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八章 現代績效考核-上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10月,在蘇聯中部的大地上,10月的前兩週一般都是暴雨滂沱,地面泥濘不堪的節令。大雨要到10月中旬才開始變小,而地面略干則要等到下旬。隨後這種晴好的天氣又持續不過兩三周就會重新變成降水充沛的氣候——只不過,這第二波降水氣候來臨的時候,這片大地上的軍隊就不會再害怕泥濘了,因為無論地面上有多少水,大地都會封凍起來。

    好吧,看完了天時地利後,讓我們關注一下軍力部署的變化:當日曆撕到10月份的時候。

    赫爾曼霍特的第3裝甲集團軍從布良斯克方向回援了葉利尼亞;

    作為中央集團軍群支援南方集團軍群完成基輔會戰的利息,曼施坦因的第5裝甲集團軍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休整數天後繼續往東試探性進攻了哈爾科夫,隨後在跟進的步兵部隊展開了圍攻哈爾科夫的行動後,曼施坦因繞城而過折而北上,在庫爾斯克與蘇軍2個軍的人馬小戰一場,殲敵3萬餘人後突破了庫爾斯克這個不痛不癢的地方,最終到達了奧廖爾,恢復到了和赫爾曼.霍特齊頭並進的姿態。

    在北面,古德裡安的第2裝甲集團軍作為中路主力,一直部署在斯摩稜斯克與莫斯科之間的正面。因為兵力不足,古德裡安沒有貿然進攻蘇聯人重新匯聚重兵的維亞濟馬防線,而是把自己的部隊部署在在亞爾采沃居中防守,隨時馳援各處蘇聯人可能出現反攻的戰區。

    莫德爾上將的第4裝甲集團軍是4個裝甲集團軍中行動最遲緩的,因為喀琅施塔得戰役的拖延,他的部隊10月2號才行軍到大諾夫哥羅德,不過此後因為蘇軍在這一方向缺乏防禦,他最終還是於10月7ri率部到達了德米揚斯克,攻下了這座北方蘇德兩軍之前還在對峙爭奪的小城。

    東線戰場上德軍總共5個裝甲集團軍中的4個,都彙集到了一個巨大的弧形扇面上(除了克萊斯特的集團軍還在南線,進攻頓涅茨克煤田區),這個圓弧的半徑達到了300公里,而弧形的圓心位置正是——莫斯科。在此後的3個月裡,交戰雙方總計500萬人的大軍會被投入到這個半徑300公里的血肉磨窟之中,接受命運對文明的審判。

    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在霍特、莫德爾、曼施坦因各忙各的撈功掠地的時候,古德裡安怎麼會捨得浪費那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遲遲不思進取在亞爾采沃打醬油呢?要知道這裡可是在葉利尼亞-斯摩稜斯克戰役後就被德軍奪取的地盤啊。在歷史上德軍的停滯不前主要是因為基輔戰役導致的兵力不足,其次還有德軍裝甲部隊的質量並沒有和現在這麼優勢,難以在步兵和空中支援不足的情況下貿然進攻——如果你開的是3號m型50mm炮坦克和4號短管型的坦克的話,你也不會在空中支援大部被調走的情況下頂著t-34坦克單打獨鬥的。

    不過現在古德裡安開的可是質量優於蘇軍t-34的4號h型坦克,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裡一直低調休整,不思進取顯然就有別的原因了。

    …………

    白俄羅斯,巴拉諾維奇東北。這是一座布列斯特-明斯克鐵路上的小城。

    「快一點幹!這段鐵軌天亮後就要重新使用了,必須馬上完工!誰讓你停下的?最後警告一次!」

    一小組德軍ss外籍志願士兵——他們主要是由西烏克蘭地區原本受蘇聯人殘害的波蘭人組成的——此刻終於有機會對著半年前還在奴役他們的人們作福作威了。兩個俄羅斯奴工在掄道釘錘的時候不知是閃了腰還是故意偷懶,在砸下一顆道釘後趔趄著倒在泥漿裡不肯起來,兩個波蘭外籍的ss士兵衝上去一陣鞭打也沒能讓他們爬起來,反而讓俄羅斯奴工出現了紛紛的交頭接耳。

    「噠噠~」波蘭志願兵中隊長拿出魯格手槍對著那兩個倒地不起的奴工各自開了一槍,隨後士兵們就如同拖爛泥一樣把兩具屍體拖走,就近丟進泥漿攪拌機裡面,也許幾個小時之後,剛才被槍斃的俄羅斯奴工就會成為這條鐵路路基下面敷設的泥漿了。

    這是一條只有單線的鐵路——也就是說,在前一輛列車返回或者進入下一個車站之前,後面的火車是無法放行的,因此,前後兩列貨運列車之間不得不留出幾個小時的空檔,大大降低了鐵路的利用效率。可是蘇聯人的鐵路大多數都是這樣的,即使是號稱通過布列斯特通往華沙和其他中歐國家的『俄羅斯門戶』也不能例外。

    對於剛剛只佔領了白俄羅斯不過三個月時間的德軍來說,立刻修築新的鐵路來保障後勤明顯是不現實的,築路物資本身也會佔用戰時寶貴的運能,所以一直以來只能是以湊合為主。幸好德軍本來從蘇聯人那裡繳獲的寬軌機車也不多,在大部分時候,寬軌火車頭是比鐵路更加稀缺的瓶頸,所以對鐵路的吐槽除了出現在一開始縱深較淺、機車往返較快的時候,後面也就習以為常了。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德軍後勤的困難且容後再說。單線鐵路利用率低也有一個好處——也就是如前文出現的那一幕一樣,在沒有火車經過的那幾個小時的時間差裡,允許工程兵部隊見縫插針進行一些搶修改築的工作。

    如果我們把視野拉到最遠,從全局鳥瞰這處鐵路改造工地的全貌,就會看到一副奇特的景象:1輛僅由4節車皮組成奇怪列車,以每小時只有兩三公里的奇慢速度在鐵路上向北行駛,假如有人有這個膽識臥在鐵軌上觀察駛來的火車,映入眼簾的就會是兩副巨大的電鋸齒輪和三排軌距不等的車輪。

    毫無疑問,這是一台專門設計的剪軌車,專門對付的就是蘇聯人的寬貴鐵路。三節車廂中,第一節是提供推力的主機車,中間一截是剪軌車,後面兩節是給剪軌電機提供動力的副和利用彈性軌距卡輪調節修整軌距的副機車。第一節車頭的兩側輪距可以達到1.8米,與蘇聯人的寬軌鐵路相吻合;中間一節輪距不變,但是在車體下方有幾組伸出車體幾十公分的電鋸齒輪,齒輪位於車體中軸線往左右各偏離18厘米,並且每時每刻都會以誇張的扭力飛旋切割,只要開過之後,下面的鐵路枕木就會被從中間切掉30多厘米的一段拋到一邊。而最後兩節車廂的輪距分別是1.6米和1.44米,並且使用了彈性懸掛的側軸(註:普通火車的車輪是卡在鐵軌內緣,往外彈性支撐的,剪軌車的車輪是卡在鐵軌外緣,往內彈性支撐的)

    因此在整列車開過之後,這條鐵路就會發生很奇妙的變化——枕木的長度被切短了36厘米,兩道鐵軌也會被硬生生從1.8米的寬軌擠到軌距1.44米的標準規,甚至連鐵軌和枕木之間的道釘都不用拔下來重新釘。

    當然,這樣粗暴的工程施工方式會對鐵軌的壽命帶來嚴重的摧殘,一條設計壽命三十年的鐵路,可能會因為這種施工帶來的金屬疲勞折壽三分之二——不過,德軍本來也沒打算在這片土地上待上十年八年什麼的,蘇聯人造起來的鐵路會不會在幾年後報廢,就不管他們的事情了,只要眼下便於部隊行軍運輸物資——「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除了對鐵路的壽命損傷之外,還有一個麻煩在於——為了防止電鋸齒輪打在枕木下面的碎石地質上打壞鋸輪,在施工前不得不把預備下刀位置的地基挖鬆,去掉碎石填料灌注進去泥漿,在剪軌完成後,也需要人力把枕木調節對準修平,重新填平夯實路基,最後,還要在被剪斷後重新對其修平的枕木上加固兩根固定的鐵條,讓剪成兩段的枕木重新變回一體。

    這一切的活兒就沒有那麼自動化了,需要大量的勞工配合。德國人在所有重勞力都投入到兵役和軍工生產中去後,自然不可能抽出那麼多人來蘇聯的土地上幹活,前文出現的俄羅斯奴工也就應運而生了。

    首批俄羅斯奴工來源於戰爭初期的蘇軍戰俘——在前幾個月的戰鬥力,德國人抓獲的蘇軍俘虜就有兩三百萬之多,從裡面甄別出一批絕對不可能和德國人主動合作的、蘇維挨制度的既德利益者——比如那些戰前就因為蘇聯的對日對芬蘭侵略戰爭而陞官發財的蘇軍官兵,又或者是在斯大林的剪刀差饑荒中得益的軍工產業工人階層,這些人都是蘇維挨式專正中的受益者和剝削者,肯定不可能和德國人合作,希姆萊在解決戰俘甄別的時候也就首先把這些人投入到了重勞役的奴工營。

    除了戰俘以外,第二大來源則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邊界地帶的普裡皮亞季大沼澤地區——ss騎兵部隊在費格萊因將軍的指揮下,7月份開始就在大沼澤地帶實施對蘇軍逃散部隊為骨幹組成的游擊隊的圍剿追殺,這二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有鄉村城鎮全部受到了嚴格的甄別——烏克蘭族的,波蘭族的,其他有可能受到蘇聯人壓迫而與德國人合作的,全部被保護起來,而那些沒有通過甄別,被認定為同情支援游擊隊的村落,則全部集結起來,婦孺老者單獨關押作為人質,壯勞力則全部罰為奴工營,並且按照村落為單位聯保——只要所屬村落有壯勞力奴工逃亡,那麼就處決5倍逃亡人數的該村落婦孺,如果某個村鎮的居民有10%以上的奴工逃亡,就全部處決該村鎮的所有人質。

    靠著前面兩招,希姆萊在短期內為東線的鐵路改築工程擠出了80萬人的俄羅斯族奴工,每一列專門的寬軌鐵路剪軌車,都會配屬數千名的俄羅斯奴工進行那些前後期的輔助工作。在火車稀少的日子,這樣一支奴隸隊伍一天就可以翻修改造30~40公里的鐵路。隨著鐵路改造的不斷延伸,德國人的軍火轉運站也就可以不斷往前延伸——幾個月前德軍剛剛越過邊境的時候,在布列斯特附近就需要卸載重裝一次,把標準軌距列車換成寬軌車跑完俄國境內剩餘的路段,而到了現在德國人已經可以在巴拉諾維奇完成這個重新裝車的工作了,也就是說,從布列斯特到明斯克之間三分之二的鐵路已經被改成了標準軌,數量不足的寬軌火車因為需要完成的運輸路程減少了200多公里,往返頻率也就得以增加,彌補了前沿運能的不足。

    「呼,前面就是捷爾任斯克車站了。修到捷爾任斯克車站,所有人都可以得到加餐和額外配給,如果不想餓死的話就趕快干!」

    看到遠處出現的捷爾任斯克火車站,ss監工部隊的軍官們終於開始輕鬆下來,捷爾任斯克-明斯克-鮑裡索夫這一段鐵路是有復線可以用的,修到那裡之後,後面的工期就可以加快了,再也不用和之前一樣干幾個小時活兒就給後面的火車停工讓路外加修築臨時卸貨站。

    不過輕鬆歸輕鬆,驗收還是必須嚴格對待的。這些俄羅斯人對德軍心懷仇恨,如果不嚴格驗收的話,很難保證他們幹活兒的質量。一個小時後,最後一顆重新加固、改平枕木的道釘被釘嚴實了,然後一列測試的標準軌距機車從後方緩緩駛來,吭哧吭哧的輕響似乎說明鐵軌改造後鋪設地還算平坦,而一群群俄羅斯奴工則在槍口的指點下站在自己負責的工段面前等待驗收——德國人定下過質量標準,如果火車開到某一個村鎮的俄羅斯奴隸或者某個營連的蘇軍戰俘負責的工段時發生翻車或者別的什麼交通事故,那麼,德軍就會處決整個村子的奴工或者整個連的戰俘。

    轟鳴的火車,和落針可聞的寂靜,最終無傷大雅地完成了,只在斯托爾布齊的一處彎道測試機車出現了車輪離地的現象,顯然是幹活兒的人沒有測算好離心力傾角所致,不過鑒於這些人沒有啥工程經驗,也不怎麼看得懂德國工程師提前出具的施工圖紙,最後經過一番討論後,ss部隊非常寬宏大量地只槍斃了十幾個對該路段負有領導責任的戰俘軍官,就算是驗收通過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