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九章 追殺航母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希茨海爾斯以東40海里洋面,發現英軍航母編隊,共計航母4艘,輔助艦隻20於艘,希茨海爾斯西北西80海里,發現納爾遜級戰列艦2艘,輔助艦隻10艘。敵方兩隻編隊間距110海里,預計今天下午將會合流。」

    這是8點30分的時候,幾架偵察型的fw-190發回到德軍航母艦隊的報告,從情報顯示來看,英國航母艦隊和德國航母艦隊之間的距離已經拉大到了550海里,

    早上6點起飛戰機的時候,英國前鋒的戰列艦隊位於哥德堡以西海域,航母艦隊在戰列艦隊拖後150~200海里的位置上,防止捲入正面戰場,德國艦隊也採取了同樣的保守策略,當時雙方航母編隊的距離大概應該是在350~400海里之間,可是現在看著這個新偵查得到的數據,顯然英國人和德國人都在這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裡裡面玩了拖刀計。

    航母在距離戰場較近的地方出擊戰機,然後立刻往遠離戰場的方向行駛,在遠離戰場的方向上收攏艦載機。這麼做,顯然是在預防敵人的航空兵力打擊航母編隊。

    如果在天一亮的時候,就可以派出轟炸機去轟炸英軍航母編隊的話,那將是多麼美妙啊!德國艦載機群可以得到充分的攻擊時間和攻擊波次。可惜眾所周知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夜間的時候,無法偵查到深處敵後的航母編隊的精確位置,所以不可能一大早就出動機群攻擊,只有先派出偵察機撒網搜索找到敵人的蹤跡後才可以展開進攻。

    而戰列艦編隊的交戰位置時很明確的,雙方都是天還沒亮就知道敵我雙方的戰列艦隊所處位置了,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英國人和德國人都不約而同地在起飛第一波機群後就直接趕往戰列艦隊交戰的海域實施攻擊和護航。

    弗爾斯特中將看著眼前的偵察報告,陷入了沉思之中,550海里,這已經超出fw-190的攻擊極限了,要達到這個距離,確切的說,fw190的作戰半徑最多只有500海里,剩下的100海里航程差還是要靠航母編隊在5個小時的飛行往返途中主動往前航行100海里才能彌補,在這種極限航程下,fw-190g的載彈量也得進一步降低,只能掛在1枚1.5噸航彈或4枚500kg炸彈,剩餘的載重必須加裝更多的掛載式副油箱,而且必須減少在敵艦隊上空的滯空時間。

    而且,550海里只是直線距離,實際上,如果按照這個直線距離出擊的話,就不得不從日德蘭半島上空飛過,也就是說,從國際法的角度來說,德軍的這次打擊屬於入侵了中立國丹麥的領空,說不定還會引起外交上的糾紛。

    要不要請示外交部呢?等到請示完外交部後說不定黃花菜都涼了。弗爾斯特中將一咬牙一跺腳,放棄了那種荒唐的想法,以丹麥人的一貫立場,被德國飛機飛越領空也不見得是什麼大事兒,唯一可能出現問題的是丹麥會因此而遭致英國人的抗議,不過那是丹麥人要去頭疼的事情。

    「命令4艦立刻起飛已經整備完成的第3波次作戰飛機,全部升空集結後立刻編隊飛往英國航母艦隊實施攻擊,第一波、第二波機群先保持滯空,等待出擊完成後再執行回收作戰。」

    「是,立刻安排出擊機群。」艦隊航空官卡吉斯.呂德裡茨上校立刻領命而去準備執行機群調度任務。經過十五分鐘手忙腳亂的整備、起飛、集結,48架fw-190g和24架fw-190a迅速升空。

    從前兩撥的攻擊情況來看,英國人航母編隊的戰鬥機已經損失得差不多了,需要戰鬥機護航的兵力應該不是很多,所以為了快速出擊,德國人只派出了一個中隊的fw-190a型就匆匆出擊了。

    目送戰機全部完成逆風起飛後,德國龐大的航母編隊就在弗爾斯特中將的指令下開始掉頭往北,向著戰場撲去,它們需要在戰機返航前的4個小時裡,至少往北航行100海里,才能夠讓艦載機成功回到航母上,不然的話,海航的小伙子們就只能在丹麥領土上迫降了。

    攻擊英軍航母的轟炸機編隊是由德軍頭號斯圖卡王牌、漢斯.烏爾裡希.魯德爾帶領的,直到去年為止,他一直是飛斯圖卡轟炸機的。別看這個1916年生、現在才25歲的年輕飛行員在進入軍官學校之前只有初中學歷,可是他在飛行俯衝轟炸機方面的天賦著實是異於常人,在禿鷹軍團在西班牙的3年戰鬥中,他就取得了60個以上的坦克等地面目標戰績,算得上是德軍斯圖卡飛行員中的第一。

    在另一個時空中,由於德國的空軍飛行員訓練資源不足,魯德爾在早年的訓練中因為其學歷水平的低下沒有得到表現機會,一直被埋沒,直到法國戰役才嶄露頭角。現在,由於維勒安部長在委內瑞拉建立的飛行員訓練基地,燃油管夠隨便用,訓練官燒一噸扔一噸都沒問題,自然是有許多有天賦潛力的飛行員苗子得以如雨後春筍一樣湧現出來,魯德爾就是其中之一。

    fw-190g戰鬥轟炸機部隊剛剛成立的時候,由於其俯衝角度沒有斯圖卡那麼容易掌握,導致轟炸精度並不高,所以才特別借調了一批精銳斯圖卡飛行員改飛fw-190g作為測試飛行員,魯德爾因為在西班牙的戰績優良,自然也在入選之列。一開始的時候,他對於這種提前量需要精確校準地新飛機很不習慣,不過漸漸地他就愛上這種新飛機了——尤其是飛上這種新飛機後,平飛時速比ju-87斯圖卡快了150公里以上。載彈量也增大了70%以上,航程提升40%,種種改良讓戰機的應用範圍和自身生存能力都有了飛躍式的提升,區區投彈精度的下降也就不足為慮了——大不了投擲訓練彈多練練手感就可以了。

    兩個小時的航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高空途徑丹麥領空的時候,機群一直沒有受到任何騷擾,直到飛出日德蘭半島西北沿岸後,才陸續出現了巡邏的英國戰機。英國人在早上的前兩撥攻擊中損失慘重,80架戰機只有10幾架返航,第三波由於沒有纏鬥過多,雖然沒有取得什麼戰果,但是好歹把50多架作戰飛機帶了回來,目前的英國艦隊總戰機數量不超過70架,其中「管鼻燕」、「海颶風」戰鬥機數量大約在30架左右,其餘多是殘餘的「劍魚」魚雷機和「大鷗」轟炸機,起不到什麼作用。

    不過在德國機群接近的時候,英國人還是把所有的作戰飛機升空了,首先那些轟炸機什麼的停留在航母上也不一定安全,說不定還會在航母機庫遭到攻擊的時候造成更大的損失,既然德國人的戰鬥機數量不是很多,讓全部戰機升空無疑也算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兄弟們,輪到我們出手報仇的時候了。」看著遠處出現的英軍艦隊已經展開的防空隊形,和幾十架向著己方機群撲來的英國戰鬥機,德國機群在魯德爾的帶領下開始繼續爬高,fw-190系列各機的爬升性能在同期各國戰鬥機中也算是出色的,其戰鬥轟炸機型號雖然由於載彈增加和結構笨拙有所削弱,但是比起所有的轟炸機同類還是要更為優秀的。

    見到英國人開始攔截,德軍機群把自己的高度爬升到6000米的高度上,準備衝破英軍的攔截,在這個高度上,所有的艦載厄利孔20mm機炮的對空火力都是無效的,部分英制的老式短身管40mm博福斯防空炮也打不到這個高度——理論上l60管徑比的博福斯機炮才能勉強攔截5500米左右最大高度的飛機,在二戰後期出現的l70/l80等加長炮管、提高彈丸初速的40mm博福斯炮才具有夠到6000~8000米高度戰機的理論可能性。

    所以,這一爬升,立刻就讓英國人的數級老式輕、重巡洋艦的短管博福斯防空炮無法在德國轟炸機進入投彈海域之前提前攔截了。

    英國戰鬥機也沒有料到敵人會從如此高空進入攻擊海域——因為英國人一貫是習慣使用魚雷機式的低空突防戰術的,在開戰後的第一場海戰中,對德國人的海軍航空兵戰術還非常不熟悉,因此他們沒有提前搶佔足夠的高度。此時此刻,要臨時和以爬升率見長的fw-190系列比賽爬升速度,無疑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當德國飛機飛臨艦隊外圍防空戰艦上空時,英國飛機才纏住德國機群,可是英國方面普遍在接戰的時候有400~800米的高度劣勢。

    根據空戰的能量-動能原理,擁有更高的勢能的一方,自然容易在後續的格鬥中擁有更持久的機動能力,做出更多能量損耗巨大的大過載格鬥機動動作,「管鼻燕」和「海颶風」依靠機頭整流罩流線造型帶來的機動靈活優勢立刻被fw-190a一力降十會的能量優勢抵消了。

    24架fw-190a在英國戰機接近到5000碼之內後,如餓虎撲羊一樣俯衝接近,把數量比它們自身多得多的英國機群切成數塊,然後分割作戰,一時之間,英國人的防空機群就被德國人的戰鬥機纏住了。

    fw-190g機群繼續往前狂飆了1分鐘,並逐步把高度降低到4000米,把飛行速度加快到500公里,隨後就進入了各自的俯衝軌道。英國人原來看似人畜無害的防空炮火立刻密集了起來,呼嘯的炮彈在德國轟炸機群中穿梭攔截,散佈著死亡。

    不過,由於德國戰機進入英艦攔截範圍後高度變化非常劇烈——fw-190g即使在放下減速板之後,還能以超過400公里的時速和60°的俯衝角進行俯衝,這對於傳統採用定高或定時引信的大口徑防空炮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挑戰,德國人的俯衝速度超過了他們之前的一切訓練設定。

    英國艦隊數十艘大小戰艦,三四百門76.2mm口徑以上的大口徑防空炮在5分鐘的攔截中,足足發射出了七八萬發炮彈,卻只擊落擊傷了4架德國轟炸機。與之相反的是,對德軍俯衝轟炸機群威脅最大的,是進入末段俯衝航道中的40mm博福斯炮攔截。

    在進入了預定軌跡和博福斯有效射程後,這些40mm的乒乓炮表現出了作為一款優秀防空炮的實戰洗禮與積澱,沒一艘遭到德軍俯衝轟炸鎖定的戰艦,都在第一時間用艦載的40mm防空炮各自為戰,對向自己衝來的轟炸機噴出了最後也是最致命的彈幕。

    在魯德爾投彈之前,他親眼看到4架對英軍「考文垂號」、「加迪夫號」防空巡洋艦發動俯衝的fw-190g在最後段的預定軌跡上遭到博福斯炮和厄利孔炮的攻擊而摧毀,其中一架在墜落前完成了炸彈解鎖的工作,偏斜的航彈最終歪歪斜斜地砸在了「考文垂號」輕巡的舷側水線裝甲附近,巨量的裝藥爆炸形成的水壓把這艘戰艦的水線以下部分撕開一條巨口,很快就傾覆了,另一架fw190g在被擊中後已經來不及投彈,駕駛員在最後關頭直接壓低了機頭,連機帶彈撞在「加迪夫號」輕巡洋艦煙囪上,巨大的爆炸把戰艦的輪機艙和配電艙炸為齏粉,扭曲的艦身完全失去了動力。

    「穩住,一定要穩住,不要慌!」魯德爾心中默念,為自己增加信心,手上卻不放鬆,操縱著fw-190g穩健地向前穿梭。這是他遇到過的最猛烈的反恐炮火,與之相比西班牙內戰時遇到的防空火力簡直就是小兒科。因為他一開始就把目標鎖定在了艦隊後方的英軍航母上,所以他需要多閃躲兩分鐘才能投彈,看到戰友的慘死,他知道自已一定要穩住。

    「大家注意,對每艘航母實施攻擊的時候,至少要有3個雙機編隊一起準備俯衝投彈,分散英國人的火力,投彈精度高的可以選擇從航母艦橋外側後方小角度進入,那裡是航母防空火力的相對死角。攻擊巡洋艦的盡量選擇迎頭攻擊或者追尾攻擊,這樣有利於精度的發揮和躲避小口徑防空炮。記住,對我們威脅最大的是博福斯和厄利空,而不是那些76.2mm的笨傢伙。」

    魯德爾說完這些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開始對著面前那條碩大的戰艦發動俯衝,他知道那就是英國人的主力航母「皇家方舟號」。一股強烈的失重感與推背感交織在一起,讓他的渾身毛孔覺得舒暢無比。

    「英國人,見鬼去吧。」降到800碼的高度後,他猛然一推投彈桿,然後就覺得機體一輕,那枚1.5噸重的航彈已經向下飛逝而去。他來不及檢查自己的戰果就開始猛拉機頭,一股黑視失血的感覺開始襲來,饒是身上套著被動式抗荷服,這股感覺還是讓人非常難受,幸好飛慣了斯圖卡的人早就已經習慣了。

    當魯德爾最終在600碼的高度完成改出動作後,他沒有看到背後有防空炮彈襲來,時間似乎已經靜止了,隨後,一聲巨響傳來,他可以感受到一股瀰漫的震顫。

    事後證明,魯德爾投下的那枚1.5噸航空炸彈擊穿了「皇家方舟號」的尾部機庫升降機和3層機庫甲板,在航空燃油庫中發生了爆炸,蔓延的液火從破損的艦底和船舷溢出,把戰艦附近方圓百米的海面都化作熔岩煉獄一般。

    其餘的戰機相繼完成了投彈,孱弱不堪的「百眼巨人號」航母在1枚1.5噸和4枚500kg航彈的打擊下硬生生被炸出了好幾處巨大的外殼破口,很快就沉沒了,「光輝號」也被2枚500kg炸彈擊中飛行甲板,雖然對艦體結構沒有致命傷害,可是也失去了起降飛機的能力了,截止戰鬥結束,只有「勝利號」1艘航母完好無損。

    除了航母之外,一共還有1艘重巡洋艦和1艘輕巡洋艦在德國人的攻擊下沉沒,5艘巡洋艦受傷。德國方面此波攻擊共損失作戰飛機共計18架,英國方面戰損數量相對較少,可是由於只有一艘航母可用,最後只回收到40架艦載機,其餘超出部分只好在海面迫降後撈救飛行員。

    德國人由於戰機燃油已經到達返程極限,在投完炸彈之後也返航了,後來,隨著雙方距離的逐漸拉大,加之回收第一機群後如果再度出擊將無法在夜晚到來之前返航,德國人也就放棄了追擊行動。

    岸基航空兵的ju-188d轟炸機雖然航程足夠,但是因為護航戰鬥機飛不了那麼遠、且高空水平轟炸機攻擊戰艦效果不良、英國艦隊的艦載戰鬥機部隊也沒有完全被摧毀,所以戈林元帥最終沒有批准冒險出動岸基ju-188d追擊英國主力艦隊的戰鬥,只是放出兩撥轟炸機收拾殘局,專挑英國人落單了失去動力的中小型戰艦練練手。

    這場戰爭爆發後僅僅10天就發生的大海戰,至此全部終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