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三國之秘

第三卷 鐵血戲寒江 第二十六章 江東眾將 文 / 暮古

    更新時間:2013-02-24

    孫翊與周瑜軍隊匯合,共同返回了江東與江夏對峙的軍事駐地——柴桑。

    一路上,雖然陸遜幾人也想多多和周瑜交流一番,畢竟孫郎與周郎在江東齊名。但是孫翊為了能夠跟周瑜打好關係,為以後的大事打下鋪墊,根本就沒給他們機會,一路上幾乎都是孫翊在不停的說話。

    與其說是孫翊在陪著周瑜聊天,不如說是孫翊在賣弄自己的才學。其實孫翊的書看的不多,跟周瑜、陸遜兩人根本沒法比,當然要比草莽徐盛要博學一些,不過也就是朱然那個水平。

    但是孫翊勝在有著領先他們一千多年的見識,說起話、談起事來可謂是面面俱到。尤其是在他和周瑜談到治軍的時候,倡導的「軍魂」一說,更是讓周瑜刮目相看。

    周瑜和孫策的二弟孫權有過交往,知道他也是那種頭腦敏銳,知人善用的性子。但是跟這個孫策的三弟孫翊聊過之後,才發現,原來這個更為年輕的孫翊竟然在觀念、思想、境界等等方面都要比孫權高上一籌。

    即便是他周瑜自己,也不得不承認,在很多大事的決斷上,孫翊的處理方式要比他還要高明幾分。

    一路上行來,孫翊和周瑜年齡雖然相差七八歲,關係卻已經形同莫逆。孫翊也不再客套的稱呼周瑜為「周將軍」或者「都督」,而是直接稱呼他的表字:公瑾。

    此時兩人已經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天文地理,政治軍事,兩人之間好像總有著說不完的話題。當然在這無數的話題背後,孫翊知道,自己的形象已經深深的印在了周瑜的心中。

    孫翊一度想過想要王霸之氣測漏,收服周瑜到自己帳下任命。但是這個念頭只是一想,便是一笑而過,心中又是對前世的那種穿越小說搖頭不止。

    陸遜歸附孫翊是因為他想借孫翊之手報祖父之仇,同時入仕為官,光大陸家;徐盛跟隨孫翊當然是看重他的人品德行,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的妹妹徐黛;朱然跟隨孫翊是他不想再呆在孫策身邊,在「霸王軍」中走著正常而漫長的陞遷方式,正好很有潛力的孫翊出現,讓他有了另闢蹊徑的機會。

    但是周瑜不同。在江東之地,孫策最信任的武將就是周瑜。這種信任,就算比起他的親弟弟孫權、孫翊都不遑多讓。

    周瑜知恩必報,凡事大英雄大豪傑,必然是真性情。遇見明公,則永不背叛。關羽、張飛自不必說,趙雲離開公孫瓚找到明主之後可謂是忠肝義膽。同理又有張遼脫離呂布而從曹操,甘寧脫離黃祖而投孫權……

    把周瑜拉到自己身邊去抗衡孫策,這孫翊連想都不敢想。更何況周瑜如今官至中護軍,比孫翊的那個蕩寇中郎將還要大一級。周瑜收服他還差不多。

    不過孫翊並不擔心這些問題。中國千年的封建禮教熏陶,讓人們有著很強烈的血統觀,即便是智若周瑜這樣的人物都不可避免。只要名正言順的登頂江東,孫策手下的這些大牛人物還不是乖乖效力?

    就如曹操手下戰將千員,謀臣數百,他兒子曹丕世子生涯跟他們少有接觸。等到曹操.死了,他繼位之後,所有文武官員不還是向他表示衷心。

    孫翊頭腦清晰,明白此時他自己面臨的處境。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擱置,一切都為跟孫權做那最後的較量做鬥爭。

    捷報的消息早早的就已經快船傳到了柴桑軍中。孫翊和周瑜一行船隊浩浩蕩蕩,上千艘戰船在長江之上綿延兩三里,宛如一條長龍在水上航行,場面壯觀異常。

    等船隊到達柴桑港口之後,當地岸上已經是佈置好了一番千人的歡迎陣勢。而大約二三十位寬大鎧甲,戎裝英武的將軍都在翹首而望。他們之中,有的是本來隸屬於周瑜的將領,有的是剛剛趕赴過來,準備迎戰江夏的將領。

    放眼望去,江東名將幾乎盡數在此!程普,韓當,黃蓋,陳武,董襲,宋謙,孫賁,孫輔,孫瑜……再加上船上的周瑜,陸遜,朱然,徐盛,凌操,蔣欽,可謂是英傑盡佈於此!孫翊激動的情緒少見的展露在了眾人面前,眼中也放出了異樣的光芒。

    周瑜看出了孫翊神色之間的異動,一把抓住了孫翊的胳膊,顯得很親密的拉著他一同下船。

    為了與周瑜的著裝區分開來,孫翊特意找了一件銅金色的盔甲穿上,後著灰白色披風,與周瑜的那銀甲大紅披風相比,雖然少了幾分瀟灑,卻是多了幾分貴氣和高高在上感覺。

    見到周瑜緩緩下船而來,眾將士激動不已,幾乎同時抱拳作揖,齊聲道:「末將恭迎都督!」這二十多個將軍一同呼喚,那氣勢,那派頭絲毫不比萬人大軍弱上半分。

    只不過在這群將領中,孫翊卻發現了一人並沒有像別人那樣恭敬,只是大大方方的站在原地,面帶微笑,帶著無數滄桑的眼神全然落在了周瑜的身上。孫翊沒見過這個人,心中有些好奇。

    不過更令孫翊詫異的卻是周瑜接下來的舉動,他對眼前的這二十多位英雄視而不見一般,而是唯獨來到了這個年齡大約四十四五歲中年面前,很恭敬的拱手道:「程老將軍,數月未見,風采依舊啊!」

    「都督謬讚了!」他含笑捋鬚,神態自然得體。

    「原來……這就是程普!」這一下孫翊終於明白了,怪不得官位冠首江東的周瑜都對他如此禮敬有加,原來他就是程普!

    孫翊知道程普在江東軍中的影響力,幾乎無人可比。程普之於孫堅,正如周瑜之於孫策,由此可見程普的超然地位!而且因為程普在江東將領中的年紀最大,甚得眾人的尊敬,就連孫策見到程普之後,都會往往尊稱一聲「程公」。

    正史中也是多有記載,赤壁大戰中風光無限的是周瑜。但是赤壁大戰的左都督,也就是一號指揮者正是程普,而周瑜當時不知是孫權的分權或是顧忌,成為右都督。不管如何,從這也能看出,程普在江東眾將中的超然地位。

    但是孫翊對於程普卻並不喜歡。一是覺得他的存在對於周瑜的才華施展有些限制,即便是以後問鼎江東,要限制周瑜的權力,也根本輪不到程普;二則是因為程普如今也是快五十歲的人,臉上飽經風霜的佈滿皺紋,容貌上跟美周郎根本無法相比,看著不讓人順心。

    不過此時周瑜的手還在緊緊的抓住孫翊並未放開,來到了程普面前,孫翊只好露出了一個笑臉,硬著頭皮道:「小子孫翊,見過程公。」

    「哦?」程普的神色有些微微動容,眼睛閃過了幾絲訝然之色,有板有眼道:「你就是那個『隻身三語斃五人,五百亂賊獨然過』的巡查使孫叔弼?」

    以孫翊如今的臉皮,除非是天大的事,否則根本就不會讓他產生一絲愧疚。此時故意把臉色憋紅給程普看,有些羞愧的道:「都是百姓們的誤傳罷了……」

    周瑜趕緊搖頭道:「不對。說句實話,剛開始聽到那兩句話時,我也是一笑而過。但是跟叔弼接觸這麼久,終於發現,他確實有著過人的才華。」

    「哦?」程普的神情更加動容。他瞭解周瑜,知道周瑜待人豪爽,卻是為人謹慎,很少有表揚人的時候。此時聽到他竟然如此讚美孫翊,便更加讓程普對孫翊刮目相看,讚許道:「沒想到你年紀輕輕,就有這般能耐。好好努力,他日成就必不在你父之下!」

    「多謝程公誇獎,小子愧不敢當。」孫翊表現的有些受寵若驚。

    跟程普寒暄一陣,周瑜才帶著孫翊面相那些翹首而盼的將士面前,高聲道:「此番行軍,盡數剿滅江夏精兵三千,斬鄧龍首級,繳獲戰船七百三十二艘!」

    「都督神勇!」這些將領又是異口同聲。

    他們都是江東的資深將軍,深知江東剛剛平定不久,水軍,尤其是戰船還根本無法跟掌控江夏數年之久的黃祖相比。此刻聽到繳獲七百多艘戰船,頓時就明白了這意味著什麼。

    他們的眼神紛紛都飄到了那些停泊靠岸的江夏先進戰船上,臉上露出了幾分羨慕之色。有了銳利的戰船,那可就是有了建功立業的根本!

    「不過……」周瑜拉了一個長音,一下子把孫翊的手高高舉起,大聲道:「此次戰役我軍損傷不足百人,殲滅對方水軍三千,繳獲戰船七百,全然是蕩寇中郎將孫翊之功!本都督此一行,不過是當了一程護軍罷了……」

    周瑜的話說的有些俏皮,讓來了將領們的轟然大笑,但是笑過之後,卻是有一種極度的震驚出現在心頭。

    「蕩寇中郎將孫翊?一個未滿二十歲的孩子?損傷不足百人?這……簡直太過匪夷所思。」即便是黃蓋,韓當這樣的老將,也是將信將疑。

    看到他們那種半信半疑的神情,孫翊悻悻的一笑,見過了陸遜,周瑜這類的人物,別說是宋謙,陳武這樣孫翊根本沒聽說過的將領,就算是黃蓋老將軍他都根本看不上眼。想要說服他們相信,孫翊心中早就有了主意。

    孫翊昂頭挺胸,顯得氣宇軒昂,朗聲道:「我部下如今士卒不過七百而已,只需戰船百艘即可。其餘戰船,各位將軍,自可拿去征戰之用!」

    「什麼?」二十多人幾乎露出了同樣的表情,大大的睜開了嘴巴。

    「孫將軍果然年輕有為!」

    「果然不愧是主公的三弟,當真是人中龍鳳!」

    「末將必當以孫將軍為楷模,報效江東……」

    越來越多的開始信任,那些江夏水軍是孫翊殲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