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章 解決運能問題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發現這個問題後,維勒安第一反應是建設後世的集裝箱貨運系統,但是伊莉雅幫他核算了一下所需成本以及建設所需的時間、技術投入就發現短時間內這麼做並不實際。因為製造幾個集裝箱雖然簡單,但是其他幾個重大的難點卻無法解決。

    首先,這個時代的載重汽車發展還處於萌芽狀態,美國通用,德國歐寶的卡車都只有兩噸多的裝載量,和後來動輒三五十噸的半掛車乃至一百五十噸的重型集裝箱專用車相去甚遠,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那就需要多個工業部門技術共同進步才能解決了,引擎、底盤、傳動、懸掛這些領域的技術問題沒個三年五載根本不可能全部解決。而如果沒有這些相應的載重車輛的話,集裝箱裝船/卸船之後的後段運輸就沒法解決,到時候還是需要不停地裝箱和分箱,完全節省不了轉運成本。

    其次一點是起重機械的問題,在集裝箱貨運時代以前,港口機械的起重噸位和後來的同類產品相比就和一個幼童與壯漢的差距。散貨船和液貨船都無需重型的起重機械來幫助裝卸貨物。這個問題相對於載重車輛相比要好解決一點——這個好解決並不是說技術難度不大,而是說需要協調的技術部門比較少,只要大型電動機功率和輸出穩定性、輸出可調性解決後,其他都是一些邊緣的材料強度的小問題,只要維勒安找西門子公司的人砸錢,一兩年要搞出來還是可能的。

    當然,這些都是遠期的解決辦法,沒法解決當前的瓶頸問題。進入11月之後,為了這個事兒維勒安幾乎是愁白了頭髮。

    這天,維勒安照例在和伊莉雅和奧雅.哈伯探討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的時候,維塔利.奧洛夫急匆匆的進來匯報最新的進展情況了。

    「頭兒,聯合鋼鐵公司旗下的廠家又交付了十五萬噸的鋼構件,我們自己的建材公司也生產了超過三十萬噸的各種預制建材,算上上個月首批交付的十幾萬噸,目前我們在新奧爾良港區外貿倉庫已經積壓了超過六十萬噸的貨物,因為您之前交代這類貨物暫時不要起運,等待最新的技術解決方案出來後再說,優先集中運輸運力使用效率較高的成套設備。所以那些東西一直積壓在那裡。」

    「能夠讓新奧爾良港方面的人再緩一緩麼,給他們的港務管理再塞點好處協調一下。倉儲費用我們會照給的。」嘴裡說著只是稍微緩一緩,其實維勒安也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

    「頭兒,這已經不是錢的問題了,新奧爾良港區的中轉倉儲容量只有八十萬噸左右,再下去的話,那裡就堆不下了。幸好美國現在的對外貿易還比較蕭條,海運和港務的壓力不大,不然的話這個月就已經撐不住了。」

    真是無奈啊,連伊莉雅都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大家還有什麼好的辦法麼,難道我們真的要放棄預制結構件的施工方案麼。」維勒安有氣無力地最後問了一遍大家。

    「老闆,我是這樣想的,載重車輛的問題我們已經估算過了目前根本沒有辦法解決,不如就徹底放棄想別的辦法,起重設備的話,原理上沒有什麼難度,只是功率大小的問題,我想不如先集中攻克這一點吧。」奧雅.哈伯建議到,他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只能就事論事地給出一些初步分析。

    「我認為如果解決不了車輛的問題的話,解決起重機械的問題反而是沒有價值的,因為後一個問題更容易迴避。」伊莉雅在這個問題上自然是依照其數據庫的推演結論來回答的,老生常談,沒有創新。別人每次問她為什麼這麼說的時候,她又緘口不談。

    不過維勒安還是可以理解她的意思的。她說的迴避起重機械的瓶頸的方法,就是把集裝箱裝運船隻改裝成滾裝船隻,把船隻的裝卸方式從吊裝改成滾裝,也就是讓載重車輛可以通過直接開上船/開下船來作為裝卸貨物的手段。這是一種後世出現在集裝箱技術之後的海運技術,但是因為它對載重車輛的要求更加嚴格,所以更沒有辦法實施。

    「你又來了!伊莉雅小姐,如果你真的要堅持這個觀點的話,為什麼不說得更明確一些呢?」奧雅.哈伯這陣子和大家討論這個問題也有不少次了,每次遇到這個觀點的時候,伊莉雅都是這麼回答,如果追問,又不肯盡言。饒是奧雅對維勒安和伊莉雅還是比較尊重的,也不禁火從中來。

    但是伊莉雅當然不可能解釋——她總不能公開說,因為未來有一種叫滾裝船的船舶,可以迴避海運中的起重機械瓶頸?

    「如果你們那麼堅持的話,我有個建議,既然解決了運輸車輛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我們幹嘛不用火車好了!汽車做不到拉動我們的集裝箱那麼大的負荷,火車總可以吧?如果改用火車,是不是就不用解決第二個問題了!」奧雅見伊莉雅恢復到那種不溫不火的討論態度,拋出了一個置氣的建議。

    「你剛才說什麼?」「我說,如果我們改用火車,你們就能解決剩下的問題麼?」

    維勒安仔細思考了奧雅的建議,覺得還真是有幾分可行,不過火車不可能直接開上海船,還是需要做一定的改進才行。

    「伊莉雅,如果不考慮下船後的卸貨問題,只要把這些東西弄到拉古內塔斯港的話,你覺得有可能實現麼?」

    伊莉雅的計算模擬能力還是很強大的,略一計算就列出了可行性;「如果這樣的話,我們需要對貨運的船隻進行一些簡單的改造:首先,在船體側面開出足夠大的口子供車皮上下,其次,需要在船艙裡和甲板上鋪好鋼軌和道岔裝置,最後,還要把兩台火車頭的牽引內燃機安裝到上下船的坡道口,用於牽引。這樣的話,就能初步解決這些問題了,不過運力的利用肯定不如集裝箱直接堆疊的方案。」

    「這樣麼?那就沒有問題了,奧雅,你真是個天才!」解決了一塊心病的維勒安終於開懷大笑。

    「維勒安,那你準備怎麼解決你剛才說的『不用考慮卸貨後的問題』呢?」

    「很簡單,卸貨後的運輸問題,無非就是集裝箱卸船後到最終目的地的運輸問題——至少從目前來看,蘇利亞州工業區內的一切基礎設施建設都是我們說了算,既然這樣的話,東西需要運到哪裡,我們就把鐵軌鋪到哪裡!我們現在有錢,就可以用這種辦法搞定這個不是問題的問題!」

    世上從來沒有人想過這麼瘋狂的想法,因為對於後世的人來說,載重車輛的技術太成熟了,沒必要費這個周折。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滾裝運輸或者集裝箱運輸的迫切性還不明顯,而且維勒安用的這個方法可實現性不大。所以目前只有維勒安的莫比亞斯集團可以做到——因為他們的資金充足,可以滿足一下子購入大量供改裝的大型船舶、平板車皮和火車頭的資金需求;也因為蘇利亞州的基礎建設全部是莫比亞斯的人說了算,鐵路想修到哪裡就能修到哪裡,所以他們可以解決後段運輸採用鐵路運輸這種方式帶來的覆蓋面不廣的弊端。一切的巧合,解決了這個看似無解的疑難雜症。

    當然,資金的投入將會是非常巨大的,有時候維勒安也在想,在這個美國經濟開始崩潰適合抄底的時候,把錢花在這些沒有技術含量的物資採購上是否合適。但是既然他已經和胡安.戈麥斯總統關係拉的這麼近,答應了朋友的事情當然要做好,不然的話豈不是和唯利是圖的猶大人一樣了。

    不過說到底,這是一種應急的措施,在做出這個決定的同時,維勒安也開始暗暗對大型的技術實力雄厚的汽車企業和工程機械企業進行考察,希望幾年之後,他們在開發新的熱土的時候,就不用使用這種局限性很大的土辦法了。

    隨著維勒安的拍板,奧雅和維塔利很快再次前往美國,開始新一輪的撒錢下單行動了,有了前一次那些獲益的美國鋼鐵、建材、設備企業為莫比亞斯集團宣傳的良好口碑,這一次美國的造船、航運、鐵路企業在第一時間就瘋狂地對維塔利他們這幾個大金主展開了圍堵。

    競爭最激烈的首先是船舶企業,本來為了確保盡快投入使用,他們是準備優先從航運公司購買現成的閒置船舶,其實以現在海運業的蕭條,萬噸級的散貨民船售價不會超過百萬美元一艘,2~3萬噸的大型貨船,也不超過200萬美元。不過為了更好的壓價,一開始並沒有表現出來,維勒安指示維塔利先花幾天時間去和紐波特紐斯船廠和巴斯鋼鐵公司等做工精良的船廠洽談,假借合意之名,實為惡意磋商,談了幾天後才接見那些手頭有富於船舶的海運公司的代表。

    新奧爾良港的海運業務本來一直是德州航運的地盤,這次因為滿足不了莫比亞斯的運輸要求被一腳踢開了,經營壓力一下子驟增——那種看到一絲獲救的希望後,又被重新推到深淵裡的人,往往是很容易崩潰的。所以在和紐波特紐斯洽談的時候,德州航運的人也沒閒著,一直在做維塔利的工作,後來他們通過「某些渠道」打探到一些消息:埃爾頓石油公司的尤里奧洛夫是克林斯曼煉化的維塔利.奧洛夫的同胞兄長,德州航運又趕快分出人手經營這一層的關係,尤里做出一副貪婪的假象,把德州航運的要求介紹給了維塔利。維塔利順勢裝出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狠狠地殺價,最後「心有不甘」地以四十萬美元一艘的價格收購了5條德州航運的半舊萬噸貨輪,以130萬每條的價錢收購了2條2.5萬噸的貨船——那些船都是一戰期間開工,但是沒能趕在戰爭結束之前完成的船,也就五到八年的船齡,稍微保養一下再用十幾年肯定是沒問題的。如果在蕭條開始之前的最高位時,這些船的售價分別會達到200萬和700萬美元的高位(新船價格)

    德州航運的口子被打開後,其他海運公司得到消息當然就不肯坐以待斃了,紛紛開出低價。維塔利挑挑揀揀一番,花了不到兩千萬美元的總價,購得了五十餘萬噸噸位的半新船舶,然後開到新奧爾良接受簡單的改造:在船艙裡鋪設必要的鐵軌和牽引設備。

    這一切都做完後,維塔利裝模作樣地從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和巴斯鋼鐵公司各訂購了兩條最接近完工的大型貨船,並且讓造船廠依照莫比亞斯公司的要求進行改造——當初訂購這些船的船主在經濟危機開始後就破產了,紐波特紐斯和巴斯鋼鐵都只收了預付款,如果沒有人願意接收的話就會陷入爛尾。

    訂購車皮和機車的工作相對船舶要簡單得多,因為新車皮並不需要完整的車廂,只要一個平板底盤外加可拆卸式的護欄就可以了。基本上所有涉及底盤生產的企業都能做,維塔利稍微搜羅了一下就訂到了幾千節車皮,新的舊的都有,因為不用高速行駛了,只要保證底盤規格和可靠性即可。維塔利經過對船舶的簡單測算,發現只要湊齊六千節左右的車皮就能確保所有的船舶運力充分運用了。

    最後一項工作是定制集裝箱,因為使用滾裝模式後,集裝箱是裝載在火車車皮底盤上的,而火車底盤本身無法像集裝箱一樣堆疊很多層,因此只能考慮在單層車皮上堆疊多層箱體,所以用於這種特殊火車滾裝船的集裝箱被設置成相對扁平的立方體結構。這件事情被維勒安交給了奧雅去跟進,他在聯合鋼鐵公司蹲點了一個月左右,讓他們大量挪用了原先被計劃作為鋼結構建築物蒙皮的薄質鐵材軋製出了很多箱體。與此同時,還讓奧雅計算一下額外的材料用量,追加了鐵軌和金屬板材的訂單量。聯合鋼鐵公司的人目前處於只要你增加訂單那就什麼都好說的狀態,也就不會介意莫比亞斯的人瞎折騰了。

    隨著一切準備工作瓶頸被一個個解決,巨大的委內瑞拉蘇利亞州工業區的建設計劃開始全面鋪開。等全部建成後,這裡將成為莫比亞斯集團及其背後勢力未來數十年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基地,為他們的後續計劃帶來堅實的能源基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