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局長成長史

大道小說網 、市委書記和市長的眼淚(1) 文 / 徐浩瀚

    2007年12月31日,媒體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宋雲生的身上。【/魍//】這一天的上午,在甌江入海口的南側,新東州港奠基儀式隆重舉行。清江省交通廳廳長項東波,清江省發改委副主任祝炎,東州市市長宋雲生,市政協主席安思平,市委常委、東州市委組織部長盛治仁,市委常委、東州市常務副市長鄧雲聰,市委常委、市委□□部部長、市政協副主席常友強,東州市人大副主任叢悅,東州市人大副主席費時輪及東州市發改委、交通廳、建委的領導出席了奠基儀式。

    奠基儀式由常務副市長鄧雲聰主持。宋雲生在奠基儀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宋雲生說:「尊敬的省交通廳項廳長,尊敬的省發改委祝主任,各位來賓,朋友們!今天,對於東州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天,也是將產生深遠影響的一天。東州新港的建設,必將為東州市的長遠可持續發展,為建設外向型、服務型、港口型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首先,我代表東州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感謝省發改委、省交通廳在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感謝項廳長,感謝祝主任!」

    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宋雲生說:「從我來東州擔任副市長到現在,我一直都夢想著要重建東州港。東州港建在甌江江畔,它是歷史上東州港的延續。在全國上下都在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經濟發展的今天,東州港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東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2007年,從我掌握的數據,上海港的集裝箱吞吐已經達到了2000萬標準箱,深圳、青島港也超過了500萬標準箱。年吞吐量過2億噸的港口也有上海、寧海、青島,天津和秦皇島。除秦皇島主要運輸煤炭和鐵礦石外,剩下的幾個城市,都因為港口而帶來了城市的繁榮。我省的寧海因為有億噸港口,在經濟上已經與省城杭江平起平坐。而東州目前受制於河港的劣勢,河道的寬度是有限的,河道的深度讓我們只能在海潮達到□□線時進出萬噸左右的輪船,整個東州港年吞吐標準箱僅有不到50萬箱,貨物吞吐量才1500萬噸。因為河港,我們要運20萬噸貨物,需要用萬噸輪船運20次;因為寧海有深水海港,直接可以停靠30萬噸的輪船,我們20次運完的貨物,人家一次運完。面對現實,東州必須急起直追;面對現狀,東州必須自我反醒:我們也有得天獨厚的海岸線,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有億噸吞吐的大港?縱觀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城市,80%都是海港城市,剩下的20%也多位於河流的邊上,建設有河港。東州,要想獲得進一步發展,以港立市就成為東州今後深化改革、加快開放的必然選擇和必由之路!從我擔任市長以來,我就在謀求在東州城東的海岸線建設東州新港,經過反覆的調研論證,勘察測量,環保評測,投資概算,我們終於拿出了新港的規劃設計方案。在省發改委、省交通廳的大力支持下,終於獲得了國家發改委、國家交通部的審批!今天,面對東州港的新起點,我要說,這也是東州市的新起點!隨著東州新港的建設,東州市建設外向型、服務型、港口型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步伐會進一步加快!最後,我衷心地祝願東州新港早日建成,早日投入運營,到那個時候,我還會再過來剪綵!」

    宋雲生脫稿而講,講到深情處,迎著凜冽的北風,眼角竟然浮現出晶瑩的淚光。這一細微之處,被《東州晚報》的記者任小愛用數碼相機清晰地給拍下來。這一天的下午,《東州晚報》的新聞產生了轟動性的效應。任小愛的主標題是:《東州新港今日上午奠基》副標題是:《宋雲生市長在奠基儀式上飽含熱淚》。

    在新年即將到來的最後一天下午,宋雲生和省交通廳廳長項東波、省發改委副主任祝炎,又出席了東州城區快速路的奠基儀式。這是宋雲生在2007年初的東州市人代會上作出的承諾,要在2007年開始動工修建橫跨甌江兩岸、溝通城區南北的主交通動脈。一年來,宋雲生一直為此事在奔波,應該說,困難比他預想得要大得多!主要的困難包括:快速路的規劃審批,需要省發改委和省交通廳來審批;快速路經過之處的拆遷,這同樣也是宋雲生非常頭痛的問題,要拆遷,就需要安置拆遷的市民,就需要給出符合人民群眾期望的拆遷標準,而面對就是不想拆遷的少數居民和業戶,宋雲生責成有關部門務必要把工作做實做透,講清楚修建快速路的好處,講清補償的標準,堅決杜絕因為拆遷而造成的大規模上訪。但上訪問題還是出現了,而且不但在東州市政府門前,更出現在清江省政府的門前。第三個困難就是建設快速路需要投資17個億,錢從哪裡來?城市快速路不同於城外的高速路,城外的高速路,可以收費,甚至連一級路、二級路也都可以收費,而市區的快速路,是絕對不能收費的。這三大困難,折磨了宋雲生將近一年,為了完成人大會上所作的莊嚴承諾,宋雲生跑北京,跑杭江,跑香港,終於籌措了17億的資金,省裡出一部分,市財政拿一部分,剩下的大部分則由香港的一家世界五百強公司注入資金。天下沒有免費的蛋糕,作為交換,香港的這家公司獲得了東州市甌江北岸到沿海一線大面積黃金地帶的土地開發權。

    所以,站在麥克風前,宋雲生的感受同樣不一般,切膚之痛讓宋雲生對於城區快速路的項目同樣寄予厚望!回想這跑審批、跑資金、推拆遷,宋雲生有千言萬語在心頭;想想項目確定後的招投標,宋雲生更感受到複雜的利益體交織在一起,讓宋雲生好難抉擇。面對著17億的蛋糕,有多少商家都盯上了這塊肥肉,因為這個項目是宋雲生一手操作,王國棟並沒有參與,也沒有辦法參與進來,所以各種各樣的電話,各種各樣的宴請,包圍了宋雲生。在招投標的最後階段,有實力的多家建設方都是各展實力,各施壓力,用不同的方式,通過不同的途徑,要爭取城區快速路的建設權。17個億啊!如果一家億元產值的企業獨攬此項工程,那就相當於一年干了17年的活兒;如果分給17家企業干,同樣是17家個個都賺個盆兒滿兜兒鼓。作為市區道路建設的主管單位市建委(建管局)主任侯衛東,同樣是處在風尖浪口。在招投標的最後幾天,天天都呆在宋雲生的辦公室,向宋雲生匯報進展情況,一切聽宋雲生的指示。從宋雲生的辦公室出來,手機關機,但同樣能被有本事、有能量的人找到。在侯衛東的辦公室門口、家所在的樓院,都有大量的人等著他,讓侯衛東根本不敢回家,只能在下班之後迅速沒入人流,住進了只有極少數人知道的某賓館。

    宋雲生最終選擇了中鐵建設n局、省交通集團、省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礦山建設集團路橋公司四家大型國有企業負責建設城區快速路。作出這樣的選擇,既是能夠影響到宋雲生的更高級別領導打招呼的結果,也充分照顧到了省交通廳等有關部門的利益。當然,現在的路橋建設國有股份制企業,與以往純粹國有的企業已經完全不同,為了爭取中標,它們同樣可以像民營企業或地方小企業一樣,金錢開路。當然,從宋雲生內心最深處講,雖然有更「合適」的企業想投標參與,但他也害怕豆腐渣工程,也擔心如果快速路修出了質量問題,最終所導致的嚴重後果。當然,這麼大的一塊蛋糕,如果不適當照顧照顧那些「義肝俠膽」的兄弟們,也就說不過去了。在宋雲生的授意下,快速路橋下的輔路施工、地下管網鋪設、輔路兩側的綠化、照明等項目,還是照顧到了宋雲生認為應該照顧的企業,其中也包括東州市的國有企業市政一公司、市政二公司。

    ,魍//-/,您的最佳選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