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九十一章 變法之初(二) 文 / 獨釣長江雪
趙國尚武,然趙律較之山東五國更為寬鬆。
三家分晉、趙國建國之初,趙國四周惡虎窺視,形勢險惡,隨時都會有亡國之危。為了養成趙人武勇的性子,趙國先祖下令,民以兵戈者無罪。也就是說,趙國民眾之間的普通鬥毆不能入罪,即便是動用了兵器,除非出現了人員傷亡,不然官府無需介入。只是這樣的律法施行下去,到了最底層就完全變了樣,幾乎出現了人員傷亡,也不會讓官府處理,而是宗族自行處置,就是兩個宗族直接發生大的火拚,很多官員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樣的君王,這樣的官員,配上四戰之國的國勢,很快便養成了趙人勇武無畏的個性,民風之悍,不下秦國。趙國也憑之建立起一支實力強悍的軍隊,北驅胡人,南抗諸國,讓趙國度過了那一段艱難的歲月,屹立於強國之列。
只是天下大勢,不以人為,不以人易。趙國建國數百年,那一套催生趙人武勇的趙律明顯跟不上時代的變化。毫無疑問,這套寬鬆的律法確實讓趙人的武力雄冠諸國,但也衍生了諸多問題。就如李御身在邯鄲城尉上,接到的鬥毆致死案件不在少數,甚至百人以上的宗族鬥毆也是屢有發生,一年亡者過千人。身為趙國都城,治安良好的邯鄲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整個趙國境內會有多少驍勇之士亡於內鬥,也有數以千記的犯人被送往北疆服勞役,這也是趙國北疆兵士戰力雄厚的緣故。
若是在長平之戰前,這點傷亡對於兵力強盛的趙國而言無關痛癢,可是如今趙國外強中乾,急需趙人兵士補充,便顯得尤為重要。要是那些因鬥毆而亡的趙人都來參軍,趙國每年便能憑多數千趙人兵士,積年累月,不過五六年。便能拉出一個五萬人的趙人軍團來。
此時的趙國就像變法之前的秦國,只是趙國的國力和財勢比之當初的秦國要好得多。那時的秦國面臨亡國之危,不得不變法,此時的趙國雖暗藏危機,卻能自主地選擇變法。不會像秦國當初那樣阻礙重重。主持變法的商君還被事後倒戈清算。而今趙國經歷數場大戰後,男丁稀少,很多趙人兵士都被遣送回鄉,娶妻生子。開墾荒地,民風有了不小的改善。這樣的時機,阻力自然也小了許多,正是慢慢改動那些律法的時候。
李御相信,這些觸及不到貴族利益的律法改革。絕對不會引起強大的反彈,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各個宗族的支持,畢竟無論哪個宗族都迫切地需要繁衍男丁,而變法也是可以從小處打開局面的。
之前李御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變法人選,方才沒有向平原君等人進言,在他心目中,那位集法家大成的韓非無疑是最佳人選。
「將軍為何事發愁?」見李御呆愣的模樣,韓非還以為對方有何難事,不免關切地問了一句。他可是因李御引薦才能拜入老師名下。見李御有疑難,自然要為之一二。
「無事,不過御有一事請教先生?」得知眼前的人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韓非子,李御迅速擺正了姿態,俯身行了一禮。人才是要得到尊重的。尤其是名留後世的法家大才,傳聞中韓非可是因為被秦相李斯嫉妒,方才冤死獄中,雖然可能和事實有些出入。但是也更加凸顯了後世之人對韓非的推崇。
「不敢,將軍但問無妨?」被李御的眼神看得有些頭皮發麻。韓非連忙回了一禮。在這位權勢顯赫的少年將軍面前,即便他拜入老師門下,也沒有自傲的資本,他們韓國還要仰趙國鼻息,這位將軍更是親韓的貴族。
「敢問先生,這天下律法如何?」面對這位未來改變秦律的大才,李御抱著十分的期望。律法乃一國根基,要想圖霸天下,一統**,趙國必須建立起適合時代的律法,不然只會被這個時代無情的拋棄。
「此言,非不敢言。」
對於李御的問題,韓非愣了一下,接著便謙虛地回答道。如果是當初的韓覺,對於自己得意的領域,絕對會知無不言。然則拜入荀況先生門下之後,韓非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前的他對很多事情都太理想化了。即便是他的那位師兄李斯,對於律法的見解也比他來得透徹,讓他拜服不已,塌陷在就像棉絮一般,拚命吸收著那些如潮水般的學識,充實自己的理論。
「御不過一問,先生為我解惑一番,隨意而言即可。」李御也知道剛剛拜入荀況門下的韓非還可能達不到歷史上修改秦律的高度,但是他現在迫切地想知道韓非已經達到了什麼高度。還有一個想法,李御想根據後世的一些知識引導一下這位律法大才,讓對方少走一些彎路,也能讓律法更加適合這個時代。
「那非便胡亂一言。」
見李御這麼堅持,韓非也不好拒絕,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緩緩說道:「當今之法,優者莫過於秦律。秦律雖嚴,但得百姓支持,貴族追隨,是以秦國蒸蒸日上,聚以鼎定天下之勢。立法之者,莫過於商君、申子。商君立法,以嚴為之,使民畏法,是以國安。申子之法,在於造勢,使君王掌群臣,群臣掌百姓,以振國勢。然商君之法……」
聽著韓非對當今律法的見解,李御不禁點了點頭。相對於總結前人律法得失的李斯,韓非已然有了自己的想法,雖然還有所欠缺,卻已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在這個百家爭鳴的大爭之世,沒有一個被萬人傳頌的聖人,沒有一個學派能得到天下士人的推崇,天下的士人都爭先恐後地創立自己的學說,以圖一統士林,立地成聖。因而,這年頭不怕你沒創新,就怕你沒想法。
想來只要給韓非足夠的時間,必能達到歷史中的高度,李御甚至有理由相信,有了他的插手,韓非會比原先歷史上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毋庸置疑。
「先生有否想過,按自己的想法,改一國律法?」等韓非停了下來,李御試探著問了一句,心中已然有了幾分把握。
「此乃非一生所求。」學有所成乃是每一個士人的追求,學有所用便是每一個士人的理想,韓非費盡心思拜入荀況門下,不就是為了能讓自己的學識更加豐滿,將來制定出一套真正適合韓國的律法,以期讓韓國真正踏上強國之路。
「如此,御正有一建議,不知先生可否一聽?」見韓非肅穆的神色,李御心裡已經笑了起來,魚兒上鉤了。
「願聞其詳。」
「律法之事,獨自專研未必良法,唯有實踐方可知其良萎。先生可從最簡單的律法修改著手,必能讓先生的心中理想實現。」
「不知將軍所言,乃是何等律法?」聽到李御委婉的說法,韓非愣了一下,便很快猜到對方的想法,想來這位少年將軍對趙國律法有了念想。不過他也沒有拒絕,這是一個上佳的學習機會,光是他自己一人專研,根本就沒有什麼效果,律法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看出良萎。
「先生也知,我趙人生性彪悍,然律法寬鬆,時常發生鬥毆之事,不少無辜百姓受其拖累。御想請先生修改一下趙國刑法,以讓趙國百姓不再私鬥,還趙國百姓一個安定的生活。」即便要找韓非幫忙,李御也是說得大義凜然,這年頭的士人就喜歡吃這一套,他也只不過是入鄉隨俗罷了。從這個刑法著手,李御和虞慶等人印證過,是變法之中阻力最小的,也是能讓趙國實力增長最明顯的方式。
粗略統計,趙國擁有人口三百萬,每年因私鬥而亡的趙人不下數千,這對於一年新生兒不過三十萬的趙國而言絕不是小數目。要知道在這個戰亂頻繁、早婚早育、醫療條件低下的時代,嬰兒的死亡率絕對不低,甚至可以說居高不下,十個嬰兒中能有三個長大成人就已經很不錯了,便是連王室貴族之家,嬰兒的存活率也不高。也就是說,趙國一年增加的人口不過七八萬,按照其中的男女比例,一年男丁增加不過四萬,一次中等規模的戰役便可能將其全部葬送,而因私鬥而亡的趙人便達到一成以上乃至兩成。像長平之戰那樣的大戰,幾乎將趙國十年增加的男丁抹平,加上趙國常備軍的挑選標準,差不多讓趙國數十年的元氣一朝散盡,這還不算那些從小孩長大成人的時間消耗。
一旦刑法修改完畢,那麼私鬥的人數肯定會減少許多,只要能減少一半的人數傷亡,那趙國一年便能多出數千的壯丁。而那些壯丁又能繁衍後輩,長久算下來,絕對是一個極為可觀的數目,甚至會讓很多人驚訝。
「此事,非必當盡力,只是需得趙國所有律法之冊,以讓非通讀。」知道李御是想讓他幫忙,韓非也沒有推脫,他也不想放過這個可以實踐的機會。至於李御為何要修改刑法,如何能勸說趙國君臣同意刑法的修改,那不是韓非關心的事,他並不是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