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八章 以澀列建國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貝爾福宣言》是1917年的時候英國外交大臣亞瑟.貝爾福在給內森.羅斯柴爾德的叔父、列昂內爾.羅斯柴爾德的信中首次提到的,在那封信中,英國表達了自己期望看見在巴勒死坦地區建立起一個「全世界猶大人之家」。這算做是英國方面當時對巴勒死坦問題的一項正是對外政策性文件。因為收件人是內森的叔父,所以內森當然對此知之甚詳。

    確切的說,全世界猶大人都對這個宣言知之甚詳,因為這是他們千百年來的夙願。在英國人出台了《貝爾福宣言》後,「猶大國民基金」、「巴勒死坦土地開發公司」等錫安注意組織也在列昂內爾.羅斯柴爾德為首的財團的大力資助下蓬勃發展起來。以資助世界範圍內的猶大族人移民巴勒死坦地區。

    宣言發佈的環境是在上一次大戰還在進行的過程中。當時,奧斯曼帝國作為英法的敵國加入了德國一方參加了大戰,凱末爾將軍的人馬也在達達尼爾海峽戰役中猛扇了時任英國海軍大臣的溫斯頓.邱肥波的耳光。英國人急需拉攏一切奧斯曼帝國土地上的被統治民組,需要扶植一切分化奧斯曼的勢力。而戰爭結束之後,英國人也確實把《貝爾福宣言》的方針貫徹到了決定協約國對奧斯曼和約的聖雷默會議上。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因為凱末爾率領的軍隊抵抗,聖雷莫會議的多項決議——包括土耳其在歐洲部分的領土諸如伊茲密爾、魯米利亞等地區的處分——並沒有被執行。而英法自己也對本來紙面上承諾的伊拉克、敘利亞獨立問題進行了拖延處理,實際上直到後一次大戰為止,那些在聖雷莫會議上被認為應當得到獨立的國家仍然在英法的殖民之下。

    不過,至於建立「全世界猶大人之家」的問題,倒不是英國人有意遷延日月,他們一直對於把那些吸血的傢伙趕出英國順便去中東建立一個完全受英國控制的非阿拉伯人國家還是很有興趣的。畢竟猶大人被丟到那裡的話也是無根浮萍,肯定要比當地的和諧教徒更加不得不依賴英國的幫助,在各種問題上更加便於被英國控制。

    他們之所以遲遲不執行《貝爾福宣言》,主要原因是忌憚於他自己控制領土內的不穩,其中最主要的是埃及。

    埃及在一戰前法理上來說也是奧斯曼帝國的屬國之一,但是它實際被英國控制的歷史要比敘利亞伊拉克這些早得多,上溯到1882年英軍應邀出兵幫助埃及蘇丹特費克zy艾哈邁德.阿拉比的歧義之後,英軍就一直賴在埃及不走了。等到一戰開始後,實際軍事控制著埃及的英國人趁機把埃及納為英國下轄的保護國。

    到了戰爭結束後,埃及人從1919年開始就在扎格魯爾等人的領導下爆發了多場爭取獨立的歧義,衝突持續了3年,直到1922年英國名義上承認埃及獨立才漸漸平息下去,自此以後,英國人不再追求對埃及名義上的控制,但是仍然保持了在埃及各地的駐軍佔領。這一局勢又持續了14年,直到去年埃及在簽訂了一項承諾與英國保持同盟、永久承認/保護英國在埃利益的《英埃同盟條約》後,英國才撤出了除亞歷山大港、蘇伊士運河區和西奈半島以外其他埃及領土上的英軍。

    當20年代英國人試探性地企圖執行貝爾福宣言,建立猶大國的時候,抵抗最為激烈的就是埃及人,其他當地的阿拉伯和諧教徒也多與移居到巴勒死坦地區的猶大人發生衝突與仇殺。英國人為了防止埃及不穩,不得不放慢了安排猶大人移民的腳步。

    直到29年的大蕭條爆發後,世界性的反對吸血銀行家階層的排猶浪潮開始掀起,英國國內底層人民對猶大勢力的排擠也日趨激烈。英國人不得不硬著頭皮重啟猶大人對外移民的腳步,只不過這一次他們學乖了,讓這些猶大人看上去都是自發移民的,完全沒有組織和規劃,也沒有建立自治政權和國家的企圖,在周圍的阿拉伯人面前擺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僅僅依靠資金財力的支持在該地區大量從阿拉伯農業人口手中收購土地來實現自己的目的。

    但是事實上,所有移居到巴勒死坦地區的猶大人都會自行組成集中的定居點,而那些建成有些年頭的定居點還會用混凝土障礙和鐵絲網把自己圈起來,防止當地敵視猶大人的阿拉伯人襲擊。

    到1937年為止,已經有超過300萬名的猶大人集中定居在了巴勒死坦地區,佔到當時全世界850萬猶大人口的三分之一強,與原本歷史上的80萬人猶大人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超過200萬人來自英國和德國,還有100萬人左右來自東歐各國和美洲。特拉維夫、基布茲和莫沙夫等數座規模在數十萬人、由純猶大族人組成的城市也在巴勒死坦的土地上建立了起來,成為了後來建國的基礎。

    這些事情,內森和他叔父列昂內爾都知道,德國人和英國人也知道。

    「你們這是想利用我們分化英國人在中東的凝聚力。別以為我看不出來。如果張伯倫首相在貝爾福問題上鬆口的話,敘利亞和埃及地區立刻就會不穩。你們就能牽制英國人和法國人的注意力了。」內森盯著施羅德的雙眼,似乎要把對方的靈魂挖掘出來。

    「當然,我們不會做賠本的生意,不是麼。但是只要我們在土耳其就巴格達鐵路和兩河水利的問題一意孤行,英國人就不得不在中東尋找其他堅定可靠的反德盟友——在巴勒死坦建立猶大人國家是英國人目前可以找到的最好的辦法了。敘利亞也許目前還比較聽話,但是在埃及和伊拉克地區,英國人自己的統治就一直游離在混亂與穩定的邊緣。

    如果有朝一日土耳其可以隨意截流兩河,那麼敘利亞和伊拉克起碼有一半的土地會成為死地。那些本來就蠢蠢欲動的人……我想張伯倫首相不會不顧忌吧。」

    「土耳其人根本沒有這個膽子,把國際河流完全截流是違反國際法的嚴重惡行!」

    「有實力,又想做的話,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何況也沒必要『完全截流』,具體的操作措施可以千變萬化,但是在英國人和法國人打完嘴炮之前,他們的殖民地就已經成為死地了。

    更何況——這是一場我們之間的互利,反正你們關心的是你們自己的國家能不能夠建立起來。英國人遭受多少損失和你們又有什麼關係麼?莫非你們給英國人當奴才已經當上癮了?」馮.施羅德似乎聽到了這個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話一樣,情不自禁地大笑起來。

    「你們和英國人狗咬狗怎麼咬都不為過。不過似乎貴國絲毫不害怕我們成立猶大人的國家後會和德國人作對啊。」內森仍然對於對方的狂妄自大感到一絲不可思議,畢竟用1937年的眼光來看,德國人明面上的軍力顯然是不可以與英法匹敵的,內森這麼想也毫不足怪。

    「不管你們在哪裡,你們都會和帝國作對的不是麼。所以我們毫不在乎,在我們看來,你們在那塊土地上的崛起,對於我們來說只不過是一個躲在幕後放黑槍的小人跑到了前台挨揍而已。說不定那些阿拉伯人都會比你們更有利用價值。」

    「很好,那麼,說好的,5億美元,根據英國方面推動貝爾福宣言的實際實施進度分期支付,希望你們拿出實際行動來配合。我想這是我和貴國的最後一筆生意了,以後我再也不會踏上這塊骯髒的土地。」

    內森沒有拒絕,也不可能拒絕,他雖然仇恨德國人,但是與助長德國人的勢力相比,顯然讓猶大人建立自己的國家更為重要。

    …………

    唐寧街10號。5月份才剛剛接任了麥克唐納首相位子的張伯倫,正在期待著他上任後的第一件重大政績。

    由於32年的時候米國人自顧不暇,沒能在倫敦世界經濟峰會上給英國人搗亂,麥克唐納首相謀劃的倫敦世界經濟峰會著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因為維勒安的連鎖反應,美孚石油的崩潰,作為英資海外勢力代表的英荷殼牌石油的全球性發展也遠遠比歷史上更加快。這也讓麥克唐納首相任期內他在英國國內的威望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如果麥克唐納不是因為年老體衰而退休的話,單憑選舉張伯倫在一兩年內也是接任不了這個位子的。所以,張伯倫比歷史上更加期待著一些重大的政績。

    「首相大人,軍情七處有最新消息。」軍情六處處長辛克萊海軍中將攜外務大臣哈利法克斯勳爵、殖民大臣威廉.戈爾一起來見張伯倫。還帶來了一些最新的機密情報。

    「什麼情況?居然要同時動用軍情處的人和外務、殖民大臣?不要急,慢慢說。」

    「首相,根據我們軍情六處監聽破譯的德國人的密電。似乎土耳其方面最近炒得沸沸揚揚的兩河水利項目和巴格達鐵路三期工程背後都有德國人的影子,希特勒在給德國安全部部長維勒安.蒙斯克的指示中明確表示過。土耳其的兩河水利工程,對土耳其具體有多少幫助、發電、灌溉效能都不重要,但是首先要確保截流和洩洪的需求。

    一旦工程建成之後,他們就可以扼制下游敘、伊等國的命脈,一旦他們希望渴死或者淹死下游的人,他們都可以做到。很明顯,這已經不是商業建設行為了,德國人是希望破壞我們在中東地區的佈局。」

    「破譯德國人的密電?怎麼做到的?」張伯倫緊張地左右回顧了一番,覺得哈利法克斯勳爵和威廉.戈爾也都算得上是大英帝國的最核心高層人員了,讓他們知道一些軍情部門的秘密手段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何況這件事情今天他們3人一起來討論,顯然要瞞住也是不可能了,於是張伯倫示意辛克萊將軍繼續說下去。

    「反正是我們軍情六處下屬的阿蘭.圖靈工作組在對付德國人的恩格尼碼方面有了一些心得,當然,波蘭人和我們交換情報對我們的幫助也比較大。目前已經可以破譯有限的一些德國人高層的密電了。但是似乎他們使用的密碼本比較混亂,抑或是別的什麼原因,目前大多數破譯出來的內容都還顯得是毫無意義的亂碼,但我可以保證我們已經摸到門道了,這些搜集到的信息的真實性我可以用我的軍人榮譽擔保。」

    幸好,維勒安沒有打算坑辛克萊,他的這次擔保日後也沒有讓他難堪。因為希特勒發給維勒安的那封密電本來就是真的不能再真的命令了——只不過維勒安一開始就主動希望英國人知道而已。

    「我們結合各渠道的情報,可以總結出德國人的意圖——他們準備以上一次戰爭中受到打壓的土耳其作為核心外援,依靠兩河水利和巴格達鐵路實現他們對中東兩河國家的威懾和脅迫,以便在發生衝突時扶植當地反英法的勢力,這一點我們不可不防啊。」哈拉法克斯勳爵說出了自己的結論和建議。

    張伯倫陷入了沉吟之中,這件事情很棘手,德國人目前為止明面上都很安靜,他們幾乎就是本著一種「我不賺錢,但是我也要當攪屎棍讓你們英法也賺不到一分錢」的同歸於盡心態在建設中東和遠東,直到從安卡拉到摩蘇爾的鐵路全線修通,德國人都沒跳到檯面上來向土耳其要求明面上的利益——如果德國人敢跳出來,那麼「維護中東秩序」的大英帝國就可以師出有名把德國人的爪子pia飛。

    可是德國人就是光砸錢不出面,這讓利潤至上的英國人非常困惑。難道希特勒真的已經錢多到燒包了麼?這樣極力幫助第三世界國家建設經濟和工業,卻只收取那麼一點剪刀差?

    「可是,除了密電以外,我們還能找到其他明面上德國人插手了中東問題的證據麼?」

    「有的,這次兩河水利工程的直接承包商就是素來與德國人過往密切的莫比亞斯集團親自擔任的。」辛克萊中將立刻答道。

    「這算什麼證據?難不成殼牌石油的行為還能說成是英國政府的行為不成?」張伯倫搖搖頭,把那個可笑的想法拋諸腦後,有些事情,就算你知道,但是人家披著一層皮的時候你還是拿對方沒辦法,這種外交上的扯皮,大家都見得多了。

    「以我之見,不如……首相大人,我們還是全面啟動貝爾福計劃吧。」作為殖民大臣的威廉.戈特跳出來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知道您之前一直顧慮擴大猶大人的移民進度會激怒當地的埃及人和敘利亞人,但是,現在顯然敘利亞的局勢走向很難繼續受到我們的控制——尤其是法國人這幾年來疲弱不振,我們很難想像他們會時時刻刻跟緊我們的腳步。」

    「可是埃及方面……」

    「如果顧慮埃及的話,不如……把巴勒死坦地區踢給國聯托管吧。然後讓當地居民自行全敏公訣,這樣雖然阿拉伯世界仍然會對我們有所反感,但是畢竟不可能直接怪到我們頭上。埃及那裡大不了重兵進駐就是。」

    「但是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在中東安插一個絕對聽命於我們,不會因為德國和土耳其的威逼利誘而妥協的釘子,讓他們獨立的話,還如何確保他們聽命於我們?」

    「首相大人,你覺得以目前的局勢,培植一個猶大人的國家,除了和我們一起反對德國人以外,他們還會有別的出路麼?希特勒上任這幾年來,德國、奧地利、捷克、意大利北部。死的莫名其妙的猶大人數以十萬計。以猶大人的智商,他們不會看不出來他們唯一的前途,就是跟著大英帝國繼續走下去。」

    張伯倫權衡再三,還是接受了威廉.戈特的說法,當然,作為一個成熟的政客,這個決定一個國家誕生的大事還有很多後續文章需要粉飾,也有綿長的外交程序需要履行。

    在英國高層統一認識,決定不遺餘力推動《貝爾福宣言》的實踐化後。到了1938年,在巴勒死坦的土地上終於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猶大人的國家以澀列。到1940年底戰爭爆發的時候為止,以澀列成為了一個擁有500萬人口,佔全世界猶大民族60%人口的國家,英國人把他們直到約旦河西岸的土地全部劃撥給了新成立的國家,讓這個國度的土地面積超過了2萬平方公里。而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死坦人,則被全部趕過了約旦河西岸,進入了外約旦的土地上。

    至此,英國人自以為他們得到了一個絕對堅定的中東打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