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正文 第十九章 北極熊末日-下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根據前線戰報及截獲的蘇軍各部通信情況顯示,截止4月10ri為止,梅列茨科夫大將的蘇軍西北方面軍剩餘戰鬥人員110萬人,民兵力量30萬。(:隨夢,)

    在持續一周的戰鬥中,大約8萬名蘇軍士兵和6萬民兵部隊被切斷在芬蘭灣南岸突出部內,不過這一地區內因為仍然有一定的存糧和城市建築,被圍蘇軍還可以有效地堅持抵抗;在北面,大約45萬人的蘇軍戰鬥人員和9萬名民兵力量被圍困在拉多加湖-涅瓦河防區內,切斷了回到聖彼得堡主城區的歸路。

    戰鬥傷亡部分,一周的戰鬥共計在三個方向上擊斃蘇軍55000人左右,傷俘12萬人,摧毀蘇軍裝甲戰鬥車輛450輛,輕重火炮2800門;梅列茨科夫在聖彼得堡城內剩餘的防禦部隊包括民兵在內僅餘60萬左右,而且莊家戰鬥車輛已經損失殆盡。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蘇軍被圍部隊徹底被殲滅,敵我兩軍在聖彼得堡戰區的力量對比就會發生質變性的傾斜。」

    莫德爾大將在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內,慷慨激昂地介紹著自己戰略佈局取得的偉大勝利,他已經看到了『彼得堡征服者』這個名字在向他招手了,完成這件大功,晉陞為元帥也就是必然的了吧。

    「如果情況屬實的話,各部隊應當做好進行第二階段作戰的準備,一旦肅清被分割包圍的蘇軍部隊,就可以展開對聖彼得堡主城區的強攻作戰了」名義上還是集團軍群司令的勒布元帥下達了可能屬於他最後一條重要命令,隨後補充道,「關於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立陶宛、波蘭志願軍參戰的問題,就交給莫德爾大將處置吧,這些部隊不包括在國防軍的序列中,我拒絕指揮。」

    拿下聖彼得堡的大功,哪怕與去年冬天進攻受挫的暫時性失利相抵,對於目前名義上還是北方集團軍群司令的勒布元帥來說,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功,足以讓他繼續在這個位子上坐下去——需知聖彼得堡當初在制定巴巴羅薩計劃時,就是德軍對北方集團軍群定下的終極目標了。

    可是勒布元帥還是知道自己不久就會被調離這個位置,因為自己不夠聽元首的話,也不夠阿附那個鬼鬼祟祟的奸佞小人維勒安.蒙斯克,所以元首一定會想辦法用莫德爾取代自己的。

    現在,對方已經出手了,對明顯的招數,就是武裝檔衛軍組織了一批外籍志願部隊來支援最終的攻城血戰。

    1942年冬天,維勒安.蒙斯克部長扶持的傀儡奧斯蘭邦聯就組織起了3個拉脫維亞師、3個愛沙尼亞師和5個立陶宛師、10個波蘭師組成的外籍志願軍隊,總計編成2個集團軍作為對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支援預備隊。

    這些部隊裡面,拉脫維亞人和愛沙尼亞人是真心和蘇聯人死幹到底的,立陶宛人和蘇聯人有死仇的也不少,至於波蘭人,他們民間對德國和蘇聯的仇視程度是差不多的,能夠主動加入德軍志願部隊上前線的,除了那些有兄弟朋友在卡廷事件中被蘇聯人屠害了的之外,就只剩下那些在舊軍隊中混了多年沒有別的謀生技能混口飯吃罷了。

    不管這些外籍志願部隊有幾分真心,對於這些哄騙外國人來打殘酷的城市戰的行為,勒布元帥等一些老派高級將領還是很反感的,可是一個德軍將領的身份又告訴他們,這一招對於節約德國士兵的生命是最好的辦法。從耶路撒冷、巴格達的時候利用阿拉伯人,到開羅、亞歷山大利用埃及人,到敖德薩的時候利用羅馬尼亞人,維勒安.蒙斯克部長和他的武裝檔衛軍體系已經成功進行了多次這樣的案例,數年來為德軍的偉業傷亡的外籍人員也有近百萬人之眾了。

    可惜,虛偽的榮譽感讓德軍老派將領們潛意識認同這種做法,面子上又不能接受。所以被絕對狂熱忠於元首,肯為了元首不擇手段的莫德爾、賴歇瑙等將領逐步取代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得到了勒布元帥的首肯後,莫德爾接過了對聖彼得堡最終攻擊的全權指揮權——其實這也是維勒安.蒙斯克部長在幫助他鋪路,因為受武裝檔衛軍體系直接指揮的外籍志願部隊在維勒安的指示下,根本不可能接受除了莫德爾以外的其他北方集團軍群主要將領指揮。

    …………

    從涅瓦河岸直到芬蘭灣邊,一個弧形的包圍圈死死箍住聖彼得堡核心市區,把外面的蘇軍部隊與城區割裂開來,從4月中旬後半葉開始,被飢餓驅使的蘇軍士兵們發動了最後的決死衝鋒,如同一**無力的浪花一樣撞死在一周前還在他們自己手中的防線上。德軍機槍那裂帛的嘶吼此起彼伏,每一串子彈都會帶走數條乃至十數條生命,到了4月20ri,被圍在城外的蘇軍不但吃光了糧食,連炮彈都變得基本絕跡,只剩下靠人命萬歲衝鋒打精神戰。

    3天內,德軍的機槍手和炮手中,不知培育出了多少個類似於『奧馬哈之獸』的『涅瓦河之獸』,十幾萬蘇聯人的屍首層層疊疊地在德軍的鐵箍陣地之前疊成了堆,撂成了摞,而且還有不斷增高的趨勢。涅瓦河的河水通底盡赤,從拉多加湖一直到流入芬蘭灣為止,找不出一絲沒有泛紅的河段,把那座被邪惡帝國改名為列寧格勒的城市變得名副其實——這才是列寧格勒應有的樣子,不是聖彼得堡!

    蘇聯人終於撐不住了,4月26ri這一天,幾乎喪失了所有精銳,徹底彈盡糧絕的城外蘇軍殘部選擇了投降,兩個方向的包圍圈中的蘇軍士兵在十幾天的戰鬥中減員了一半多,只剩不到30萬人投降了德軍。

    可惜,他們的嚴酷命運還沒有到此為止,他們以為只要投降就可以被納入俄羅斯解防軍的序列中,好歹先吃口飽飯混個幾個月的休整訓練——可是現在已經不是1942年底了,現在進俄羅斯解防軍可不是這麼好進的,那都是要經過現實的殘酷篩選的——比如像俄羅斯解防軍一樣靠血戰拿下哈爾科夫、並且在後續作戰中多次重創蘇軍沃羅涅ri方面軍的兵力。

    這些剛剛投誠的新丁什麼都沒有,而且德軍此刻正是緊缺炮灰的時候,讓他們就地頂上總比讓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這些堅決反蘇的軍隊去當炮灰好。

    當然,為了防止這些僅僅因為缺糧缺彈不得已而投降的蘇軍士兵,為了防止他們又很快反水,給他們直接發放武器參加一線戰鬥肯定是不合適的。萬一他們拿到了武器後再次反水就麻煩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莫德爾大將基於拿來注意的考慮,很爽快地把曼施坦因半年前在塞凡堡幹過的事情複製了過來。

    也就是把蘇聯戰俘編入炮兵部隊,讓蘇聯人擔任炮兵對轟作戰中的裝填手、炮手,扮演反制炮擊中的誘餌角色,和城裡的梅列茨科夫所部進行對耗作戰,反正梅列茨科夫守住聖彼得堡最後的依仗就是炮兵部隊了。

    隨著這個殘酷命令的下達,一個詭異的現象在圍城陣地前沿鋪開。一群群剛剛走進戰俘營的蘇軍戰俘被mp40衝鋒鎗督戰逼著進入一處處攻城炮兵陣地,操作著德國人繳獲過來的蘇制152mm和122mm重炮,和城裡的同胞亡命對擼,一個個誘餌陣地被蘇軍的精確反擊炮火覆蓋,滅殺,留下一地蘇軍戰俘扮演的炮兵死屍,隨後被釣魚釣出來的蘇軍炮兵陣地也會受到更加嚴酷的反制。而一旦被勒令作為炮兵的蘇軍戰俘有逃跑或者調轉炮口的行為傾向,德國人的機槍掃射就會落在他們身上——為了防止蘇聯人造反,這些蘇軍戰俘在cāo炮的時候沒有被派發任何自衛xing輕武器。

    這樣的戰術持續了將近一周,幾乎可以達到擔任攻城炮兵的蘇軍戰俘每戰死一萬人,就能兌換掉城內守軍四千條人命的效率。這一戰術發展到後期,尤其是梅列茨科夫大將掌握了德國人的毒辣狠招後,還試圖改變戰術減少損失,結果卻得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在得知被德國人放出來當炮兵的蘇軍戰俘是沒有自衛xing輕武器的,加之這些陣地為了達到最好的直瞄火力效果往往佈置到了最前沿,梅列茨科夫發動了數次規模xing的反衝鋒試圖摧毀這些陣地,一開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後來很快就被德國人摸清了規律,佈置下重火力部隊對蘇軍反擊的衝鋒部隊造成了極大殺傷。哪怕蘇聯人的反衝鋒部隊攻入了蘇軍戰俘操作的炮兵陣地,德國人也會毫不猶豫毫不吝惜地用二線炮兵部隊無差別覆蓋失守的陣地——反正這片陣地上的不是蘇軍士兵就是曾經的蘇軍士兵。

    莫德爾大將遵守了元首和維勒安部長的指示,對於聖彼得堡這座邪惡之都,沒什麼俘虜可以留的,30萬投降者在人命耗盡後,城內梅列茨科夫大將的殘餘部隊也被消耗減少到了不足50萬,其中正規軍僅30餘萬。莫德爾知道這是最後投入來自波羅的海國家的外籍志願攻城部隊的時候了。

    4月的最後一天,22個師的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波蘭志願部隊投入到了最終的攻城決戰中,德國人只是出了6個師的部隊擔任輔助攻擊任務——主要是給攻城部隊提供『突擊虎』和『灰熊突擊炮』等拔除城市堅固建築的利器,外加部署高機動性的自走火箭炮和自走噴火戰車隨時殲滅蘇軍有組織的堅固抵抗點。

    攻城巷戰沒有任何可以投機取巧的地方,一切都一如既往地冗長而血腥,一批批的士兵倒下,一批批的建築被夷平,一塊塊街區因為難以攻克被集中燃燒彈徹底焚為灰燼;一座座港區的人工島在重炮部隊被摧毀殆盡後,遭到了德國人的輕重巡洋艦一兩千米距離內的直瞄抵近射擊。

    殘酷血腥的巷戰從4月底持續到了5月底才算結束,超過百萬軍民在這一個月的血腥屠戮中被殘殺,那些蘇聯各級檔正機關和科研院所軍工企業一旦落入波羅的海國家攻城部隊之手,隨之而來的就是所過白地的血腥洗地,無論老幼婦孺統統殺盡,雞鴨豬狗一個不留。

    5月25ri,蘇軍西北方面軍總司令梅列茨科夫大將的司令部被德軍及僕從的志願部隊攻陷,有著『北極圈霸主』之稱的梅列茨科夫大將吞槍自殺,自其以下22名蘇軍將領或被俘或自殺或擊斃,5月26ri,冬宮和聖艾薩大教堂兩處聖彼得堡城內的標誌性建築業被拿下,次日,城內有組織的抵抗被全部殲滅,只剩下三四萬人的殘餘部隊躲在廢墟和坑道內和德國人游擊,不過這些行動已經不需要德軍主力的介入了,完成可以留給那些仇視俄羅斯人的拉脫維亞部隊來搞定——反正他們接到的命令是,槍殺任何一個在城裡看見的沒有穿著攻城部隊軍裝的活物,不需要詢問,不需要甄別,不需要警告。

    從1942年9月初步圍城,到1943年5月底聖彼得堡最終陷落,在這一地區德軍總計戰死人數達到了8萬人,傷殘22萬。總的來說和戰役的規模烈度相比,這樣的損失還是很不錯的了——當然,這裡面沒有把德國人陸陸續續拉進來的波羅地海諸國和波蘭志願人員的二十多萬傷亡人數戰地被俘後被機槍掃射著逼為炮灰的數十萬俄羅斯人計算在內。

    他們取得的戰果,則是拿下了整個大聖彼得堡地區數個州的領土,蘇軍前後正規部隊被殲滅將近200萬人,民兵和非正規武裝人員戰死及炮灰百萬餘人,蘇占區內三四百萬蘇聯平民死於戰火、飢餓、蘇軍自行徵糧劫掠和後續仇視俄羅斯人的波羅的海國家志願部隊仇殺的,也超過了三分之二的規模。總計300萬俄羅斯青壯年人口和總計五六百萬人口隨著這座城市的灰飛煙滅而一起消失在地球上,城內支撐了蘇聯幾乎一半海軍科研、生產實力和40%炮兵科研、生產能力的蘇軍軍工產業脊柱被打斷,3000多家工業企業和城市一起化為灰燼寸草不留。

    從戰爭開始,截止到1943年5月底聖彼得堡戰役結束,蘇聯人因直接戰爭損失導致的總斃俘等永久性減員達到了2000萬人之巨;因為戰亂導致的饑饉、疾疫、寒冷等非戰鬥xing異常人口衰退600餘萬;被德軍佔領地區控制人口達到了7000萬人的規模,整個蘇聯還剩下7500萬人口的未被佔領區可以抵抗——其中一千五百萬人是遠東國關外數省的漢人。

    如果刨除這些漢人人口的話,蘇聯傳統民族可控人口僅剩6000萬、其中願意跟著蘇聯一條道走到黑的俄羅斯族與韃靼族總數只有5300萬,15~50歲男性人口則銳減到了800萬的驚人比例,即使把年齡放寬到10歲至70歲的男性,總人數也不過1400萬,蘇占區的男女人口比例達到了1:3。

    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明顯向德國人傾斜了,俄羅斯族的鮮血,即將流乾。也許在這個夏季的猛攻之後,這頭龐然巨獸就會被撕裂到只剩蒼白的表皮和枯瘦的骨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