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五章 今天你賣了嗎?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大家最近要小心一點,德國人肯定在玩什麼陰謀——原本隆美爾在空地協同作戰的配合下,每天還能推進40公里,而當時我們可是用炮灰戰術死死頂住,執行決不後退一步的炮灰消耗戰術的。後來我要求改為彈性防禦,適當收縮一些不適合構築防禦的地區,德國人卻收回了前沿的空軍火力支援,把飛機集中起來玩什麼空襲後方空軍基地的任務,隆美爾的推進速度反而因此變得更慢了,每天才十幾公里,簡直就不符合德軍一貫雷厲風行的進攻習慣。」

    在英軍前沿指揮部中,奧金萊克將軍一直在不安的往復踱步,下面的一干將校也被老大的狐疑帶動得疑神疑鬼。

    「會不會是德國人在蓄勢待發,為組織更加迅猛的攻勢積蓄力量?或者說,他們是害怕攻的太猛的話,我們會主動放棄薩卜澤瓦爾-阿什哈巴德隘口連線以西的地區,讓他們失去包圍這一地區我軍和蘇軍的機會?」

    「很有這個可能——但是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快速推進強行切斷這一條線的話不是更有把握?這一連線以西可是有蘇軍3個集團軍和我軍15~20個師的兵力。就算全力撤退,以厄爾布爾士山脈的路況,四五十萬以上的人馬也不是兩三天撤得走的,而德軍全力突進的話,3~4天應該就可以切斷這一入口,現在4天過去了,德國人推進了一半距離都不到,我軍和蘇軍結合部還有100多公里的寬度。我們已經利用這段時間逐步把2個澳大利亞師撤到了這個潛在包圍圈以東,科涅夫也已經把第57集團軍下屬2個軍撤走了,其他前沿部隊也在快速回防收縮,隨時準備撤退——這都是德國人延誤戰機導致的,對於一貫喜歡盡可能多圍殲敵人的德軍來說,這種做法太不尋常了。」

    「轟!轟隆轟隆!」遠方突如其來的重磅炸彈爆炸讓英國人詫異地結束了軍事會議,一群人從防空掩體的氣窗望出去,夜空中有不少英軍防空炮拖曳出的火線,以及德國人明顯盲目轟炸的爆鳴,但是,為什麼防空部隊沒有提前預警呢?

    「立刻查一查是怎麼回事!讓防空部隊的哈里曼上校立刻匯報情況!」

    「不好!無線電通訊遭到干擾,無法聯絡,我們馬上嘗試有線電話。」

    一番手忙腳亂後,英國人好歹是聯絡上了防空指揮部,傳來的消息讓人沮喪——不僅無線電收發受到了干擾,連防空部隊之前臨時建造的簡易雷達站也同樣如此。有固定電話線埋設到的指揮單位還可以聯絡到,需要借重無線電的就沒有辦法了。

    奧金萊克敢到一陣血沖腦殼,德國人這樣猛烈的轟炸,究竟是在對哪裡下手,究竟有多大的陰謀?

    …………

    英蘇空軍在連續幾天的「狼來了」戰術後已經被削弱不少,並且龜縮遠遁,此刻的厄爾布爾士山區,就是德國空軍的天下,一些很久沒有拿出來在戰區使用的武器也難得有機會出來露一下臉。

    首先就是那些扛著大功率無線電發射設備的干擾飛艇了,藉著夜幕和雲層的掩護,這些大傢伙肆無忌憚地施放著猛烈的無線電信號,把之前偵知的英蘇軍隊慣用的無線電發射頻段和英軍雷達頻段統統進行猛烈的雜波干擾,一時之間,猝不及防的英國人和蘇聯人都陷入了懷疑和恐懼之中,唯恐德國人有什麼大陰謀要發動。

    當然有陰謀,因為與此同時,之前運輸第5傘兵師前往土庫曼灣空降的直升機部隊也再次找到了發揮的機會,它們被從土庫曼方向調回來後,經過了精心的整備維護,再次滿載著精銳的第2傘兵師和數百名奧寧堡突擊隊、勃蘭登堡突擊隊戰士,發動了一次新的機降作戰。

    德軍空降部隊沿著厄爾布爾士山脈突進,在山脈南北兩麓的戈爾甘、瑪伊目魯德等五六出城鎮外圍突然降落——這些地點都是經過精心選取的蘇軍和英軍駐軍薄弱地段。

    原本突入伊朗境內的英蘇軍隊以及土庫曼斯坦西南部的蘇軍都是以厄爾布爾士山脈為兩軍防區的天然分界線的——既然蘇軍是從哈薩克大草原自北而來,英軍從阿富汗自南而來,那麼英蘇兩軍協同作戰時,按照南北劃分防區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具體到伊朗和土庫曼戰場,高峻險要的厄爾布爾士山脈自然也就成了英蘇兩軍劃分防區的天然屏障。

    山南地區的防禦,統統由英軍負責,山北地區的防禦統統由蘇軍負責。在和德軍的持續作戰中,英蘇軍隊都把預備隊逐步補充到一線,自己交給「友軍」的後背也就難免出現一些真空地帶,隨著英蘇軍隊害怕德軍掐斷薩卜澤瓦爾-阿什哈巴德而後撤部分單位,缺口就更明顯了。

    這一切,在維勒安玩「狼來了」的時候,早就通過空中偵察搞的一清二楚,蘇聯人和英國人卻不以為意——不是他們不知道德國人喜歡玩空降,而是畢竟在自己的腹地留下空檔確實看不出什麼危險——正常情況下,如果德國人把部隊空降到這些缺口中來,還不是被己方部隊圍困而死的結局?

    暗夜中在山區邊緣落地的德軍空降部隊,以營、團為單位就近向著早就在空中偵察時標出的英蘇軍隊軍、師級指揮部摸去,在傘兵部隊中,還會夾雜部署大約1個中隊的奧寧堡突擊隊或勃蘭登堡突擊隊隊員執行特殊任務。

    雖然他們要端掉的指揮部統轄的兵馬是襲擊者的十倍左右,但是在守外虛內的情況下,他們需要同時面對的敵人卻不多。更關鍵的是,這些精銳大多配屬了一些夜視器材,加之空中的無線電壓制,很多蘇軍和英軍單位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即使指揮部遭到了攻擊也不知道該去哪裡救援。

    突擊行動是半夜開始的,到了1點多,戈爾甘附近的蘇52集團軍一個步兵軍、1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師指揮部就被德國人攻破了、山南的瑪伊目魯德周邊狹長地帶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2個澳洲師和1個新西蘭師的指揮部遭遇了同樣的厄運。

    在滲透部隊發動偷襲後不久,整個厄爾布爾士山區前沿的德軍部隊也全線發動了猛攻,所有火炮不恤損耗地狂轟濫炸,蓄勢已久的轟炸機部隊更是發動了全力的地毯式轟炸,一切讓不明真相的敵人敢到莫名的恐懼。

    …………

    「用保留頻段發射信號通知總部,f小組已經得手。」

    在某處蘇軍騎兵師的指揮部內,剛剛得手的奧寧堡突擊中隊在傘兵的掩護下衝進機要室,繳獲了蘇聯人來不及破壞的備用電台和驗證文件,隨後立刻用電磁干擾保留頻段通知德軍後方得手的消息。同樣的事情在各處上演著,有些惡搞的小組還把蘇聯人或英國人的備用電台搬上直升機,緊急升空飛往其他方向。確認了得手的信息後,德軍飛艇的電磁干擾力度開始逐漸降低,伴隨以一陣一陣地干擾間歇,而此時,科涅夫和奧金萊克將軍的指揮部裡那些無線電監聽,監管軍官們好不容易聯繫上一線作戰單位,收到的卻是讓人發指的混亂信息。

    蘇軍第52集團軍已經秘密撤退?德國人從被蘇聯人放棄的厄爾布爾士山脈北麓長途奔襲,隨後通過戈爾甘隘口偷襲了澳大利亞第14師的背後?已經有超過8萬德軍和數百輛坦克切斷了達姆甘以西英軍的退路?

    由和諧教徒組成的印度第21、23師和德國人秘密鉤結,連夜投降德軍讓出背後以便德軍偷襲草原方面軍?澳大利亞第14師在倒戈的印度軍隊攻擊下已經崩潰?

    神能告訴我們這些都是什麼內容嗎?嗯,我的腦中為什麼會出現「我們」這個詞?

    這是此刻奧金萊克和科涅夫腦中最讓自己頭炸欲裂的問題了。

    某些師失去了聯繫,某些師卻在不斷傳回令人髮指的詭異消息,還有一些師在短短半小時裡兩次發報的位置卻相差了幾十公里,難道是在潰退逃命?奧金萊克和科涅夫盡力想聯繫上前沿部隊,或者互相聯繫對方,但是貌似這些不穩定的干擾減弱毫無規律可言,沒一會兒又會湧來一波干擾浪湧,把英國人和蘇聯人的求證嘗試打為泡影。

    …………

    如果奧金萊克將軍和科涅夫有機會看一眼目前發生在厄爾布爾士山前沿防區的情況的話,他們就會發現真實的情況比他們所能預想的還要惡劣——黑暗之中,誰也不知道滲透到自己背後的德軍有多少,英軍和蘇軍的前沿部隊在德國人迅猛地空地夾擊下,幾乎都選擇了相信德國人是從山脈的另一側防區包抄突防而來,各種擴音器在各個陰暗的角落發出他們聽不懂的印度語或阿拉伯語,又或者是奇怪詭異的勸降

    「英國人出賣了我們!他們為了保存實力,和德國人打成了秘密的協議提前撤退了!德國人之所以放緩進攻,就是因為英國人願意主動放棄厄爾布爾士山脈的險要地帶讓德國人有機會偷襲我們的背後!」

    「布爾什唯克狗毫無信用可言!他們的信用就和他們對波蘭人的承諾一樣!」

    「大陸均勢狗最無信義!法國佬就是這麼被他們出賣的!」

    惡毒的謾罵,有些是德國人宣傳的,是夾雜在進攻部隊中那些外語業務水平高超的特種部隊戰士干的,更多的則是被氣氛渲染後選擇了盲信的蘇聯人和英國人幹的。

    誰讓丘吉爾在德國侵蘇前一直對自己的國民宣傳斯大林的邪惡呢,誰讓斯大林和貝利亞一貫喜歡槍斃那些不贊同「資本注意殖民帝國亡我之心不死」的異間粉子呢?英軍/蘇軍喜歡賣隊友的傳說,被維勒安利用,放大,發酵,終於不可收拾。

    一夜的追殺,一夜的潰敗,處於潛在包圍圈內的無數軍隊如同潮水一樣放棄了自己的防區,沒頭蒼蠅一樣往東逃散,德軍地面部隊踏過原本被認定為只適合當鐵砧不適合當鐵錘的防線正面,如入無人之境衝殺追擊,隨著德軍真實地推進成果,那些還在頑抗,不相信自己被隊友出賣的愚勇者也很快不得不接受這個亦真亦假的「真相」被擊斃在敗兵的泥淖中。

    天亮了,一夜之間,德軍一直沒有建功立業的厄爾布爾士山東部前沿向東連續推進了一百多公里徹底收不住陣腳的英蘇軍隊陷入了總崩潰。

    …………

    8月12日零時至正午,我軍總計擊潰英蘇聯軍25個師,斃傷敵6萬餘人,俘虜11萬。13日,隆美爾將軍麾下所部合攏薩卜澤瓦爾-阿什哈巴德包圍圈。截止到8月19日戰役徹底結束為止,德軍全殲蘇草原方面軍第52、53集團軍,以及第57集團軍麾下4個師;殲滅英軍2個澳大利亞師、1個新西蘭師和5個印度師。殲敵人數方面,總計斃傷俘虜蘇軍26萬人,英聯邦軍隊9萬人。

    加上此前的一系列進攻作戰,巴爾達斯坎包圍戰役總計殲滅蘇軍33萬人、英聯邦軍16萬,徹底打殘了英蘇軍隊在中東戰區的主力。至此,草原方面軍僅剩2個滿編集團軍的兵力,只能勉強維持土庫曼斯坦東部地區乃至哈薩克全境的防禦作戰需求,無力南下;英國人則失去了1942年來重新在印度地區集結起來的主要兵力,其中由白人組成的英聯邦師數量下降到了10個以下,而且在之前的戰役中,大量殘酷使用印度士兵進行消耗作戰的行為讓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反抗,英國人打通英蘇陸上通道抱大腿的希望徹底破滅了,能管好自己在印度的一畝三分地就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在此後的整個1942年9月至11月,維勒安把中東地區的戰事全部下放給了隆美爾處理,並且定下了穩重有進,鞏固地盤的基調.在三個月的時間裡,隆美爾分兵出擊,在土庫曼西南部徹底肅清蘇軍餘孽和游擊隊,把土庫曼斯坦境內的伏爾加德意志聚佔領區和伊朗大後方徹底連成一片——也就是說,整個裡海南岸和三分之二的裡海東岸地區,都落入了德國人的手中。

    同時,為了獲取更好地戰線勢態,隆美爾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建立起了北起哈薩克斯坦境內的阿克套、扎瑙津一線並往東延伸至哈薩克-烏茲別克斯坦邊境的鹹海的北部佔領線,隨後從鹹海折往南方、佔據努庫斯、烏爾根奇一線以西的烏茲別克斯坦一部。

    再往南方,隆美爾逐步拿下了土庫曼斯坦全境,並徹底收復伊朗東部邊境曾經落入過英蘇軍隊手中的土地,把戰線推往阿富汗境內,直到英國佔領軍放棄邊境地帶徹底龜縮到阿富汗興都庫什山區方才罷休。基於1942年間的後續軍功,隆美爾終於在1943年初得到了上將軍銜的提拔,趕上了在埃及時被甩開的另外兩大裝甲名將——雖然這個記錄可以保持多久很值得懷疑。

    (回饋書友書評及製作地圖,今天兩更九千字吧)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