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正文 第三十二章 江陰之虎薛伯陵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元首,大喜,大喜啊!」帝國宣傳部長保羅.戈培爾的電話把希特勒從淺眠中叫醒。按理向希特勒匯報大事這樣的橘色不該由戈培爾部長來擔當,但是考慮到一般沒有點地位的人是不敢把已經有點神經衰弱的元首從睡夢中吵醒的,所以這個苦差事最終落在了勇於任事的部長先生肩上。

    「保羅!你搞什麼,是想告訴我奧賽梯族這個名詞已經被威廉變成歷史名詞了麼?這不是前兩天就已經可以推測的出來的結果麼?不過倒是快了一些……怎麼這麼快就殺光了。」

    「不是的,不是的——是受到我們在高加索地區和頓河大灣地區的巨大勝利所感召,遠東國的蔣校長終於在今天白天——嗯,我是南京時間——向蘇聯人宣戰了,遠東國300個師、550萬人的一線陸軍部隊,已經在中蘇兩國大約七千公里的邊境線上全面發起了進攻。」

    「那傢伙終於動了麼?真乃天亡史達林!」希特勒激動得渾身發抖,掏出床頭的懷表看了一下,德國時間現在還是半夜,可見戈培爾示第一時間拿到消息後就來匯報了,「進攻順利麼?唉,看我,才剛剛開始呢,算了,天亮後再告訴我進展吧。暫時也不需要做出處置,靜觀其變即可。」

    「是的,元首,有任何進展我會立刻通知您的——那,您看,那份您早就首肯過的對遠東國聲援的聲明,是否第一時間發出?」

    「嗯,就按你的措辭辦——先讓約阿希姆的發言人發表正式聲明,你再天亮後組織全民講話,剩下的你自行裁處吧。」完這些,希特勒就倒頭睡了回。

    儘管不斷告誡自己要冷靜,但是終於有盟軍捅了斯大林的菊花所帶來的那種興奮感可不是這麼容易壓下的,天亮前的最後三四個小時是那麼難以挨過,以致希特勒輾轉半晌後不得不再起來吞了兩枚安眠藥才沉沉睡。

    …………

    地球的另一側,血與火的篇章才剛剛拉開序幕。300個師的遠東軍隊被分成了4股,或攻或守擺在了七千多公里的邊境線上,其中防禦性部隊與預備隊的規模總計包括70個師,作為漫長的蒙古邊境衛戍部隊。

    進攻力量則有三個突擊方向。首先是40個師的西路軍由此前收復疆、藏,並常年在克什米爾地區和英軍纏鬥的西北戰區總司令何應欽上將統帥,利用這幾年來在西部搶修的鐵路帶來的一部分補給優勢和開戰前大半年的軍備囤積,翻過了阿拉山口向蘇聯在中亞的重要城市阿拉木圖發動了進攻。

    這一路進攻的兵力在3支攻勢部隊中兵力規模是最小的,遠期進攻潛力也是最虛弱的,作戰目標也比較單一——拿下距離中蘇邊境不足300公里的哈薩克第一大城阿拉木圖,切斷土西鐵路,讓蘇聯在中亞加盟國出產的物資無法運到北方。

    土西鐵路是蘇聯人在1927年開始修建的一條鐵路,連接了沙俄在1880年代修建的中亞鐵路(土庫曼斯坦境內的土庫曼巴希至撒馬爾罕)和1890年代開始修建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其起始點位於中亞鐵路的重點撒馬爾罕,經過土庫曼-烏茲別克兩國東部後,沿著哈薩克斯坦與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的邊境一路向東北延伸,至阿拉木圖後北拐,在鄂木斯克與新西伯利亞之間匯入西伯利亞大鐵路,是蘇聯人把中亞五國出產的物資運到北方與歐洲部分的大動脈之一(中亞五斯坦加盟國的物資運到蘇聯北部和烏拉山以西的另外一條主要通道是裡海的內湖航運,但是現在在維勒安的中東戰區作用下,裡海航運已經被德軍掐斷)

    在蔣校長的作戰計劃中,西路軍拿下阿拉木圖後,如果尚有餘力的話,還可以沿著土西鐵路繼續突進,進取吉爾吉斯斯坦與塔吉克斯坦全境、烏茲別克斯坦東部一角,形成阿拉木圖-比什凱克-塔拉茲-塔什干-撒馬爾罕這一前沿地段,把中蘇邊境西北段南部普遍推進200~400公里,光復沙俄1870~1880年代從螨清中割讓的三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而且還有可能和沿著中亞鐵路方向配合xing推進的德軍在撒馬爾罕會師,徹底打通遠東國和德國佔領區之間的大陸鐵路交通線——不過這一切現在因為德國人在高加索方向的行動出現了一些意外,牽制了中東戰區幾乎全部的武裝檔衛軍主力,短時間內不太可能實現了。

    與西路軍相比,遠東軍隊的中路和東路攻勢後勁要持久得多——這主要是得益於遠東國東部地區本來就是工農業和交通資源密集地地區,後續作戰部隊和物資比較容易補充,而不用像西路軍那樣囤積個大半年後打仗打個幾個月就耗盡了此前千辛萬苦送到邊境地帶的武器物資。

    中路軍由39年被日本人打殘後遭蔣校長徹底收服的閻老西坐鎮、杜聿明統帥的60個師人馬,主要由原桂系和其他地方軍閥武裝打散整編的人馬組成。從張家口、大同兩路方向出關北進,攻擊蒙古南部要衝烏蘭察布,並以此直搗蒙古腹地。

    最後的重頭東路軍由在對日和對英作戰中屢立大功,被日本人稱作「江yin之虎」的薛岳薛伯陵統帥,以60個師的原東北軍新編師為前導,以中央軍嫡系60個德械步兵師、5個裝甲師、5個機械化師為應援,從山海關至張家口一線出關東進,直搗關外五省,收復已經淪陷十二年之久的東北失地。

    …………

    遠東軍區的阿帕納先科大將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莫斯科戰役結束後俄羅斯族預備役兵員的徵兵工作才剛剛緩過氣沒兩個月,斯大林同志又因為斯大林格勒外圍頓河大灣方向和德軍之間的反覆奮死搏殺重新加重了阿帕納先科大將肩頭的徵兵重擔。坐鎮莫斯科的朱可夫與斯大林格勒城內的葉廖緬科更是每天雪片一樣的請求增援函件往斯大林中送,然後被斯大林原封不動推到阿帕納先科這裡。

    蔣校長發動全面進攻的時候,新西伯利亞以東的防區內,阿帕納先科司令麾下的蘇軍部隊只有6個集團軍的編制,外加大約2個集團軍30多萬人的美軍作為增援力量——別看集團軍級別的名頭不少,但是其實這些部隊都是剛剛抽走了大部分訓練三個月以上的老兵到西線,留下很多大窟窿等著重新強拉的民夫填填補進的——2個俄羅斯族士兵構成的集團軍架子下面,實際上只有不到2個滿編步兵軍的戰鬥人員,剩餘4個集團軍包括1個蒙古集團軍、1個朝鮮/滿洲人集團軍、2個漢人集團軍,戰力尚且還算完整,但是士氣和戰鬥意志如何就不知道了。遠東軍區歸阿帕納先科大將直接統轄的人馬,計有22萬俄羅斯士兵、19萬蒙古軍、16萬朝/滿軍和55萬漢軍。

    戰爭物資方面,蘇聯人的武器彈藥倒還算充足,財大氣粗的米國人運來的援蘇物資都是在遠東諸港上岸的。日本艦隊在珍珠港戰役中受到重創後,餘力也不足以阻擋米國海軍對北方航路的控制,只能是暫時把有限的海軍力量集中到南線,力爭拿下對日本本土與南洋資源重地之間航線威脅最大的菲律賓。所以從符拉迪沃斯托克到瀋陽,從哈爾濱到海拉爾,各個西伯利亞大鐵路和中東路、南滿路上的大城市武器倉庫裡都堆著準備西運的美式裝備。

    當然,有武器和可以形成戰鬥力之間,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蘇軍最大的問題是——部署在遠東的20多萬俄羅斯族士兵,經過美式武器基本使用訓練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反而是朝鮮、蒙古和漢人士兵,受到的美式武器使用訓練要稍微多一些。

    形成這種詭異的形勢其實是非常容易理解和解釋的——海量的美援物資注入蘇聯遠東地區後,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運能自然是無法承載的,在運能不足的情況下,優先運輸前線最短缺的、或者蘇聯人自己的烏拉爾工業區無法提供的物資也就成了必然的優選法則。蘇聯人在哈爾科夫和庫賓卡的坦克廠在撤退的時候受創嚴重,聖彼得堡這座蘇聯第一大火炮生產城市在陷落的時候,困在北方戰區的設備更是十不存一——因此蘇聯人對於運輸m-26『潘興』坦克和m36『螢火蟲』坦克殲擊車是不遺餘力的,因為這些東西,歐洲部分工業產能不足,戰場損失大,缺口很大。

    但是在輕武器方面,俄羅斯族和韃靼族士兵在東北亞被徵兵後,很少會接受美式輕武器的使用訓練,因為蘇聯人不缺槍支和槍彈的生產企業,這些未來注定要上歐洲前線的士兵,沒必要多花時間學習美式輕武器的使用,西伯利亞大鐵路傷員也沒法撥出額外的火車皮運輸上百萬的m1加藍的步槍或者m1917白朗寧自動步槍以及它們的彈藥——這些槍是優先為協防東北的美軍和那些注定用來防禦遠東地區的蒙古軍和滿洲/朝鮮軍準備的。

    阿帕納先科大將這種高效率而獨斷專行的統籌不能不對,但是在戰爭爆發的這一刻,它留下的深淵後患,很快就表現了出來,20多萬沒有扛過米國槍的俄羅斯族/韃靼族士兵,要監督七八十萬扛過米國槍的滿蒙、漢族士兵抵抗遠東國的進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