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153 暗號 文 / 淡水清茶
電話響過三聲,隨後那邊傳來帶著些鼻音的男性詢問,「你好,請問是誰?」
接電話的正是陳金非,此時忙完生意的他正守在豪華寬敞的客廳,陪同劉媽和女兒劉奕菲一道欣賞剛剛播出的《無處安放的青春》。
作為《青春》這部戲的主要投資人之一,陳金非在宣傳方面同樣起到不小的作用,加之這也是劉奕菲出道以來拍攝的第三部電視劇,《無處安放的青春》在他這位教父心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叔叔你好,我是奕菲同學,請問她在家嗎?」龍凡故意含糊道,避免上來就被對方識破自己身份。
或許是許久沒聯繫的緣故,陳金非一時沒能聽出龍凡的聲音,而是好奇的朝沙發那邊看了看,隨後謹慎問道,「奕菲同學?電影學院的?你叫什麼名字?」
「…」龍凡感覺和自己對話的儼然就是劇中周蒙父親,想起上次在劉家的經歷,不禁啞然一笑,「要是不在就算了,叔叔再見。」
「她在,你等下。」聞言,陳金非只得揮手叫來好奇朝這邊張望的劉奕菲,「說是你同學,要找你。」
「同學?」倚在母親身旁的劉奕菲愣了下,隨後想到什麼,趕忙起身上前接過話筒,「借書嗎?」
聽到這樣暗號一樣的對話,陳金非更是疑惑不已。
「想借你的康查洛夫斯基看看。」龍凡這才恢復自己本來的聲音,靠在椅子上壞笑問道。這位俄國文藝大師的作品也經常被劉奕菲拿到片場抱在懷裡賞讀。因此也少不了被龍凡調侃。
劉奕菲莞爾笑道,「抱歉,大師的書不外借。」
「那真遺憾,你在看新劇嗎?覺得怎麼樣?」龍凡隨後正經問道。
「當然在看,大家表現都挺好的,好像我的出場太晚了點。」聞言,劉奕菲指尖纏繞著發稍。說出自己的想法,「不過比我拍第一部電視劇時感覺要好許多,我媽剛才還在誇我進步很大…」
龍凡自言自語一般應道。「那就好。」
「對了,你找我什麼事?」劉奕菲隨即詢問,「該不是就為了問我對這部戲的看法吧?」
龍凡揉了揉腮幫。思考著該如何作答,總不能張口就說自己就想找人聊聊天。
「就是有點心虛,想瞭解下大家看法,還有…想問問你什麼時候有空,見面商量下下部戲的事情。」隨後龍凡半開玩笑道,「在福鍵分別後一直沒見面,怪想念的。」
「想念?」劉奕菲剛說出這個詞,便猛地捂了下嘴巴,「哦,那。回頭聯繫。」
說完,不等龍凡答覆,劉奕菲便迅速將復古式的話筒擱回到電話上,沒事人一樣坐回到沙發位子上。
此刻眼睛盯著電視機,心思卻放在女兒通話上的陳金非忍不住開口。「你哪位同學,還知道家裡電話?會不會洩露給記者?」
「沒事的…我先回房間休息了,你們慢慢看。」一邊在心裡嘀咕著龍凡的莽撞,劉奕菲起身朝樓梯走去,同時也有些莫名的想笑——
真是個讓人難以捉摸的導演。
劉媽更是一臉的茫然,「茜茜怎麼了?不是她喊咱們陪她一塊看嗎?怎麼自個先走了…」
同樣迷糊的陳金非回答聲「不知道」。然後繼續懷揣心事看著上演了一半的新劇。
不過守候在電視機旁看到第二集一場戲份的時候,始終繃著臉的陳金非不禁搖搖頭,似乎明白了些什麼,暗歎一聲,「這小子…」
此時電視畫面上,劉奕菲飾演的周蒙正托著李然右手,往上寫著自家電話號碼。
而後這位面容清秀的女孩抬起頭,露出古怪精靈的模樣,「如果你給我打電話是我爸爸接的,你一定要說是我們班的同學,就說問我借書…」
……
這算不算是約會邀請?好像對方也沒說單獨請自己見面?
回到自己房間,雙手捧著手機的劉奕菲很是有些糾結,不知道該怎麼答覆龍凡的見面邀約。
在美國長這麼大,受西方文化教育影響,遠比同齡女孩成熟許多的劉奕菲似乎也從未因為過這樣的見面邀請而緊張激動過,只是這次似乎有些不同尋常。
步入青春期之後,除了拍戲時偶爾會有幾位哥哥級的異性關心自己,似乎對異性也沒有動過其他念頭,但面對令自己有著朦朧好感的這位年輕導演龍凡,劉奕菲彷彿頭一次體驗到了只在書中看到過的小鹿亂撞的感覺。
「在哪裡見面?」「什麼時候找你商量仙劍的事情?」…
十七歲的劉奕菲躲在自己房間,不斷修改著打算發給龍凡的短信,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語氣問才不會引發歧義,同時也可以得到龍凡的準確答覆。
不過這次仍舊是龍凡的短信首先發送了過來,「明天等你廣告拍完後攝影棚見。」
按照日程安排,劉奕菲第二天確實要拍攝一條洗髮水廣告,只是不知道龍凡是怎麼得知這件事的。
懷抱毛絨玩具盤腿坐在自己柔軟床上的劉奕菲垂著頭,疑惑看著屏幕短信,然後機械回復道,「好。」
伴隨《青春》上映播出的,除了全體主創各種激動的心情,同時還有無數觀看家庭對青春愛情這一話題的探討。
看膩了吵吵鬧鬧的家庭肥皂劇,大人們更想弄明白現在自家兒女這樣的年輕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心態在戀愛,而同齡人除了對偶像的追捧,同樣被劇中貼近生活的劇情引發共鳴,加劇了對這部戲的熱捧。
不光是率先打出電話的龍凡,一時間,眾多有勇氣的沒勇氣的少男少女幾乎都在李然鼓勵下,拿起電話撥通號碼,說出只屬於叛逆年輕人才有的暗號,「叔叔,我是xxx同學,想找他(她)借本書…」
而這樣躲避守舊家長審查的方式,也讓不少有過這樣經歷的大人們莞爾一笑,也瞬間拉近了和戲中人物的距離。
不知不覺間,帶有時代特色的「借書熱」似乎成了《無處安放的青春》給人們帶來的第一道風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