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局長成長史

大道小說網 、我當個教育局長容易嗎? 文 / 徐浩瀚

    在十一假期之前,翟新文就向常務副市長鄧雲聰電話匯報:收到了市委宣傳部的公文,要求各系統、各部門要廣泛開展慶國慶迎**的文藝演出活動,為祖國的58週年慶祝,為迎接黨的**謳歌黨,讚美黨。【/魍//】翟新文請示:「鄧市長,您是教育的分管領導,請問您有什麼指示,東州教育將堅決貫徹您的指示精神。」鄧雲聰並未引起高度重視,說:「按照宣傳部的意見正常地開展工作,慶國慶也好,迎**也好,這都是政治任務。教育局作為政府的派出部門,也是要講政治的。」

    講政治?我不「講政治」的話,能跟您匯報這件事嗎?翟新文搖了搖頭。

    翟新文也不好多說,只是暗暗祈禱,希望鄧雲聰能夠在接了這個電話之後,看一看這份公文,畢竟,翟新文已經嗅出了這份公文的強烈政治意味。既然分管副市長指示了,那就照辦吧。翟新文指示孫紅軍,按照市委宣傳部的指示精神,把教育系統慶國慶迎**工作做好。

    10月6日,接到方圓的電話時,其實翟新文已經有所耳聞,有些學校已經為職稱推薦的事情有風吹草動;並且也有人托情,希望能夠幫幫忙。本來翟新文的想法是:職稱年年評,早評晚評也是一樣地評,早打破頭晚打破頭也是一樣地要擠破頭,畢竟是職稱職位少,要求晉陞的多。翟新文還是有自信,能夠擺平這些事情,雖然每年都會出現一些不和諧音符,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也很正常。但方圓的提醒還是讓翟新文感受到了壓力:要是教育系統在**前出現影響和諧穩定的因素,自己也承擔不了這樣的責任。雖然方圓有點像指揮的意味讓翟新文心裡有些彆扭,但翟新文也知道方圓是善意,體現了對他的尊敬和忠誠。

    翟新文再次向鄧雲聰匯報。市領導是沒有假期的,假期也一樣要處理公務。鄧雲聰聽到翟新文的匯報後,對此事倒是比較重視,馬上打電話到市人事局,假期,局長辦公室沒有人接電話,鄧雲聰直接撥了人事局長的手機。人事局長接到鄧雲聰的電話,自然是恭敬異常。雖然鄧雲聰不分管人事局,但市長宋雲生分管,鄧雲聰與宋雲生的關係,全市政府系統的,誰不清楚?鄧雲聰問了問這一次職稱評審的情況,人事局長連忙說:「鄧市長,這其實就是一項常規工作,每年的九月中下旬開始對全市的中小學教師進行職稱評審,一般到11月上旬結束。」鄧雲聰說:「能不能推遲?」人事局長說:「原則上很難推遲,因為11月中旬開始,將開始對全市企業公司的工程師職稱進行評審,12月將組織各類職稱的英語考試,可以講,是一件事接著一件事,緊鑼密鼓,沒有一點空閒。」鄧雲聰說:「不過,這一次恐怕還是要推遲一下。」人事局長說:「推遲了,會讓我們下一階段的工作很被動,鄧市長。」鄧雲聰說:「可是有比工作被動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前和期間的穩定。誰分管的工作,在這個期間,出現了影響和諧穩定的事情,那誰就要負起這個責任來。職稱的初評和推薦工作,由教育局來完成,但中學高級教師、中學一級教師和小學高級教師的名額都有嚴格的限定,僧多粥少,這已經造成了許多學校幾十個教師搶一個中高老師名額的情況。這已經給東州教育的穩定,其實也就是東州市的和諧穩定,造成了嚴重的隱患。如果出現教師群體性上訪事件,誰能負得起這個責任?教育局長工作不力,人事局是不是就沒有責任了?」人事局長說:「這職稱年年搞,年年如此。」鄧雲聰說:「我是分管教育的副市長,我清楚是從2005年起,市政府、市人事局、市財政局協商的結果是嚴格限定高級職稱教師的數量,以前是完全放開評的。就是從那一年之後的兩年,職稱評薦也就出現了擠破頭的現象,符合資格的不一定上。」人事局長說:「是啊!這其實是前任崔書記主導的,高級教師和一級教師太多,市財政負擔也很重,財政局意見很大,如果放開評,既不符合國家的政策,也會導致高級教師的比例失調。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高級職稱控制在總量的10∼15%左右比較合適,中級職稱控制在20∼30%左右比較合適,初級職稱則控制在50∼60%比較合適。所以我市根據這一規定,初級職稱放開評,中級和高級職稱按照退一進一的政策評。這樣一來,退休多少個中學高級教師,我們就遞補多少個中學高級教師,我們也沒有辦法。」

    鄧雲聰說:「這樣的規定也確實有其合理性,但也傷害了教師們努力工作的積極性。這件事我會與宋市長協商,看看能不能推出一個新的政策。今年的職稱推薦工作,必須延期,至少也應該到10月21日黨的**勝利閉幕之前,否則,造成的不穩定隱患將一直存在。人事局有困難,我理解,但再大的困難能大得過講政治、保穩定這個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嗎?」人事局長說:「鄧市長說了話,我們人事局一定要執行,有困難我們自己克服。不過,還請鄧市長跟宋市長說說,我們也好做。」鄧雲聰說:「宋市長那邊,我來說。」人事局長說:「10月8日上班我們就開局務會,研究此事,爭取當天上午就給教育局發過暫緩評審教師職稱的公文。」鄧雲聰說:「好。」

    在10月8日的上午10點,市教育局就收到了市人事局的公文。當汪興邦拿著公文跑過來請翟新文批示時,翟新文說:「興邦,馬上將此公文轉發局屬各學校、各區縣(市)教體局。同時,局機關副處以上領導傳閱,讓人事科馬上落實。」

    翟新文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但教育這個大盤子,是不會讓翟新文喘口氣休息休息的。孫紅軍匯報了教育系統「慶國慶迎**」文藝演出的籌備情況,翟新文說:「此事我已向鄧市長匯報過,鄧市長指示,按照市委宣傳部的公文去做好。」孫紅軍說:「預賽的工作,我來做。但12號就是決賽,市委常委竇部長要來當評委,市委王書記要來欣賞,我有壓力。」翟新文不動聲色:「說說看。」孫紅軍說:「節目的精彩,我可以保證。從全市72個局屬單位和9個區縣教體局挑選出12∼15個最好的節目。翟局長,我就是想問,鄧市長是分管副市長,決賽他是否應該到場?宋市長一直都對教育很關心,是否向宋市長發邀請函?」

    孫紅軍說得很小心,但翟新文感受到了孫紅軍的忠心。這是最巧妙的暗示和提醒啊!比起方圓的直截了當,孫紅軍顯然更懂得官場規則和官場進退。孫紅軍說的,也正是翟新文最苦惱的事情。這正是,職稱推薦的事情剛剛緩解,新的煩惱又湧上心頭。

    翟新文說:「紅軍說得很對。這件事你覺得怎樣做比較合適?」看著翟新文鼓勵的眼神,孫紅軍說:「局長,鄧市長是必須要邀請的,他是分管市長,什麼時候出席教育的任何活動,都理所應當。宋市長是否邀請,我心裡沒有底,我就是擔心王書記有看法。」

    翟新文點點頭:「是啊,紅軍說得對。這件事我還得斟酌斟酌,來不及了,無論如何,今天要再向鄧市長匯報一次,請鄧市長給拿主意。」孫紅軍說:「那我就不打擾局長思考問題了。下午,預賽就開始了,不知道局長是否有時間去看看。」翟新文說:「不去了,我相信你能組織得非常好。這樣的教職工文體活動,紅軍別忘記宋主席。」孫紅軍說:「好的。局長,那我走了。」翟新文點點頭。

    孫紅軍走到門口,忽然被翟新文叫住。孫紅軍轉過身:「局長,還有事?」翟新文說:「5中是東州教育的門面,重點關注一下。」孫紅軍說:「好。」翟新文說:「瑞清市教體局的節目重點關注一下,王書記曾經在瑞清工作過好多年。」孫紅軍說:「好。」

    孫紅軍走出辦公室,輕輕地帶上門。翟新文看到門帶上後,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唉,我當個教育局長,容易嗎?」

    ,魍//-/,您的最佳選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