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官路無疆

《》章 節目錄 1004 有利可 文 / 滄海而立

    官路無疆-1004有利可圖

    「那你們在這方面的工作做什麼?」

    「我們鎮政府的工作主要是圍繞煤窯為重點,而對磚窯沒太注意,在三江省,煤礦是監察重點也是當地經濟支柱,而小磚窯相比是微利企業。」

    「那你們一開始就知道磚窯存在嚴重問題?」

    「這個…我們確實知道黑磚窯的存在。」

    這就讓曾家輝明白,一開始知道實情的基層官員並沒有認為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包工頭雖然在逃,但窯主蔣正豐被逮捕,案情很清楚。對此,責任歸屬的追問可以進行。調查組已正式介入調查其間政府官員的履職情形,目前接受調查的官員幾乎涵蓋磚窯管理所涉的各個部門,達幾十餘人。

    蔣正豐的妻子張梅,一度冀望於以指控基層官員的瀆職,來為丈夫求得一線生機。她見人就訴說相關職能部門的不作為。她還出示了鎮派出所在事發後索取辦案經費的收據、鎮國土資源管理所的行政處罰單,以及有關部門出具的限期整改單。

    「我們出事後,花了十來萬塊錢了。」

    蔣正豐的妻子說,這筆錢中的有給派出所的,有的用於給工人發放工資、購買衣服和醫藥費,其他費用包括工人的吃飯及其他開支。

    此外,她還抱怨說,「磚窯早該有證了,就是官方收錢不給辦。」

    「具體有指哪些官方?」

    「每年國土部門的工作人員都要來收費,僅今年初,我們就給了礦管所五千元罰款,他們不但沒開收據,還說罰款數額是一萬,並一直催繳。我手裡可是有不少那些幹部的瀆職證據。」

    「拿出來看看行嗎?」

    「這要等到案件庭審時我才能出示。不能給你們看,我們還要在這裡生活,惹不起他們。」

    「我們正是調查這些而來的。」

    曾家輝認真的說道。

    可她還是堅持不拿出來,「你們調查完了就走了,我們卻一直要在這兒生活。」

    這些證據無疑令相關人員如坐針氈。

    就在次日,鎮派出所退還了蔣家幾萬元的經費,並收回了收據。

    面對曾家輝的調查問話,該所所長承認:「分管該區域的片警一次未去過磚窯,是重大失職。而事發後,該派出所工作不力,在解救工人過過程中致使有幾名工人逃散。」

    調查下來,發現大量黑磚窯所在地的派出所,他們之前明知黑磚窯內有大量外來民工,卻在告知承包人要辦暫住證後再未過問此事。這就值得讓人深思了,那些被虐的民工度日如年,派出所為何不查問?

    派出所不查問,地方政府也就裝著視而不見了,他們甚至聲稱,因為暫住人口辦證收費的取消,各基層公安局招聘的查證人員因無法供養被解散,而基層派出所人員稀少,盤查空擋由此出現。而且在調查中瞭解到,以前也有個別派出所的人員主動行動,很想做出些成績,可查問下去,還因此受了上級批評,想立功而惹了麻煩。

    而另一位國土資源管理所所長剛在曾家輝的詢問下,承認罰款的事實存在,「最多的時候有十一家部門收磚窯的費用。」他還列出了諸如農業、工商、水利、安監等部門。

    「你們就只收費或者罰款了事?」

    他自稱苦衷,「在磚窯主不配合執法、拒不執行關停的情況下,罰款也許是比較可行的方式。」

    而鎮環保所提供的資料顯示:早在多年前,國家經貿委已經明令取消鄉村磚瓦輪窯、立窯項目。

    「那你們為什麼沒取締這些磚窯呢?」

    「我們去取締過蔣正豐的磚窯,但缺乏執法能力,只能下發停工通知。」

    「事件爆光之後,你們也去處罰過?」

    「去了,但沒處罰,因為窯主當時不在。」

    陪同調查的縣裡官員則表示,「虐工人的主要原因,歸因於窯主和包工頭人權意識太淡薄。」

    「為啥如此說?」

    曾家輝總喜歡多問問。

    「因為在貧困的三江省農村,國家推行的空心磚等新型建築材料村民往往無力購買,而低廉便宜的實心磚一直受追捧,上面的有關政策從全局考慮,但具體到基層,有時與實際情形不相匹配。」

    曾家輝點頭,倒是覺得有利可圖,正是黑磚窯長期存在的土壤。

    調查中,曾家輝找了一名叫周權的勞工瞭解情況。周權與一個同鄉外出打工時,在三江火車站被「職業介紹所」誘騙到三江石城黑磚窯幹活,從此淪為奴工的。

    周權不是三江省人,二十多歲的年紀,雖已獲解救,但周權在曾家輝面前,還是顯得怯生生的,黑黑的臉龐,消瘦的身材,在淒風冷雨中更顯得單薄,他筆直地站著,臉上肌肉繃得緊緊的,身子卻不停地發抖,不知道是因為天氣陰冷還是過於緊張,他告訴曾家輝自己一同出來的那名老鄉,也是進了另一個黑磚窯,至今還下落不明。

    「你為什麼想到三江省打工?」

    曾家輝的問題雖然平常,但總會讓人有些不知如何作答。

    「我和我的夥伴本來是要去沿海打工,那邊有親戚。」周權語速很慢,經常說幾句就要停下來回想一會兒,「可我們到了三江火車站,錢包掉了,路費不夠,就在附近打工。」周權告訴曾家輝,他們打了一個月的臨時工,掙的錢不多,而且很辛苦,攢了一點錢之後決定離開。

    「為什麼又沒離開呢?」

    「五月的一天,就是五月,具體哪一天記不清了,」周權的聲音突然有些顫抖有,「那天,我和老鄉拿著行李剛到火車站準備買車票,就有人立刻問要不要找工作,還說不收中介費,工作條件非常優越。這對於我們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一個大餡餅。於是,我們就跟著介紹人,走進了火車站旁邊的一個人才交流中心……。」

    老實善良的周權顯然至今還不知道,三江火車站周圍這些以家政服務部、人才交流中心等名目出現的所謂職業介紹所,其實主要是替黑磚窯、黑煤窯等尋找奴工,甚至還替一些賣淫場所拐騙婦女。這些黑職介每騙到一個人,能得到幾百元的「人頭費」。

    後來的情況自然是周權和他的夥伴就被黑職介送到了石城縣,各去了一個黑磚窯,從此開始了暗無天日的奴工生活。周權工作的那個黑磚窯規模不大,總計有工人二十幾個,全被圈在磚場裡,有打手看著,哪也不能去。每天早上四點鐘就要起床幹活,干到上午八點鐘才讓休息一會,吃玉米渣熬的粥和顏色發黑的饃。吃完早飯接著幹活,一直到中午十二點吃帶石子的小米稀飯和乾硬的饅頭,幾乎沒有菜。此後就一直要干到晚上八點鐘才能吃晚飯,晚餐和中餐幾乎沒有差別。

    他們好在還算一日有三餐,這與曾家輝在黑山村蔣老闆那兒的情況有點小區別,那兒可一天只能吃兩頓飯。

    在磚場裡,周權他們被隨意打罵,打人的除了包工頭,還有他們手下的打手。周權告訴曾家輝,打人者幾乎都是上來就拿磚坯拍。不過,周權自稱比較老實聽話,所以較少被打罵,「他們一直覺得我傻,我也不說話。」

    「其他人呢?」

    周權回憶道:「有個叫小石的奴工幾乎天天被打。小石來自江南省,與包工頭是老鄉,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對老鄉還那麼狠。我到磚場就看到一個被打傷的人在臥床。直到我們被解救的時候,他也沒爬起來過,就那麼天天的躺著。」

    「你們的工錢呢?」

    「每個當月發工錢的時候,窯主都說要給工資,先讓大家開心一會兒。但隨後老闆又說,大家不需要花錢,先記在賬上了。」

    「有人來查過磚廠?」

    「我在黑磚窯期間,當地派出所曾經來查過兩次,幾乎就是例行公事。我的身份證在以前打工期間丟失,屬於無身份證明者,但警察也並不在乎。警察每次來之前,包工頭都會事先知道。他告訴我們,如果警察問起收入,就說每月工資沒有遭受過打罵,否則後果會很慘的。」

    周權還說他自己膽小怕事,每次被詢問時都按照包工頭的話說了,警察就不再管。不過他記得警方第二次檢查時,還是有兩個工人說了實話,結果警察把他們帶走了,但對磚場並沒有做任何處理。

    「你後悔了?」

    曾家輝既像是問話,又如談心一般的道。

    「我當時確實後悔過,那天我要是也說實話就好了,也許警察就會把我帶走。」周權點頭說道:「也就在那兩個人被帶走後幾天,窯主親自出來說話,問誰還想走?只要想走就可以走。」

    「哦,那你覺得是機會了?」

    「是的,我當時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站出來說我想走。」

    周權回憶道。

    「具體是什麼時候的事?」

    曾家輝一邊問,還不時的在筆記本上記著什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