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章 節目錄 第一章 靜靜地頓河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重生)

    蘇聯人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大的,那是一種近乎於野獸自然進化自然適應一樣的能耐——嗯,如果有bandai高達系列的腦殘粉的話,那麼就可以用「惡魔高達」那種野生化的特性去加以理解——所以德國人那些基於技術瓶頸而無法完全仿製的先進裝備,在蘇聯人手中依靠山寨學個形似還是費不了幾個月的時間的。

    早在30年代,蘇軍就開始了研發自走炮和驅逐戰車的嘗試,只是因為t-34系列坦克的巨大成功,自走炮往往因為機動力跟不上t-34系列的快速推進和大續航能力而逐漸被發射載具輕便xing更加顯著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所取代而漸漸擠佔了後續研發的資源,至於驅逐戰車,更是因為蘇軍裝甲部隊的坦克本就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沒必要再費神弄出那些臨時嫁接產物去拼湊。

    縱然如此,爛船還有三斤釘,在各類裝甲戰鬥車輛上得到了充分技術經驗儲備的蘇聯人在看出了德國人的三號「追獵者」驅逐戰車及後續四號「灰熊」突擊炮在對抗敵軍比自己更為重型、堅固的坦克時取得的巨大成功後,蘇聯人自然而然把這種應急的武器引為自己下一階段以小搏大的利器了。

    首先被投入戰場的是su-76自走炮和su-85/su-122驅逐戰車。

    歷史上su-76自走炮是一種改良自zis-30自走炮的產物,兩者均搭載了1門格拉賓火炮設計局的口徑榴彈炮,區別在於su-76結構更加緊湊,而且直接可以使用bt-7系列快速坦克的底盤,因此在目前蘇軍後方仍然有一定數量的戰前輕型坦克廢舊庫存的情況下,這款武器成為了讓那些廢料可以低成本盡快投入有效戰鬥的良方——只要加一門zis-3榴彈炮的錢,外加正面鑄造裝甲,那些輕型坦克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不至於對德國人的4號坦克毫無還手之力的單方面經驗值,同時還可以作為前沿的輕型支援火炮,進行仰角45°以內的間接射擊,彌補蘇軍傳統牽引火炮在德國人火箭彈覆蓋的情況下生存力不足的問題。

    至於su-85和su-122,則是把t-34使用的85mmd5坦克炮和作為師屬支援重炮的122mm榴彈炮搭在到了相應的坦克底盤上,以其獲取對德軍裝甲單位的更多反擊能力。關於這些拼湊型裝備的實際效果,就不再一一評述。

    …………

    薩福諾沃,一座位於亞爾采沃和維亞濟馬之間的小城,距離亞爾采沃和維亞濟馬均只有50公里左右的。在數日進攻後,古德裡安上將的裝甲部隊卻在這麼一個形似爛泥坑的城鎮裡被蘇聯人暫時阻擋住了。前期的推進讓進攻部隊脫離了牽引炮兵部隊的火力支援覆蓋範圍,大雨造成的泥濘又讓沒有履帶行走能力的普通牽引火炮在部署跟進方面苦不堪言,無奈之下只有把火力支援任務交給空軍和sdk半履帶自走火箭炮之類的部隊解決。

    「蘇聯人的隱蔽實在是太頑強了,今天早上第10裝甲師2營在沿著城市北側的簡易公路試探性進攻的時候,遭到了蘇聯人大約30輛新式驅逐戰車和數量不明的牽引反坦克炮的伏擊——他們把所有的大炮和驅逐戰車半埋在爛泥堆裡,驅逐戰車只露出一根接長了的排氣管,在之前我軍的3輪火力準備中起碼就擊毀蘇聯人十幾門火炮和驅逐戰車,但是剩下的前沿防禦單位仍然堅持著一動不動,直到我們的黑豹-2接近後才突然反擊。4輛黑豹-2坦克在匆忙中被擊毀,更多的4號坦克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雖然我們很快就反擊殲滅了伏擊的蘇軍反坦克戰鬥群,但是也基於對繼續推進可能遇到的伏擊情況不明而選擇了就地休整。

    中午時分,因為雨止轉晴了一會兒,第10裝甲師嘗試繼續往北深入遠離道路進行深遠迂迴,結果發現蘇聯人在之前一兩個月的準備中,已經把維亞濟馬主要道路兩側的防區內挖掘了上千公里的層層反坦克壕溝,土工作業量只怕有百萬方之多,隨著雨季泥漿的灌注,這些地區的行軍簡直無法進行,稍有不慎坦克就會失去機動能力。當時1個裝甲營陷在泥沼中無法機動後,我們呼叫了空軍派出戰鬥機對失去機動力的裝甲部隊提供空中掩護等待救援,隨後蘇聯人就不顧一切派出了總計150架伊爾-2和la-5組成的突擊機群進行了自殺性強攻,整整一個坦克連的黑豹-2被來自空中的打擊擊毀擊傷,雖然蘇聯人的這次行動中起碼有三分之二的飛機沒能在我軍護航戰鬥機的圍殺下返航。」

    看著薩福諾沃指揮部外連綿不斷的秋雨,古德裡安的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為了準備過冬物資和配合南方的戰鬥,自己在原地拖延了一個月的時間,養精蓄銳準備大幹一場,結果卻是一拳砸在了棉花上——蘇聯軍隊穴地之能堪稱天下第二,那麼短的時間裡就利用天時和土工作業把自己所有野戰行軍的路線統統封死,如果不是經過了這樣一場大戰,誰能想得到,會有人瘋狂到把上百公里的前沿統統用反坦克壕溝灌成泥沼?(穴地能力第一的自然是兩千年來上起穴地攻破易京城、中承河北之地村村地道抗擊倭寇、下至把朝鮮越南山區統統挖成穿山甲貓耳洞的遼冀軍了>_

    「讓部隊停止這種冒險的嘗試吧,在雨季結束之前,不要嘗試離開主要道路機動行軍。看來蘇聯人是算準了把我們的進軍路線壓制到區區幾條路的可選範圍內,然後進行針對性的大縱深重點防禦,我們不能被蘇聯人劃下來的道路給限死,不然機動作戰理論的優勢就一點都發揮不出來了。查一查霍特上將的裝甲集團軍情況如何,是否從其他方向取得了突破。」

    「葉利尼亞方向的情況也差不多,霍特上將在迂迴到傑緬斯克之後,同樣因為泥濘導致的部隊脫節無法快速突破蘇軍的後續防線,無法繼續迂迴到維亞濟馬後方,倒是最南面的曼施坦因上將得益於蘇聯人對來自奧廖爾方向的進攻估計不足、土工作業量較少,而且氣候方面雨量較弱,因此進展還算順利。」

    蘇聯中部地區的雨季,來源於黑海方向的暖濕氣流,因此烏克蘭方向的雨季來得比莫斯科周邊要早上半月有餘,也結束得早那麼多,從烏克蘭方向進攻而來,奪取奧廖爾的曼施坦因上將自然是趕上了一個相對合適的好時機——古德裡安還在泥濘中掙扎,他卻可以找到許多相對乾燥的行軍路線。

    一邊聽著參謀的匯報,古德裡安將軍的心就越來越往下沉,蘇聯人的這種死纏爛打的招數對於拖延時間來說實在是太有效了。這更加堅定了他絕對不能把蘇聯軍隊放回莫斯科節節抵抗,那樣的話,隨著包圍圈的半徑越來越小,德軍騰挪的空間就會越來越逼仄,善於打陣地戰消耗戰的蘇聯人運動xing不足的缺陷就會被彌補了。一定要趁著包圍圈還足夠大,蘇聯人守望相助不力的機會再包一個果斷的大餃子把外圍防線的蘇軍徹底圍殲。

    「向博克元帥去電,申請執行b方案吧。我部就地展開,擴大進攻正面,配合友鄰部隊黏住敵軍。」

    隨著德軍的稍作退卻,西部正面的戰線上的蘇聯人似乎可以鬆下一口氣來,一群一群擁有內線機動路程優勢的su-76/85/122自走炮、驅逐戰車和蠕動的蚯蚓螞蝗那樣在泥坑中晝伏夜出,白天靜待固守緩緩蠕動,入夜後根據德軍的調動部署進行相應的補防。古德裡安依仗著德軍的夜視設備優勢進行了幾次試探性進攻後,很快發現用德軍昂貴的坦克和蘇聯人廉價的無炮塔戰車盲目亂戰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德軍裝甲最大的優勢在於互相貫穿的射程優勢,就算有夜視裝備的指引,夜戰的交戰距離也會明顯近於白晝,這時德國人裝甲部隊的秒殺射程優勢就不明顯了。

    持續到10月9ri為止,古德裡安的部隊只向兩翼展開了大約40公里的進攻正面——這一切的機動都是在步兵部隊穩固推進的同時做到的,完全沒有發揮出裝甲部隊的快速推進優勢。古德裡安小心謹慎的打法固然在殺敵的交換比方面收穫不菲——4天的戰鬥中,德軍一個集團軍群的陣亡人數只有700餘人,卻換取了擊斃蘇軍2萬人,摧毀火炮、坦克300多輛的成績,但是如果從戰略層面來考慮,這種消耗時間的啃骨頭打法卻顯得不是那麼明智。

    …………

    「古德裡安實在是太讓我失望了,他居然在維亞濟馬被秋雨和泥沼擋住了前進的速度,這簡直就是帝國的恥辱,我們征服了法國人,俄國人,卻在一場秋雨和泥濘面前無所作為

    !」

    戰局的發展和戰前的規劃差距太大,讓元首和德軍眾將難免有一些心理落差。歷史上的維亞濟馬戰役完成的還是挺乾淨利落的——殲敵快,穿插深,包圍多,雖然戰損比就目前來看還要更高一些,但是和十幾天就殲滅蘇軍六個集團軍的戰果相比,這點損失就微不足道了。誰知因為蘇聯人的坦克部隊提前出現了頹勢,斯大林一改原本決不放棄一寸土地的針鋒相對策略,重用了老成持重的庫裡克元帥,這人穩得簡直可以把德國人給急出屎來。

    面對元首的勃然大怒,勃勞希契元帥不知該說些什麼,從計劃上來看,蘇聯人應該沒有這種死纏爛打的韌性——他們要麼就崩潰,要麼就衝上來痛痛快快送死,很少會選擇挨打不還手也不後退這種溫吞水的打法。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蘇聯人的思想形態發生了變化——斯大林是一個要求不許後退一步的統帥,但是庫裡克在和古德裡安、赫爾曼.霍特交手的一開始就大踏步退了二三十公里的前沿防區,並且破壞交通布設雷場遲滯炮兵,顯然是打算利用大縱深打一場深遠的防禦戰。而且單就結果來說,他在兩天之內退到薩福諾沃和傑緬斯克,也沒有如同其他蘇軍高級將領一樣被斯大林訓斥,並責令不許後退一步——這才是最關鍵的問題,如果斯大林還有膽量,蘇軍前沿指揮官也會真正害怕斯大林說的放棄陣地直接槍斃的恐嚇的話,事情就不會這麼麻煩了。」

    停了維勒安的無恥言語,希特勒雙眼一亮,隨後生出一絲讚許,自己手下那幫將軍,從來都只會從軍事層面上分析問題,而有時候戰爭其實換一個角度想想就會豁然開朗,尤其當對手的最高統帥是斯大林這種剛愎自用又說一不二的人的時候。

    「具體戰術層面的東西,我肯定不如前沿的古德裡安將軍等人,自然不該干涉那些專業將領的看法,但是在給斯大林添堵上,我還是頗有心得的——比如說,在古德裡安將軍重整攻勢後,我們藉著庫裡克再次戰術退卻避我鋒芒的時機集中大量戰略轟炸機對莫斯科進行全天候猛烈高空空襲,並且在近期將遠程列車炮部隊部署到薩福諾沃,然後利用遠程列車炮70公里以上的大射程直接炮擊蘇軍位於可來意思他等第二道防線上的主要城鎮,製造我軍已經節節逼近的假象,同時在戰略轟炸時於高爆炸彈、燃燒彈以外使用空投傳單宣揚我軍的突破速度,烘托庫裡克在前沿防禦中違背斯大林『決不後退一步』的先行命令,『貪生怕死』畏敵如虎而退卻,以此在莫斯科製造恐慌——只要莫斯科出現人心的變化,那麼斯大林就算再容忍,也不會允許庫裡克進行任何戰術退卻了……」重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