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官路無疆

第一卷 807 滿懷信心 文 / 滄海而立

    對於寧元敏等人的擔憂,曾家輝自然是瞭然於胸。

    他沒有過多的解釋,只是笑了笑,「對於這事吧,我估摸著咱們先幹起來。只要動了工,省裡不可能坐視不理。」

    「書記這是要將省裡一軍?」

    「不要說出來嘛,」曾家輝笑著道:「你們這樣說的話,等於直接說我是『造反』了。呵呵,有些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哈哈…!」

    他的話引發一片笑聲。

    有些事情確實是只能悄悄的幹,不可能抬上桌面的,更不便於說出口。盧原市不等不靠,自己動手改造公路了,省政府分管這方面的領導如果一點動靜都沒有,那面子上可說不過去。難道你們省領導的思想覺悟和加大地方建設的力度,還不如盧原市嗎?湯中和這個省長肯定會適時發話,而且他在匯報會上明確表態省政府給予支持,袁清這個常務副省長自然也不敢完全當「耳邊風」,毛毛雨總是會下的。

    曾家輝如此做,一方面有自力更生的氣概,另一方面也有「逼宮」的意味,兩手準備,雙管齊下。

    場有市領導也表達了一絲擔憂,「這改造公路當然是大好事,可這個錢數額太大,難度不小啊。」

    沒有難度的事情還需要向省政府逼宮嗎?曾家輝真有些搖頭了。他不想批評某些同志,而是覺得一批老領導的思想觀念還沒跟上形勢發展的需要,用一句時髦的詞語表達,那叫做沒有「與時俱進」。

    「沒難度的事情,咱們也就不用在這兒煞費苦心了,大家說是吧?不過,我們可以仔細算一算賬,這改造公路是引進一個項目的前提條件,而這改造公路本身就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這是不是先賺了一筆?這路改造好之後,對盧原市的經濟發展,那影響力可不小,這個無城我在此多說,大家基本能想到。最重要的還是我們新搭建的市委、市政府班子從改善盧原基礎條件著手,從發展盧原經濟著力,這個工作切入點是各級領導和廣大老百姓都看得見、摸得著的,是干實事大事的表現……」

    他見大家的臉色都莊重起來,盡皆點頭表示贊同,就繼續說了下去,「至於建設企業,我們完全可以動員有關企業主動墊資投入建設…當然,這只是啟動階段。」

    「讓企業墊資?」

    寧元敏問道,其他幾人也都面現難色。

    顯然,他們都清楚這些搞建設工程的企業,流動資金本身就不會太多,一般都是拿了工程標段,然後追著政府撥付一定資金,實行雙向要求施工,即政府按工程進度撥付資金,企業按照撥付資金的比例安排施工進度,相互制約。許多企業則完全是靠向銀行申請貸款維持運轉,干一個工程下來,再還款解決問題,如此保證基本運營。

    「盧原要全面開工縣際公路改造,現在最大的困難是啟動資金的籌措。我看,我們可以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向銀行申請貸款,但這個需要時間;另一條腿就是建設企業墊資開工,這是最快的啟動方式。市政府可以統計一下,看看這幾年參與盧原公路建設的企業中,哪些企業做的工程量最大,哪些企業賺取的利潤最多,然後發動一下,讓他們幫市政府緩解一下眼前困難嘛。因為,政府曾經是他們的衣食父母,今後仍然是他們發展壯大的堅強後盾,他們於公於私,都沒有不支持的道理,何況這次錢也不會讓他們少賺,只是支付時間晚一點罷了。當然,如果企業不願意,也不要勉強,一定要憑企業自願,但可以制定出台一條規則,不積極主動參與這次公路改造的建設企業,今後市裡的政府性工程,一律不得參與投標。這個建設企業名錄,以及後面參與支持的企業名單,實行張榜公佈,讓全市人民看看他們的表現…」

    曾家輝嚴肅的說道,表達了一個觀點:政府與企業只有相互支持,發展才能共贏,所謂政企合作理念,光予不取,光取不予,都不可能。

    一干市領導聽得頻頻點頭。

    這是曾家輝上任之後,對政企之間關係的一個認識強調。如果這些建設企業只想從盧原市政府賺取好處,而不講求一點企業道德和奉獻精神,不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曾書記也不客氣,今後別在這塊地盤上混了!

    這也是考驗建設企業的一個重要時機!

    在場諸人基本接受曾家輝的觀點。

    大家能看得出來,曾書記不像說說玩的,真要是建築企業猶豫不決,或者直接說不願意幹,估計今後真沒有接政府任何工程的希望了,即便上面有人打招呼,也沒門。名單一公佈,全市幾百萬雙眼睛盯著呢。企業最好的出路,積極主動想辦法,還能做個好的宣傳廣告,如果非要退避三舍,只能是給自己製造負面影響,斷了後路。

    「這個辦法好,先啟動了再說。」

    「這樣還可以讓一些喜歡為建設企業打招呼的省領導免開尊口。」

    「雖然如此一來,市政府在明年、後年的支付壓力會無限增大,但有壓力才有動力,不然還談什麼負重自強,加快發展?我看就按曾書記說的這樣辦…」

    「……」

    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紛紛。

    本來是出來放鬆的,現在彷彿開起了市委市政府的小會。

    曾家輝靜靜的聽著,知道有的人雖然表面這麼說,但其實心中還是有擔憂的,雖然說錢不是問題,但現在的問題是沒有錢,墊資不是捐資,改造公路是為了回報。於是,他聽著大家的討論,又笑了笑,「這路只要啟動了建設,市裡就不怕沒錢用。再過兩年,省裡那點專項建設資金,我還看不上了呢?」

    這次包括陸小東在內,大家都有些面面相覷。

    曾書記這話是不是有些牛皮哄哄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