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正文 第五十六章 拆東補西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根據總參謀部和國防委員會下發的《下一階段裝甲部隊發展規劃綱要》,要求下屬各廠所有t-34系列坦克,除t-34-85外全部停產,只保留底盤生產線,停工的組裝線即刻轉產su-85m型驅逐戰車。t-34-85產線也應當在su-85m的生產進入全速後轉產。」

    「什麼?t-34停產?那我們拿什麼給前線部隊打德國人用?」同樣的疑問,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哈爾科夫坦克廠、喀山坦克廠、古比雪夫坦克廠一再上演,各個軍工企業的廠長們對於這種亂命簡直不敢相信,直到傳達命令的內務部官員公佈了t-34獨有的均質鋼裝甲結構在德國人的碎甲彈攻擊下脆如薄紙,而德國人的格柵複合裝甲卻堅挺依舊的對比測試後,這些桀驁的地方大員們才不得不走出車間和辦公室,接受市場的審判。

    當然,以蘇聯的工業基礎和高端金屬加工業規模,要他們和維勒安那樣用格柵複合裝甲是不可能的,不但沒那麼多錢用不起,也沒有掌握足夠的熱鍛壓技術。那麼在形勢的逼迫下,蘇聯人選擇了一條原本戰前和法國人的技術交流中得到的折衷辦法。這種辦法來自於蘇聯人的「蘇聯級」戰列艦建造工作。

    蘇聯人在1917年以來就沒有過新造戰列艦的經歷,當斯大林拍腦門要搞「蘇聯級」戰列艦的時候,很多技術都是對外交流得到的,法國人和蘇聯人的關係在戰前算不上親密,不過在大蕭條時代積累下來的經貿合作讓法國人也不至於因為防範蘇聯而有錢不賺。當時法國人的「黎塞留級」戰列艦是世界上第一款在主炮塔內使用了防崩落內襯層的戰列艦——這種材質可以有效防止敵人的戰列艦高爆彈和穿甲彈在擊中「黎塞留」主炮塔時出現雖然無法擊穿正面炮盾,但是爆炸震波卻可以把炮塔內壁崩裂飛濺殺死炮手。

    而法國人之所以在這方面走的領先,也並不是因為這種技術有什麼明顯的難度,只是因為法國人是當時海軍列強中最熱衷於「多炮門、少炮塔」注意的國家——無論是「黎塞留」還是「敦刻爾克」,使用的都是兩座四聯裝主炮塔,這種情況下,損失一座炮塔就相當於損失了全艦一半的火力,同時雙主炮塔背負式前置還有可能導致被高爆彈擊中時兩座一起報銷的危險,因此法國人也就不得不比全世界所有國家更加重視主炮塔的軟xing防禦。

    斯大林也是一個多炮門注意者,為了迎合總樞機的愛好,蘇聯人在設計「蘇聯級」戰列艦時一共出了6個子方案,其中5個用了四聯裝炮塔,因此蘇聯人也就很順理成章地從法國人那裡花了不菲的代價引入過裝甲防崩落內襯層的技術。想不到在「蘇聯級」戰列艦全部作古的時候——不是沒有完成就被炸碎在船塢裡,就是船殼被德國人繳獲——這項技術卻有了歪打正著用在坦克上的那一天。

    可惜,t-34逼仄的內部空間讓它不可能再有改造的余輛,考慮到蘇軍近期基本上只會打防禦戰,痛定思痛的朱可夫把主意打到了su-85上,讓科金設計局臨時鼓搗出了su-85m方案。su-85m是su-85的改良型號,在su-85的正面裝甲背後加焊了一塊20mm厚度的防崩落內襯裝甲以防禦碎甲彈的飛濺殺傷,同時還可以等效提高坦克的防禦厚度。加裝了新鋼板後,su-85m驅逐戰車的正面厚度加強到了95mm,再算上傾斜裝甲帶來的等效強度提升,德國人的4號坦克75mml48主炮要接近到800米內才能擊穿這種裝甲,黑豹-2對這種裝甲的秒殺距離也縮短到了1500米,好歹是可以在防禦戰中勉強頂一下德國人的裝甲部隊——當然這一切都是靠拆東牆補西牆換來的,改造後的su-85m機動力遲鈍,機械故障因為重載運行而提高了數倍,側向防護仍然薄弱,只能算是一種防禦戰中臨時拼湊的武器。

    …………

    對於蘇聯人來說,su-85m能否在短時間內頂住德國人,為蘇聯爭取到拉攏盟友,籌備防禦所需的時間已經是一句後話了——因為即使當天su-85m的轉產就開始,起碼也要個把月才能出樣車然後量產,這對於眼下迫在眉睫的莫斯科防禦戰絲毫幫助都沒有。

    既然如此的話,頗有遠見的斯大林和朱可夫為什麼還會做這種損眼下戰力、圖遠期實力的盤算呢?很簡單,那是因為德國人在11月3ri拿下莫扎伊斯克後,經過數日的努力,已經沿著莫扎伊斯克環線鐵路奮勇突進,在不遠的將來就會徹底完成對莫斯科的圍城——屆時,剩餘的170萬蘇軍戰鬥人員、45萬莫斯科武裝市民、6000門輕重火炮、1萬多具簡易反坦克武器、700輛坦克、突擊炮和900架作戰飛機將被被圍困在以莫斯科為圓心,半徑100公里的莫扎伊斯克環線鐵路內。

    莫斯科被合圍後,斯大林就算想用添油戰術往莫斯科城內補充援軍也將變成不可能,他們必須依靠城裡的剩餘人馬撐過後續的三個月,然後再後方積蓄足夠的力量,然後才能考慮是否裡應外合打破德國人的包圍圈的問題。su-85m驅逐戰車和100mm口徑的d-10反坦克炮等項目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佈置下去的。

    或許有人會問:莫斯科防禦圈內怎麼還會有170萬人的蘇軍戰鬥人員呢?在10月初莫斯科會戰開始的那一刻時,蘇軍總數就不過兩百二三十萬出頭,維亞濟馬戰役一下子殲滅蘇軍103萬人之多,莫扎伊斯克防線的戰鬥蘇軍再次損失了25萬人,按理說能剩下百萬大軍就很不錯了,難道貝利亞抓了所有莫斯科青壯都去當兵了?

    事實並非如此,貝利亞確實抓了不少莫斯科青壯拿起武器,但是那些人只能算作武裝市民,這170萬人確確實實是正規的蘇軍,至於多出來那六七十萬人馬麼,歷史上是不存在的,但是此刻因為莫斯科的形勢之危急遠過於歷史同期,所以貝利亞在斯大林昏迷、局勢危急的那段時間裡,向斯大林那個當遠東沙皇的格魯吉亞老鄉阿納帕先科大將下了求援令——必須竭盡所能立刻調集全部可以調動的遠東軍隊前往莫斯科。

    阿納帕先科沒有辜負斯大林對他的絕對信任——原本他已經在前線戰事危急之時向斯大林拍胸脯說每個月可以給斯大林2個集團軍,10月份的人馬本來已經調度到位了,結果斯大林還嫌不夠,不僅要提前調撥11月份的援軍,還把要求的規模增大了三倍。阿納帕先科大將把朝鮮地區和海拉爾、海參崴的蘇軍幾乎抽乾了才湊足了斯大林要的兵員數量,又弄到了足夠的火車皮,然後運輸部門又發現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運能根本不夠支持短時間內集中運輸那麼多人,只好採取沙俄時代在日俄戰爭時用過的老招數——不考慮單線鐵路的運能極限,用一次性運輸的方式破壞性使用火車——數以百計的蘇聯火車皮被按照一錘子買賣的方式瘋狂地從遠東地區往烏拉山以西拉人,到了目的地車站之後不掉頭而是選擇直接進倉休整,實在堆不下的就推出鐵軌翻倒留待日後修復。阿納帕先科大將填了幾十萬勞工的生命修出來的那條河西伯利亞大鐵路平行的簡易公路也派上了大用場,在火車需要調度轉場的空檔,數以千計的汽車扮演了短板銜接的填充劑角色,完成了這一部隊調度史上的奇跡,在德國人切斷莫斯科與後方的鐵路聯繫之前,把額外的5個集團軍送進了莫斯科。

    完成了這一切後,阿納帕先科自己的局勢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在斯大林在8月份開始從遠東抽調兵力之前,遠東蘇軍兵力頂峰達到過148萬人,10個集團軍90個師的編制,在斯大林分批抽血時,這個規模也沒有跌破過110萬,雖然裡面的士兵訓練程度和戰鬥意志隨著補充的換血出現了急劇的下降,但是好歹蘇聯本國士兵的人數規模還擺在那裡。

    這一次的抽調,實在是太過緊急,滿足了斯大林的要求後,阿納帕先科發現哪怕把所有西伯利亞奴隸營的流放者都放出來武裝起來也不夠填補遠東本地的蘇軍衛戍部隊人數,只好把腦筋花到了強征蘇聯在遠東的佔領區偽和諧軍頭上。

    在1942年底的時候,阿納帕先科曾經在此把遠東蘇軍用非常殘暴的方式擴充到140萬人的龐大規模,試圖嚇住蘇聯在遠東的敵人防止他們蠢蠢欲動,但是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樣外強中乾的虛張聲勢是沒有用的——這10個集團軍編制、140萬人的蘇聯遠東軍區部隊中,真正來自俄羅斯族和其他蘇聯本土種族的士兵只有3個集團軍編制、40萬人的規模而已,其中在巴巴羅薩行動之前就參軍的「老兵」(所謂的「老兵」,從巴巴羅薩的時間表來看,也就是當兵半年以上就算老兵了)只有1個集團軍12萬人,其餘28萬都是當兵不夠三個月的普通遠東蘇聯人或者剛剛從奴隸營裡面放出來的流放者。

    另外100萬新蘇軍的組成更加複雜,有2個集團軍是遠東盟友和佔領區合作者組成的部隊——其中一個集團軍全部由se會注意國家蒙古派志願者組成,清一色的蒙古族,另一個集團軍則是由滿洲族和朝鮮族、遠東三省土地上的蒙古族人組成。這2個集團軍總兵員人數30萬左右,雖然不是蘇聯人組成的,但是也還算可靠,蘇聯人至少還敢把人手一支的莫辛納甘裝備給他們。

    最後70萬人、5個集團軍的部隊是蘇聯人眼中最不可靠的——因為這些人來自於蘇軍在遠東佔領區內強征的漢人士兵,為了拉起這70萬人,蘇聯人消耗掉的漢人人口達到了百萬——另外二三十萬都是在拉壯丁的過程中被處決或逃亡成功的。

    蘇聯人和日本人在1939~1940年的戰爭中,在遠東的關外土地上一共造成了一兩千萬人的漢人人口流失,大部分都是屠殺所致,剩下的則是因為比較幸運得以逃亡到關內常公凱申的控制區內苟且偷生。在關外諸省,漢人對蘇聯人的仇恨甚至超過了日本人,現在阿納帕先科卻強征這樣的部隊來補充邊防人馬的不足,可謂是與虎謀皮了。

    阿納帕先科顯然也預料到了風險所在,所以這些漢軍都沒有資格在平時配發武器,只能用木頭操練,真的需要用督戰隊的機槍驅趕上陣的時候才能配給武器,免得部隊提前造反。而蘇聯人對部隊總人數的比例限制也是出於這種考慮——總計140萬人的部隊中,蘇軍占40萬人,多於滿蒙朝族軍的30萬,可以勉強控制,然後再用受信任度1、2級的部隊去控制同等人數的漢軍,否則以關外尚餘兩千萬的漢人人口,憑阿納帕先科碎骨吸髓的徵兵力度,再征出一兩百萬漢軍也是有可能的。

    「但願靠29年的中東路餘威,和40年對日殺戮的氣勢,可以震住常凱申這個不思進取的守門之犬吧。」這是阿納帕先科大將在籌備萬遠東方面軍在1942年底時最大的心願。在他的南面,漫長的國境線上,是遠東國300個師的龐大兵力,包括60個經過對日對英作戰鍛煉起來的德械師。在歐洲戰事日漸熾烈的時候,一旦遠東國的八百萬陸軍投入到對其中一方的支持中,一定會對蘇聯和英國的亞洲勢力產生毀滅性的影響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