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七十一章 血戰康佈雷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濃濃的黑煙籠罩著這架尾號為13號的52飛行聯隊1中隊bf-109g戰鬥機座艙,它掙扎著飛回比特堡的基地,因為機翼和機腹被擊中多發炮彈,滑油散熱器回路的自動閉鎖機構已經作用,引擎的溫度開始不受控制地快速變化,讓飛機如同醉酒的莽漢一樣跌跌撞撞。

    「咳咳~咳咳~」埃裡奇.哈特曼在飛機總算迫降在跑道上後一咕嚕掀開座艙滾了出來,隨後地勤人員立刻用消防栓對著冒煙的飛機噴射著泡沫。

    「你小子還真是命大啊,要不是g型改型機設計的時候加了滑油散熱器回路自切斷機構的話,你連跳傘的機會都沒有了。」巴克霍芬走到剛剛迫降成功的哈特曼身邊,遞給他一瓶巴伐利亞黑啤壓壓驚,「第一次出任務就打下來兩架轟炸機算很不錯了,雖然是大家合作擊落的。不過剛開始的時候你還是太冒失了。」

    「這不是緊張麼,一開火就把訓練課程都忘了,除了盯住的那架敵機以外整體形勢根本就拋到了腦後,現在想想還真是後怕啊。現在回想起來才發現,其實槍法和飛行技術都不是很關鍵,觀察力才是救命和殺敵的根本啊。」哈特曼心有餘悸地回想著當時的情景,「大家都回來了麼?我們的人今天戰果都怎麼樣。」

    「沒能全部回來,我們聯隊一共掛點了7個飛行員,還有20多架被擊落跳傘成功的。戰果上我陪你墊底啦——我自己干下來2架,和大家合作干下來1架。其他那些老鳥今天出風頭的可多了,岡瑟.拉爾中隊長最多,出擊3次幹掉法國佬12架,嘖嘖,真是一夜之間就王牌了。當然啦,這些知識我們52聯隊和第2聯隊的,聽說還有別的聯隊違反紀律私自出擊撈人頭的牛人幹的更多。」

    「這都行?他們不怕處分麼?」

    「其實我們空軍麼從最上層開始就是比較個人英雄主義的,主要是戈林元帥和小裡希特霍芬將軍這些人都是單槍匹馬喜歡刺激的主,所以只要下面的人成績好,一般囂張一點都會被容忍的——我說的那些私自出擊的裡面,最有名的就是26聯隊的阿道夫.加蘭德,聽說他今天幹掉了15架,道茨和羅格都被他救了一次。」

    「可是……在委內瑞拉的時候韋佛元帥不是一直要求大家以實現戰略目標為空軍的第一行為準則麼,這種毫無紀律的自由獵殺……」

    「嘿!小伙子才剛剛開了幾次槍就開始憂國憂民了嘛,元帥們的事情也是你們該議論的麼!」中隊長岡瑟.拉爾走過來打斷了那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的討論,「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好好練好自己的活計吧。等到你們有阿道夫.加蘭德中校的水平和戰績了,如果你們還那麼『遵紀守法』的話,說不定上面的人欣賞你們還來不及呢。」

    哈特曼和巴克霍芬這樣的菜鳥自然是不敢強嘴,悻悻地走開了。

    …………

    英法空軍的慘重損失為英法陸軍換來了兩天的喘息之機,南線從色當地區突破的德軍花了兩三天的時間才從沙勒維爾地區以每天僅40公里的「龜速」推進到康佈雷外圍——相對於德國人在波蘭戰役時突破防線進入空檔後每天日進80~100公里的速度來說,每天40公里確實稱得上是「龜速」了,因為德國人不得不把一天多的時間用來修築足夠堅固和通行量的浮橋替代那些被英國佬炸掉的豆腐渣。

    不過北部的b集團軍群倒是趁著這幾天英法注意力南移的空檔在原本英法軍隊相對堅實的放區裡撕開了幾道口子,首先是荷蘭方面的十幾個師終於往東迂迴渡過梅爾韋德河,增強了從北部往南擠壓的德軍軍力,3月27日德軍攻陷佈雷達和蒂爾堡,擊潰英法軍隊6個師,把荷蘭南部的殘餘英法軍隊徹底趕到了比利時境內,真正收服了荷蘭全境,並從北部逼近了安特衛普港,德軍的遠程炮火已經可以徹底封鎖這座比利時第一大港,英國人從海路往比利時境內補給增援的最便捷途徑被徹底掐斷了。

    在布魯塞爾南部,博克元帥的b集團軍群主力攻入了蒙斯和沙勒羅瓦,切斷了布魯塞爾正南面的道路,聯博克元帥自己都奇怪於進展的順利——幾天前在那慕爾戰役中給德軍製造過不少小麻煩的戴高樂中將的4個法軍裝甲師殘部似乎一下子消失了一大半,本來在那穆爾失守的時候,這些法國人的裝甲部隊明明是退往蒙斯的,可是在蒙斯攻城戰的時候他們卻憑空消失了一樣。至此,德軍已經佔領了比利時三分之二的國土,並從北、東、南三個方向包圍了被擠壓到布魯塞爾-安特衛普城市群地帶的英法聯軍。

    戴高樂的裝甲主力當然不可能消失,他只是因為南線告急被迫調往康佈雷堵截克萊斯特上將的裝甲集群,與他配合的還有英國人剛剛整編的裝甲精英、已經趕到阿拉斯的蒙哥馬利少將的「瑪蒂爾達」坦克群。在從康佈雷到阿拉斯之間這短短20公里的戰線上,一場坦克大戰即將爆發。

    …………

    「怎麼回事?稍微打了幾場勝仗得意忘形了麼!」3月28日佛曉,康佈雷北郊。位於克萊斯特上將右翼的古德裡安第9裝甲師陣地,三十幾輛各種輕型的裝甲車輛殘骸在田野間冒著燃燒的余煙,從222偵察車到少數還沒淘汰的2號快速坦克,還有sdk251半履帶車、美洲豹裝甲車都有。剛剛天亮的時候,德軍的外圍裝甲偵查小隊遭到了法國人的裝甲力量突襲,30多輛外圍的輕型偵查戰車被法國人損毀,人員傷亡達數百人,最後還是靠那些拚死潛伏近前的士兵用增程鐵拳幹掉了法國人一些雷諾35才暫時擊退了法國人。

    從突破色當以來的進攻受到的抵抗實在是太微弱了,讓古德裡安將軍的人馬失去了必要的警戒心,那些輕型偵查車輛在執行巡查任務的時候也變得越來越冒進。

    「法國人的規模確認了麼?」

    「目前還不是很清楚,早上遭遇戰的時候遇到的也大多是法國人的先頭部隊,以雷諾35居多,s-35大多沒有趕到戰場,法國人應該也是晝伏夜出連夜趕路剛剛到的。」

    「也只有這種解釋了,否則的話,白晝行軍不可能躲不過我們的偵察機的偵查。看來應該就是前幾天在蒙斯方向消失的戴高樂的人了。」古德裡安沉吟片刻,根據之前得到的情報估算了一下敵軍的規模,戴高樂手下有4個裝甲師,編為兩個軍,但是他們在之前那那慕爾的戰役中應該也有不少損失,所以究竟抽掉了多少人馬過來還沒法確定,為了穩妥起見,古德裡安還是決定求援。

    「向克萊斯特上將發報,讓他指派霍克或者萊因哈特的裝甲軍向右翼靠攏,爭取擊中優勢裝甲兵把法國人拼掉。」

    通信兵領命而去,十五分鐘後拿來了克萊斯特上將的回復,古德裡安要的援軍只來了一半規模,至於解釋,則是因為向阿拉斯方向挺近的前鋒隆美爾少將所部也幾乎在同一時間遇到了英國裝甲部隊的攻擊,同時英國人還調動了5個師的步兵部隊堵住阿拉斯至史卡普地區的防區缺口擠壓隆美爾的活動空間,隆美爾所部的部分輕裝偵查戰車在首次交火中被摧毀,目前正在穩守反擊等待增援——所以援軍不可能全部派給古德裡安這裡了。

    看來,只能打得穩妥一點了。

    「派遣1個4號坦克營突前接觸,呼叫斯圖卡支援,消滅可能出現的法軍炮兵陣地。」

    在得到了萊因哈特的裝甲師的增預案後,古德裡安發出了進攻的命令,其麾下的裝甲部隊被分成兩股前後行進,沒過半小時就發現了法國人的前鋒,因為通過阿登山區孤軍深入,所以德軍沒有什麼重炮可用,突前的德軍裝甲營很快受到了法國人的炮火洗禮,小到75mm的m1897,大到105、155炮無所不有,顯然是法國人已經到了大半夜了,準備已久。如果不是古德裡安的先頭部隊規模較小,戰線間距拉得較開,只怕在法國人的火力準備中就要損失不少坦克。

    4號坦克群快速地尋找著背坡和谷地藏身,仗著自己的裝甲厚重,6寸以下的火炮只要不是直接命中一般是不太可能徹底被擊毀的。法國人的炮兵只威風了不到20分鐘就熄火了,遠處逐漸接近的斯圖卡讓法國炮兵作鳥獸散——這些天來他們已經習慣了,只要斯圖卡出現,那些顯眼的大口徑炮兵陣地就會灰飛煙滅。戴高樂也不是不清楚這種情況,所以只能盡量多帶平射分散佈置的m1897。

    隨著陣陣俯衝的尖嘯和炸彈的轟鳴,法國人的重炮群被紛紛炸飛,損失了幾輛坦克和一些士兵的德軍重新對著法國人的陣地發起了衝鋒。4號坦克在前,追獵者驅逐戰車則跟在身後猥瑣地點射補漏。

    法國人的雷諾-35使用的是37mm的24倍火炮,即使頂著4號坦克開炮也不可能擊穿,而其自身22mm檔次的裝甲在任何一種德軍炮火面前——包括20mm的厄利空防空機炮——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擊穿這種坦克,因此事實上雷諾-35在反衝鋒中扮演的角色非常尷尬,只能和美洲豹輪式裝甲車以及其他德軍輕型偵查裝甲車輛互相秒殺一下,真正能夠頂住德國人4號戰車和追獵者殲擊車的,只有數量較少的使用47mm40倍徑主炮的s-35中型坦克,這種火炮的威力比歷史上德軍的3號坦克d

    e型使用的50mm反坦克炮基本相當,可以在700米的近距離以內威脅到4號坦克的正面裝甲或者1200米內威脅4號坦克側裝甲。

    不過法國人在團隊作戰中的配合顯然不是很純熟,德軍在衝刺的時候,往往可以以更加穩固的節奏交替開火和前進的任務分配,每當部分坦克加速衝鋒的時候,總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坦克會停車警戒、開火試探,讓法國人想要衝到近處的企圖屢屢落空,有一些s-35上的法國坦克兵非常英勇,悍不畏死地一路猛衝,並且毫無效率地邊沖邊開火,但是因為隊友的節奏掌握不好,那些出頭鳥很快被在衝刺中仍然保持冷靜、訓練有素的德軍坦克殲滅,刁毒的追獵者殲擊車們總是躲在陰暗的土坡丘陵間乃至玉米叢中潛行,獵殺那些衝動的法國人。

    短短40分鐘的坦克大追獵,在大約8~10公里寬度的正面上,法國人丟下了七八十輛雷諾坦克和三十多輛s-35,德軍卻只有2輛4號坦克和5輛迂迴控場的美洲豹被法國人的坦克炮擊毀,其餘有30幾輛4號坦克和追獵者也被法國人的坦克炮擊中多次,履帶和行動懸掛裝置不同程度損毀,失去了繼續前進的能力,只能等待戰鬥結束後拖走。

    走走停停打了許久,兩軍戰線普遍往法國人餓預設陣地前壓了數公里。法國人的兩翼尤其因為高機動性的輕型坦克損失過多被德軍漸漸包抄了起來,在這些地段,法國人的抵抗力量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步兵和支援火力小組。

    「看來就快鑿穿法國人的防線了,這次一定不能讓戴高樂跑掉。」一貫喜歡身先士卒親自乘坐4號坦克親臨一線的古德裡安從觀察孔裡面仔細端詳了許久,有利的戰場態勢讓他不由得得意起來。

    「砰砰~轟~」一陣急促的炮彈飛來,很快就端掉了古德裡安身邊的2輛4號坦克,其中一個被一發擊中炮塔防盾後向下跳彈的「窩彈」打中車體頂蓋,75mm的穿甲彈狠狠鑽了進去,把炮塔炸飛上了天,另一輛思想好一點,是在炮塔旋轉時被側向飛來的炮彈擊穿趴窩的。

    法國人的陣地上,突然之間冒出了無數之前一直埋在枯草破網下隱忍不發的m1897速射炮,75mm的口徑加上高射速和穿甲彈彈種給德國人製造了不小的麻煩。之前一直且戰且退的法國裝甲兵也像打了雞血一樣從中央發動了反衝刺,企圖趁亂與德國人攪在一起——原來在古德裡安呼叫空襲支援的時候,戴高樂就已經緊急轉移偽裝了相當數量的m1897速射炮,總數估摸有兩三百門。畢竟經過亨利吉羅的教訓和他自己在那慕爾作戰的經驗,他已經知道了德國人的坦克質量是遠勝於自己手上的武器的,只有換裝穿甲彈的m1897才是他可以拿得出手的對付德國人最犀利的武器,雖然因為不是專門的反坦克炮、出膛初速仍然不能保證絕對擊穿德軍的4號坦克,但是畢竟使用範圍比s-35更為廣泛靈活。

    「什麼?戴高樂居然這麼沉得住氣?」被陰了一把的古德裡安覺得非常之詫異——採用這種戰術當然不是不可以,但是在殺傷敵人的時候自身無疑會受到更大的損失,屬於殺敵八百自損三千的類型。不過軍事素質過硬的古德裡安自然是不會滿足於打這種消耗戰的,不會滿足於「八百換三千」的交換比的,他必須要做點什麼,「追獵者戰車群全部換裝高爆彈,最大仰角火力壓制,4號坦克各車組自行施放掩護煙霧彈。」

    其實後面這條指令有點畫蛇添足,因為在發現形勢不對,短短幾分鐘的交戰中損失了十幾輛友軍坦克後,4號坦克各個車組已經開始自行施放煙霧了,當目標隱入煙霧之後,發射穿甲彈的m1897炮群失去了目標,而穿甲彈如果無法直接命中的話,靠爆炸威力是根本無法傷敵的。隨後,位置相對靠後的3號追獵者殲擊車群開始把炮口仰角抬高到20°~30°之間,切換到最大射程將近10公里的自走炮模式(也可以算是突擊炮),然後換裝上高爆榴彈打擊法國人的直射炮兵陣地。任何採用平直彈道攻擊的炮兵,都必須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隱蔽不足,所以在歐洲戰場上的使用不如亞洲的日軍用的那麼多——日本人經常可以欺負遠東國的人打炮不夠多,欺負人地把九二式步兵炮拉到塹壕碉堡三四公里的距離上直瞄射擊,而在歐洲那麼做則很容易被遠距離的高爆曲射火力壓制。

    戴高樂想過把m1897盡量分散佈置,並隱蔽其中一部分以躲過轟炸和盡可能減少被炸損失,他也估計到了古德裡安的部隊炮兵不足,所以才行險採用了這個作戰策略,但是沒想到,德國人的反坦克殲擊車以那麼矮小的身板和輕盈的噸位居然還可以扮演一把10公里內的壓制火炮的角色。

    爆炸的彈片傷不了重甲坦克,但是彈片可以輕易收割裸露炮兵的生命,m1897炮群和追獵者玩曲射對轟顯然是一場不對稱的單挑,法國人僅剩的炮兵精銳在這場對抗中逐漸流盡了鮮血。

    戴高樂足足愣了兩分鐘,隨後雙目盡赤地命令道:「全軍立刻突擊!所有坦克最大速度接近!步兵部隊散兵線衝刺接近,攜帶反坦克槍和手榴彈帶!德國人的煙霧彈不光會遮蔽我們的瞄準,他們自己也看不見的,這是衝上去近戰的好機會!」說罷,他爬上一輛s-35中型坦克親自發起了衝鋒。

    既然德國人還有這種殺手鑭讓自己錯算一著,那麼走到這一步自己也沒有回頭路了,在1500米以上的距離交戰,那是屬於德國人可以秒殺自己自己秒不到德國人,既然現在有煙幕掩護,不如拚死一搏把距離縮短到500米以內,讓自己和德國人可以相互秒殺。

    否則的話,不抓住這個機遇,等到煙霧散去,自己的炮兵群在壓制炮擊中被追獵者自走炮摧毀殆盡,自己剩下的坦克可就只有白白被殺的份兒了。為了布這個局,自己已經砸進去一兩百的坦克和更多數量的火炮了,一定要鑿穿古德裡安的陣線。

    在戴高樂親自衝鋒的鼓舞下,被之前的巨大交換比殺得破膽的法國坦克兵總算是鼓起餘勇奮力衝鋒,打響了他們的最後一戰。s-35和雷諾-35不要命地衝進4號坦克群打出的煙幕之中,除了少數運氣不好的在這近千米的衝刺中被擊殺,大多數都活著衝到了近距離上。雖然雷諾-35就算衝進來也是不能對4號坦克群造成致命傷的,但是他們好歹可以在忙亂中擾亂敵人的攻擊,分擔敵人的火力,為dps輸出隊友當mt扛一下。

    隆隆炮響鏗鏘鑿擊,在煙霧中近距離對轟的戲碼不斷地上演,坦克被打爆的巨響此起彼伏。當4號坦克群反應過來倒車開出煙霧區時,法國人已經在衝刺中把雙方坦克的距離縮短了一千多米了。

    「瞄準!開火!命中!炮塔轉向!」每一個德國坦克兵都發出了麻木的重複口令,在開出煙霧區後他們已經徹底停車開始效率開炮了,而法國人因為需要繼續衝刺,所以在火力輸出上明顯出於低效的狀態,每每德軍擊中七八輛法軍坦克的時間法國人才能擊中德軍兩三發,但是他們的英勇還是深深地震撼了德軍,攻入比利時和法國以來這些天,他們之前都沒有遇到過足夠英勇的敵人。

    又經過1個多小時互相猛砍、無處閃躲的激戰後,法軍此次參戰的400多輛坦克終於全部交代在了這片崎嶇的丘陵上,法軍的炮兵也幾乎被全部殲滅,3個法軍師的殘部在激烈抵抗後因為重武器損失殆盡無法抵擋德軍的坦克終於全部投降被俘。但是他們的猛攻成建制地殲滅了古德裡安麾下1個整編的4號坦克營,共計摧毀德軍4號坦克75輛,追獵者30餘輛,此外還造成德軍故障損壞等非全毀性損失超過80輛。德軍被摧毀和暫時損壞無法繼續使用的裝甲部隊加起來幾乎相當於一個裝甲師的坦克數量,古德裡安和萊因哈特將軍的部隊在此後不得不陷入就地整備待援的處境中,被最高統帥部要求暫時不可過於冒進、等待後援步兵部隊跟進填塞防區。

    「將軍,這裡抓到一個法國中將。」一隊打掃戰場搜索兩軍坦克殘骸的德軍士兵從一輛冒著黑煙的s-35坦克殘骸裡撈出一個帶著中將肩章的昏迷法國將領,然後立刻帶來見古德裡安了。

    「嗯?想不到法國人居然還有敢親自衝鋒的將領?真是想不到啊。不要殺死他,給他弄個地方處理一下吧,也許會有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