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章 節目錄 第二十章 報復前奏-下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莫斯科地鐵一號線開通於1935年,是米國人和德國人技術援助的產物,也是蘇聯的第一次地鐵建設嘗試,德國海瑞克的盾構掘進機在莫斯科地鐵的建設過程中居功至偉,那些穿過莫斯科河底部的隧道,無一不是德國海瑞克公司盾構機挖掘的。

    隨後的7年間,後續工程逐漸展開,又陸續建成了2~4號線。原本5號線預計要1943年建成通車,因為戰事的提前爆發,這一工作被延滯了下來蘇聯人經過緊急改裝,把這條地鐵改成了慢速的地下電車運兵道路,以滿足防禦的需求。

    從1939年起,莫斯科的鐵路系統就超越了紐約的規模,成為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城市地下鐵路系統,規模之宏大,儲備空間之富足,足以容納400萬人長期蟄伏地下並儲備足夠過冬的物資——在德國人空襲倫敦,把倫敦的地面部分炸為廢墟的過程中,倫敦地鐵只容納了80萬市民,和莫斯科比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了。為了防禦空襲,蘇聯人把地鐵站挖得很深——以最深的狄納莫站為例,站台地面探入地下達40米之深(這是一個需要跨過莫斯科河的車站,所以需要深一點,否則無法從河底穿過),最淺的站台也在地下15米以下。

    當然,地鐵系統發達也算不上什麼好事,畢竟一個犀利的國家,不會總是想著被敵人打到自己的首都時該怎麼躲避轟炸,真正的強者,需要的是衝出國門因糧於敵。

    地下鐵路的通風和廢氣排放很成問題,所以地鐵自從出現以來,幾乎無一例外都是使用電車來驅動——那些掛著地鐵名頭的地面輕軌不算——所以在德國人進攻莫斯科的時候,莫斯科的地鐵早就停運了,留下的只是一個巨大的坑道網絡系統。

    蘇聯人可以大量儲備糧食、被服、彈藥、燃料以備過冬,卻不可能大量儲備電力。莫斯科的外部輸電線路在他們自己的焦土策略和德軍的進攻封鎖兩相作用下喪失殆盡,作為莫斯科最後的大規模電力供應企業——莫斯科熱電站更是德國人的戰略轟炸機一直以來重點關照的對象。早在11月初,莫斯科地區的大範圍集中發電設施就被徹底摧毀,僅剩為重要設備準備的應急發電機,自然不可能用寶貴的電力來開地鐵。原本奔馳著列車的隧道,現在成了堆積物資和武器的倉庫,只留下單程通道以備不時之需。

    …………

    大部隊在奧金佐沃和克拉斯諾戈爾斯克之間停頓了下來,之前威猛無比連續撕裂蘇軍防線的裝甲巨獸們開始逐步休整、後撤,故障損壞的坦克在同類的牽引下利用夜間的時機撤往後方,撤往莫扎伊斯克;換上騎兵部隊和機械化步兵部隊替換到一線前沿的位置,接受城市戰的考驗,蘇聯人也不是沒有嘗試過在德軍攻勢ri衰之後兩翼夾擊德國人,奈何在北面德軍突擊部隊以小股人馬死守莫斯科河岸,然後集中裝甲主力作為逡巡機動的防禦力量,隨時對蘇聯人的偷襲部隊進行半渡而擊,裝甲力量已經嚴重不足的蘇聯人難以組織起規模足夠大、突然性足夠強的反擊,只好暫時放棄這一方向上的嘗試。在南面的情況會好一些,但也遠遠不是如同蘇聯人所想的那樣「德國人停止進攻是因為已經到了強弩之末」,最終百思不得其解的朱可夫元帥只能繼續選擇觀望消耗德軍。

    與主力部隊消極進攻相對應的,是漸漸開始熱身的奧寧堡突擊隊、勃蘭登堡突擊隊和蛙人突擊隊。11月23ri,德軍2個騎兵師和1個機步師在奧金佐沃向市區發動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德國人打得非常勇猛,而且還調集了十幾輛突擊虎和30多輛灰熊突擊炮作為城市戰突進的清場利器,蘇聯人因為終於退到了市區,擁有了全天候機動方面的優勢,在德國人的進攻正面上集中了七八倍的兵力進行圍堵,雖然因為戰場狹小導致部隊展開困難只能進行車輪戰,仍然把德國人死死頂住,一整天的時間只推進了兩個路口的距離。入夜後,德軍仗著有部分精銳人員裝備了夜視儀,仍然在地形不熟的情況下和蘇聯人進行了半夜的夜間鏖戰,直到午夜時分才穩住陣腳。

    …………

    「奧托上校,『吉姆.雷諾』中隊已就位」「『泰凱斯.芬利』中隊已就位」「『斯泰德曼』中隊尚在與敵人糾纏,所處方位敵我陣地距離過遠,難以潛入,請求暫時撤退。」

    一連串的語音信號通過步話機傳到奧托.斯科爾茲內耳中,總體情況看來還是不錯的,奧寧堡突擊隊本次出動的6個中隊除了3中隊以外,都在入夜後的混戰中成功滲透到了蘇軍佔領區。奧托和麾下幾十名士兵佔領了一處已經燒成斷壁殘垣的加油站,隨後在瓦礫堆中使用戰術手電對著地圖艱難地確認著自己的方位。

    「弗雷德,把斗篷壓低一點,不要露出光去。」奧托那mp5sd消聲衝鋒鎗的槍托捅了捅旁邊那個突擊隊員,讓他把用來撐著防雨斗篷的fg-42傘兵步槍舉低一點,「按理說,從這裡往南再走兩個路口,然後左拐200米,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地鐵站的一處入口了。我們從哈德羅夫百貨公司的廢墟樓頂翻過去,一路上不要走大路,1小隊開路,2小隊狙擊警戒,其他人機動跟進。半路上有幹掉蘇聯哨兵的,應當優先繳獲他們的軍服,所有人打開紅外特徵識別器,免得被自己人誤傷。」

    隨著奧托的一聲令下,只裝備了mp5sg和fg-42的突擊隊員們重新拉上夜視儀眼罩,消失在起伏不平的廢墟之間。一路上的建築早就在白晝的攻防中被德國人用灰熊突擊炮和突擊虎全部清除成了瓦礫堆,蘇聯人不可能在廢墟中有組織成建制地留守部隊,只能是留下哨兵為地道網絡中的士兵提供警戒。

    mp5sg是mp5基本型衝鋒鎗的改進型,最大的特色就是加裝了一體化的消聲器,延長的槍管上有密密麻麻的消音孔抵消射擊被察覺的概率。fg-42自然是fg-38傘兵步槍的後繼型號,同樣是考慮到了特種作戰和普通傘兵作戰的區別加裝了消音器,只是突擊步槍和傘兵步槍類的武器出膛速度太高,難以有效控制音量,所以fg-42使用的是兩段式可擰下槍管,在短管情況下前端加裝減速洩壓裝置可以有效降低出膛速度和音量,代價是犧牲一定的遠距離殺傷力。

    仗著這兩種暗戰利器的幫助,奧托的小隊沒費多少勁兒就一路過關斬敵摸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地鐵站的入口。為了躲避空空襲,這裡的夜間沒有任何照明,直到深入地底的地方才有一些應急的警戒照明,倒也正好方便了德國人的潛入。那些剛剛換上蘇軍暗哨服裝的突擊隊員當先入內,剩下沒來得及從蘇聯人死屍上扒衣服的只能暫時躲在後面被自己人裹挾著跟進。

    一處地底通道的巡哨站擋住了德國人的去路,前面百來平米都是空曠的大廳,在大廳的盡頭是一處原本地鐵站檢票口改建而來的機槍堡壘。附近其他地方都是烏漆墨黑一片,只有這附近還有幾盞防爆燈在發出昏黃的燈光,顯然蘇聯人是想要節約電力的使用。

    「站住!你們是哪個部門的!為什麼往這裡闖!」

    「不要開槍,我們是175步兵師的,早上的進攻中有十幾個兄弟在前面馬卡爾醫院裡面抵抗的時候,大樓被德國人的灰熊突擊炮炸了幾炮,大樓原本的出口都被埋了,唯一剩下的出口也在德國人控制的方向上,他們有機槍和攻擊機封鎖了街道,只能是挨到天黑才逃出來,快救救我兄弟。」幾個俄語水平好一些的突擊隊員七嘴八舌地驚慌嘈雜著,活似打散後的蘇軍潰兵,那些既不會說俄語又沒有蘇軍軍服的人只能扮成傷員然後裹在厚實的毛毯裡面——雖然他們身上的軍服本身也是看不出任何可以證明他們屬於德軍的痕跡的。

    「混蛋,醫療站怎麼可能從這裡去,你們應該從……」那名作威作福的蘇軍正委口中嚴厲地呵斥著,不過倒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讓機槍堡壘裡面的機槍手瞄準戒備,那群散兵游勇就亂糟糟地衝到了側翼的路口,就在他們即將轉過機槍碉堡的she界時,十幾串密集地火力帶著沙沙的落葉輕響疾風暴雨一樣把這個哨站上的所有蘇軍官兵在十幾秒內全部幹掉,備用的探照燈和防爆燈也都在掃射中紛紛爆裂,四週一下子陷入了黑暗之中。

    一隊隊的蘇軍士兵從各個地底預備營房中衝出來,試圖瞭解入口處發生了什麼事情,卻很快陷入了敵我不明的自相殘殺之中,兇惡的mp5sg和fg-42如同美杜莎頭上的毒蛇一樣毒信狂吐噴灑著死亡,標準的俄語慘叫更是讓蘇聯人不知道如何甄別混進來的敵人。

    ………………

    在百米之內的距離上,目前的世界上沒有一種武器的殺傷效率可以和射速瘋狂著彈精準的mp5系列衝鋒鎗相提並論,十五分鐘後,這支奧寧堡突擊隊就潛入到了原本地鐵車輛行駛的隧道中,在這些被油桶和糧袋堆得半滿的隧道現在成了德國人滲透部隊最好的藏身之處。

    「看來我們已經在混亂中甩掉那些蘇聯人了,卡爾,弗雷德,你們趕快過來,確認一下我們現在的位置,然後找出陀思妥耶夫斯基車站的應急發電機位置,切斷目前還沒有打開的電路。」

    拿著圖紙的德軍士兵鑽進幾個倒干了的空桶裡,隨後重新打開手電查看起這處地鐵站的施工圖紙來。圖紙是當年援建莫斯科地鐵的莫比亞斯工程公司和海瑞克盾構提供的。蘇聯人在建設莫斯科地鐵1~3號線時,自己的技術實力還很薄弱,從機械設備到工程師都需要德國人或者米國人的援助,後面才開始逐步國產化,想不到七八年後,這些原本建造這裡的功臣,會把圖紙提供給破壞這些設施的軍人。

    摸進應急電站很麻煩,因為都會有重兵把守,但是順籐摸瓜切斷一些輸電線路就要簡單得多,一般一個地鐵站都只有一處集中的應急發電機組所在地,卻需要管照那麼大一片地方的電力供應,為了穩定電網質量,減少潮流浪湧什麼的,很多線路在非緊急情況下是斷開的,這就給了德國人渾水摸魚的機會。

    二十分鐘後,德國人藉著摸清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地鐵站的戰略儲備物資倉庫大致方位,然後在工程圖紙上標注清楚,並清零手頭的機械式計步器、重置陀螺儀,重新鑽入地鐵隧道摸往下一個地鐵站。

    奧金佐沃方向歸屬於奧寧堡突擊隊的工作範圍,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就是勃蘭登堡部隊需要負責的地段了,這兩者的職責差不多,都是如同鼴鼠一樣穿梭在地下迷宮的網絡中,找到鼴鼠想要的奶酪,隨後標注在地圖上,定位好相對坐標。當然,這其中失敗的也不是沒有,為了防止被俘獲後洩密或者被蘇聯人找到什麼蛛絲馬跡,所有士兵在中彈不支後都會拉開手雷和圍上來的蘇聯人同歸於盡,絕不留下全屍給蘇聯人尋找線索,有時候為了掩護剩下的同伴跑出去,讓蘇聯人以為「入侵者已經被全部殲滅」,一部分已經暫時逃離了蘇聯人搜索的突擊隊員還不得不身上綁好炸彈後折返回來和蘇聯守軍死磕硬拚,最終全部戰死,製造這支小隊已經被蘇聯人全殲的假象,讓蘇聯人放鬆繼續搜索的警覺。這些對於久經特種訓練的奧寧堡和勃蘭登堡突擊隊員來說早就是刀頭舔血的家常便飯了,完全沒有什麼心理壓力。

    至於莫斯科地鐵橫穿莫斯科河的那4處位置,則需要交給蛙人突擊隊使用豬玀艇來定位——那些蛙人部隊在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北面一點的莫斯科河南岸德軍佔領區,連夜被載重的半履帶裝甲車連通豬玀艇一起放下河裡。在豬玀艇的艇殼上,有臨時外置的陀螺儀和計程器,蛙人水兵們則需要攜帶防水手電和防水地圖,以便在水下及時確認情況。莫斯科河的深度往往不過三四米而已,任何常規的潛艇都不可能進入這種危險的淺水區,在水面上蘇聯人也沒有部署任何戰艦,最大的巡邏船隻只是一些幾十噸級的巡防炮艇而已,他們想破腦袋也無法理解怎麼可能會有潛水艇潛入到蘇聯的心臟地帶。

    蛙人的活兒比奧寧堡突擊隊和勃蘭登堡突擊隊的任務技術性要強一些,不過倒沒什麼風險,而且最關鍵的是,各個地鐵站的物資儲備倉庫位置是蘇聯人自己確定的,德國人拿著地鐵的施工圖紙也看不出什麼所以然來,而地鐵穿過莫斯科河底部的隧道位置是不會變的——當初德國海瑞克的盾構機挖出來的隧道在哪裡,現在還是只能在哪裡,蘇聯人不可能有能力重新挖掘一條過河隧道——別說現在的蘇聯人,就是大半個世紀後的英法,在想要增築或者改造英吉利海峽隧道的時候,也一樣只能使用海瑞克的盾構機,地球上根本沒有其他選擇。

    幾十枚裝有1.4噸黑索金裝藥戰鬥部的豬玀艇在機動到預定位置後,被解開了配重浮艙——這次試用的配重浮艙是那種原始的意大利豬玀艇結構,也就是說儲備浮力全部由動力艇殼部分承受,雷頭部分沒有任何充氣室,所以雷頭解鎖後立刻就會因為重力的衝擊加速深深地沉入莫斯科河底的淤泥之中,一直楔入一兩米的深度。在裝完豬玀艇之後,蛙人們游到河岸邊,逐步潛出水面,然後在河岸邊安裝了一批遙控起爆的鋁熱劑照明彈——這些東西的無線電受控接受距離可以長達500米到1公里,一旦起爆後,就可以持續發出劇烈的強光並持續數十秒之久。

    今夜,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