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章 節目錄 第二十三章 投屍斷流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將軍醒了!將軍醒了!快去叫醫生!」

    在一片驚喜而低促的呼喊中,張靈甫緩緩張開了眼睛,他用力甩了一下腦袋,隨後立刻想起下意識地要撫摸一下自己的左腿,發現身體暫時還動彈不得後不得不放棄這種掙扎,但是還是試圖尋找一下自己對大腿的存在感知,嗯?似乎還在那裡?

    「告訴我,我的腿還在麼?」

    「在的,在的,將軍,一切都會好的,您的腿還在——校長對蘇宣戰後,德國人特地派了訪問團前來商討兩國進一步的軍事合作,德方代表在聽說了將軍閣下在錦州戰役中的英勇表現後,大讚有加,還專門贈送了一盒法本化學的秘製傷藥,並派遣了德國外科醫生為您診療。

    盡在

    而且,德國元首希特勒已經邀請您接受橡葉佩劍騎士鐵十字勳章了,您康復後就會由國防部轉授您勳章——您可是首位獲得這一級別勳章的非德國人。」

    保住了腿就是好事,張靈甫可不知道歷史上他就是在青黴素發明前一年被日本人的機槍掃斷了腿後感染反覆最後瘸腿的,此刻雖然歪打正著被蘇聯人的彈片削斷,好歹醫療水平已經不是同日可比,依靠殘存的筋肉縫合固定後,以法本化學選育菌株十幾年改良出來的新式抗生素配合治療,自然是要穩妥的多。

    略定一定心神,張靈甫也算是緩過思維來了,「個人榮辱乃是小事,錦州的情況如何?城裡的毛子被我們殺退了麼?」

    「將軍,錦州城都打下五日了,您就放心靜養吧,錦州一下遼東震動,原本被蘇軍彈壓在後不敢動彈的漢軍,也已經有多處臨陣倒戈,光復遼寧,指日可待啊。」

    ……

    張靈甫聽到的消息絕對不假,錦州陷落後,數日之間遼東的局勢就發生了大地震。錦州乃是遼西走廊的拐點與重要隘口,在遠東軍沒有海上力量的情況下,蘇聯人對於守遼東的最大依仗就是在錦州這個樞紐擋住沿渤海灣北岸遼西走廊進兵的遠東軍隊的。

    捨甫琴科少將的部隊雖然不甚精銳,但是在錦州城破前一天,好歹也是血戰十餘ri仍然殘餘近半數兵力的,而且後方的普爾卡耶夫中將也不是沒給捨甫琴科援軍——雖然這些援軍都是二毛子南棒人組成的——但是南棒子再渣也是一種會拿槍的生物,這種情況下,從阿納帕先科到普爾卡耶夫,普遍覺得捨甫琴科在錦州依靠米國人提供的絕對空中優勢撐住十天半個月是沒問題的。

    遠東軍隊勢如瘋虎、不靠火力準備、不給蘇聯人準備時間,全靠「人浪化夜間波動進攻」的奮死衝殺作戰方式,打了蘇聯人一貫徹底的措手不及。錦州城告破之後,蘇聯人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對部隊的部署進行快速的調整。遼寧境內作為當前蘇聯前五大鋼鐵聯合體存在的本溪鐵礦-鞍山鋼鐵廠甚至還處在正常開工狀態日夜趕工生產各種軍用鋼材,而整個遼東駐守瀋陽和旅順以外的部隊基本上都不是俄羅斯人組成的,在蘇軍中本來就不甚受信任的漢軍部隊有不少被推到了第一線防區。

    8月9ri,遠東軍東北軍及zhong

    yāng軍援軍的第71軍在陳明仁的晝伏夜出指導思想下,於錦州光復後進行了持續數日的連續波狀突擊。

    8月12ri,遠東軍擊破盤錦,切斷了蘇聯人鋪設地渤海灣輸油管道——蘇聯人在蘇ri戰爭後奪取了渤海灣上的大港油田,但是因為渤海灣沿岸有一半是在遠東國的軍隊控制下,因此蘇軍為了利用渤海灣油田,不得不採取捨近求遠鋪設往北方上岸的盤錦輸油管道解決大港油田原油輸出的問題,結果隨著盤錦落入遠東軍隊之手,蘇聯人直接獲取大港油田原油的道路就此切斷。

    隨著盤錦的陷落,遠東軍隊先頭部隊71軍已經逼近至鞍山東北偏東50公里、本溪正東90公里處。瀋陽、遼陽、鞍山、本溪四鎮均已在遠東軍隊的兵鋒銳芒威懾之下。

    此時此刻,蘇聯人在鞍山煤礦和本溪鐵礦的部隊還在因為究竟是趕快撤離設備還是加強防禦之間選擇不定混亂不堪,本就繁忙的南滿鐵路支線被運送物資彈藥上前線的火車和後撤採礦設備的待運物資擠得水洩不通。而臨時坐飛機趕到前線坐鎮瀋陽的普爾卡耶夫中將還在為究竟是在瀋陽郊外就地築壘死守還是分兵保護鞍山、本溪無法決斷,進一步斷送了蘇聯軍隊止住頹勢的機會。

    8月14ri入夜,遠東國空軍集結了大約200架作戰飛機,進行了開戰以來難得地一次主動空襲,對本溪鐵礦和鞍山鋼鐵廠使用燃燒彈和高爆彈實施了一次夜間盲炸,因為夜幕的掩護,米國空軍的攔截並不成功,僅依靠夜間戰鬥機的機載雷達指引擊落擊傷遠東軍轟炸機、護航戰鬥機總計約30架。雖然同樣因為夜幕的掩護,這次空襲對蘇聯人造成的實際物資人員損失和此前的大規模激戰相比不足為道,但是對於提振遠東軍隊士氣和動搖蘇軍人心方面,卻是裨益不淺。

    駐防本溪、鞍山的軍隊中,包括蘇軍第132集團軍(注:本書中,蒙古族編程的集團軍在蘇軍中使用100+番號,滿洲軍110+,朝鮮軍120+,漢軍130+,歷史上的蘇軍集團軍番號貌似沒有查到超過100號的,只有90多號的,所以這些因為情況緊急逼出來的架空部隊就按照這個命名原則往下排。)下屬2個軍的人馬,這是一直由被蘇聯人強徵入伍的漢人構成的部隊。

    說是部隊,因為蘇聯人對漢軍的普遍不信任,所以這些部隊平時扮演的都不是軍事xing的角色,大多數時候還要被充作工程兵部隊和勞役使用;本溪和鞍山的鋼鐵工業是二三月份美蘇合作時開始勘探開發的,至今也不過半年而已,本來就需要大量的工程兵和苦役,所以在本溪有大量漢軍駐紮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些部隊在蘇聯人的構想中,如果有和遠東軍直接交戰的可能性的話,那麼要麼暫時強行後撤休整防止部隊出現嘩變,要麼就是加強督戰隊的配屬,讓部隊不至於拚死一搏臨陣倒戈。可惜,錦州被突破後,一切都來得太快了,瀋陽城裡的那一兩萬俄羅斯族軍隊都還不知道該往何處調撥還是據城死守,遠東軍隊就已經如同水銀瀉地一樣四方出擊掩殺了。

    鞍山、本溪的2個軍漢軍部隊在轟炸當晚,誤以為遠東軍的地面部隊已經逼近城市,當夜就出現了大規模的嘩變,蘇聯人緊急出動了督戰隊以優勢近戰武器與叛亂部隊進行血戰,擊斃殺傷漢軍士兵8000餘人,也激起了剩下還在反與不反之間猶豫不決的漢軍放手一搏的決心——反正部隊已經嘩變了,就算自己不跟著干,蘇聯人把叛亂壓下來後遲早也是個死,不如和老毛子血拼到底。

    蘇聯人無奈於督戰隊準備不足,人數規模太少,每個營級作戰單位只能分出一個班的俄羅斯士兵組成督戰隊,用於控制兩個軍十萬餘人漢軍的俄羅斯督戰隊總工加起來也不過三千之數,這些督戰隊士兵在一夜血戰混戰後,居然被漢軍士兵殺死大半,剩餘殘部與俄軍數個衛戍營縮進本溪市區和鞍山市區固守待援。

    得到前方內應漢軍嘩變的消息,所部本已精疲力竭的陳明仁所部71軍被勒令強行軍支援,一夜之間靠著機械化程度不高的行軍方式強行軍突破50公里,殺到鞍山城外,與嘩變部隊匯合——這70公里的距離,理論上可都是蘇聯人的控制區,哪怕因為兵力調度混亂和連續作戰無險可守,一夜之間在敵軍防區中衝殺出如此遠的距離也是不可小視的。

    瀋陽的普爾卡耶夫中將在收到鞍山、本溪的俄羅斯衛戍軍隊退入城中固守求援的消息後,也第一時間安排了一定規模的「可靠」陸軍部隊,甚至包括美軍第16步兵師一併作為援軍前去增援試圖彈壓,無奈反應速度沒有陳明仁快,愣是沒能比對方提前趕到。

    蘇聯人趕到的時候,在本溪與鞍山兩處市區和遠東軍隊展開了持續三四個小時的連番血腥巷戰,數以千計的雙方士兵倒在血泊中無人認領,人命之如草芥,於此為甚。

    一夜血戰,沒能阻擋住遠東軍鑿穿蘇軍防區把鞍山、本溪與遠東軍隊固有陣地連成一片。知道大勢已去的普爾卡耶夫果斷放棄了在鞍山和本溪與遠東人野戰把血流乾的想法——開玩笑,這裡可不是西線戰場。如果拚死人的話,自己手下的俄羅斯士兵可是死一個少一個。就這麼幾萬人了,怎麼死的過遠東國的百萬大軍?

    ……

    「情況就是如此了,將軍您就安心養傷吧,這些天裡,依靠蘇聯人對我軍新戰術的措手不及和對消耗戰的迴避,我軍連下盤錦、鞍山、本溪、遼陽等地,蘇聯人在遼東的煤鋼油供給已經被全面切斷,目前關外蘇軍主力不得不全面收縮固守,在瀋陽防禦圈內,只剩大2個師的俄羅斯士兵和6個師的滿洲、朝鮮部隊;

    在更加南面的遼東半島和朝鮮地區,蘇聯人和米國人就遠東防禦作戰達成了新的協議,以朝鮮偽軍和美軍為作戰主力,依托南部戰區的海空優勢守望相助,徐圖恢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