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章 英法聯軍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刺玲玲~~~」三陣同樣尖銳的電話鈴聲,幾乎在同一時刻、三處府邸、把張伯倫、哈利法克斯勳爵和丘吉爾從床上吵醒。

    此時是早上8點,但是他們還在床上沒準備起呢。今天是週四,需要正常上班,但是英國人的作息時間是朝九晚五,現在雖然是戰時,但是這種靜坐的戰爭還是不需要高層們多努力的。

    這個國家的生活還是一切照舊,就好像沒有發生戰爭一樣,除了海軍前一陣子灰頭土臉疲於奔命。

    「首相/外相/海相大人,我們和挪威人密約在挪威領海佈雷封航的消息洩露了,挪威nc檔領袖、前國防部長吉斯林議員今天凌晨發動了政變,在德國人的武力支持下推翻了挪威現政府,殺死了幾百名要員和王室,還抓獲了國王。現在吉斯林已經發表聲明邀請『友邦軍隊』協助他平叛了,希特勒五分鐘前剛剛發表聲明響應吉斯林,說德國政府承認挪威新政府為唯一合法政府。」

    「這麼快?我們都還沒動手呢,就被德國人搶先了!」這是丘吉爾的反應。

    海軍籌備的挪威-北海佈雷封鎖行動是丘吉爾策劃的,但是作為首相和外相的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勳爵也都是知情的,只是對細節進度不如丘吉爾那麼瞭解。

    北海封鎖作戰是丘吉爾在「第二次日德蘭海戰」皇家海軍慘敗後才提出的一個應急方案,7月底8月初的時候才完成作戰計劃,目的是幫助皇家海軍熬過「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和改裝的護航航母完工之前的虛弱期,防止德國人的艦隊在這段時間裡突入北海。

    可是,因為部署在外洋的艦隊收攏工作起碼要個把月才能全部完成,所以這個計劃也只能暫時擱置等待一段時間。

    否則的話,如果實施佈雷和護航的艦隊實力不足,又被德國人打上一次殲滅戰,那可就真成了添油戰術,德國人二十年前沒能實現的「多次蠶食英軍分艦隊,最終實現決戰優勢兵力」的戰略企圖可就要在這次實現了,到時候丘吉爾就會成為英國歷史上最丟人的一任海軍大臣。

    這種情況絕對不允許發生,所以,一定要沉住氣。

    「我們的艦隊集結的怎麼樣了?找羅斯福總統購買驅逐艦隊用於提供護航的事情談的怎麼樣了?」

    挪威的戰鬥最重要的不是陸軍的絕對實力,而是海上後勤的實力,如果沒有充足的運能的話,一切戰鬥都是不可能維繫下去的。當張伯倫召集了外交、海軍、財政諸位大臣開緊急對策會議的時候,丘吉爾第一個拋出了一連串的問題。他還不是首相,所以於友軍和友邦的協調還需要靠別的部門配合。

    「我們目前除了1艘復仇級戰列艦還停留在亞歷山大港之外,其他主力戰艦在兩天前已經全部完成移防本土的部署工作,連直布羅陀的戰艦都撤走了。至於亞歷山大方向,這也已經是底線了,靠這1艘戰艦,我們要保衛整個地中海和印度洋不出意外,現在外洋起碼還有兩艘德國人的裝甲襲擊艦,如果連一艘戰艦都不留,有可能會引起很嚴重的後果。

    因此,截止到目前為止,本土艦隊一共擁有完好和已修復的戰列艦、航空母艦各7條——本來可以達到8條,但是『光輝號』航母和『馬來亞號』戰列艦在一個月前的戰鬥中受損實在過於嚴重,目前還無法修復。此外,本土艦隊目前還擁有8條重巡洋艦、20條輕巡洋艦和140條驅逐艦可以動用,我們已經把皇家海軍70%~80%的巡洋艦和驅逐艦調回本土了,目前斯卡帕爾洛灣的港口都已經被塞滿了,剩下的船有些駐紮在樸茨茅斯等南部港口。」

    「米國人那裡,之前羅斯福總統一直在米國國會中推行解除中立法案,但是進度太慢,上周羅斯福總統建議我們採用基地換戰艦的方法繞過中立法案,以把我們在美洲的海軍基地租借給美方的形式換取米國人的戰艦,前些日子我們談妥了按照包括巴哈馬群島、開曼群島和圭亞那等地區的8處海軍基地租借給米國,租期99年,換取米國人贈送我們50條一戰時的威克斯級平甲板驅逐艦——這是一種老舊的型號,兩年前遠東國的人在和日本人的戰鬥中就是買的這款。」

    「這幫天殺的米國佬,就知道發戰爭財。完全不顧及和我們大英帝國同源同種,真是禽獸不如!」在場的幾個海軍將領聽到了米國人的價碼後,惡狠狠地小聲咒念叨,但是卻只招來一幫政客那種:「你們是弱智啊「這般的鄙夷。

    只有丘吉爾覺得這比買賣划算,在他心中,這場戰爭英國人是已經抱定了米國人的大腿了,只要能打贏,就算把大英帝國在美洲所有的殖民地統統割讓給米國都是值得的。在聽說米國人居然對英國在美洲的領地感興趣,他甚至還在想能不能用一個加拿大把整個米國海軍換過來……當然,這也只能是想想了。

    「可惜,只有驅逐艦,何況米國人的驅逐艦都是平甲板型,又老又舊適航性也差,只能拿來執行護航任務了,把之前我們自己的驅逐艦隊的任務替換出來。要指望米國人的中小型戰艦參加高緯度的北冰洋作戰是不可能的。」丘吉爾總結著當前海軍的狀況,「現在我們主力艦的比例和德國人是7+7:6+4,數量優勢還不如一個月前的戰鬥,要想大優勢取勝幾乎是不可能的,就算贏了也是慘勝——這一點我們一貫都知道,就算我們和德國人的海戰我們打贏了,我們損失的戰艦數量也會多於德國人,20年前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

    所以,我們只有一個機會了——那就是立刻拉法國人和我們一起出擊。不知首相大人和勳爵大人能夠有幾分把握說服法國人參加我們的行動。」

    「非要找法國人麼……自從我們上個月失敗後,法國人已經把數艘戰列艦和1艘航母移防到大西洋沿岸的聖納澤爾基地和瑟堡基地,但是對於是否在未來與大英帝國進行海上聯合作戰還一直保有疑慮——上星期達拉第總理在接受我出訪的時候,暗示我們說我們再派出陸軍遠征軍方面太不積極了,我們不願意在第一時間往歐洲大陸上派出陸軍,卻讓法國人獨自頂在馬其諾防線上。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怕法國艦隊和我們合力作戰後會被我們賣了拿去打先鋒當炮灰。他還暗示我,如果要法國海軍和我們併力出擊的話,至少要答應他們派出一支遠征軍去法國協防,而且在未來的陸上作戰中也要投入更多的英軍。」

    「首相大人,現在這種防線後面無所事事地守勢作戰有什麼好派遣遠征軍的,我們又不是不願意為歐洲大陸的戰事出力,實在是現在根本沒有這個必要,派出人去也只是多消耗糧秣燃料彈藥給養。」陸軍將領戈特勳爵聞言不由有些不快,作為一個英**人的領袖,戈特勳爵一向是很愛惜自己的名聲羽翼的。

    「勳爵不要誤會,我相信法國人絕對不是有輕視我們英國陸軍作戰意志的意思。那麼你們自己說說看吧——如果把你們的遠征部隊派去大陸作戰換取法國艦隊服從我們的統一調遣的話,你們覺得如何?」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對抗德國人是我們畢生的使命,只是,我不希望我們成為一場交易。」

    「當然,當然,這絕對不是交易……」張伯倫安撫了一下戈特勳爵,轉頭對哈利法克斯勳爵說道,「外相,後面的事情就看你的了。」

    「是的首相,我會去處理好的。」

    …………

    哈利法克斯勳爵和達拉第總理的談判扯皮持續了兩天,隨後英法兩國的艦隊和遠征軍集結又花了5天時間,直到德國人入侵挪威的行動開始一周之後,姍姍來遲的聯軍艦隊才掩護著遠征軍。

    法國人很「慷慨」,一開始在英國人承諾以後出境作戰英國陸軍一定會出兵超過50%的比例後,法國人答應派出以全部三艘1910年代——也就是一戰開戰之前的吾未見時代——完工的「孤拔級」戰列艦參加作戰,結果這個提議很快被英國人否決了——開玩笑,這些經過1930年前後現代化改裝後仍然只有21節最高航速的戰列艦只有老式的12寸45倍徑主炮,論速度比英軍最慢的「納爾遜級」戰列艦還慢2節,論火力,其交戰距離一旦達到2萬碼其火力就幾乎只能撓癢癢,平均8寸的主裝甲帶連德國人的「歐根親王級」重巡洋艦都可以對它們構成威脅。

    所以說,這些東西除了掛著個戰列艦的名頭以外,完全不能指望他們加入到戰列艦隊的決戰中去。

    英國人很希望法國人能拿出今年剛剛服役的、最最新銳的「黎塞留號」戰列艦,可是法國人對此的態度也很明確:要「黎塞留」可以,但是目前英軍根本拿不出一艘足以和黎塞留級相提並論的新式戰列艦,「威爾士親王」已經躺在海底了,「喬治五世」和「約克公爵」的電氣系統、指揮、火控設備還沒完成測試。所以如果英國人非要「黎塞留號」出擊的話,就該給「黎塞留號」一個名分,讓「黎塞留號」擔任聯軍艦隊的旗艦,並由法國海軍上將達爾朗擔任聯軍艦隊司令官。

    大英帝國海軍的千年榮譽如何能容忍這種情況發生?

    最後,丘吉爾給達文波特造船廠下達了死命令:3天之內完成「約克公爵號」戰列艦的指揮、電氣系統調試並編入艦隊,由「約克公爵號」擔任旗艦,集結全部英國快速主力戰艦和航空母艦出征。同時法國人派出「黎塞留號」戰列艦和「貝亞恩號」航空母艦、「敦刻爾克號」、「阿爾薩斯號」戰列巡洋艦及一部分輔助艦艇編入聯軍主力艦隊,由英國海軍上將坎寧安指揮。

    而英軍戰列艦中最慢速的兩艘,「羅德尼號」和剛剛修復的「納爾遜號」編入慢速的第二艦隊,由法國海軍上將達爾朗指揮,該艦隊同時還有法國海軍的「孤拔級」戰列艦3艘、「布列塔尼級」戰列艦1艘,一共擁有6艘戰列艦的實力,他們將以20節的航速拖後,但是不能和主力艦隊脫節100海里以上——以便一旦出現意外可以在兩個小時內會合。

    貌合神離地談妥了合作的細節後,這支艦隊終於以為自己擁有了足以絕對碾壓德國人的實力——他們一共湊出了13艘戰列艦、2艘戰巡艦和8艘航母,規模超過了德國艦隊一倍以上——然後浩浩蕩蕩沿著風高浪急的北極圈向東駛去。

    在他們得到消息的時候,挪威全境除了北部的納爾維克以外,已經幾乎全部陷落了——只有納爾維克港還在苦苦支撐。究竟是納爾維克的守軍實在太過英勇,還是德國人另有陰謀,他們誰也不知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