過來。

    說起來這件事情的關鍵便是周鐸。

    只是賜婚的消息傳出來,以趙淵的性子,自然是要先把這件事情完全定下來再說。等到趙淵開始著手處理宮宴的事情時,才發現周鐸已經不在京中了,原來周鐸竟然去了西北。

    孟家三房所處的二姑娘嫁到西北,剛添了一個小孫子,周鐸便是以這個名義去的西北。這一去,便是大半年。

    周鐸讓人留意著西寧王府的消息,等周鐸回來的時候。卻是來年春暖花開時節了。趙淵在周鐸回來的第二個月才去的西寧王府,只是周鐸只是讓趙淵看了一眼那根簪子,又畫了那簪子形狀和花樣,簪子卻沒有給趙淵。

    自然這幅畫藝不怎麼好的玉簪圖並沒有落到黛玉的手上。代之的是一些枯燥的描述。黛玉在腦海中仔細想了想趙淵信中那一句話便帶過去的形容,卻怎麼也想不出到底那簪子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她的簪子金釵之類的東西本就多,賈敏每年還要尋著各種由頭給她添不少,如今都是身邊的丫鬟在管著,每日要戴什麼都是芷蘭和春緋幫著搭配紅樓攻略。

    黛玉見春緋端了茶進來,便朝她看了一眼:「春緋,我問問你,你可記得我有多少鑲羊脂玉綴紅藍寶石的簪子?」

    雖然她箱子裡的鑰匙都是芷蘭在管著,但是芷蘭、春紓和春絡都已經到了外嫁的年紀,今年便要出府了的。因此跟著她一起去夫家的春緋便開始著手接過芷蘭管的那些事情,她房中另外兩個大丫鬟也逐漸把事情交給了聞音和知雅。

    春緋想了想:「這樣的簪子我記得倒是有好幾根,姑娘好好的提這個做什麼?」

    「既然問起來便是很重要了,那幾根簪子有哪些是去年便已經有了的,現在可還在?還有,有哪些是我戴著出去過了的?」

    黛玉話說完,春緋的神色也嚴肅起來。她把描漆的托盤往桌子上一擱,倒是認真的回憶了起來。

    「有兩根是今年新添的,幾根是從揚州帶來的,雖然貴重但是樣式有些陳舊,姑娘倒是沒戴過。還有幾根我記得姑娘戴出去過,只是現在還在不在倒是想不起來,等咱們回府了我再清算清算,都是登記了的,姑娘放心。」

    黛玉點了點頭,她每日戴出去的頭面,回來之後都是要清查一遍的。芷蘭和春緋都是嚴謹的人,這方面自然不會偷懶。

    歎了一口氣,黛玉看著已經升上來的日頭,心中也煩躁了起來。

    這一煩躁,這個佛誕日便顯得更加的無聊了。賈敏從後殿裡回來,帶著黛玉和嵐哥兒去了放生池。吃了午膳之後,便又把嵐哥兒托給黛玉,自己則是去了善會。

    期間她又遇到了趙家的太太姑娘們,帶頭的齊氏倒是拉著賈敏寒暄了幾句。趙蓉沁看了幾眼黛玉,還是一副不屑與她攀談的樣子,趙蓉淓還是跟在自己嫡姐身後,一臉的小心翼翼和無措。當然,她還收穫了安氏善意的笑,以及趙梓清欲言又止的神色。

    黛玉只是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跟在趙梓清身後的那個丫鬟,她淹沒在姑娘身邊的大丫鬟裡,讓人忍不住要忽視。似乎是知道黛玉在打量她,她只是輕輕抬頭看了黛玉一眼,其他時候始終是低著頭不說話。

    心不在焉的回了府,黛玉回了屋子便讓芷蘭和春緋擺出了所有和趙淵描述相近的簪子,連玉釵都不放過。

    「就這些了,我方才一一對照過了,沒有遺漏的,也沒有丟失的。」芷蘭點了點數目,便點了點頭道。

    擺在眼前的也就十幾根,符合黛玉先前說的條件的也就幾根簪子而已,黛玉的目光從那幾根簪子上面劃過,眼睛就定在一處不動了。

    她指著那幾根簪子道:「這些我都戴出去過麼,你們可還記得分別戴去了哪裡?」

    比起金飾來,黛玉素來便偏愛玉飾一些,因此這些簪子倒還都用了幾次。

    芷蘭和春緋便一一說了,也難為她們記得這麼清楚。

    「你說這根簪我在哪裡戴過?」黛玉指著擺在中間的一根簪子,不確定的問了一句。

    芷蘭便笑了起來:「姑娘你忘啦,這根簪子是今上登基那一年,咱們跟著老爺太太一起上京,在半途買的呀。當時還遇到薛姨太太和寶姑娘了,只是那時還不認識,這簪子本來是一對的,姑娘見寶姑娘喜歡,還讓了一根給她。那掌櫃的還說,這個樣式,叫做什麼蝶戀花的……」

    「我也想起來了,這根簪子姑娘那次去西寧王府的時候戴過一次,姑娘嫌重了些。後來太太又給了姑娘一套珍珠的頭面,這根簪子就鎖進箱子裡了。」春緋看了一眼黛玉,也開始回憶。

    春緋的話剛一說完,黛玉便猛然的拍了一下桌子,語氣中有些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難怪呢……」

    她語氣中雖然振奮,但是神色很冷。

    芷蘭和春緋本就不明白黛玉好好的怎麼想起來要看玉簪,只是知道這事絕對不簡單,如今見黛玉如此神色,心中也是一沉:「姑娘,可是出了什麼事?」

    黛玉手中握著那跟「蝶戀花」的簪子,冷笑了一聲:「能出什麼事情,咱們的事已經過去了,後面誰有事還不一定呢。」

    芷蘭和春緋互相看了一眼,多多少少都含著一絲擔憂。

    黛玉見如此便笑了起來:「我還要再確認一番呢,是咱們要找別人的麻煩,你們兩個擔心什麼。」

    她是說以薛寶釵的性子,不見了一樣釵環動靜就鬧的這般大,想來她為了東窗事發之後讓自己擺脫嫌疑,早早便打算上了。

    薛寶釵沒有可能見到阮皇后,唯一的媒介便是姚家。只是京中的夫人們多半不願意和商戶來往,薛寶釵能見到姚家人的地方,想來也只有那次西寧太妃的六十大壽了。她仔細回憶了一番,那天賈家主推的是探春,她倒是沒怎麼留意薛寶釵。

    不管這根簪子是薛寶釵送到姚家人手上的,還是薛寶釵「掉」的,反正這事定然跟薛寶釵脫不了干係。

    不過以薛寶釵的性子,大概是會在姚書玲跟前暗示一番她和自己有一根一模一樣的簪子,然後碰巧這根簪子在宴席上掉了。反正薛寶釵已經大張旗鼓的找過了,日後這根簪子落到誰的手裡,都跟她這個無意掉了簪子的人沒有什麼關係。

    只是薛寶釵和姚書玲又是怎麼搭上的,薛寶釵又怎麼看出姚書玲對自己有惡意?

    周鐸必然是見過她戴過這根簪子的,只是他這樣也太好騙了吧。(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