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官路無疆

第一卷 845 熱議人物 文 / 滄海而立

    n6bqrw^~)v){0hxh b)^}lhio^m

    官路無疆-845熱議人物

    中組部考察組進駐舟山,項不凱自然沒法分身,原定陪曾家輝赴京報道的事也就無法兌現了。

    曾家輝倒不在乎這個,而是獨自一人去了京城。

    首先,他得拜望江部長等人。

    第二天由中組部幹部局一名副局長帶著他去團中央報道,接待他的是一位叫高立的副書記,高副書記直接帶他去團中央社區和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上任了部長。

    曾家輝清楚,自己在社區和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就是一個閒職,前下的工作由副部長幹著,自己的重點是進中央黨校進修班學習。

    從這個安排就可以看出,組織上對曾家輝的定位,今後是要提撥使用的。因為,中央黨校的機構設置分為進修部和培訓部,進修部顧名思義,為「進」而「修」。

    高副書記雖然是團幹部,但人已經是六十左右的高齡了,一副笑瞇瞇的樣子,對人倒是隨和,他也是社會和維護青少年權益部的分管領導,為人謙和,對人友善,非常健談,對曾家輝的來歷倒是一清二楚。因此,他的話說得也很白,讓曾家輝先不要操心部裡的事,安心參加黨校的進修學習。

    他的這種隨意,也讓初次到團中央的曾家輝心情很輕鬆。

    「家輝部長,業務方面你先不用瞭解,你現在的任務就是黨校進修,組織上調你進我們團中央,實際上就是不讓你雜事纏身,不然像你這樣的年輕幹部,哪會安排在我們這裡?估計是讓你在這兒掛掛名,打打短工罷了,呵呵!」

    高立謙笑著說道。

    曾家輝連忙致謝,對高立的好感大增,中央機關單位的幹部原來本來都這般風格,相比下面的地方機關,高立這樣的領導顯然要單純坦率得多,沒有京官的那種傲慢的臉色,簡單隨和。

    總算是正式成為了團中央的部長。

    曾家輝突然被調進團中央,這在舟山省還是引起了一點風波。

    舟山官場的風聲一向就傳得快,所有人都對曾家輝與陸小東搭班子要為盧原發展大幹一場的時候,曾家輝書記卻突然被調進京城,市裡的幹部們有些傻眼。

    這調動來得一點徵兆都沒有,一時舟山各方勢力眾說紛紜,有人說曾家輝是終於要飛出貧困落後的舟山省了,進京過渡一下就會再任要職。有人說他進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那就是一個台階,中央黨校中青班是什麼平台?中青班就是為省部級領導幹部培養後備力量的搖籃,這進了籃子,很快就能被搖出來了。

    當曾家輝報道之後,一切塵埃落定,大家驚訝的發現,曾家輝原去的地方竟然是團中央社會和維護青年權益部,一部分人也開始唱反調,認為調曾家輝進京,是被某些人擠兌,這分是明升暗降嘛。

    為此,一些人還進行了舉例證明。曾家輝在舟山這幾年時間,鋒芒畢露,犯了為官之大忌。其中大家最津津樂道的是省政府常務副省長袁清,曾家輝與他一直不對路,前次引進華夏森工集團,明顯就被曾家輝甩了袁清一個「巴掌」,讓袁副省長鬧了一個大笑話,袁副省長都在接受中組部的考察了,人家即將做省長,能放過曾家輝嗎?

    這擺明是曾家輝為求自保,提前溜之大吉。

    於是,關於曾家輝進京緣由,各種版本開始在舟山官場流傳起來,而曾家輝的這次調動成了舟山官場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但許多人在談論此事之際,卻是不無遺憾,曾家輝在舟山無疑是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成長歷程,他只用幾年時間,便從一個處長成長為一個正廳級幹部,連續在三個市任過市委書記,這一經歷早成年輕人成長的偶像。

    一入京城深似海,京城的風浪自與舟山不可同日而語。這樣的人進京,是否還能續寫傳奇,很多人都欲拭目以待!

    正在大家對曾家輝的去留談論熱潮湧動之際,舟山的另一個話題又熱了起來,那就是袁清成了新聞人物。《大西北》日報還是報道了袁清在南陽的「作為」,雖然文中運用了化名,但情節一點也沒刪減,誰讓袁副省長牛皮哄哄的打了記者一記耳光呢?

    中紀委的張主任雖然告誡未經審核不可報道,但記者們都知道那只不過是官方的程序語言罷了,真要報與否,還不是自拿主意。

    南陽的消息也一直在盡力控制,可中組部的考察組一走,那就控制不住了,也沒太大的必要。因為,考察組對袁清給出了否定的考察意見,可惜袁清費盡心機,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

    中紀委的張主任並沒有像人們一直期待的那種鐵面無私,他只是參與考察,不是辦案。所以,他對袁清弄清情況之後,根本沒跟他做過多的「計較」,恢復了他的自由之身,就是他那位女同學,張主任也是回京讓她畫了個「押」,就不聲不響了。

    但是,他不聲不響,並不代表考察組不言不語。

    中組部長在向首長們匯報考察情況的時候,事先專程給國務院一位副總理作了勾通,簡單的匯報了袁清生活作風方面的問題。一開始,這位副總理還一臉的驚愕,表示「絕不相信袁清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

    這所謂的低級錯誤,也許是生活作風算低級,也許是責怪他保密意識差,反正表示不太相信,擔心考察組弄錯了。

    人家要力挺袁副省長上位,當然會有這種態度。

    江部長可沒給這位領導太多面子,而是拿出了袁清自己親手寫的檢討材料,還出示了那位「杜局長」的配合「認識書」…最後只能讓這位副總理由驚愕變成了憤怒,大罵袁清不已。

    兩天之後,舟山省省長湯中和調江南省任省委書記,江南省省委副書記包大同調舟山省任了省長,而舟山省委組織部長項不凱則連同湯中和去了江南省,任了省委專職副書記,協助湯中和控制江南發展大局。

    舟山省委組織部部長一職暫時空缺。袁清則被免去了常委頭銜,調整為政協副主席。省政府的常務副省長一職由分管發展計劃、交通建設的白副省長遞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