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官路無疆

《》章 節目錄 1044 逃「學」 文 / 滄海而立

    官路無疆-1044逃「學」

    輪到曾省長發言的時候,他說:「增加這樣一個機構無實在性的意義。第一,省委有研究室,職能大同小異,沒必要。第二,中*央一再要求地方精簡機構,我們卻要增設,與上面的要求相違背,沒理由。第三,新增這樣的機構,在既無意義,又無必要,還沒有理由的情況下,還要讓省財政一年多撥出幾百萬經費,沒道理啊。」

    他一人持反對意見,萬東良有點為難了,「曾省長說的有道理,但大多數人都贊同,你看是不是……?」

    在常委會上,省委書記盯著省長這樣說,有點逼其就範的味道。你要是不答應的話,那可以違背大多數的意願啊,用心實在險惡。

    曾家輝卻不以為意,淡淡的道:「我可以直言不諱的說,大多數同意並不是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只是不好意思說罷了。其實這也不重要,我只是發表一下個人的意見,決策權在省委常委會上,怎麼決定我都接受。但我記得列*寧同志說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而且希臘的柏拉圖也說,真理可能在少數人一邊。我的意見講完了,萬書記定吧……」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曾省長一個人的意見,倒是把所有常委將了一「軍」,包括萬東良在內,都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問題了,要是上面今後追查新增機構一事,真還有點說不清楚了。

    決定者可是要對此負責的。

    萬東良想了一下,違心的道:「曾省長提的建議很好啊,我看這事先擱置下來,以後再說吧,暫時確實也沒有增加這個咨詢中心的必要。」

    就這樣,曾省長一個人的意見,竟然把這事攪黃了。

    會議的第二天,許多人都知曉了其中概況,不少人都驚歎,這省長一個人的意見竟然讓常委會其他同志都贊成的事落了空,還真有點讓人匪夷所思。

    萬東良也不願讓人對曾家輝產生這種感慨,但他不得不放棄,如果這位從京城來的省長一個小報告打上去,恐怕這機構的事還沒正式落成,已經有領導讓自己作說明了,那會因小失大。

    誰會幹這種蠢事?

    近一段時間以來,省政府辦公廳及政府職能組成部門的人人自危之後,都開始了自覺加強言行約束,工作作風大為好轉。

    王與民的賠償一事,也在幾省的協調下,由法院出面,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肇事駕駛員再次支付了二十八萬多元的相關費用,加上先前賠償的十幾萬,算是補足了四十萬的賠償要求。

    也許是因為這一事的影響,知道的人多了,一些人就想著直接找省長上f了。

    這在曾家輝的意料之中,親民的一個不好處理的問題,就是百姓不管大事小事,只要一遇解決不好,或者解決不及時,就想到越級找上面的領導了,尤其是自己開了先河的接待,後面多著呢。

    對此,曾家輝也有自己的辦法,他定了一條規則,讓報紙和電視都宣傳了出去:每週五上午為省長接待日,凡事覺得自己需要直接面見省長的,皆可以提前與省信訪辦預約,由他親自在週五上午接見。

    這第一個週五上午預約接待的人叫蘇中平,還有點特別,因為他說自己是一名殘疾退伍軍人,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場自衛反擊戰中受過腦震盪,就是這樣一位人士,卻因為上f之事,被下面的東營市經常拉去「學習班」洗腦,最後受不了,他開始了長達一年的逃亡生活。

    他見到曾家輝後說:「我曾經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流血流汗,沒有一次流過淚。可是,進過這個『學習班』後,我是害怕了,經常做夢都是自己拚命地跑,後面一直有群人追趕,我跑得喘不過氣來,簡直就想一死了之了。」

    蘇中平說,他一年來經常被這樣的惡夢驚醒。

    「你進的什麼樣的『學習班』?」

    曾省長對這事倒真不知情,故此一問。

    蘇中平心有餘悸的說,「凡是我們市裡有過越級上f記錄的,或者經常上f的人,一遇到重要節日,或者上面有什麼重要會議的時候,市裡就把我們這些人集中到一起『學習』…….」

    「你說在外躲逃了近一年?」

    曾省長實在想不明白,為了躲一個「學習」,至於嗎?

    自己以前也逃過學,但還沒這麼嚴重的害怕情況。

    蘇中平慢慢的講述,他因為上f被抓進「學習班」學習,幾次之後,他就從「學習班」逃出來,然後開始了長達一年的流亡生涯,他告訴曾省長,一年來他不止一次的流淚,想以自殺來結束自己顛簸的生活。

    「你為啥事上f呢?」

    「這事說來話長啊。」

    蘇中平講述,他因為房改的房屋被原單位收走,於是就到市政府上f,未果之後就到省政府跑了兩趟,再後來還去過一次京城。就是這樣,他沒想到的是原本維護自己權益的上f行動讓他變成了流亡者。一年前他所在的縣人民法院法官和一名法警找到了他,說讓他到法院去解決房子問題。可他上車後,他發現車並不是往法院方向開的,而是直接被送進了郊外的一個高牆大院裡,一名保安搜走了他的手機、通訊錄、殘疾人證、錢包,甚至抽走了他身上的皮帶。

    他被保安帶進了一個房間,裡面一張床、一床很薄的被子,鐵門,沒窗戶,門上有個洞,用來遞飯菜。保安告訴他:寫保證書,不要再去上f。然後鐵門「光當」一聲就關上了。

    曾家輝聽著就皺眉,這哪裡是「學習班」,簡直就是進了看守所啊,「你在裡面怎麼度過的?」

    「艱難。」

    蘇中平向曾省長描述了他在「學習班」被隔離的生活狀況,一個人在房子裡,上頭有兩盞日光燈沒日沒夜地亮著,一日三餐,每次一小碗,早上吃的是山芋粥,稀得像水一樣,山芋是兩頭的老筋,中飯和晚飯基本上都是半碗小瓷碗的米飯,再加點白菜,一天只給一次水。一次,他問保安要水喝,卻引來一頓打。有好幾次,他一邊吃,一邊流著眼淚,因為他實在嚥不下去。這些在家裡都是給豬吃的食物,在裡面卻是他的生命保障,不吃只能餓死。一天被允許上兩次廁所,每次都有兩個保安緊緊跟著。在大院裡還關了幾個老太婆,但都不能互相接觸。壓抑和孤獨讓人抓狂,他只好在房間裡跑步來打發時間。

    曾省長無法理解其中的意義,「能跑步?」

    蘇中平點頭說:「每天至少跑20公里,每跑一公里,我都會刻在白牆上。」他還說,他從來沒有經受過這樣的打擊,覺得這日子實在沒意思,想過撞牆自殺。回憶起那十多天的生活,蘇中平痛苦地總結說,「度日如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