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章 斷其耳目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馬耳他群島,這個有地中海心臟之稱的群島,自從13世紀開始就是重要的軍事要塞,此後島上的工事經過幾十代人的修建加固以適應時代和武器的進步。白巖的島嶼地質和山地丘陵為主的地形讓這裡的堡壘非常堅固,比俄國的布列斯特要塞更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布列斯特要塞中部分工事最早建於17世紀,但是後來的歷史事實證明其中許多堅固的巨石工事除非動用「卡爾臼炮」,否則很難徹底摧毀。)這裡的要塞曾經在和諧教文明勢力鼎盛時期扮演過把和諧教艦隊的海上勢力阻隔在東地中海不能越雷池一步的文明捍衛者角色。從聖地耶路撒冷退到馬耳他的醫院騎士團在島上的統治超過了500年,一度受到過天主教各國的尊敬和支持,直到1815年的《巴黎條約》後這裡才變成英國人的勢力範圍。

    群島總面積320平方公里左右,由5個主要島嶼構成,其中主島馬耳他佔地246平方公里,首府瓦萊塔就是該島東北部沿岸的一座要塞港口,其餘4島中戈佐島佔地67平方公里,位於馬耳他西北,中間由平均寬度3海里的海峽與主島隔開,海峽中散佈著另外3個小島科米諾、科米諾托和菲爾夫拉島,總面積僅有4平方公里,如果不是因為這些地方的存在可以改善主島和戈佐島之間通航的海況的話,一般都不會被人提起。

    20世紀40年代,整個群島擁有人口26萬——不包括群島上3個師的英聯邦軍隊所佔的人數,因此人口密度還是比較大的,加上軍隊數量眾多、農業又僅限於種植油橄欖,基本上只能靠長期儲備的糧食補給來維持島上的生活物資。在目前英國喪失了地中海制海權的情況下,德國人如果有足夠的耐心進行徹底的封鎖餓上一兩年也能把島上的人口和軍隊餓死個七七八八,不過維勒安不會這麼做,首先是沒必要,其次是等不了那麼久。

    2月4日,空中的持續轟炸和火力壓制已經持續了一周,在法國艦隊和德國驅逐艦、潛艇全部到位後,德國人對馬耳他發動了進一步的攻勢,6艘u23型重型遠洋潛艇被派進科米諾海峽,阻斷馬耳他群島3大主要島嶼之間的海上聯絡,用聲納保持對海峽內動靜的24小時偵聽監控,讓英國人一條舢板都開不過去,配合白晝的空中打擊,英國人在馬耳他基地的2艘驅逐艦、七八艘炮艇、巡邏艇什麼的統統沒有逃過厄運,在德軍進行大規模進攻前被全部拔除掉了,同一期間,德法聯合艦隊還在各自的封鎖防區內共幹掉了英國人6條試圖渾水摸魚的潛艇,讓本就潛入不易的漏網之魚被斬盡殺絕,馬耳他群島和外界的交通被徹底切斷了,最後只剩下依靠無線電聯絡交流軍情和請求援助,但是即便如此,通信也經常時斷時續——島上的廣播塔和電視塔之類的早就在德國飛機的狂轟濫炸中被炸成了平地,其餘醒目的高大無線電發射裝置也多被摧毀,只剩下隱蔽機動的備用通信。

    …………

    「我們的計劃是,先用空降部隊拿下科米諾,那裡地盤小,只有一個團的守軍,而且雖然也是山地珊瑚/白巖地質,但是得益於地勢相對平坦、海拔較低、地質疏鬆,英國人應該沒法在那裡構築天然巖洞和地下坑道網絡才對——因為那裡的地質很容易引起海水滲漏倒灌——最多只有一些人造水泥工事和地表的天然開挖要塞。在前幾天的轟炸中我們也重點關照了那裡,從空中航拍的效果來看,所有明顯可見的碉堡和岸防炮他都已經被摧毀了,剩下的靠傘兵就可以搞定。」

    在突尼斯的指揮部裡,維勒安對著地圖向列位指揮官陳述著第一步的作戰目標。

    「可是,那裡的面積這麼小,空降很難保證落地位置足夠集中,而且反而會給英國人調動兵力在半空中就給予我們極大殺傷提供便利。為什麼不交給海軍陸戰隊的人來完成這個任務?空降作戰的精髓是降落在敵後,不是直接降落在敵人防區的頭頂上。」檔衛軍第2傘兵軍軍長施徒登特中將對於維勒安的說法表示了懷疑,他畢竟有過國防軍的出身,在大是大非和戰術問題上還是比較堅持的,從軍事角度來看,空降兵確實不該是如此用法,「而且我們不是聽說有法國艦隊會給我們提供登陸時的炮擊掩護的麼?按理說炮擊早就該提前準備起來了,一般發動地面進攻前,起碼炮擊準備3~5天才是正理。」

    「法國艦隊現在還不該是出場的時候!」維勒安打斷了施圖登特的抗辯,「這是情報保密的需要,我們必須隱瞞法國艦隊的真實動向,為我們最後的目標提供出其不意的掩護,現在還不是動用的時候——我不管你們用什麼方法反正你們只要佔領科米諾就可以了,空中支援隨便你們用,驅逐艦級別的對岸火力點定點清除只要不超出目前我們可以動用的軍艦規模也也可以隨你使喚。

    反正三天之內我要徹底肅清島上的那個團——那只是一個步兵團而已,沒有坦克,只有機槍、機炮和戰防炮,就算傷亡多一點也是可以承受的,在克里特島的時候島上有六七萬武裝人員我們的傘兵不是也很義無反顧地打了頭陣麼!攻下來之後,我們要把那裡改造成一個進攻跳板、開挖重炮陣地、囤積作戰物資,最重要的是——設立永久性的無線電監聽站,靠飛機和飛艇巡航監聽實在是太麻煩了,飛機滯空時間短,飛艇的話夜間出動很容易被英國人像老鼠一樣藏起來的戰鬥機偷偷起飛端掉。我要追求的是讓馬耳他基地的英軍與英國本土的聯絡徹底中斷,變成聾子、瞎子、啞巴,無論我們在這裡動用了什麼新武器遠在本土的英國人都不會知道!而且這裡的戰俘也不會有人活著出去!」

    「不會有人活著出去!您難道打算使用那些違反人類……」不明就裡的施圖登特和一干其他指揮官聽到這句歧義的話語時不免都滿頭爬滿黑線,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維勒安長官不會是又從法本化學那兒弄出什麼化學武器了吧。以他一貫不擇手段的作風和身為法本化學大股東的身份,很難讓人不往那個方向誤解。

    「嗯哼……你們都想到哪裡去了,我說的測試新武器無非是一些帝國最新研發的對付堅固要塞的『對城寶具』罷了。何況我們進攻科米諾島的時候,無線電通信還沒有完全切斷呢,怎麼可能在這種時刻使用非正義的裝備。」維勒安一臉鬱悶地駁斥了屬下們的腦補,心說難不成我的名聲已經眾人皆知了麼,不行,日後平定四方之後得多花點功夫打點一下名聲搞搞文字玉——像林肯這種兩面三刀二五仔都能粉飾得這麼高尚,自己還有保羅戈培爾這樣的好基友可以利用,沒理由比他差的。

    一邊想著,嘴裡一邊補了一句,「當然,一旦確認馬耳他的一切對外聯繫都被斷絕後,你們的建議我也是會考慮的……」馬上就把鬱悶debuff轉嫁給了麾下眾將,眾人心說我們什麼時候做過這種喪心病狂的「建議」了。

    …………

    2月4日,夜10點,1艘運載著大功率無線電發射裝置的飛艇飛臨馬耳他,假裝把馬耳他諸島和周邊海域統統監控起來——其實上面搭載的設施根本不是雷達,只是一些用來誘敵的便宜貨。

    果不其然,沒過兩個小時,已經蟄伏了幾天只能挨打沒得發市的英國飛行員們憋不住了,兩個小隊的英軍戰鬥機從地下的秘密機庫裡被拖出來,從簡易公路上磕磕絆絆的起飛,試圖趁著夜色的掩護撈點外快出出氣。

    結果英軍飛機遭到了伏擊,8架戰鬥機在德國人的專業夜間戰鬥機攔截下損失了5架無功而返,幾處之前隱蔽的不錯的地面無線電引導站反而因為給英國飛機指引航路而被德軍轟炸機發現了位置遭到重點轟炸。

    英國人不甘心,又發起了一次攻勢,好歹趁亂搞掉了那艘「雷達飛艇」,自己又損失了8架戰鬥機,結果德國人很快又派出了一艘備用的。英國人終於斷定德國人今晚是主動誘敵試圖徹底殲滅馬耳他基地的英國空軍——一般情況下,德國人即使使用飛艇監控,也是不可能派出大批戰鬥機全程護航的,否則的話飛艇的滯空時間優勢就沒法得到發揮了,戰鬥機短暫的滯空時間和巨大的油耗、機械損耗和飛行員體力消耗是不可能長期保持連續作戰的,唯一的解釋就是今晚德國人想要誘敵,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這一招德國人在轟炸英倫時引誘英國戰鬥機群和德國優勢戰鬥機決戰已經用過很多次了。在島上飛機越來越寶貴的情況下,最好的選擇無疑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始終保持一隊「存在戰機」。

    當德國機群再次出動的時候,英國人選擇了無視,但是那一次無視,卻是狼來了的開始。

    48架fw-190f對地攻擊機,24架me-410b戰鬥轟炸機,24架斯圖卡組成的機群,在凌晨4點飛臨了科米諾島,對島上剩餘的工事進行了超低空打擊掃除,英國人試圖以最後的防空火力教訓一下德國人的戰機,結果在發現來的正是皮糙肉厚的、根本無視口徑小於博福斯防空炮的輕型對空火力的fw-190f對地攻擊機,被引誘出來的防空炮火力點和探照燈組很快被優勢兵力的空中打擊逐個點名拔除。5時整,30架fa-225運輸直升機趁著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從島嶼北面魚目混珠低空突破了海岸,採用快速索降的方式把一個精銳傘兵營和配屬的山炮投放在科米諾島東北部的丘陵農地裡——那是島上難得比較開闊的平地區域,原本是一片葡萄和油橄欖種植園,專供馬耳他本地的葡萄酒莊和橄欖油廠使用,經過一周的空襲,這些毫無戰略價值的地方也被德國人用少量燃燒彈清理了一遍,加上冬季植物凋零,非常適合作為空降場。

    首批德軍傘兵的落地幾乎沒有受到什麼抵抗,英國人在20分鐘後才組織起試探性的反擊,但是島上總兵力就只有一個團——還沒扣除已經在一周轟炸中死去的士兵,因此對德軍發動進攻性打擊顯然是無力的。

    更何況,防禦作戰不用大範圍機動,可以最大限度躲開敵人空軍的打擊,而進攻則完全不同,處於進攻狀態的士兵和火炮很容易遭到擁有制空權一方的敵人的打擊。英國人一開始也只是懷著一絲僥倖心理打算趁著夜幕對空軍觀測的影響把德國人趕下海,在半小時的交火中發現德國人的空降兵顯然攜帶了呼叫和引導空襲的通信指揮設備,低空掃射的攻擊機對進攻中的英軍地面部隊殺傷犀利無比。只能丟下兩三百具屍首和十幾門野戰炮、重機槍組後不甘地悻悻退走。

    天色大亮之後,施圖登特中將麾下的兩個傘兵團在預先機降的精銳戰友開闢出來的安全空降場地上陸續機降投入戰鬥,科米諾島上的敵我數量優勢就扭轉過來了。加上這座小島的縱深距離不超過2公里,全島都在驅逐艦級別艦炮的抵近直射打擊範圍內,在艦炮的支援下德國傘兵僅用了兩天時間就徹底肅清了這座小島,隨後在島上建立起了無線電監聽站、臨時發電廠和大功率的無線電干擾站,開始對著周邊半徑地區的所有英軍慣用無線電發射頻段進行即時干擾,而西北面的戈佐島和東南面的馬耳他島不幸正好處在科米諾島為中心、半徑20公里的圈子裡,要想干擾其發射顯然是很容易做到的。

    德軍干擾發射源處於24小時待機狀態,一旦監聽站偵測到附近島上英軍的通信企圖後就可以隨時開機全功率干擾,確保英國人沒辦法和本土取得聯繫。至此,馬耳他島成為了開戰以來、也是人類戰爭史上第一塊徹底斷絕敵方無線電通訊戰法的試驗田,維勒安的許多新玩具還有意大利人的艦隊都可以有恃無恐地隨便使用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