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局長成長史

大道小說網 、翟新文進入宋雲生的視線 文 / 徐浩瀚

    作者推薦《廳長奮鬥史》

    //origin/book/?workid=2474442

    三十年的官宦生涯,讓宋雲生深切地體會到:要想真正地在事業上進步,必須做到上有支持,下有支持。【///】最近幾年,當全國上下都在加快經濟發展、踐行科學發展觀的時候,從上到下,提拔幹部的主流已經從穩健、講政治更多地傾斜到了開拓、講政績上來。雖然不排除有的時候在一些地區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靠行賄來買官提拔的現象,但層級越高的組織部門,更多考慮的是這個官員在任期間的工作成績。而自己要想在事業上再進兩步先市委書記再副省級,那就更需要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讓上級領導們感受得到;要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光靠自己這個光桿司令是遠遠不夠的,現在,宋雲生特別地渴望有許許多多有才能、想幹事、能幹事的人才聚集在自己的周圍,在宋氏大旗的引領下,貫徹宋雲生的意圖,創造不平凡業績,為實現自己政治上的抱負奠定堅實的政績基礎。

    這一次巡察調研各區縣(市),調研各市直部門,除了顯示自己這個市長的存在以外,還有兩個重要的任務。第一個,就是瞭解市情,瞭解各區縣(市)、各市直部門在發展過程中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的思路,特別要把重點放在思考哪些地方能夠成為自己未來出政績的潛在著力點。回來之後,經過系統思考,找出未來五年甚至是未來一、兩年內能夠實現突破的工作方向與目標。第二個,就是體察人才,瞭解各區縣(市)各市直部門的主要領導成員中,哪一些是有拼勁、有闖勁的幹部,哪一些是平庸的沒本事的幹部,哪一些對他宋雲生特別地尊敬特別地服從,哪一些對他宋雲生陽奉陰違。發現一批可用之人,將重點培養與打造,讓他們為自己這個市長去打拼政績;對於平庸的幹部,暫時沒有可替換的,先暫時保留;對於陽奉陰違的幹部,即便一時動不了,也要想方設法盡早動一動,把那些不忠誠的幹部或不想進入自己圈子裡的幹部像拔釘子一樣一顆一顆地拔除。

    現在,在宋雲生面前坐著的翟新文已經給宋雲生留下的很好的印象。這個比自己小幾歲的中年人,對於東州教育的情況可以講是爛熟於胸,過去幾年來東州教育取得的進步,他可以用一個個的數字、一個個的案例來生動闡述;當前東州教育發展中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他也能分析得把握要點、抓住要害;對於未來東州教育的發展,他竟然提了三十條建議,每一條建議都讓宋雲生感覺到這個教育局黨委書記心裡裝著教育、裝著發展、裝著創新。如果讓這個中年人來主政東州教育,那未來幾年東州教育就會取得很好的進步,就會為他這個市長的臉上增光添彩。今天來東州教育局,是自己的大學校友鄧雲聰強烈建議的,本來說好了要去科技局,而且上午已經由市政府辦公室通知了科技局,現在插上了教育局,宋雲生心裡不太情願。來了之後,更是不太高興,因為整個教育局大樓只有翟新文一個處級幹部,雖然翟新文解釋了其他局裡的幹部都進行期初視導了,但宋雲生還是感覺到了這種不重視,心裡隱隱地不快。

    但現在,這種感覺完全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欣賞。看來老鄧特意安排這樣一個機會來東州教育局,還是別有用心的。老鄧信任的人,自己就可以信任,就可以慢慢地培養進自己的圈子裡來。當然,也不能那麼輕易點頭,畢竟考察一個幹部是不是合適,不是光憑一面之辭或一面之緣,而是要在反覆的交往中分析判斷。但今天,這個教育局的黨委書記,展現了良好的職業和專業素質,體現了銳意改革和創新的精神,而且有思路、有辦法、有頭腦、有魄力。作為市長,不就是需要這樣的能幹事、想幹事的下屬嗎?

    在總結2006年和過去幾年的成績時,翟新文沒有忘記,把功勞歸功於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沒有忘記把功勞歸功於分管副市長鄧雲聰的具體分管和支持、指導。同時,這翟新文的腦子也特別地好使,把宋雲生在過去4年裡僅有的來參加東州教育系統組織的活動都清清楚楚地記著年、月、日,甚至當時說的一些帶有一定指導意義的官話,翟新文都能脫口而出,這讓宋雲生的心裡很舒服,也很佩服。向他和鄧雲聰匯報了這麼長時間,翟新文沒有低頭看一眼放著的材料,可見他把東州教育都裝到了心裡,確實是一個知教育、懂教育的好幹部啊!

    在聽取了翟新文的匯報後,宋雲生笑著說:「新文同志的匯報,讓我這個對教育不在行的外行人都為東州教育過去幾年取得的進步感到振奮,更為東州教育未來的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同時啊,我也發現了一個好幹部。」鄧雲聰說:「新文同志雖然做的黨務工作,但一直在思考東州教育的發展。原來做副局長的時候,是在一線拚搏,現在做了黨委書記,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站在全局的視角思考東州教育。在過去的一年裡,他與素貞同志合作得不錯,正是因為黨政的和諧,促使了東州教育在2006年取得了那麼多的成績。」宋雲生說:「雲聰同志是很少這麼表揚分管部門的領導同志。新文同志能夠得到雲聰同志的充分肯定,使我相信,新文同志就是東州改革開放事業發展需要的人才。今天,我就把你的這份《東州教育發展的三十點建議》帶回去,好好研究,向新文同志學習嘛!」翟新文謙恭地說:「不敢,很不成熟的幾點思考,請宋市長多批評,多指正。」宋雲生笑著說:「應該說,這些思考還是很有見地的,也是新文同志深思熟慮的結果。如果每一個部門的領導同志,都能像新文同志這樣,認真總結成功經驗,紮實反思挑戰和困難,深入思索改革攻堅的舉措,我相信,東州市的改革開放事業一定會取得更快更好的發展。教育工作很重要,它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石,是一座城市人才和創新的保證。作為市長,我將會充分地支持東州教育的發展,不斷加入教育財政投入,為東州教育實現超越發展、科學發展奠定堅實的保障。」

    翟新文第一個鼓掌,虔誠的態度就像是小學生看到了老師。翟新文說:「謝謝宋市長對東州教育的充分肯定,謝謝宋市長對東州教育的大力支持,也萬分感謝宋市長給予新文這麼高的評價,新文受授不起啊!不過,我一定不會辜負宋市長、鄧市長、周秘書長各位市領導的殷切期望,勤奮工作,創新工作,把宋市長、鄧市長的勉勵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奮鬥的目標,把宋市長和鄧市長的希望作為自己的鞭策,配合教育行政,為東州教育的發展進好人,用好人,培養好人,讓東州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創造出新的更多的成績,請宋市長、鄧市長檢閱。」

    對於翟新文的表態,宋雲生感到滿意。看來,這的確是一個值得培養和使用的人才。如果能夠融入到自己的陣營,那將是很有幫助的。宋雲生說:「新文同志的表態,讓我這個市長對東州教育更有信心了。雲聰同志,今天我們到東州教育局來,可以說是不虛此行啊!」鄧雲聰笑著說:「素貞同志匯報與新文同志匯報都代表了市教育局。」宋雲生說:「是啊!雲聰同志,周秘書長,我們在教育局的調研是不是就到這裡?本來呢,還要去學校走一走,看一看,素貞同志也不在,我看我們改天再來吧。」周瑾說:「好的。」

    正在這裡,會議室的門推開了,進來的正是市教育局局長韓素貞。看到宋雲生、鄧雲聰和周瑾,以及翟新文都在站著,韓素貞連忙說:「宋市長,鄧市長,周秘書長,我回來晚了。實在不知道宋市長、鄧市長和周秘書長要來,不然一定會不安排在今天到延平縣進行期初視導。」宋雲生笑著說:「素貞同志,我要來教育局,也只是今天中午臨時決定過來看一看。新文同志向我介紹了你今天和其他同志參加期初視導了,我很理解。剛才聽了聽新文同志的匯報,我感覺到過去一年裡,東州教育成績不錯,特別是那個拿全國一等獎的方圓同志,是一個很好的教育人才,市教育局也列入了重點培養的後備骨幹,我看很好。」韓素貞說:「是的,宋市長。我們很重視對方圓的培養,現在已經做68中學的副校長了。」宋雲生說:「今天下午,我和鄧市長、周秘書長還要去科技局調研,就不在教育局多留了。」韓素貞說:「宋市長,能給我五分鐘的時間嗎?對於東州教育過去的成績,新文書記已經向您匯報了,我還想向您匯報匯報2007年東州教育的打算。」宋雲生看了韓素貞一眼,見她拂違了自己的意思,心中隱隱有些不快。不過,聽聽她的匯報也好,看看她說的2007年發展與翟新文說的有何區別,誰高誰低?宋雲生不動聲色,笑著說:「好吧,鄧市長,周秘書長,我們再留幾分鐘?」鄧雲聰說:「是啊,局長回來了,也該聽聽素貞同志的想法。」

    韓素貞看了一眼在旁邊站立的安豐收,說:「小安,去把2007年東州教育工作意見打一份給我,快一點。」安豐收說:「好的。」說著轉身跑出去了。宋雲生立刻有一種直覺:這韓素貞,如果是拿著材料跟自己匯報,那說明根本沒有把東州教育裝在心裡啊!

    果然,韓素貞圍繞著「東州教育2007年工作意見」的框架,半讀稿半脫稿地向宋雲生做了匯報。宋雲生越聽越反感,越聽越覺得韓素貞水平實在不行,什麼工作意見?全是些常規工作、瑣碎事情!哪裡有一個教育局長高屋建瓴的視野,哪裡比得上翟新文爛熟於胸的成竹?這樣的局長,這不是在推進東州教育更快更好發展,只能讓東州教育守成持重發展。省委和中央組織部給我宋雲生的時間只有幾年,我可不能讓你韓素貞這樣四平八穩地工作。看看人家翟新文,東州教育發展的三十條建議,哪一條不是剖析入微而切中要害?哪一個不是既有科學性也有前瞻性?宋雲生壓抑著心中的怒氣,腦海裡確實是動了換人的想法。當然,換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說換就換的做法在封建社會裡才能實現。現在,換一個局長,首先要在市委常委會上提議,然後九個常委討論。如果這個局長沒有什麼過錯,只是因為不能按照他宋雲生希望的發展速度去發展,恐怕得到的支持也是不足的,畢竟,自己這裡只有鄧雲聰、盛治仁和自己3票,離過半的5票還需要爭取。即便是自己的提議獲得了通過,也不一定能夠通過市人大的任命。市委書記王國棟如果對這項任命有異議,兼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的他一定會阻止新的市教育局局長在人大常委會上表決通過。更何況,翟新文是怎樣一個人,自己現在只是有了初步的良好的評價,他是不是願意融入到自己的圈子裡,還不能充分肯定。在這樣的情況下,更不能把這麼重要的一個位子輕鬆地給了他。在今後,每一個區縣(市)的縣長,每一個市直部門的局長或主任,都要爭取是我宋雲生的人,如果翟新文不是我宋雲生的人,我怎麼能輕易給他許諾呢?

    聽完了韓素貞的匯報,宋雲生蜻蜓點水地肯定了幾句,就匆匆地離開了教育局,趕往科技局。韓素貞和翟新文把三位市領導一一送上車,揮手告別。車子遠去了,韓素貞一聲長歎:「這個宋市長,來教育局怎麼不打招呼呢?」翟新文一聲長歎:「是啊,怎麼不打招呼呢?」內心裡卻無比欣喜。回到辦公室,關上門,翟新文也像一個年輕人一樣,握拳甩臂:「耶!」

    ,//-/,您的最佳選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