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章 節目錄 第四十九章 葉廖緬科的後遺症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遠東蘇軍司令阿納帕先科大將麾下的部隊是要防禦從東北到蒙古全境的整個中蘇邊境用的,因此平攤下來之後,兵力不足的問題還是很明顯的,只能用重點防禦取代處處設防的措施:對中蘇邊境離西伯利亞大鐵路這條生命線近一些的地段就加以重兵,對於蔣校長的部隊哪怕突破邊境後深入上千公里都摸不到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地方,則予取予求任你突破。這也是為什麼何應欽等部反而可以取得一定初步成果,而薛岳率領的遠東軍警銳卻血戰連番難以繼續進取的原因。

    根據阿納帕先科大將的安排,1個俄羅斯族士兵組成的集團軍,乃至全部蒙古軍、韃靼族部隊都被放在防備遠東軍中路和西路的位置上;而薛岳正面的東三省和朝鮮、外興安嶺地區,蘇軍總兵力為1個俄羅斯族集團軍、全部滿洲、朝鮮族部隊,以及2個漢人集團軍、全部30萬美軍。這看似有百餘萬人規模的部隊,真正值得依賴的中堅力量只有那個2步兵軍編制的俄羅斯族集團軍和30萬美軍。

    錦州守將捨普琴科少將手裡掌握的,就是蘇軍新編第96集團軍下屬的1個步兵軍外加蘇聯太平洋艦隊全部陸戰人員,總計七八萬人的兵力,佔到了東北地區俄羅斯族士兵的將近一半力量,而剩下不到十萬的俄羅斯族新兵需要散佈在哈爾濱、瀋陽、符拉迪沃斯托克等三處重要要害中,再次要的地方,就只能送給二毛子滿洲軍和三毛子朝鮮軍駐守了——至於最金貴的米國大爺,按照羅斯福總統和斯大林的協定,是不能拿來主動打硬仗的,只能打打順風仗收割收割人頭,或者在戰局實在撐不住的時候作為戰略增援力量頂上去。

    ……

    8月6ri,晚7點。

    東北軍的如潮攻勢固然沒有拿下錦州堅城,可是蘇聯人也是殺敵三千自損八百好過不到哪裡去,錦州守備司令捨普琴科少將在戰鬥激烈的時候每天都要例行公事地請求援軍。

    「普爾卡耶夫司令,錦州前線的戰鬥實在是太激烈了,我們十天之內已經擊退了遠東軍30次以上的攻城衝擊,殺傷敵軍超過十萬人。可是敵人的規模太龐大了,起碼是我軍的二十倍之多,我的步兵軍已經陣亡了9000多名士兵,重傷28000多人;朝鮮軍和滿洲軍更是陣亡了25000人之多,5個朝鮮師已經徹底潰散失去了有效編製,被督戰隊戰地槍決的就有4000多人,還有500多名俄羅斯士兵因為被督戰隊屠殺的朝鮮士兵反抗而傷亡。如果再沒有生力援軍的話,我無法擔保能夠守住錦州。」

    「捨普琴科同志!我已經把集團軍一半的兵力派給你了!剩下的**萬部隊是要守衛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的,包括瀋陽、哈爾濱、伯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還有平壤漢城釜山!這些戰略重城現在平均每一座連1萬名俄羅斯士兵都分不到!再派給你援軍的話,優勢兵力的遠東軍從別的方向迂迴進攻如何應付?

    而且你說說!打錦州這種陣地防禦戰,給你派裝甲部隊援軍又有什麼用?雙方的炮兵火力密集程度達到了這種程度,坦克部隊能在堅固防線上撕開口子麼?能夠有效阻滯敵軍麼?聖彼得堡戰役已經證明了在重炮對轟的圍城戰中,投入坦克是不明智的!

    如果需要空中轟炸支援的話,我會給你安排的,如果想要地面援軍的話,只能繼續給你調派朝鮮方面的駐軍,滿洲兵和漢兵在遠東軍的進攻下都是不可靠的!」

    「再給我派朝鮮軍的話,我麾下的俄羅斯族士兵連當督戰隊都不夠了……」

    沒等捨普琴科少將說完這句話,集團軍司令普爾卡耶夫中將就掛斷了電話,不想再聽到錦州前線的煩心事兒——在普爾卡耶夫,乃至阿納帕先科看來,和那些缺乏裝甲突擊武力,只會陣地平推的遠東軍隊作戰,只要部隊的傷亡率沒有超過三分之二,那都是不要緊的,反正對方也沒有圍殲追擊的能力。

    「尼瑪!遠東軍迂迴?迂迴你個大姨媽啊!他們一沒有登陸艦隊二沒有空降兵,沒有老子在這裡扼住遼西走廊的咽喉,磁鐵一樣吸住幾十萬東北軍的進攻力量,後方早就捅得稀巴爛了!」

    被掛了電話的捨普琴科少將憤怒有加,罵罵咧咧地對著自己的長官開口怒罵,害得剛剛走進指揮部的傳令兵進來也不是走也不是——不進來吧,實在是軍情緊急,進來麼,無疑是告訴軍長自己剛才不小心聽到了對方辱罵集團軍司令的言辭。

    「長官……」

    「狗屎!你難道進來不知道敲門的嘛!」捨普琴科看到怯懦的傳令兵進來,下意識地就想去掏槍幹掉那個聽到了自己辱罵集團軍司令言辭的下屬。

    「不是這樣的,門沒關,而且敵人又進攻了,攻勢很猛烈,起碼投入了1個軍以上的兵力衝擊,城外防線已經吃緊了。」看到軍長下意識掏槍的動作,傳令兵知道自己已經到了生死關頭,趕緊語速飛飆把重要的話說完,然後靜待軍長的指示——只要對方還需要自己轉達軍令,那麼就不會槍斃自己了。

    「這個點兒?現在可是晚上啊——啊,我知道了,那幫狡猾的遠東人,肯定是此前連番血戰被我們的轟炸機炸怕了,知道要晝伏夜出了!倒是有了點腦子嘛——前沿加派一倍炮兵觀測員,所有重炮注意覆蓋敵人攻擊陣地,不要給他們機會!還有,呼叫轟炸機部隊,對前沿進行夜間盲炸!」

    ……

    時間回撥12個小時。

    「鍾麟兄,忍耐啊!我們好不容易才連夜航渡到這裡,已經是險之又險了,如果立刻展開部隊投入進攻,肯定士兵疲乏難以為繼,不如再靜待休整一天——讓部隊在天明前行軍到塔山一代潛伏,在白晝時肯定不會被美軍發現,而且美軍轟炸再廣業都是針對錦州前沿的鐵路公路地帶,沒那麼多炸彈把山區都覆蓋一遍,不如我們且在那裡休整一天從長計議,也好讓補給的作戰物資盡快分發到前線苦戰的部隊中去。」

    林育榮拉著德械74軍軍長張靈甫,不讓他做出衝動的舉動。

    這支部隊是靠著近千條超載的躉船駁船一夜趕路90多海裡從秦皇島到達葫蘆島上岸的。這些船都是秦皇島、天津衛乃至北平城裡徵集到的民船,部分還是海河的內河船隻,為了保密,薛岳將軍下令了全城封城和無線電監聽,加之蘇聯人和米國人向來和遠東人外貌差異較大,不如日本人那樣有同文同種之利可以渾水摸魚,所以對關內的諜報滲透也不甚強大,這個堪比敦刻爾克行動的運輸計劃,居然得以成功徵集到足夠船隻。

    渤海灣水淺沙厚,大港油田等處最深水深在5米以內,因此美軍在魚雷艇級別的小艇因為風浪原因無法越過太平洋、所能使用的軍艦中,噸位最小的驅逐艦也需要3米左右的吃水深度,自然也就有很多危險的沿岸淺灘沒有辦法監控了——熟知地利的遠東軍,也就是靠著這個渤海灣地形之利,在米國艦隊的眼皮子底下暗渡葫蘆島成功的。

    「你這個敗軍降將,還想教我怎麼打仗?如果不是薛長官保你,讓你隨軍參加這次行動,你以為你算個什麼東西?十萬大軍到達前沿,蘇聯人會不知道?要隱藏蹤跡談何容易?蘇軍美軍的空中偵察從不間斷,今天如果不趁著拂曉之利發動進攻,那肯定會遭到空中偵察,到時候我軍行蹤暴露尚未出手就先遭轟炸士氣受挫,這個仗還怎麼打

    !」

    「鍾麟兄,我覺得育榮此言倒也是是頗有幾分道理,鍾麟兄敢打敢沖,視死如歸的氣概,軍中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兄當初在薛長官麾下,江yin要塞一戰,鍾麟兄的74軍51師獨守無錫北城,無要塞可依托,照樣巷戰血戰五日,擊退日軍三個甲種師團輪番衝殺,身中六彈死戰不退。軍中誰人敢說鍾麟兄怯戰,那就是眼睛長頭頂上了。」

    德械71軍軍長陳明仁中將也是軍中勇將,不過相較於張靈甫,其風格更為堅韌能忍,這幾日前線作戰不利在他看來固然是有前線部隊銳氣受挫,後援不繼的問題,但是沈克、檀自新這些統兵將帥才能平庸,作戰不知變通也是佔到了很大的因素,尤其是沈檀二人本非大將之才,只是因為在當年張少帥背叛校長的事件中,二人有反正擁立之功,是東北軍中難得地親蔣派,即使現在東北軍已經打散重編,為了不寒降將人心蔣公還是只能選擇此二人統帥東北軍作為前部,並不是這二人的軍事素質真的堪當此大任了。

    故而此刻見林育榮與張靈甫出現爭執,也就就勢勸說,只是礙於面子,也不好直接支持林育榮的想法,只能是先行吹捧一番張靈甫的功勞簿了。

    「鍾麟兄,現在已經是佛曉時分,就算立刻組織部隊進入攻城陣地發起攻擊,至多2個小時,米國人的轟炸機又能飛臨我軍頭頂肆無忌憚,到時候,我軍警銳只怕還是白白損失的下場,不如還是暫緩一ri。」

    「子良兄的意思是……」陳明仁和張靈甫分屬同級,兩人各掌一軍,張自然不好抹了陳明仁的面子,對他的意見還是要聽取幾分的。

    「依我看,我們莫如『打黑不打白』——現在我們完全沒有空中優勢,白晝進攻損失太大,不如靠著隱蔽一ri暫時休整,到了晚上再從長計議。」

    「說是塔山隱蔽,可是又談何容易?只要天亮後米國人進行一次空中偵察,渤海邊上那些渡船就都得被發現,到時候米國人還能不知道我們來了援軍?只怕這一個白天都難熬過去。如果他們加強轟炸。」

    「那也比現在進攻天一亮就死要好——相信我,一夜時間,哪怕拿不下錦州城,好歹也讓自己的部隊衝上去和蘇聯人攪在一起進入白刃戰,近距離作戰,讓米國人的高空轟炸不敢施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