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十章 迫在眉睫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你們的m4謝爾曼什麼時候才能定型下線?什麼?暫時還是只有m3a1,血饅頭還要等半年???我靠m3a1這種過時的破爛丟給狗都不吃!科魯茲,看在我們多年的交情上不要告訴我沒給你機會,別以為你仗著《中立法案》和國防部還有總統給你撐腰就想著在我這裡傾銷破爛!

    現在在外約旦已經發生了仁道注意災難!戰爭才開始一周的時間,算上傷亡士兵、戰俘和被和諧教雜碎殺害的平民,猶大民族已經遭受了了總計60萬的人口損失了——但是我也要請你注意,我是一個猶大人沒錯,可是偉大的米粒堅果xian法賦予了我成為一個米國公民,我有一千種辦法讓通用動力和克萊斯勒在未來二十年一毛錢融資都拿不到,我說到做到——大不了魚死網破不賺錢,你也一定會感受到猶大民族生死存亡的永恆怒火的。」

    m3a1這種粗製濫造的破爛貨的巨大失敗讓通用動力和克萊斯勒這些坦克制造商面臨了很大的壓力,因為德國人早年的誤導,米國陸軍裝備了大量的m2a4型坦克,這種沒有繼續升級潛力的坦克只能用37mm坦克炮,而因為米國陸軍的訂單飽和得過早,各大坦克供應資本家也就毫不猶豫地削減了坦克研發的經費和物資,導致米國米國成為了這個時空的歷史上唯一一個坦克研發速度被嚴重滯後的國家——比歷史同期還要慢得多。

    《中立法案》,兩頭搖擺賺錢的商貿總體姿態,因為沒有巨額官方獎金刺激而缺乏總體動員效率的研發機構,一切的一切,讓在米國上下活動的猶大資本家非常震怒又有力無處使:通用動力的測試部門多名主管人員被聯邦調查局的人帶走後藉機修理了一頓以「警告他們工作效率的低下和吹毛求疵」,克萊斯勒集團的研發部則被一群偽裝成黑s黨堵門,遇到到點了試圖按時下班的工程師就衝上去偽裝成搶劫一頓暴打後拖回辦公樓門口,他們試圖報警卻發現警局已經被人收埋根本不搭理,然後半夜三更還會收到諸如「不能超額完成任務的話你們全家都會消失」的奇怪電話。

    面臨生死存亡的猶大民族已經被徹底逼急了,他們再也顧不得之前躲在幕後的低調名聲,開始以非常明確的目標感四處活動,撒出去上下打點打通關節的經費數以億美元計,總算是從米國人那裡得到了一些可靠的訂單。

    在各方協調之下,猶大人總算是花出去了將近20億米元訂下了從米國未來半年內的軍購計劃:m3a1這種爛渣以及更早的型號應該立刻停產,即日起只生產m3a257mm主炮的型號,1941年11月底前完成使用75mm榴彈炮作為單一主炮的m3a4型號並立刻投產,1942年2月完成m4謝爾曼後關停全部m3坦克的生產線。

    猶大人的這20億米元軍購包括了買下米國陸軍剩餘淘汰的4000輛m2a4坦克——不過基於這種渣渣實在是毫無價值,猶大人只能把這筆錢當作仍在水坑裡買個響了,事實上後來1942年間分批交付的m2a4一批也沒有被運到東方去過,猶大人買下後就立刻在米國本土找地方封存起來,只有1941年底前交付的1500輛被投入了中東、南亞和遠東——猶大人之所以要這麼幹,只是為了安撫陸軍的利益,出錢讓陸軍把佔用現役編製名額的破爛全部處理掉,否則的話,以鼠目寸光的威爾基總統之吝嗇,肯定是不願意給陸軍在和平年代就全部換裝m4謝爾曼的預算的。

    軍購案的關鍵是後面的重頭戲,即使是以米國的工業實力,要根據戰場的劣勢另起爐灶一種全新的坦克或者飛機幸好也不得不需要半年的時間——即使在真實歷史上米國本國捲入戰爭後,零戰半年出潑婦,虎式半年出潘興也是一條慣例了——因此猶大人渴盼的m4謝爾曼不到1942年1季度是別想了,在此之前,雙方只能溝通了一個折衷方案——在m3格蘭特坦克的基礎上改良採用75mm主炮,也就是未來已經被設計到m4謝爾曼坦克上的主炮製造一款m3a4坦克,採用單火炮設計、取消車體正面裝甲的任何薄弱開孔,不過因為m3坦克的動力系統導致其可以拖動的噸位比m4小了6噸以上,炮塔的全向防護和車體的頂面結構裝甲只能再次遭到刪減。

    不過,這種刪減也只是讓身殘志堅的m3系列坦克活得更有針對性罷了,修改後的m3坦克頂蓋所有部位都可以被俯射的20mm機炮擊穿——由於德軍已經開始逐步普及fw-190f大炮鳥對地攻擊機,使用凶悍的40mm雙聯裝博福斯對付坦克頂甲,8mm鋼板的坦克頂甲和30mm的頂甲實在是已經沒有功能上的太大差異了。

    一言以蔽之,這種臨時拼湊的型號節省下來的裝甲噸位好歹可以讓它在面對德國人的4號坦克的時候有勉強一戰之力,不至於被德國人的4號坦克在2000米外就正面擊毀,而己方坦克如果有數量優勢可以迂迴的話,也可以在1800米左右擊穿4號坦克的側甲、1200米擊穿4號正面;而代價則是在面對空中攻擊機時的生存性從原來的戰五渣變成了戰二渣。

    最終,雙方軍購的內容如下:1941年10月~1942年3月,米國方面完成4000輛m2a4的交付;1941年12月~1942年5月,米國方面完成300輛m3a2和600輛m3a4的交貨;1942年3月~6月,每月交付200輛m4謝爾曼型坦克,此外,m4坦克的合同視其在東方戰場的表現實時續簽,米國方面也承諾為m4系列提供後續根據實戰檢驗經驗提出的改良。美國陸軍採購價僅6萬美元的m4謝爾曼坦克被標上了15萬美元一輛的高價賣給了猶大人,造價分別只有1萬多美元和2~3萬美元、身殘志堅的m2/m3系列也是廢鐵當金子賣,翻了兩三倍不止。

    除了坦克之外,猶大人對米國的m157mm反坦克炮、155mm「長湯姆」榴彈炮和p38/p40戰鬥機也下達了無限量採購的合同——直到米國人有更新型號問世。米國的軍工部門在猶大人如饑似渴的軍購刺激下進入了半戰爭轉軌的狀態,也讓米國人徹底見識到了什麼叫財大氣粗——比起英國人動輒就賒欠或者指示一個之前國家信用還不錯的英聯邦國家靠著信用借貸弄筆錢最後還不上相比,猶大人開戰以來實打實給米國砸的錢連50億米元都有了。

    …………

    猶大人在米國死命撒錢的時候,同樣到了生死存亡關頭的英國也在加拿大不停的擴大生產,加速研發,替代之前空有速度、火力不足的「十字軍」坦克的「克倫威爾」巡洋坦克以及現有的「丘吉爾」步兵坦克的後續重火力改進型都在加緊研發之中。

    可惜這些東西都要等到和米國人的m4謝爾曼差不多同期到位。遠水不解近渴,至少在半年之內英以軍隊只能是以「一個人在戰鬥」的姿態以空間換時間。

    英國人的海外領土縱深廣大,他們還有很多退路,他們的戰術還可以以遲滯、消耗為主,以色列人卻已經是退無可退了——攻破了海法之後的德軍雖然因為重新建立後勤的需要略作休整了數日,暫時沒有繼續進攻,但是任誰都知道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已經不可能守住了,磨刀霍霍想要復仇的和諧教軍隊更是時時刻刻想著在德軍的支持下收復這個和諧教第三聖地。

    關鍵在於,耶路撒冷是三教聖城,不僅是和諧教的聖城,也是猶大人的聖城,即使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猶大人也不可能在這一戰裡保留實力。否則的話他們的民組信仰和凝聚力就會崩塌,那些猶大人中除了無節操銀行家以外的真正窮苦人也不會願意為了銀行家去扛槍賣命了。

    甚至為了保護聖地,猶大人不能在耶路撒冷進行大規模的巷戰,只能把主力放在特拉維夫-耶路撒冷一線以北的防線上和德國人死磕。

    10月4日,部分部隊重新整編補給完畢的德軍急不可耐地發起了新一輪的攻勢,因為貝魯特的火車站和鐵路網絡還沒有修復,德軍的補給基本上是靠港口運輸到貝魯特後用卡車從貝魯特運到海法,或者有少量物資自己在海法港上岸。這樣的補給規模暫時只能支持2個裝甲師的機械化部隊消耗,因此隆美爾和莫德爾各自率領了1個裝甲師、2個機步師和3個步兵師組成的部隊從還發出發向南發動了新一輪的攻勢,隆美爾的部隊居左沿著東地中海海岸線突破,目標是耶路撒冷的外港特拉維夫,莫德爾的部隊在右沿拿撒勒-佩塔提克瓦的公路直插耶路撒冷。

    除了德軍部隊外,另外2個和諧教士兵組成的新兵師也被編入了莫德爾的集群作為耶路撒冷聖地收復的預備隊,而之前追殺戈蘭高地以軍殘部、直插外約旦伊爾比德省的3個和諧教外籍師(波斯尼亞「聖刀師」等)在德軍發起總攻的時刻已經收復了更南面的拜勒加省,奪回外約旦首府安曼。在接到德軍發起收復聖地的作戰後,他們也將從安曼出發沿著死海北岸自西向東圍攻耶路撒冷——事實上,他們距離耶路撒冷的距離反而比機械化程度高的德軍更近,從海法出發到達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需要110~120公里的陸地距離,從安曼出發卻只要80公里,唯一的問題是外約旦沙漠地帶不適合裝甲部隊補給和輪式車輛的行動罷了,對於機動性較差的和諧教部隊則是無所謂的。

    德國人的對面,是只剩下15個師總兵力的英以中東戰區部隊,英國人還需要死守亞歷山大港、開羅和蘇伊士,更重要的是,亞歷山大上將和蒙哥馬利在戈蘭高地一戰德國人投入和諧教部隊參戰後就想明白了一個問題。

    耶路撒冷是德國人為了爭取人心勢必要不惜一切代價奪取的,但是耶路撒冷對於英國卻沒有什麼戰略意義,在這裡流乾最後一滴血不符合大英帝國整體的佈局,只會讓整個中東加快落入德國手中。

    英國人把英聯邦軍隊大部撤出耶路撒冷-特拉維夫防線,出於曾經同盟的面子考慮,英國人留下了大多數囤積於此的武器裝備,讓決定誓死保衛耶路撒冷的猶大人可以有更多的武器武裝那些臨時拼湊起來的新丁——之前組織起將近30個師的陸軍已經讓以色列人幾乎把本國人口的5%給投了進去,此刻新徵召入伍的能有幾成戰鬥力,能夠用李恩菲爾德、布朗機槍和17磅炮的簡陋組合扛住德國人的鐵甲洪流多久,似乎已經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問題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