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官路無疆

大道小說網 第10章 「救助」 文 / 滄海而立

    官路無疆

    第10章「救助」

    nbsp;第10章「救助」

    安全穩定工作已經安排部署下去了,違紀案件查辦工作也開始了,解決群眾急難事必須立即啟動。│只有這「三招」齊出,才有可能讓平起蠢蠢欲動的人群暫時安靜下來,哪怕只是讓他們等待觀望一下,至少也能保證n大期間的平穩了。

    曾家輝決定盡快召開一個全縣民生工作情況匯報會,要求縣「四大班子」全體成員和涉及民生任務的責任部門全部參會,還在每個鄉鎮邀請3名人大代表、2名政協委員列席會議。重點是聽取民生各領域的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當前群眾的急難問題。

    對這一安排,賈大成自然不會反對。相反,他很期待這個會議的召開,平起窮、幹部苦,民生工作難做,檢查起來肯定是成績少、問題多,難解決的事、得罪人的事,誰愛干、誰幹去。

    經過一天的準備,民生工作情況匯報會如期召開。

    簡成雨主持會議,各責任單位匯報了相關工作情況,「四大家」班子成員都圍繞「民生」主題作了發言,但無論是部門,還是領導,匯報的都不多,發言都很簡短。

    聽的過程中,曾家輝沒有插話,一直低頭在筆記本上認真記錄,直到賈大成講完,他才抬起頭來。

    「都說完啦?」

    沒有人接腔。因為「民生」是平起的軟肋,工作不力才導致貧窮長期而隨,貧困才出了那麼多的「刁民」,無成績的事誰也不願意多說話。|

    「大家發言都簡短、很『精幹』,這很好。」

    曾家輝停了一下,繼續道:「我有幾個問題要問一問大家,還請分管的領導或責任單位給我個答案或解釋。」

    「第一個問題,全縣信訪案件中涉及群眾生產,或者關係百姓生活的佔了多少?你們解決或滿足訴求的有多少?」

    信訪辦的負責人猶豫著站了起來:「沒計算過占的比例,但我們調查解決的信訪案件有30%左右,因為許多信訪件靠信訪部門自己根本解決不了。」

    曾家輝點了點頭,信訪部門自己能解決30%已經不錯了。

    「第二,特殊困難群眾的標準是什麼,占比量有多大?」

    扶貧辦沒人回答,常務副縣長朱鵬趕緊道:「平起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去年僅為635元,還不到國家最低貧困標準1300元的50%,全縣102萬農民基本都屬於困難群眾。」

    「第三,上不起學的兒童、看不起病的群眾有多少?」

    這次不待部門回答,人大主任黃開新搶著說了一句:「平起的群眾哪裡看得起病喲,真有病的不是整點草藥治治,就是在家熬著等人去抬了。失學兒童也多得很,不過都等著長大外出打工呢!」

    「第十,縣財政每年用於民生的投入是多少?」

    朱鵬想了想,回答道:「本級基本沒錢投入,主要靠縣裡向上爭取扶貧資金、困難補助專項資金解決,但量都不大。」

    這十個問題,回答都讓曾家輝很鬱悶。

    「既然情況是這樣,那就請縣政府對當前解決困難群眾急難事拿一個方案出來,縣委可以考慮出一個解決民生事項的決定,爭取在民生領域作一些改革實踐,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上學就醫和自主生產。當務之急,請縣政府安排300萬元專項救助資金,如果安排不出,借貸也行。100萬用於慰問特困群眾、貧困老黨員和生病的離退休老同志;100萬用於司法救助,解決一部分困難群眾贏了官司、卻沒有拿到賠償的積案問題;100萬用於幫助失學兒童上學和困難群眾大病無錢醫治的問題。」

    賈大成和朱鵬都勉為其難的表示同意,曾家輝卻沒有就此打住。

    「賈縣長,方案的事,政府需要多長時間可以做好?」

    「爭取盡快吧,估計半個月左右,主要是需要足夠的時間調查研究,同時還要框算投入及資金來源方面的統籌協調。」賈大成知道這項工作的難度,但也不敢把時間說得太長。

    可曾家輝卻不依:「平起貧困這麼多年了,我們天天都是在調研貧困、民生、群眾工作,用不了那麼多時間吧。10天時間,十天後方案上常委會審議。」

    賈大成臉色有些難看了,真不給自己這個縣長面子啊?你說要做方案我就同意做方案,你說要錢救助我就答應籌錢解決,現在連時間你都不讓我做主、還限我十天,這不是拿自己這個縣長不當幹部、完全不當回事嘛!

    「朱縣長,專項救助資金的事,你不會也要我給你十天時間吧?平起的困苦群眾可是等著救急,有的還是等著救命呢?」曾家輝又向朱鵬緊逼過去,看到平起民不聊生,他是真有些急了。

    朱鵬看了看賈大成,見他面沉如水。只得硬著頭皮自己應承了下來。道:「財政是有困難,但書記要求要快,我無論如何會籌集到位,時間不超過3天。」

    這個態度還是讓曾家輝比較滿意。道:「那好,盡快到位。其他同志也不要閒著,請龍部長牽個頭,縣委組織部負責,開展一次黨員互助資金募捐活動,用於下一階段的特困黨員和老同志的慰問扶助;請簡書記牽頭,縣委辦負責,制發一個捐款倡議書,號召全縣幹部職工捐一天的工資出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今天,我們四大家的領導都在場,帶個頭,捐一天工資,請羅一鬆同志負責接收捐款並管理,至於具體怎麼使用?提個方案出來再研究。」

    「大家還有什麼意見沒有?」曾家輝用詢問的目光掃視了整個會場一圈,見沒有人說話,又徵求賈大成、黃開新和杜友幫的意見,他們也表示沒有其他需要說的問題。

    「會議就開到這裡,散會!」

    曾家輝起身,第一個掏出1000元現金丟給羅一鬆,然後邁步出了會議室。其他領導不管是願意的,還是不願意的,也都只好依樣畫葫蘆,每人捐了1000元錢後魚貫而出。

    當晚縣電視台對民生工作情況匯報會作了首條新聞播報,十個民生問題、300萬專項救助資金、縣領導現場捐款也出現在了第二天的《平起日報》頭版,一時間,成了全縣幹部職工的討論焦點,引起了全縣上下的廣泛關注。

    看無廣告-",您的最佳選擇!

    請推薦

    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