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一百十六章 亞歷山大蛙影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大概半年之前,馬斯河水道圍海大堤監控站的范巴斯滕上尉為德國人的豬玀艇蛙人部隊背過一次黑鍋——在德國人解密這部分戰史之前,世界各國的歷史研究學者多半對於1941年3月發生在鹿特丹南部地區的荷蘭軍隊炸堤淹城烏龍事件解讀為:守衛監控站的荷蘭軍官瀆職,或者至少是收發通訊錯誤導致的誤解,讓那名叫做范巴斯滕的上尉提前了兩個小時炸開了馬斯河入海口的圍海大堤,把將近兩萬人的鹿特丹守城部隊淹死在城南數十公里的低窪地帶,製造了二戰期間荷蘭武裝力量最大的一筆單次戰役傷亡。雖然事後沒有找到范巴斯滕上尉的屍體,也沒有發現他率領的人乘坐事先約定好的快艇逃跑,但是對於這一點各國歷史學家都傾向於認為他一定是畏懼於其所犯下的錯誤和罪行而潛逃了,也有可能是畏罪自殺。

    多年來,這個觀點將會成為主流。由此導致的後果則是,在鹿特丹事件後很長一段時間裡,英美情報部門對於德國人所擁有的這支直屬於維勒安.蒙斯克的武裝檔衛軍總司令部的蛙人特種部隊缺乏瞭解,甚至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直到德國人後續接二連三的數起作案,英美才逐步摸清了對方的底細。

    今天,就是讓英國人真正認識到德軍蛙人部隊存在感的日子。德國人的蛙人部隊脫胎於意大利人1934年以前的一些建設構想和積累,的裡雅斯特地區被併入德國後,經過維勒安.蒙斯克多年的裝備支持和訓練成長起來,在荷蘭他們首次立下了大功,如今擁有了更加先進的裝備的德國蛙人,即將建立更加巨大的功勳。

    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意大利蛙人(恩,提到蛙人部隊的時候,他們是意呆武裝力量中唯一一支配得上意大利這個譯音的部隊,所以就不用意呆這個稱呼名之了。)在1942年間就潛入過亞歷山大港,一舉擊沉了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維勒安雖然不可能知道這段歷史,但是多日來對英國地中海艦隊防禦漏洞的反覆觀測和洞察讓他做出了這個英雄所見略同的判斷。

    亞歷山大港的防空系統靠的是巨量的飛機、多座大功率遠程對空搜索雷達站、堅固的防空炮工事和盡量部署在地下的堅固秘密倉庫和偽裝倉庫,乃至供小型軍艦和潛艇隱蔽停泊的擁有厚厚鋼板水泥頂的半封閉式泊位。

    反潛方面,亞歷山大港的防禦體系則是由防魚雷網、反潛柵和反潛水雷陣為主組成的。首先夯實的混凝土防波堤把可以進入港口的出入航道限縮到2~3海里的寬度其次在這個寬度的航道上,一般如果主航道有水深超過15米、或次要航道水深超過12米的區域,英國人就會部署堅固角鋼焊成的暗礁和反潛鋼柵——就像拯救大兵瑞恩上面諾曼底海灘上矗立的那些玩意兒一樣,一旦潛艇試圖潛航通過的話,都很有可能會撞壞或者至少是刮壞螺旋槳,只有上浮到足以被目測看見的深度才能通過。

    此外,在這些人造反潛暗礁區域和其他貌似安全的區域,無數的沉底水雷和錨雷則散佈其間,有些是在潛艇觸碰和纏繞後爆炸,有些則是在潛艇觸到「暗礁」的時候被連帶振動起爆,可以說除了英國人的軍艦走熟了了的航道以外,其他航道對於潛艇來說簡直就是遍佈著死亡。

    除此之外,英國人還有最後一道殺手鑭——通往重要戰艦的泊位區有可升降式的卷閘,在沒有軍艦出入的時候,電機會把某些重要航道上的金屬隔柵升起,連一條魚游過去的深度余量都不留,無論你的潛艇吃水多淺都過不去,只在戰列艦和航空母艦出入的時候才會短時間開啟——理論上德國人的潛艇如果有足夠耐心,可以守株待兔在港外潛伏個十天半個月等待對方主力艦出入的時候從人家船底下跟著鑽進去,但是這樣又會發生一個問題:1,如果潛艇跟著軍艦的尾浪進港,那麼尾浪的推力顯然會把渺小的潛艇沖走,以潛艇的螺旋槳推力根本跟不上;2.如果潛艇從敵艦的船腹底下鑽進去,且不論一般潛艇的速度比水面戰艦慢,跟不上對方,單說前面提到的24小時始終存在的限制可用航道吃水深度的暗礁和鋼柵的存在,就足以讓潛艇望而卻步,原本15米的航道深度要進入已經很容易被發現了,現在上面又有10米左右被戰列艦或者航母佔用了,世上又哪有可以在不足5米的深度內潛入進去的呢?這點距離連潛艇本身的淨高都不夠。

    除此之外,英國人始終保持有10艘左右的驅逐艦在港外分成兩到三道巡邏線巡邏,部分新式驅逐艦還安裝了小型的對空搜索雷達。任何潛艇只要敢浮出水面甚至潛望鏡深度都會很容易地被發現這道搜索圈最遠可以撒到100~150海里左右的半徑上,所以除非有一艘德國潛艇可以在一夜的時間裡以完全潛航或者潛望鏡深度行駛過這段距離,否則的話只要德軍潛艇上浮充電或伸出通氣管,都有被發現的可能——直接上浮被發現的危險是通氣管深度航行的數十倍。

    這一切,讓英國人自信亞歷山大港的反潛防禦是絕無漏洞堅不可摧的。

    …………

    「四人一組,從魚雷發射管出去,然後卸下艇殼底部外掛的『豬玀艇』,跟上前面那艘軍火船!」蛙人特戰中隊隊長艾斯瓦爾多.科赫少校在魚雷管內的水位淹沒蛙人們的脖頸之前大聲命令道,海水湧進魚雷管導致的高氣壓刺得蛙人們鼓膜生疼,只能在被徹底淹沒前大張著嘴平衡內耳的氣壓。隨後跟著中隊長一個魚躍扎進水裡,隨後才扣上水下呼吸面罩,擠干裡面殘餘的水分,對於面罩裡殘餘的那一點擠不出去的海水,蛙人們則是猛吸一口不顧苦澀把這些海水喝下去,隨著水肺裡的氧氣源源被吸入面罩,蛙人們知道自己過了這第一關。

    一切的動作是那麼嫻熟大膽,顯然刻苦的訓練絕不是一朝一夕了。

    32名蛙人分別從兩艘最新的u21改進型潛艇魚雷管裡魚貫而出,然後分別攀住被吸盤吸附在艇殼底部的「豬玀艇」,每條大型的遠洋u艇可以攜帶4枚「豬玀艇」,因此總數是8枚。

    這些u21改進型潛艇還沒有編入德國海軍的序列,就被維勒安.蒙斯克部長利用自己的權限截留下來「測試」了——誰讓他的人掌握著技術情報局呢,海軍的人甚至都不知道這種改良了艇殼外觀、趨於水滴狀高效潛航外觀的潛艇完工的消息。

    這兩艘潛艇花了三天兩夜的時間才到達的這裡,它們晝間以蓄電池水下微速航行,電量消耗過半後就直接沉底等待,然後到了夜間再上浮到通氣管航行的高度繼續以18~19節的航速航行並給蓄電池充電。就這樣經過兩個夜晚的航行和一個白晝的蟄伏,潛艇才來到亞歷山大港外的海域等待可以跟隨的目標出現,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8月16號這天早上,1艘2萬噸級的軍火船從蘇伊士運河駛出後轉向西面駛入了亞歷山大港。

    德軍蛙人部隊就是在潛艇通過聲納和潛望鏡觀測發現這個目標的時候出發的。

    一兩萬噸的軍火船是最好的目標了,同樣噸位的郵輪往往船體更短,吃水稍深。軍艦的話速度過快,使用「豬玀艇」不一定可以及時切入航道追上敵艦,而如果敵船噸位過小,無需使用深水泊位的話,又無法引誘港務方面打開深水泊位區的反潛鐵柵閘門——這也是為什麼德軍潛艇在這個繁忙的港口外觀望了兩天才下手的原因。

    豬玀艇是一種類似於日本人的回天魚雷的裝備,只是沒有內部的人員艙,潛水員是在外部持握操控魚雷的,這次拿來使用的新艇比之半年前炸毀荷蘭大壩時候的技術水平又先進了不少。

    日本人的回天魚雷是和普通潛艇一樣柴電動力的,所以體積較大,而且航速偏慢;意大利人的艇則是蓄電池動力或普通蒸汽魚雷使用的動力系統,航速上雖然比日本回天魚雷以電動力推進時要快一些,但是續航能力更差,蒸汽魚雷動力則容易出現大量空泡,白晝作戰使用容易暴露目標。

    半年前在荷蘭要塞,德國人用的也還是意大利式原理的魚雷,但是在取得實戰測試經驗後,技術情報局的專家們立刻提出了針對性的改良意見——在維勒安部長和伊莉雅總監的指導下,魚雷研發部門弄出了一款使用固體氧化物燃料、雙氧水氧化劑和導電陶瓷構成的燃料電池作為豬玀艇的能源包。

    眾所周知燃料電池雖然1840年代就已經被發明,但是化學能的有效利用效率一直是一個大問題,其真正快速發展起來並且在瞬時輸出功率方面超過蓄電池則是在1960年代。不過在此之前人們沒有大力發展這種電源並不僅僅是因為技術上有難度,而是因為這種電池不經濟,所以沒有被投入大規模的應用測試——蓄電池以鉛酸電池為例,可以反覆充放使用很多次,而燃料電池是一種一次性把其所攜帶的化學物質的化學能高效轉化為電能的電源,也就是說其過程是不可逆的,另一方面在導電陶瓷材料出現之前,燃料電池要做成大輸出功率的比較困難,也就導致了其應用的局限性。

    現在,導電陶瓷問題和高儲能固體氧化物燃料的配方問題在擁有法本化學和超時代陶瓷燒結技術的德**方來說不存在障礙,而豬玀艇這種武器的特點又決定了燃料電池只能一次性使用的缺陷能夠被迴避掉——這是一種自殺性的一次性武器,本來就沒打算它的電池包可以反覆使用,如此一來燃料電池的一次性缺點也就毫無影響了。

    此刻,德國蛙人駕駛的就是一種使用了新式燃料電池電源和電動機推進的豬玀艇二代。它在水下的航速可以輕易達到15~20節,跟上大部分巡航艦船的速度。

    「燃料電池標識殘餘電量85%,切換到經濟輸出航速,準備吸附。」艾斯瓦爾多.科赫少校看了一下艇殼外部的儀表盤,用防水手電打出燈光信號,指示屬下們按照指令操作。8組豬玀艇蛙人紛紛緊趕幾步把所操控的魚雷行駛到那艘正在進港的軍火船龍骨下方,然後把雷頭的外殼打開,把氣壓式吸附盤吸住敵船船底,然後就可以暫時把魚雷的電動機輸出功率調到最小,節約電量。

    這艘船的吃水大約在**米的樣子,從15米淨深的航道駛入還是有五六米的吃水余量的,豬玀艇最寬處的直徑也不超過2米,所以可以很輕易吸在船底通過那些危險的反潛航道。

    就這樣經過幾十分鐘的吸附航行,蛙人中隊有驚無險地到達了亞歷山大港的核心軍用深水泊位,每個蛙人小隊分出了1名隊員通過蛙蹼划水前行,前往各處泊位偵測敵情,順帶丈量確認每一個泊位上的戰艦的水線面尺寸。

    1號泊位,水線面長188米,寬29米,估計型號為「德克薩斯號」戰列艦;4號泊位,水線面長221米,寬34米,估計型號為「豪」號戰列艦……通過如此手段,附近泊位的2艘戰列艦和「可畏號」航空母艦、「大膽號」護航航空母艦統統被蛙人一一標注了泊位,然後通過防水手電的閃爍信號通知其他操縱豬玀艇的蛙人們開工。

    艾斯瓦爾多.科赫少校大手一揮,8條豬玀艇頭部的氣壓吸盤別解鎖脫落,重新的豬玀艇以15節的水下航速向著目標艦船駛去,兩艘戰列艦和「可畏號」航空母艦各自被分到了兩枚以確保其沉沒,「大膽號」護航航母因為噸位較小,船體結構本來就不是按照軍艦設計的,抗沉性較差,所以只賞一發就夠了,最後那一枚則沒有解鎖,就送給那條帶著蛙人們進港的軍火運輸船好了。

    意大利原版豬玀艇有一個使用上的技術瑕疵——其雷頭部分僅包含了1噸tnt裝藥的炸彈,但是提供豬玀艇儲備浮力的空倉則全部位於艇體上,當雷頭和艇體分離後,如果雷頭在敵艦底部吸附不夠緊固就容易脫落沉底——靠潛水員的體力是不可能拉的住一噸多重的雷頭下沉的。

    以德國工程師的精密作風,這種事情自然是不可以容忍的,所以德制魚雷艇很穩妥地把儲備浮力艙分成了兩段,一段和艇體一體化結構,另一段則和雷頭一體化結構,這樣即使雷頭在緊固於敵艦底部時不夠緊密,也不至於因為比重遠大於水而沉底。

    8枚每枚1.5噸tnt當量的魚雷雷頭被牢固安裝在敵艦的龍骨、舵機或穩定鰭等位置隨後,德軍蛙人們設好定時器就乘著只剩了半截的豬玀艇緩緩返航。在重新到達反潛閘海域時丟掉豬玀艇,靠自身划水從鐵柵的頂部翻過——用於阻擋潛艇進入的鐵柵,密度畢竟還是不能和阻擋人體進入的設備相比的。

    30分鐘後,在水肺的幫助下,蛙人們重新從那兩艘u型潛艇的魚雷發射管裡進入,然後遠處的亞歷山大港內傳來了數陣悶雷一樣的巨響,英國人部署在地中海的主力戰艦就這樣在一夜之間徹底報銷了——也許英國人可以和另一個時空被意大利蛙人襲擊時一樣,花個一兩年把軍艦打撈起來修復,但是顯而易見地,亞歷山大港已經不太可能在一年半載後還在英國人的手上。

    德國人進攻塞浦路斯和黎巴嫩的最後障礙,被掃除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