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二章 山寨的力量-下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北路軍隆美爾中將麾下的裝甲軍下轄三個師,共計上千輛坦克、裝甲車輛、其中4號坦克600餘輛,兵力規模上市和曼施坦因、古德裡安兩路人馬差不多的,不過在對面的英國人和以色列人的防禦計劃中,隆美爾所部遭遇的是英以軍集中力量的盯防阻擊。

    這也是任何有點戰略意識的將領都會順理成章採取的部署——相對於南線目標沙姆沙伊赫、蘇伊士和中路目標大苦湖畔的伊斯梅利亞,隆美爾所部要奪取的塞得港無疑是三路目標中最重要的,雖然蘇伊士、塞得港和大苦湖三個節點被德軍攻破都會導致蘇伊士運河的航運就此被切斷,但是塞得港的取得在短時間內對戰役事態的發展上對德軍更為有利。

    先來看三路進攻方向中相對來說最不重要的——如前所述,奪取大苦湖畔的伊斯梅利亞地區對於德軍繼續推進的意義在於可以得到從西奈半島東部拉法赫-亞喀巴到尼羅河沿岸之間350公里沙漠帶(包括以色列南部內維爾沙漠、埃及的西奈沙漠、東部沙漠的尼羅河-蘇伊士運河之間部分)中的淡水補給中繼點——大苦湖本身是個鹹水湖,在挖通了連接塞得港和蘇伊士的運河後,因為紅海和地中海海水的注入(主要是是地中海海水,因為那裡的水位比紅海略高,紅海海水鹽度大、蒸發量高、實際水位低於地中海0.6~1.5米)其湖水就更無法用於淡水補給了,唯一可以利用的是給大苦湖注入淡水的自然河流埃達米斯河,即使如此,因為蘇伊士運河溝通後大苦湖水位的上升對埃達米斯河的倒灌,實際上這條孱弱的沙漠內河每天能夠提供的淡水也就勉強夠數萬人日常使用,要支持德軍進攻所需的話,即使是省吃儉用的狀態也只能支撐2個裝甲軍或者3個步兵軍的淡水所需。所以沒有塞得港或者蘇伊士的話,光奪取伊斯梅利亞是不足以支持德軍大部隊持續突擊的,如果德國人不肯不計損耗用卡車源源不斷穿過數百公里的沙漠為前線部隊補充淡水的話,德軍在蘇伊士運河東岸戰場的續戰兵力必然會被限制在20萬人以下,也就會被英以軍隊形成一比五乃至一比六七的局部兵力劣勢。

    如此一來,德軍要低消耗地完成戰役,關鍵是奪取蘇伊士和塞得港之中的某一個或全部港口,這兩者之中,在目前的特定環境下,顯然塞得港的價值要大得多。因為塞得港是一個地中海沿岸的港口,而蘇伊士僅僅是一個紅海沿岸的港口,德軍在地中海已經有了充足的運輸船舶和輕型護航戰艦,還有鎮場子的戈本號戰列巡洋艦,德國空軍的基地要想覆蓋塞得港周邊的海域作戰半徑也會比覆蓋蘇伊士近海近上那麼兩三百公里;反觀蘇伊士——德國人在紅海沒有任何戰艦,即使戰爭發展到1942年1月,因為蘇伊士運河和亞丁港、吉布提統統控制在英軍手中,紅海仍然屬於德國海軍的真空活動海域,英國人卻保持了一兩艘輕巡洋艦和數艘驅逐艦的紅海巡邏艦隊規模,而且從海運方面來說,德軍在之前取得的紅海港口只有約旦南端的亞喀巴,船舶也僅限於1941年底佔領亞喀巴之後才開始籌集的少量海運民船。

    兩相比較之下,蘇伊士和塞得港對於德軍續戰能力的重要性高下立判。蘇伊士港可以扮演一個錦上添花的角色,但是不可能獨挑大樑。這一點英國人和以色列人肯定看得到,德國人其實也看得到。

    在看到了英以軍隊集中阻擊北路軍的可能性後,隆德斯泰特元帥仍然堅持兵分三路平鋪直敘的進攻方式,一來是認為在一二十公里寬度的地中海沿岸進攻正面上實在不易展開過多兵力,而且快速排雷的成本限制注定了突破的德軍必須以狹長縱隊行進,如果在一個方向上投入數個裝甲軍必然導致接戰後兵力無法展開的問題,反而以首尾不能相顧的笨拙陣形予敵添油戰術的機會,還不如分路突破穿過潛在雷場後重新展開部隊包夾協同。

    至於直接負責北路箭頭的隆美爾中將本人沒有拒絕這個任務,則是認為以英以軍隊屢戰屢敗的裝甲實力,就算集中所有兵力圍毆自己也不一定討得到好去,在獨吞塞得港戰功的誘惑刺激下,隆美爾的冒險精神讓他低估了英國人和以色列人的潛在威脅。

    …………

    隆美爾的北路軍遭到了1100輛m24坦克、700輛m3a4坦克、還有400多輛丘吉爾iii、克倫威爾的圍攻阻擊,敵人的坦克有組成突擊集群進行反衝擊的,也有兩三百輛正好在隆美爾突進路線正面預埋在沙漠中擔當火力點的。一場數千輛坦克和裝甲車參加的坦克大決戰在塞得港以西50~70公里的沙漠地帶依次展開。

    除了坦克以外,以色列人還投入了從米國購買的m290mm高射炮車和高射炮,因為倉促之間買得到的m3半履帶車數量不足,600門m2高炮和450門m1918只有三分之二有機動車輛搭載,其餘只能用偽裝網和覆蓋偽裝沙頂的工事加固為火力點。三十公里厚度的戰略縱深上,以色列人和英國人部署了上千個火力支撐點和15個師的守備部隊。

    隆美爾一腳踢到了鐵板上。以軍裝甲部隊的規模讓德國人真正體會到了猶大民族拚死發揮的財產潛力和米國工業在有充分訂單利潤刺激下所能爆發出來的產能相結合,會產生多麼巨大的力量。

    「火箭炮部隊突前覆蓋、5分鐘密集火力準備後,第7裝甲師下屬各4號坦克營和全軍「追獵者」殲擊檢車沿海岸展開穿插,第10裝甲師下屬各4號坦克營正面突破,自走炮部隊跟進。」看到遠處逐步密集起來的英以軍隊阻擊火力和大規模高空覆蓋轟炸後仍然殘存的少數遠程炮群一陣一陣的反制炮擊,隆美爾下達了進攻前的部署,追獵者殲擊車炮塔轉動不靈活,在沙漠這種一望無垠地地帶作戰其低矮外觀帶來的隱蔽效果也難以發揮,只有放在沿著海岸迂迴突擊的進攻線路上時效果較好——因為不可能出現來自大海一側的打擊,追獵者也不怕把笨拙的菊花露給敵人。何況為了補強隆美爾部的進攻火力,海軍方面把戈本號戰列巡洋艦和2艘法國輕巡洋艦、10艘驅逐艦都撥給了隆美爾集團作為沿岸突進的火力補充。

    兩股鋼鐵洪流激盪相撞。數以百計的英以軍炮兵火力支撐點在德軍的優勢海空聯合打擊下被摧毀,英以空軍主力也毫不示弱,噴火、p-38閃電、p47戰鬥機齊出攔截,不給德軍的大炮鳥從容攻擊坦克的機會,三個中隊的美制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甚至以自殺性的衝鋒衝過德國戰鬥機和戰艦的防空火力網,對在十幾公里外海面上實施對岸炮擊任務的「戈本號」戰列巡洋艦實施了俯衝轟炸,參加襲擊的72架sbd無畏式轟炸機在護航戰鬥機規模不足的情況下全部在行動中損失,以色列空軍這兩三個月裡拼湊起來的轟炸機部隊再次被打回了真空狀態,不過他們的拚死一擊也擊中了「戈本號」5枚500kg航空炸彈,甲板被炸出多個大洞,動力系統幾乎全毀,老設計於一戰時期的老式軍艦甲板裝甲薄弱、對俯射重火力打擊防禦不足的惡劣缺點在重磅航彈的攻擊下徹底表現了出來,這艘原本會活過七十年艦齡的傳奇老艦最終在當天傍晚因為動力系統已不可能支撐其駛回雅法港,附近海域是否會再次被英國空軍光顧也未可知,最終不得不被選擇沖灘坐沉在塞得港以西40公里的海灘上。不屈不撓地德國水兵們在當天剩下的大部分戰鬥時間裡仍然堅守著戰艦,並不斷用軍艦上剩下的兩座12.6英吋重炮轟擊英以軍的防禦陣地和坦克集群,直到最終火力系統全毀。除了「戈本號」以外,1艘法國輕巡和2艘德國驅逐艦也在英以軍的單程轟炸中被擊沉。

    德軍的海空火力在英以軍的防禦前沿撕開了數道縱深達到了幾公里的裂口,隆美爾的裝甲軍以大無畏的氣勢衝上前去進行最後的貼身肉搏,數以百計的英以坦克和火炮殘骸讓他對自己利用裝備優勢和海空支援擊破三倍數量於己的裝甲力量充滿信心。

    …………

    「第4個了吧?我就說猶大人這種臨時工不靠譜,裝甲部隊哪是有錢就能買的來戰鬥力的。」把又一輛m24坦克送進火堆後,博格道夫上尉無聊地咂咂嘴,像是還沒嘗出味道就把食物囫圇吞掉那樣寡淡。

    第10裝甲師1營的4號坦克集群密密匝匝地從英以軍的防線裂隙中衝過,坦克手們一邊開火一邊在無線電通話器裡大喊大叫。嚴謹的德國士兵本沒有囂張的習慣,但是貝卡谷地時成功擊破3倍於己的敵軍裝甲力量後這種難以抑制的榮耀感在隆美爾中將麾下的部隊裡蔓延開來。

    「博格道夫上尉,我們車組都幹掉5輛了,這沒什麼值得稀罕的。」發話的顯然也是某個王牌車組的成員

    「你們這些傢伙別得意,還不是仗著自己的車組衝在前面,如果和我們換個位置說不定你們到這會兒都還沒開張呢。該死,我怎麼沒想到早點兒開炮呢,英國佬和米國佬造出來的坦克好像越來越破爛了?剛才我看博格道夫上尉在2600米上蒙到一炮都把敵人幹掉了,真是狗屎運啊。夥計們,一會兒警醒著點兒。」羅德維爾少校的連隊護著營部的指揮坦克綴在後面,看到前面的同袍瘋狂收割戰功的行為急得眼睛都紅了。

    「頭兒,既然我們再2000多米外就可以擊穿敵人的坦克,要不我們就不要衝鋒了吧。」羅德維爾少校車組的駕駛員一邊開著坦克一邊詢問著長官的意見。

    「混蛋!你有人家的炮術水平麼!看看這片場地——英國佬和猶大人把沙丘沙脊有利地形都佔據了,我們不衝上去停在這裡對射打算挨遠程炮擊啊,快給我沖,越近效率才越高,」

    「轟~嘩啦~滋滋~卡嚓~」一陣劇烈的爆炸聲混雜著金屬摩擦和電路爆鳴的異響,讓所有第10裝甲師1營開著無線電通話器的的4號坦克車長們都心中一凜。這種聲音雖然在曾經的戰鬥中出現地不頻繁,可是他們還是印象深刻,因為一般每發出一聲這種聲音,就代表著一車組的戰友消失了,就算只是車毀了人沒死也得落個重傷。

    可惜這一次,原來打半晌才會出現一次的異動居然爆米花開鍋一樣在幾聲間歇的前奏後一下子密集起來,「轟,喀拉喀喇,嗶啪~」聽著這動靜的大小,短短兩三分鐘內起碼有超過10個車組被擊穿了裝甲。

    「博格道夫、卡爾文森,你們的車組都怎麼樣了,前面發生了什麼!哦,上帝吶,英國佬的坦克炮什麼時候有能耐在1500米以外幹掉我們了。」羅德維爾少校才剛剛問出口,從潛望鏡裡觀察到的一幕就讓他非常震驚和鬱悶。

    「尼瑪你不會自己看嘛,快,反擊,反擊,方向290,連續射擊!」博格道夫上尉沒好氣地一邊怒罵一邊指揮自己的車組對英國人最新從沙土堆中暴露出來的反坦克炮位實施了反擊,憑著精湛的炮術兩炮幹掉這個躲在沙堆後的敵人,但是自己終究沒能躲過交叉火力的集射在隨後幾十秒內掛點了。

    「是高射炮平射!」因為自己的車組位置比較靠後,接敵效率較低羅德維爾少校在通話的同時,也一直在關注搜尋博格道夫上尉的車組,親眼看到了隊友的死法後,少校不由得大吃一驚,英國佬這明顯是把自己人的成名戰術給學走了啊。

    殺死博格道夫上尉車組的,正是一輛搭載m290mm高射炮的m3半履帶車,恨得牙癢的博格道夫上尉不管雙方距離還有3000米以上,就毫不猶豫地對準方向衝刺過去,一邊沖一邊依靠縱向穩定器的炮口保持優勢連連開炮,在從3000米衝到2700米的時候,終於第4發命中了那輛m3半履帶車,僅有14mm前裝甲的半履帶車自然是無論雙方距離多遠只要被75mm穿甲彈摸到一點邊兒就直接秒殺的命運。

    其餘德軍車組在估摸到英以軍坦克性能的詭異變化後,也紛紛放慢了繼續接近的腳步,盡量與敵人游鬥並在遠距離上持續開火削弱敵人,但是也有少數摸不清敵人裝甲弱化的程度,又被突然出現的高射炮平射戰術打亂了手腳,德軍的衝鋒坦克集群陷入了短暫的混亂。

    隨著兩軍交戰距離的縮短,英國人和以色列人的坦克部隊爆發出來的火力明顯超過了德軍之前的估計,以色列人和英國人在最初的兩三百輛坦克損失的過程中被德國人打出了一邊倒的戰果以外,隨著雙方的迅猛對沖很快就讓戰局從單方面秒殺發展到了互相秒殺,如果不是德軍坦克兵炮數精湛,經驗豐富,而以色列坦克兵都是死光後重新緊急培訓了兩三個月的新丁,只怕戰事在十幾分鐘裡就會逐步打成簡單換命的消耗戰。

    (下周要請幾天假了……連續出差好久,有兩個大工程,週一到週三去桂林,有個種秧檔校療養院的項目;週四直接從桂林去北京,有個工性部的項目,中間不回杭州了,得做一把空中飛人。週末能多更就多更吧。在外面的話如果晚上不應酬爭取寫一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