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官路無疆

大道小說網 785 再次讓人驚異 文 / 滄海而立

    曾家輝心中雖然也是異樣,但並沒有表現出來,他淡淡的觀察著兩位領導的表情,沒有急於說話。%&*";

    但袁清的這個建議,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他無需再評價這種人!

    袁清瞥了曾家輝一眼,咧嘴一笑,「曾書記,我這只是就事論事,沒有要挖你牆角的意思,站在全省的發展大局考慮這個項目,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確保華夏森工集團的這個項目入駐舟山省。這一點,我想與湯省長的意見也應該是一致的吧?」

    他說完還故意看了一眼湯中和,袁副省長大局意識不比湯省長差吧?

    湯中和蹙了下眉頭。這袁清做得太過分了,公然打臉,還偏偏說得冠冕堂皇,即便曾家輝不是我湯中和的親信團隊成員,只是一個下屬的市委書記,你這個常務副省長也不應該這樣當面橫來吧。

    難道這傢伙不怕惹毛了曾家輝?也不怕得罪自己這個省長?

    袁清嘴角微微一翹,臉無表情,閉口不再言語。

    他在等著湯省長提出疑議,也在等著曾家輝當場跳起來。不管誰這樣做,那都只會給人留下一個印象:不顧全舟山省發展大局。咱袁副省長不是說了嗎,這是為了留住投資商,確保不失去項目嘛!長豐市失利了,盧原條件有問題,省裡這裡考慮難道有錯嗎?

    不過讓他意外的是,湯中和並沒有開口。

    曾家輝也表現得很冷靜,他不但沒有絲毫生氣的神情,甚至臉上還有了笑容,看著袁清微笑道:「袁省長說得很有道理,只要能把投資商留下來,留在我們舟山省,不管在哪個市,那都是舟山省勝利。」

    這話倒是讓大家臉上露出驚訝神色。

    曾書記竟然如此識大體,如此顧大局?這個可不簡單,換著其他市委書記,不要說像曾書記這樣年輕氣盛的市委書記,即或是成熟穩重的省領導,只怕也難有如此胸襟氣量,要是不當面與袁清爭個面紅耳赤,起碼也是怒目相向了。i^

    袁清的心中比其他人更驚異,他顯然也沒想到曾家輝會這麼爽快,會說出這番話來。此時,他心中只有一個疑問:曾家輝到底是怎麼想的?

    這個念頭飛快的在袁清腦海旋轉,他實在是拿不準曾家輝的真正用意。不過,眼下他也管不了曾家輝怎麼想,只要他不反對,那就好辦,他就能名正言順的讓投資商另尋他處,「這樣吧,省政府出面再清華夏森工集團的考察團去其他市看看,比如南陽市,那兒也是曾家輝同志呆過的地方,當地的礦產開發面積也不小,道路交通新改造的地方多,單就交通而言,估計比盧原的現狀還略好上一點,也許企業更滿意一些。」

    湯中和都有些忍無可忍了。

    袁清這擺明是假公濟私。

    誰不知道南陽市換的市委書記、代理市長全是袁清的人馬?當初擠走曾家輝,就是為了安插他的人上位,這投資考察團先後考察的三個地方,全是曾家輝昔日工作之地,而且都在這幾個地方做過市委書記,這是要讓曾家輝發狂啊。如果說他搶了長豐市的項目,現在又讓袁清挖了牆角,再把項目送給南陽市之際,曾家輝又跳出來要硬搶回來,那就真要讓這幾市的人民大眾罵曾家輝不地道了。

    不過湯中和最終還是沒說話。

    倒不是湯中和怕袁清這個副手,而是曾家輝的鎮定自若,讓湯中和改變了主意。以他對曾家輝的瞭解,大凡曾書記如此表情,那就代表他胸有成竹,另有打算。袁清是沒有怎麼與曾家輝正式打過交道,更沒有下面交鋒記錄,還不太清楚曾家輝的沉穩,也沒領略過他的「辣手」,這次倒可以看看他的再度展示了。

    袁清如果徹底激怒了曾書記,恐怕也沒安寧日子過了。

    曾家輝還真怒了,不過他現在是越怒越平靜。他微笑點頭,似乎完全贊同袁清的安排。

    參會的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自始自終沒人發一句話,也沒有插一句嘴,似乎大家都是前來參觀學習者,而不是參與會議討論的,安安靜靜的全坐著,該喝茶的喝茶,該抽煙的只顧抽煙,會場還出奇的安靜。

    袁清的臉上再次閃過一絲詫異,這個曾家輝,不是聽說性如烈火嗎,怎麼今天的忍耐功夫完全是一流水平呢,甚至境界更高,這倒是出乎意料了。

    曾家輝點頭之後,隨即撇開了項目的事情,說道:「湯省長,我希望省裡能夠考慮盧原市改造工作的方案,盡快把這事定來,引不引華夏森工集團這個項目不要緊,但公路改造的事耽誤不得。」

    不引企業,也要改造公路!

    湯中和一聽這話,立即表態道:「嗯,改造公路確實是發展經濟的頭等大事,省政府原則上支持你們盧原市自己的主張意見,你們回去再篩選一下最佳方案,酌情定奪,需要省政府支持的時候,我會盡力支持……需要協調的地方,我也會全力協調幫助…。」

    湯中和這話說得非常到位,沒有說支持曾家輝個人的意見,而是支持盧原市的主張,讓他們自己篩選比較最佳方案,省政府支持地方上的篩選方案。因為不管哪種方案,都會有一定風險,省裡不拿這個主張,不擔這個風險,一旦出了紕漏,也是盧原市集體研究篩選出來的方案,責任也不是曾家輝個人來擔負,板子打不到他一個人身上。

    必要的時候,他這個省長還可以出面化解一點矛盾和壓力。

    而且,從以往的經驗判斷,湯中和知道曾家輝的行事方式總會出人意料,見他牢牢咬住改造市裡到各縣的公路這事不放,已經猜想到其中必有奧妙所在,這估計也是他在會上爭取的重點。既然曾家輝下定決心要幹這個事,湯中和自然會支持一下。關鍵時刻,湯省長不能含糊。

    他以一省之長定下基調,袁清這個副省長當做不敢當場頂撞。袁清敢考驗曾家輝的耐心,湯省長也能考驗袁副省長的承受力,大家都得講遊戲規則,玩的都是政治。

    如此一來,袁清自然得表態了,「曾書記的執著精神讓人欽佩啊,既然你咬定青山不放鬆,要幹這麼一件促進盧原經濟建設的大事好事,我肯定表示支持……。」

    順著湯中和的話,他也說了一通官話。

    曾家輝淡淡一笑,說道:「袁省長,表示支持,這話有些讓我們下面的幹部不放心啊。光『表示』沒什麼用的,袁省長可得實際一點,如果我們向銀行貸款,需要省裡做個擔保,還請袁省長多多支持…您是分管財政金融的,一句話足夠我們干幾年的…。」

    曾家輝故意給袁清戴了一回高帽。

    反正一個目的,為了資金!

    他也不怕讓人笑話,這不是曾書記為了個人利益,是為了盧原幾百萬人民,不丟人!

    袁清哈哈一笑,掩飾了一下自己略微的尷尬,「沒問題,只要銀行願意接招,我就敢開口,這擔保怕什麼,上面有湯省長,有省政府頂著,我這個分管副省長怕什麼?呵呵……!」

    他這個哈哈算是對此事告一段落。

    雖然是場面話,但這是在會上說的,即便不寫入省政府的會議紀要,但完全可以用錄音作證,曾家輝要的就是袁清這句話。他很清楚,要想在銀行貸到上百億的款子,單憑盧原市政府的招牌,肯定辦不到,必須要省裡出面。

    而省政府讓湯省長發話,效果雖然好,但不利於湯中和今後的工作,還是把袁清套上最為妥當,有了這個承諾,今後自己可以追著袁清不放,還可請湯省長往下施壓,那才是最好的出路。

    這個項目匯報會總算降下了帷幕。

    會議結束之後,袁清立即聯繫已經從盧原市返回的呂慶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