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九章 準備反攻-下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納爾維克這座港口在幾十年前,只是一個小漁村,之所以進化為今天的挪威重港,最大的原因就是瑞典的基律納鐵礦發現後,每逢冬季波羅的海北部封凍後都需要這座港口轉運出口瑞典的鐵礦石。

    瑞典一年的鐵礦石出口量超過兩千萬噸,終年不斷,因此每年冬季封凍的5個月見,納爾維克港需要應付至少800萬噸的貨物吞吐量,而這些貨物要從瑞典運到港口,還需要基律納-納爾維克鐵路的運能保障。這是一條為了鐵礦出口而硬生生在斯堪的納維亞山脈上填谷挖山營建起來的,沿途充滿了峽谷和隧道。

    每到冬天,基律納-納爾維克鐵路是瑞典最為繁忙的鐵路,但是在其他季節因為波羅的海海運的成本比鐵路運輸還要低廉的多,這裡多半沒有什麼列車經過。現在才10月下旬,但是因為瑞典方面通過了允許德軍過境前往挪威北部平叛的決議,所以轟鳴的火車夜夜不息地穿梭在這條200多公里的鐵路上,穿過邊境上佐克佐峰和凱布納峰之間的鐵路隘口,向著挪威方向駛去。

    英國人不是沒有想過出動航母上的戰機轟炸,但是最後還是放棄了,因為德國人的火車在越過邊境後往往只有1個小時都不到的車程就會返回——納爾維克距離基律納的直線距離不到200公里,而距離挪威瑞典邊境則只有短短50公里,英國飛機不敢越過邊境進入中立國境內轟炸火車,而一旦火車進入挪威境內,因為德軍向著山區往鐵路上游退縮,目前德軍的前沿陣地距離挪瑞邊境已經只剩區區20公里了,那些火車放下物資立刻就能返回。

    其中有一次,英國人真的忍不住出動了一批航空母艦上起飛的魚雷機掛載著小型航彈想要打擊德國人的火車,但是在收到防空信息後,德國人的火車居然根本就不再越境,直接在瑞典境內卸下了兵員,讓那些山地兵自行分散行軍最後20公里進入挪威。

    德國人像泥鰍一樣滑不留手到這步田地,英國人除了無奈自然是毫無辦法了,如果他們處置過激,很有可能把本來就親德的瑞典真的逼到德國一邊,這無疑是得不償失的。鑒於北海的惡劣海況,海軍航空兵使用成本的持續高企,英國人開始把精力花在在納爾維克建造陸基軍用機場,以部署更多出擊更為快捷的岸基航空兵為後續的戰鬥提供支援。

    …………

    1940年11月2日,一個對於北線納爾維克戰事來說在平常不過的日子。不過英國人沒有注意到的是,昨夜德國人偷運兵員補給的火車在返回的時候,少了足足十幾節。

    「進展怎麼樣了,這處隧道還要多久才可以完成改建。」『北方集團軍司令』迪特爾中將穿著馬靴披著大氅在一處鐵路隧道內巡視,最後在一台海瑞克公司的盾構掘進機旁邊找到了莫比亞斯集團的工程負責人。

    「開挖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了,海瑞克的盾構掘進機效率可不是蓋的。現在只要再進行一些洞頂加固工作就徹底完成了。至於列車炮,現在就可以開進來。我們一共設置了4處雙軌隧道,每處至少可以安全隱匿10節車廂的物資。」

    「那就好,我還怕趕不上英國人的機場修建進度呢——昨天前沿哨兵抓回來的俘虜招供說,英國人的機場可是修建得差不多了,一批對跑道要求很低的皮實耐操的雙翼機都已經駐紮進來了,如果我們再不加快進度的話,等到他們的大機群轉移到這裡,這進攻就沒法打了。」

    「放心吧,誤不了您的事兒。」

    「那樣最好,我也是這麼想的。」

    幾個小時後,2列12.6英吋口徑、64倍徑的k6列車炮(架空型號,因為沙恩霍斯特主炮的改良而誕生的,採用克虜伯從意呆奧托.梅拉拉火炮上改良而來的品種)和6門11英吋口徑、70倍徑的k5e列車炮,以及兩隻直徑10米左右、長度70米的迷你飛艇被分別運進了幾處改造後的火車隧道之中,以k5e列車炮的能耐,本來就可以把280mm、350公斤的gr35榴彈打出70公里以上,現在配合了維勒安殿下發明的減租底凹彈,更是可以達到恐怖的85公里最大射程,而k6得12.6寸gr36炮彈也是重達550公斤、最大射程80公里(非脫殼榴彈,歷史上德軍列車炮如果純追求射程可以換用威力小、次口徑的脫殼榴彈,射程輕鬆超越100公里)。

    …………

    入夜後,萬籟俱寂,除了在前沿陣地持續哨戒的士兵以外,大多數英國人都已經進入了夢鄉。德國人被他們壓在山區打,像縮頭烏龜一樣不敢出來的日子已經持續了超過半個月了,英國人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日子了。雖然最近德國人打通了陸上的鐵路補給線,但是英軍的將領們也不是沒有算過,按照現在的運輸量,德軍目前最多只能補充到6個師的兵力,而且缺乏坦克,應該不是英軍的對手。

    「咻咻~嗚嗚~」凌晨1點,一陣陣密集而刺耳的風聲,如夜半鬼叫,把英軍士兵從行軍帳中嚇醒。隨著時間推進到11月上旬,靠近北極的納爾維克夜晚已經被延長到了正常的11~12個小時,英國士兵很早就休息了。

    「轟——」隨著巨響的傳來,8枚炮彈在夜空中擊中了幾處目標,還在休整中的納爾維克機場和港口的艦隊泊位區首先遭到了打擊。機庫和跑道那些龐大的目標第一時間遭殃,英軍岸基飛機連夜間起飛的機會都沒有等到,就不得不面對跑道被炸爛等死的窘境。

    港口的主力戰艦命運稍微好一點,畢竟隔了幾十公里的距離,重炮還是不可能擊中戰艦大小的目標的,但是因為英軍沒有防備,泊位上的艦船停泊得太過密集,東邊不亮西邊亮的情況下,還是有幾艘無關緊要的船舶被擊中後爆炸沉沒。

    德國人用的是高爆彈,他們也沒指望依靠列車炮擊沉港內英軍部署的那兩條剛剛從米國買來的老式戰列艦,但是高爆彈的誘燃能力還是不錯的,僅僅第一輪炮擊後,海面上就燃起了重油的火焰。

    「快點隱蔽!」「進入炮兵陣地!」「升起鍋爐!」嘈雜鼎沸的呼喊充斥著英軍的各處陣地,互相矛盾的命令讓很多英軍士兵像沒頭蒼蠅一樣亂竄。

    「咻咻~」僅僅5分鐘後,第二輪炮彈又飛來了,可是很多英軍士兵都還沒來得及從迷糊中恢復過來呢,只有戰艦上的輪機兵算是最勤勉的了,至少他們已經開始為軍艦預熱鍋爐。

    1935年型號的k5列車炮原型射速就達到了每小時8~10發的程度,隨著接收了奧托.梅拉拉公司的技術實力,以及對大口徑戰列艦火炮底凹半可燃藥筒彈藥的研製,列車炮作為一種從戰列艦跑移植而來的重炮,自然也繼承了這些方面的改良,所以此時此刻,英軍需要面對的k5/k6列車炮射速達到了驚人的每小時12~15發,平均5分鐘就能齊射一輪。

    「五輪急速射已經完成,請指示下一步目標。」列車炮部隊在完成炮擊後,通過無線電台發出了一條請示指令。

    「敵艦已經生火離港,機場已摧毀。各炮按照預定目標進行第二階段打擊。」隨著那兩艘裝載了小型火控雷達的飛艇發回戰果確認的消息後,德國人的列車炮部隊開始把目標轉向之前就已經觀測好的目標點,英軍在納爾維克的軍火庫、補給倉庫和軍營、市區築壘工事群都被列入了打擊之列。

    1點40,在英軍開始進入前沿陣地後,德軍的60餘門150mm炮、200門105mm榴彈炮加入到陣地對轟的行列中來,和英國人的炮兵陣地展開激戰,連那些3號追獵者戰車和山地步兵炮也不甘寂寞,紛紛把自己的炮口仰角調到最高,加入到間接炮擊的行列中來。

    英國人的多處後方炮兵陣地在德國人超遠射程的列車炮打擊下還沒來得及反擊就陷入了滾滾濃煙熊熊烈火之中——他們把靠近前沿的炮兵陣地都做了加固掩護,並且在沒有發生戰事的時候就把大炮撤離炮擊陣地,發生戰鬥後再臨時部署,可是誰又能想到之前只有輕型裝備、火炮最大口徑不超過105mm的德軍山地部隊和傘兵部隊一下子來了那麼強大的援助呢?自然而然的,那些部署在後方懶得從預設陣地上撤出來的重炮也就凶多吉少了。

    英國人唯一可以指望的火力壓制是自己的艦隊,之前一直停泊在納爾維克港的「懷俄明號」、「阿肯色號」戰列艦一共擁有24門12英吋重炮,對岸射程接近30公里,但是他們現在能做的只是給英國壯壯膽盲目瞎打而已——因為他們的射程根本就夠不到k5列車炮們的發射陣地。

    「什麼?英軍2號彈藥庫已經被摧毀?更換下一個目標?好的,這就照辦。」k5列車炮群的指揮官得到了飛艇的指示之後,很是歡欣鼓舞地接受了新的指令,「兄弟們,前車進五,後車進二,左轉7°20′,高爆彈一發試射!」

    隨著指令的下達,列車炮底下那兩列內燃機車車頭開始發出強勁的推力,把列車炮的射角調整到需要的角度,然後再由工兵進行固定作業。

    列車炮這些巨大的武器因為後坐力非常強勁,為了防止崩壞車體和鐵路,在射擊時炮口必須與列車炮車體平行,不能橫向轉動,因此切換射角時只能依靠交叉軌道或者弧形軌道上的兩截行走車輛擺成不同的坐標來間接調整車體正對的位置。

    「車體調整完畢!」「制動裝置緊固完畢,可以開炮。」「發射!」

    英國人從來沒有嫌棄過納爾維克的夜晚漫長,但是今夜,他們再次嘗到了那種只能挨打無法還手的痛楚,就和三個月前他們的艦隊在丹麥海域遭到德國人的夜襲痛揍時那樣,只不過那次的苦楚只有皇家海軍的人嘗到了,這一次的痛楚,陸軍的人也與有榮焉。

    德國人就好像是黑夜中的精靈一樣,總是能夠借助暗夜的幫助,在局部不佔空中優勢的情況下出奇制勝。

    11月初的北極圈,當太陽到早上8點多才遲遲露臉的時候,德國人已經對著納爾維克港轟出了超過一千發11英吋以上的重炮炮彈,整個港區和城市在晨曦的照耀下如同一堆死寂的廢墟,在山區邊緣的德軍前沿陣地前,躺著數千具本來打算摸黑進山偷襲德軍後方炮兵陣地的英軍屍首,在納爾維克-布律納鐵路上,則是一路慘狀的「瑪蒂爾達」坦克這些不自量力的英國陸軍不甘心白白挨打無法反擊的痛楚,結果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發動的反衝擊除了給德國人製造一些傷亡之外再無建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