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醉枕香江

正文 第898章 新的故事 文 / 憂鬱的青蛙

    事實上,張純如只猜對了一半。

    《拉貝日記》和《辛德勒的名單》確實存在多處相似,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故事的不同版本,但是張純如忽略一個重要的問題。

    因為斯皮爾伯格本身就是猶太人,所以《辛德勒的名單》對他而言有一種特殊的意義,而《拉貝日記》卻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斯皮爾伯格願意在《辛德勒的名單》上投注大量的情感,並不意味著他在拍攝《拉貝日記》時會同樣這麼去做,因為他不是中國人,對同胞被殺害不會產生那種切身的同情,而只會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即便斯皮爾伯格願意接手,肯定也拍不出像《辛德勒的名單》那樣震撼人心的效果。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像斯皮爾伯格這個層次的導演,一般都不會願意去重複拍攝同一類題材的電影,《拉貝日記》因為和《辛德勒的名單》太相似,反而容易被斯皮爾伯格拒絕。

    當然林宥倫和斯皮爾伯格有約在先,而且現在兩人又是合夥人的關係,只要林宥倫開口,斯皮爾伯格十有**不會拒絕拍攝《拉貝日記》,但是這樣拍出來的影片效果肯定不會有預期那麼好。

    林宥倫費了這麼大工夫找各種資料,其實就是為了說服斯皮爾伯格心甘情願地來幫他拍這部電影,而他選擇斯皮爾伯格當然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林宥倫需要借助斯皮爾伯格高超的導演水準,將這部電影拍成像《辛德勒的名單》那樣的經典之作。另一方面。只有斯皮爾伯格這樣的國際大導演。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殺的電影出來,在國際社會上才會有充分的說服力,這一點是華人導演沒有辦法替代的。

    張純如沒有細問林宥倫其中的緣由,不過心中隱隱能夠猜到,這一切的答案可能將會落在林宥倫接下來要見的那個華裔女作家身上。

    張純如離開沒多久,一個身穿風衣的華裔女子姍姍來遲,一見面就忙著給林宥倫道歉。

    「林先生,真的很不好意思。來的路上車壞了,不得不打車趕過來,耽誤了一點時間,還望多多見諒!」

    林宥倫抬了抬手,「嚴女士請坐吧!」

    對方這才坐了下來,侍應生很快給她端上來一杯咖啡。

    「再來之前我去看了《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就只能用歎為觀止來形容,難怪林先生對票房這麼有信心。」

    「嚴女士過獎了,那部電影我只是參與了投資……換句話說,無論這部電影多麼成功。它依舊是一部好萊塢電影。」

    林宥倫這話說出來,整個談話的氣氛頓時變得有些沉重。

    那位嚴女士沉默了一會。這才開口說:「華語電影想要取得這樣的成功,估計還得等上一段時間,不過有林先生你這樣的人存在,我覺得華語電影的未來是可以讓人期待的。」

    林宥倫對這類讚許的話早已經麻木,其中恭維的成分也被他自動過濾掉,「好了,回歸正題,這次我找嚴女士過來,實際上是想請你幫我寫一個劇本!」

    「寫劇本?」嚴女士一愣,根本沒想到林宥倫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怎麼,嚴女士有什麼問題嗎?」

    「不不,我只是有些好奇,林先生為什麼會找我?」嚴女士微微皺眉,她在留學美國之前,倒是在大陸寫過幾本小說,當時那些作品被林宥倫欣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定居美國之後,她只寫過一部小說,在美出版並沒有引起太大關注,最近她有想法轉行做專業編輯,也為朋友寫過幾個劇本,但那些劇本根本都沒有被拍成電影的可能,純粹是用來練手的,現在突然聽說林宥倫請她幫忙寫個劇本,這就像一個貧困潦倒的人突然中了大獎,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因為我自己寫,可能寫不出那種感覺,正好這段時間有人介紹我看了嚴女士的一部小說,我覺得你就是我要找的人。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嚴女士是一個中國人。」

    「林先生,可能你還不知道,我已經正式加入了美國籍。」嚴女士有些尷尬地說道,畢竟在自己同胞面前說這種事,她多少還是有些慚愧。

    林宥倫聳聳肩,「這是嚴女士的個人選擇,我能理解,而且這也沒有關係,至少嚴女士曾經是一個中國人,對我來說這就足夠了。」

    「很冒昧地問一句,林先生找我寫的劇本和中國有關?」

    嚴女士問出這個問題就後悔了,她知道這個問題問得很傻,如果不是和中國有關,好萊塢那麼多編劇,林宥倫何必找她來寫這個劇本。

    「嚴女士先看看這個吧!」林宥倫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將張純如剛剛留下的《拉貝日記》和《魏特琳日記》拓印副本遞給嚴女士,準確的說是嚴歌令。

    嚴歌令遲疑地接了過來,恰好她最先翻看的是《魏特琳日記》,看了兩頁就猛地醒悟過來,林宥倫找她寫的劇本,和南京大屠殺有關。

    腦中所有的疑惑,在這一刻全部解開,為什麼林宥倫一定要找華裔來寫這個劇本,然後又在這麼多人中選中了她……所有的答案都指向了這兩本日記。

    「嚴女士應該已經猜到了,沒錯,我正準備要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殺的電影,而且我希望這部電影能夠在國際社會上引起廣泛的關注,為此我專門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找到了這兩本日記,然後我花了更大的努力,才說服一位美國導演來執導這部電影,現在我唯一缺少的就是一個能夠打動人的故事。」

    「可林先生不是已經找到這兩份日記了嗎?」嚴歌令好奇地問道。

    「只是這兩份日記還遠遠不夠,單純拍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殺史實的電影,我根本不需要這麼費力,我希望這部電影既能客觀地反映南京大屠殺,同時也能帶給觀眾對於人性、對於戰爭的一些反思。」

    林宥倫這麼一說,嚴歌令頓時感覺到了不小的壓力。

    「林先生要我以這兩本日記為原型,寫一個新的故事?」

    林宥倫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和聰明人說話就是輕鬆,你只需要輕輕一點撥,她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故事的大綱我已經理好了,嚴女士只需要在這個故事框架下,將劇情進一步細化,然後賦予劇情人物**的靈魂和血肉。」

    嚴歌令沒有說話,她在認真考慮著林宥倫提出的建議。

    「嚴女士不用急著答應,你可以先聽一聽這個故事,然後再做決定。」

    從林宥倫這話裡,嚴歌令聽出的是一種別樣的自信,但她怎麼也想不通,林宥倫的這種自信來自何方,他憑什麼就認為自己聽了他的故事大綱,就一定會答應接下這個工作?

    林宥倫看出了嚴歌令的疑惑,但他並不解釋,而是開始講述他心中的那個故事。

    「1937年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南京淪陷,城內有一座天主教堂暫時還沒有被佔領,一群教會學校女學生、幾個秦淮河畔風塵女子、受傷的**士兵,還有一個美國人約翰先後進了這所教堂,在共同面對一場生死浩劫的時候,他們之間產生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感情。但是很快這一方淨土也被侵佔,日軍衝進教堂並且發現了女學生,在準備實施強.暴的時候,負傷藏匿在教堂裡的軍人開槍救下女學生,自己卻因此送命。隨後日軍又準備強征女學生去參加日軍的慶功會,女學生們不甘被日軍凌辱,準備集體自殺,卻被以玉墨為首的妓女們救下。這13個風塵女子身披唱詩袍,代替教堂裡的女學生,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嚴歌令默默地聽著這個故事,心裡突然生出一種奇怪的感覺,這個故事就好像自己在哪裡聽過一樣,有一種直達心靈的熟悉,但是對比現實中的記憶卻又找不到任何的出處。

    苦苦思索沒有答案,最後嚴格只能將這種熟悉感歸結於這個故事帶給她的共鳴,因為只有這個原因才能解釋得通。

    故事中的這個美國人約翰,可以算是拉貝和魏特琳的一個融合,林宥倫設計這樣一個人物,很明顯是為了借由他的視角,來向觀眾更客觀真實地展現南京大屠殺的慘無人道,用教堂這一方小天地,來映射整個南京城的慘狀。

    在嚴歌令看來,這是一種聰明的表現手法,當然這個故事大綱很好,但要真正成為一部佳作,關鍵還是要看裡面各個人物的塑造,這就是林宥倫交給嚴歌令的工作。

    嚴歌令很清楚這項工作的難度,特別是她在聽說了斯皮爾伯格有望來執導這部電影,心中更加搖擺不定,要讓林宥倫和斯皮爾伯格同時滿意,這事難度等於翻上了好幾倍。

    但是最後嚴歌令還是答應了林宥倫的請求,因為冥冥之中她有一種感覺,如果錯過這個機會,自己將抱憾終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