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章 節目錄 第四十五章 以守為攻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遼河,大凌河,小凌河,遼西的數條主要河流,在一周的時間裡,始終泛出微紅的色澤,那是數以萬計生靈的鮮血流淌的結果。

    從山海關到作為遼西走廊命門要害的錦州城下,遠東軍在一周的時間裡沿途丟下了15萬具屍體,卻猶然酣戰不退,反覆衝殺的陣地前;形形色色蘇聯兵、滿洲兵、朝鮮兵、蒙古兵的屍體同樣枕藉如山,死者不下幾個師的規模——參加先頭進攻的是60個師的原東北軍改編部隊,其兵員組成有當年張少帥撤出關外時帶下來的精銳,也有一部分是後來蘇ri兩國在東北連番血戰時逃難入關的關外青壯經過一兩年軍事訓練後充作進攻先鋒。這些人都和蘇聯人有著誓死血仇,有的更是除了隻身逃進關內,其餘留在關外的家人親族都被蘇聯人在蘇ri戰爭中屠戮殆盡做cheng

    ren脯充作軍糧,所以在戰鬥意志上是最為堅定的,如果換做任何一支其他遠東軍隊,哪怕是蔣校長的嫡系,在這樣的血腥殺戮下,只怕都會戰意衰竭士氣崩潰。

    確實,再強大的地面部隊戰鬥意志也頂不住絕對制空權劣勢帶來的狂轟濫炸,由於東北數省是蘇軍美援空軍力量最為密集地戰區,所以薛岳將軍在7月份那些日子裡的進攻非常不順利,幾乎是遠東國三路大軍中進展最慢的了。

    在最西面,何應欽上將的五六十萬人馬好歹在一周多的時間裡推進了兩百多公里,擊潰蘇軍3個軍的二線部隊兵力,殺傷蘇軍4萬餘人——綜合考慮到阿拉山口以西的高原山區地形不利因素和蘇軍在此地的兵力薄弱、基建落後等因素,這個速度也算是中規中矩了——並逼近了第一階段目標阿拉木圖,雖然還沒有突入城區或者完成對城市的包圍,但是至少做到了用炮兵部隊破壞切斷土西鐵路以及平行的公路,讓蘇聯人從8月份開始就無法使用這條連接中亞產糧區與北方工業帶之間的大動脈,對蘇聯人的過冬糧食儲備產生了嚴重威脅——蘇聯的北部因為天候的原因。糧食產量是非常稀少的,蘇聯的四大糧倉和畜牧產品產出區就是烏克蘭、裡海-伏爾加下游-高加索地區、中亞草原乃至遠東國的東北黑土地,在烏克蘭徹底陷於德軍手中、裡海-伏爾加下游-高加索戰區目前淪為蘇德爭奪前沿的情況下,如果中亞草原產糧區與北方地區之間的運輸通路再被切斷的話,起碼會在1943年冬天為蘇聯北方額外製造一千萬至一千五百萬人口的過冬糧食缺口。

    從這個角度來說,即使何應欽沒有及時拿下阿拉木圖,但是只要保證切斷土西鐵路並保持到秋收結束入冬,削弱蘇聯的戰略目的也就可以達到了。

    在中路,遠東軍已經拿下了初步目標烏蘭察布,蘇軍在這一方向的守軍因為力量不足在略作抵抗後退收到赤峰一線堅定固守,以確保蘇聯在蒙古邊境的油田地帶,而把價值相對較低的大片草原牧區作為緩衝帶讓給了攻勢凌厲的遠東軍——反正遠東軍隊在沒有鐵路可以應用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在茫茫草原上不顧後勤推進太遠,否則一旦因為冒進被擁有裝甲優勢的蘇軍分割包圍,那就是死路一條的下場。而遠東軍必須拿下烏蘭察布這一節點也只是出於以進攻為防禦的考慮罷了——拿下這裡後,即使無法再快速推進,至少可以讓蘇聯人失去這個大草原南面的交通樞紐,讓蘇軍無法運輸兵力在長城西段以北運輸和展開兵力,也可以讓遠東軍減少相應防禦力量的部署。

    …………

    「今天米國轟炸機又沿著遼西走廊進行了全程覆蓋xing的地毯式轟炸——包括戰前就控制在我軍手中的唐山-秦皇島段和秦皇島-錦州段,全線三四百公里的路上起碼丟下5000噸以上的航空炸彈,我軍370多輛半履帶裝甲車和載重卡車被炸毀在路上,物資彈藥損失2000多噸,士兵人員死傷8000餘人,進攻錦州的部隊只能窩在前沿攻擊陣地內分散隱蔽,根本無法得到後續物資兵員的補充,後面的東北軍援軍也上不去。

    再這樣下去,前線士氣就危險了——沈克將軍和檀自新將軍已經多次來電告急,表示兄弟們都是靠著對蘇聯人的刻骨仇恨才撐下來的。和日本人打仗的時候,他們都沒有如此的喪氣,日本人好歹沒有能耐連續殺傷我軍好幾天卻讓我們連敵人的一根毛都摸不到。」

    北平城的司令部裡,向薛岳匯報這個不幸消息的乃是集團軍群參謀林祚大,此人乃黃埔四期出身,雖然曾經有過數年「誤墮賊中」的經歷,但是在流賊隨張少帥一起覆滅後,蔣公本著人盡其用的寬大胸懷,還是給了自己的學生一個自新之機,林感戴校長不棄,也就棄暗投明。在對日作戰時,蔣深感山西戰區閻長官的防區中黃埔系的軍官人數不足,難以滲透控制閻系,也就大力啟用西北軍區的黃埔系軍官,陝西流賊覆滅後,林自然是作為順理成章就近補充入山西戰區的黃埔系軍官一員。

    閻長官不是傻子,蔣校長的『摻沙子』計策又豈能不知——只是當時在『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的大義名分下,也不好拒絕——於是將蔣校長派來的黃埔系軍官都充入一線炮灰部隊與日軍反覆激戰,折損其大半,不想這林祚大在軍事上天賦異稟非比常人,當時僅以一個團級軍官的身份在前線鏖戰,卻也得以屢建功勳脫穎而出,帶罪積功升至少將軍銜,此刻擔任了薛岳所在集團軍群的一名參謀。

    聽著林祚大的回報,薛岳將軍焦躁地來回踱步,心中的壓抑沉重到讓人無法釋懷。自己被日本人冠以了『江yin之虎』的稱號,當年憑著開掘邗溝故道引長江倒灌太湖水淹無錫的地利,在江yin要塞下耗死了日軍8個精銳主力師團和一些輔助師團,在遠東軍隊中的威名可謂是一時無兩,蔣校長也是連國光勳章和青天白日勳章都不要錢一樣地給自己發。

    看著日軍進攻南京的部隊在江yin要塞下覆滅的那一刻,薛岳自以為他也算和「天下強軍」交過手了,米國人不就是有錢麼?有日本人那麼悍不畏死英勇無畏麼?

    但是,今天才知道一切都是坐井觀天夜郎自大,米國人就算什麼都沒有,那無窮無盡的轟炸機部隊也可以讓人類的神經無法承受——十天不到,死傷的部隊一半多都是在進攻的途中死在轟炸機的炸彈之下的。而遠東國依靠對日作戰後存菁去蕪的空軍種子五年生聚五年發展,算上德國人的鼎力支持和購買外國武器,到現在總共也才拼湊出不滿兩千架作戰飛機——從數量上說,和沒蘇軍隊部署在遠東的空中力量四分之一都不到,從質量上,遠東空軍中目前最先進的戰鬥機也只是德軍提供的bf-109g型,且德軍原裝飛機數量不超過500架,其餘都是原來對日戰爭後期得到的蘇制飛機或者這些年來購自法國和意大利的飛機,與美軍普遍裝備的p-51系列「野馬」戰鬥機完全不是對手,更談不上攔截米國人遮天蔽日的b-17轟炸機群了。

    「復電沈克、檀自新二人,必須在錦州城下再堅持一周,如果丟失攻城陣地,一律軍法從事——攻勢可以暫時放緩以減輕物資消耗壓力,但是絕對要頂住蘇聯人的反衝鋒勢頭,如果失去了進攻陣地,那就是一潰數百里的局面,在米國人空軍準備充足的情況下,要想像甫一開戰的時候那樣趁敵空軍不備重新推進到錦州城下,起碼再付出三倍的傷亡。」

    「那麼,補給和援軍問題如何回復前方?到錦州的鐵路已經被炸到連100米完好的路段都找不出來,公路也全部炸斷,白晝情況下摩托化的部隊根本無法快速跟進,夜間因為道路全毀,如果貿然大規模行軍的話,肯定會損失不小——米國人哪怕是晚上,也保持了對唐錦之間的公路殘骸兩小時炸一次的頻率進行切斷,反正米國人從來不缺炸彈,遼西走廊可通行道路不足,地勢逼仄,根本不可能再承載援軍前進。」

    「我又何嘗不知,可是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開戰之前,舉國有誰人會知道米國人的轟炸機會如此之多?彈藥物資如此之充足——換做我軍五年前的對日作戰,米國人這十天用掉的彈藥都夠我軍百萬大軍用半年了。」

    「但是,總要給前方以看到援軍的希望,否則東北軍就算再仇恨蘇聯人,也有打崩的一天——薛司令覺得,如果向前線部隊密電宣佈我軍會通過渤海灣海路向前沿運輸援軍物資——比如從天津衛或者秦皇島出海,自葫蘆島上岸直接應援錦州前線,應該比陸路容易實現?大海茫茫,米國人轟炸機總不能每一寸都炸個遍。」

    薛岳用看著外星人的眼神看著林祚大,「林參謀,你是認真的麼——米國人有絕對的制海權,渤海灣內和朝鮮海,也都是米國人的輕型艦艇,我們的海軍怎麼可能突破米國人的海上封鎖。」

    「米國海軍雖強,但是如果我們拚力一搏,未必也沒有翻身的可能;畢竟米國人部署在渤海灣和朝鮮海的海運護航艦隊,大多是日本人對美開戰之前就部署進來的,日本人參戰後,雖然海軍主力遭到米國人重創,但是米國人自己在太平洋上也損失了5艘以上主力戰艦,在日本本土島鏈岸基航空兵打擊封鎖下,要想再讓米國艦隊進入渤海灣,實在是難如登天。

    要我說,那只是陳部長的海軍打得太保守,只圖守成,從沒想過保障陸軍的海運路線問題——不過這也不是我們該管的事情,本朝海軍從前清起,想的也就是禦敵於海岸,從沒有想過為陸軍反擊鋪路。」

    「那你的意思是?」

    「晝伏夜出,秘密徵集民船,趁米國人不備走海路為沈檀二位將軍的東北軍從去緊缺的物資援軍,再攻打一次錦州——不過,投機的事情,可一不可再。從此以後,我們怕是只能選擇夜戰了。」

    「你是說,米國人也不會想到我們有這個膽子在沒有海軍的情況下在有優勢海軍的米國人眼皮底下玩偷渡?如果被發現了,那就是全部人員物資盡沒的下場!而且我軍雖然經過多年新編整訓,終究是魚龍混雜,在保密性上和德軍日軍無法相提並論。」

    「如果真的全軍盡沒,我來扛就是了——德國人在去年敖德薩攻堅戰時,同樣沒有黑海優勢海軍,但是仍然敢靠幾條巡洋艦突襲敖德薩-葉夫帕托裡亞近海,一舉擊沉蘇軍黑海艦隊的老式戰列艦,斷了蘇聯人濱海方面軍的退路。今時今日的情況,與彼時彼刻是何等相像,如果我們不利用渤海灣的近路而是拘泥於在遼西走廊陸路頂著米國人的轟炸繞道,只怕……」

    「說得什麼笑話——你不過是一名參謀,決策不利怎麼也輪不到你來充好漢扛!我薛某人豈是貪生怕死之輩!」薛岳呵斥打斷了林祚大的荒謬大包大攬,戟指戳著林祚大的鼻樑骨想要怒罵,可是顫抖的手臂在凝住許久之後,終究還是放了下來,「我知道你是個不要命的人,立功殺敵心切。但是這種事情還是要從長計議,不可以年輕意氣用事,前方部隊再與敵人僵持一周應該是沒問題的,徵集船隻的事情,我會安排。」

    薛岳很沉得住氣地以戰時戒嚴為借口,當天宣佈了平津封城的命令,城中富商大戶不明真相者多有騷動,但是在薛岳的憲兵隊殺伐無情的果斷彈壓下震懾住了。平津唐秦四地的海船、河船,在盡可能秘密而緩慢的速度下逐漸集結起來。作為東北軍援軍的zhong

    yāng軍純德械部隊新71軍,新74軍總計6個師12萬人的生力軍,也在秦皇島前線逐步完成了戰略部署。

    (因為奇點沒有板權,這可能是本書在起和諧點更的最後一更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以後只有創(和協)世zw網會有更新了,請本友轉戰收藏以免失散。

    追進度的日子裡,本人也會堅持碼字攢稿,保證在進度追上後保持每日三更的速度消化存稿。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