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九十三章 海軍的現狀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離開佩內明德後,維勒安即日返回了柏林,就情報技術設備研發工作的進度對希特勒作了一番詳盡的匯報,並且把恩格尼碼短時間內使用範圍進行了規劃。希特勒聽取了匯報——尤其是關於英國人的40局的消息之後,稍微放鬆了一些。

    「威廉,關於和英國人的情報對抗你做得很好,我簡直難以想像如果不是你發現了英國人和波蘭人的企圖,如果哪天戰爭再次開始的時候,我們會受到多麼慘重的損失——我一直以為只有法國人,波蘭人和俄國人才是帝國天然的死敵,想不到英國人亡我之心不死,那麼多年了還一直以帝國為主要對手。真不知道他們安的是什麼心。」

    從希特勒的個人情感來說,他對英國人的反感程度是比較低的,畢竟他一直一廂情願地以為既然英國人也是盎格魯薩克森血統出身,自然不該太過仇恨德國,甚至在歷史發展到敦刻爾克和海獅行動時仍然對英國人心存幻想。可是維勒安刺探到的情報一次次打擊了希特勒的自信。讓他不得不比歷史上更早對英國人的態度進行一次重新的審視。

    不過討論英國問題的機會很快就來了,因為讓出旳裡雅斯特軍港的時候,希特勒與麥克唐納首相簽訂了《英德海軍條約》,德國杯允許擁有相當於英軍海軍規模40%的艦隊,這是對凡爾賽條約的一個重大突破。由於希特勒最近一兩年內還沒打算現在就撕毀凡爾賽條約——畢竟剛剛吞併了奧地利和捷克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對這些國家的工業產能和研發潛力進行一個整合,這個消化的過程沒有三四年的時間是不能做到如臂使指的。

    那麼,這些條件也就決定了這幾年能夠進行重大擴張的就只有海軍的實力了,加之海軍的造艦速度比較慢,提前準備起來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維勒安長官,元首讓您明天去參加一場海軍整備會議,雷德爾將軍和鄧尼茨將軍還有卡納裡斯少將這些海軍主要指揮官、情報官以及布羅姆福斯、克虜伯公司這些主要供應商都會參加,元首希望您能夠對海軍建設提供一些技術情報方面的消息。」

    「好的我明白了,你去準備一下我需要的材料,明天一早就去總理府。」

    向維勒安傳達命令的是他到柏林後希特勒專門為他配的協調副官。是個路人甲一樣的龍套。施佩爾和多恩伯格現在都需要在佩內明德常年進行研發管理統籌工作,維勒安刺探到的一些外國新的技術情報當然可以交給他們分析和安排對策,但是這些人畢竟只能分析已經得到的技術情報而不可能分身處理技術情報的刺探工作。這讓維勒安深感苦惱。

    看來還得找一個既懂技術又懂諜報的複合型人才啊,可惜這個時代還沒有培養複合型人才的概念。

    在維勒安的怨念中,海軍重整會議就如期而至了。第二天一早,維勒安親自驅車前往總理府。其他人也都提前趕到了會場。尤其是那些海軍的高級將領,臉上無不顯示出一股振奮之情。

    「很好,既然大家都到齊了,那麼今天我們就直接進入主題,大家相信都知道了,英國人最近對我們表現得不是很友好,我曾經一度指望過將來有機會和英國人消弭仇恨,但是英國有很多在野的戰爭販子總是忘我之心不死。所以我們需要好好準備一下。今天我們希望討論一下一個為期五到六年的海軍重建計劃,希望大家能夠量力而行。」

    希特勒做了直入主題的開場白,也為這個即將制定的計劃敲定了一個基調,那就是「量力而行」——德國不可能指望和上一場戰爭那樣瘋狂和英國人拼艦船數量的。隨後,第一個議程就是雷德爾上將率先介紹海軍重建的現狀。

    「諸位同僚,首先由我來介紹一下,在元首的帶領下我們在過去4年中完成的建設情況。從1930年我們鋪設第一條『德意志』級裝甲艦的龍骨開始,在這4年多的時間裡,我們以每平均兩年建造裝甲艦1艘和重巡洋艦2艘的速度開始了我們的海軍重建計劃,但是受到條約的限制,比重巡和裝甲艦更大的戰艦一直處在技術儲備和概念設計階段無法付諸實施。

    到1935年為止,海軍目前共計擁有3艘『德意志』級裝甲艦,使用2*352倍徑,11英吋主炮火力,4艘『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分別使用4座雙聯裝54.5倍徑8英吋主炮或4座三聯裝60倍徑5.9英吋主炮方案。此外還有『柯尼斯堡』級輕巡洋艦6艘,z-17級驅逐艦16艘,z-99級驅逐艦10艘。u-2c/d潛艇共計37艘,u-vii各改型潛艇20艘。s-18級魚雷艇60艘

    從數據上來看,目前德國海軍共計擁有3艘裝甲艦、4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26艘驅逐艦、57艘各型潛艇和60艘魚雷艇。從數量上來看,我們的輕型艦艇數量大約在英國人的六分之一而已。

    下面我們來談談前期的技術積累,我們分為動力,武器和防護性能來看。

    首先是動力,目前帝國除了三艘『德意志級』裝甲艦和全部魚雷艇、潛艇部隊使用了柴油機(潛艇則是柴/電)動力外,其餘大型艦艇均使用蒸汽輪機動力,目前帝國的船用柴油機技術是全世界最領先的——即使是滿載排水量達到14000噸時,使用總功率10萬馬力的柴油機組動力,仍然可以達到28節的極速,可以確保其在海戰中甩開目前英法所有1935年以前建造的戰列艦,實現我們機動破交的需求。而潛艇和魚雷艇的綜合性能目前全球也沒有國家可以和我們匹敵。

    在蒸汽輪機動力系統方面,我國的工業汽輪機技術已經是非常成熟的了,也可位居世界最前沿,但是因為帝國缺油的傳統,我們的海軍建造局和各家骨幹造船廠從上一場大戰時開始就一直在設計燃煤鍋爐的戰列艦,所以技術積累可能不如英美。尤其是已經有超過十五年的戰列艦建造斷檔。」

    「鍋爐的問題你們不用擔心,只要指令他們做好大型新式蒸汽輪機的移植工作就好了,帝國已經不再缺油了。」希特勒插了一句嘴,語氣中有難以掩飾的自豪。有了威廉這個幸運星之後,帝國缺油的歷史一定會一去不返的,「當然,動力系統的更新換代我相信威廉一會兒肯定會有很多驚喜可以和你們單獨交流的,先說後面幾項吧。」

    「是的,元首,那我們繼續看後面兩部分,裝甲是我國海軍技術中與他國相比領先程度最高的一項,目前克虜伯公司研發出的供將來的戰列艦及航空母艦使用的裝甲鋼材已經可以達到世界第一的水平。唯一需要擔心的是一些稀有金屬使用較多的裝甲鋼可能面臨戰爭期間補充不足的問題。

    最後則是火力,我國的海軍鑄炮技術在上一次大戰中對英國方面是有優勢的,我們11英吋艦炮的威力就可以達到或者超過美英同一歷史時期12英吋艦炮的效果。目前克虜伯公司開發的有技術優勢的主炮最大可以達到15英吋,但是我們的弱勢則是三聯裝炮塔技術的方面的技術積累較少,目前只有我們最拿手的11英吋主炮已經攻克了高效的3聯裝主炮技術,其餘戰列艦的15英吋甚至重巡洋艦的8英吋主炮目前都沒有成熟的3聯裝方案。

    除了艦炮以外,另一項主要海戰武器魚雷的技術我們和美英法基本在同一檔次上,具現有情報,我們只能發現日本人在這個領域與我們相比擁有優勢——這與他們十五年來在魚雷領域的巨大投入是分不開的,也許我們可以尋求和他們合作。

    以上就是目前我國海軍建設的現狀與技術特點。下面大家有任何關於海軍下一步造艦計劃的方向的建議和技術研發想法的都可以提出來。」

    雷德爾掌管德國海軍重建的工作已經四五年了,德意志級裝甲艦的開建甚至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就已經開始,從現狀來看,在維勒安介入之前他已經取得了不少難得的成績。

    「威廉,你現在掌握技術情報局,你先說說你的看法吧,讓研發企業一一發言大局觀不足,你說完他們再補充。」希特勒插嘴道。

    本來克虜伯公司的總裁阿爾弗雷德已經想開口向希特勒解釋目前三聯裝炮塔研遇到的障礙了,畢竟被海軍統帥在元首面前提起火炮技術的不足對於克虜伯來說是非常難以忍受的。但聽了希特勒的話之後,阿爾弗雷德只好暫時忍耐一下。

    維勒安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自然不會讓那些企業負責人難堪,所以起步就從幾個剛才提到的技術難點開始解說。

    「元首,剛才雷德爾將軍說的幾點我也確實有深切關注過。畢竟我國的大型造艦技術積累斷檔了十幾年,瑕疵肯定是有的,但是現在也正是我們解決的好時機——在我看來,如果我們能夠有五六年的發展時間,那麼我們無疑可以得到一定的局部優勢,哪怕對手是英國人。

    英國人現在的艦隊規模確實比我們大很多,就算我們按照現在的輔助艦隻規模配齊了主力艦,仍然只有英國人六分之一的數量,所以拼數量我們是拼不贏的。但是我們有一個優勢——英國人從上一場戰爭結束後就進行過幾輪瘋狂的軍備擴張,胡德級,聲望級,伊麗莎白女王級,這些戰艦以現在的技術來看就是給將來的新銳戰列艦送菜的。至於航空母艦,因為航母不容易在戰爭中損失,英國人一二十年代的航母數量佔到的比例就更高了。雖然他們可以進行現代化改造,但是艦體結構和動力結構決定了這些艦隊是肯定不能和新建的相提並論的,可是英國人又已經在建造保養維護的過程中花掉了大把大把的國帑。這是他們的劣勢,這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在二十年的服役過程中消耗掉的武器彈藥補給維護成本,比我們甩開包袱無需負擔維護成本的新艦隊來說,就是一個最大的劣勢。

    我們當前應該做的,就是拖延戰爭開始的時間,讓新海軍技術對舊戰艦形成足夠的代差,讓英國人花了大把銀子維護的東西在戰爭中發揮不出作用。」

    「說得很好,這一點威廉和我想到一起了,帝國的戰艦必須是最精銳的,技術最優秀的……」希特勒對大艦巨炮的狂熱又被點燃了,開始胡言亂語起來,一會兒後才想起來讓維勒安繼續解釋準備從哪些方面形成技術代差。

    「元首,雷德爾將軍,各位供應商,請看這些資料。」維勒安把一疊厚厚的技術資料分發給與會者,「各位,你們現在手中看到的是我們帝國技術情報局為大家做的一些新意。」

    「哦,什麼?這是當初奧匈帝國『聯合力量級』戰列艦的全套設計圖紙和施工細節麼?雖然和帝國原來的戰艦資料相比沒什麼優勢,好歹也是尤其特長吧。」

    「嘿,布羅姆,你不能這樣外行看熱鬧一樣評估,你看,這裡是從最早的聯合力量級的三聯裝12英吋主炮塔到後來奧匈十幾年在大口徑主炮塔研究上的全部成果數據,哦,居然還有美國人最新銳的科羅拉多級和設計中的北卡羅來納級的mk-216寸三聯裝炮塔的前期試驗數據?」

    布羅姆福斯和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在那裡翻看著材料,他們兩人是發出驚叫和讚歎最多的。

    「大家靜一下,看來大家都很有幹勁,這很好,我也向大家解釋一下這些數據的來源,眾所周知,帝國去年成功幹掉了意大利人,讓奧地利和捷克回歸了帝國。我們帝國技術情報局的人在這些行動中對新併入地區的重要軍工企業和技術人才、資料進行了第一時間的保護和搜集,如大家所見,其實我們要實現海軍技術上的補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首先利用新引進的技術進行挖潛吃透,這樣才能把我們在之前十幾年的盲區中積累的短板補強。

    以三聯裝主炮塔為例,奧匈帝國的斯柯達軍工廠其實就比國內的克虜伯和萊茵金屬要強——當然,阿爾弗雷德我不是在說你們不努力,只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而已,當年皇帝偏愛雙聯裝的11英吋炮而已——斯柯達從1905年就造出了12寸的三聯裝炮塔,上一次大戰開始的時候他們又試製成功了14寸的三聯裝炮塔,加上他們戰後歸屬到捷克斯洛伐克,捷克在戰後是被英法持扶植態度的國家,他們在這些年的技術積累其實一直沒有斷檔過,所以我們應該把他們進行改組後納入我們的統一研發委員會中,相信我們的戰艦火力一定能夠有很大的提升。」

    「維勒安先生,我想問一下,那……那些明顯是米國人的mk-2三聯裝16寸主炮設計資料的內容是……」阿爾弗雷德看著手上的資料仍然滿腹狐疑。

    「那些是我在31~32年的時候從美國的紐波特紐斯還有巴斯鋼鐵公司挖來的一些人才帶來的實驗數據,當時因為經濟危機,美國人臨時準備砍掉那些因為海軍條約限制而遙遙無期的項目——我就順手把一些不得志的人才挖過來了,這些人足足有數以千計,當然,還有幾十萬份各種實驗參數。從火炮材料到裝甲鋼,引擎材料的都有,如果大家感興趣並且願意加入由帝國情報局統籌的研發委員會的話。」

    「願意,我們都願意!不就是需要付出一些研發項目分配的自主性麼,我們相信在維勒安先生的技術情報支持下,按照你們的規劃進行研發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