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官路無疆

《》章 節目錄 1102 千絲萬縷 文 / 滄海而立

    官路無疆-1102千絲萬縷

    建設銀行,顧名思義,他覺得可以從「建設」角度做些工作,再加上他覺得建設銀行的行長剛才的態度相對算真誠一點的。

    至於三江銀行,那是三江省的本地銀行,省長找他,他是責無旁貸。

    二人留下之後,已然深知其意。

    建設銀行很清楚,曾省長這只不過是為了周轉一下資金,至於抵押以否,他表示在自己的權限範圍內,兩三個億的資金不一定需要抵押。他這是賭一把,賭曾家輝這個省長的魅力。當然,就算無抵押,政府真不還錢,他也不怕,自己貸款給了政府,還能博個好名聲。

    三江銀行更不用多說了,本地銀行,政府說是貸款,其實就是借錢,哪敢不賣帳,當即表示,「如果省長是為了解決教師績效工資問題,貸款手續肯定會從簡,如果時間上實在來不及,我們可以採取兩種辦法,一是先撥款,再辦手續。二是必要時可以先以教師們的名義在三江銀行開上一個帳戶,我們把錢打入帳戶,他們願意取現的,自然能取。一時不急著用錢的,正好填補一下我們的銀行帳戶數量。」

    曾省長一聽就笑了,「你這領的是一舉幾得的生意經。」

    事情總算有了後手,曾家輝自然就心頭不用那麼慌了。

    搞到錢不算本事,要能把搞到手的錢如數還回去,那才叫能耐。但他並沒有因為留了後著,而放鬆對袁平俊與李永明的催促,不但讓秘書長司馬浮雲緊盯著二人的進度,而且還親自來個半天一過問,總是詢問:能辦嗎、有進展嗎……

    這樣一來,如果二人那邊出了差錯,那罪過就大了。

    你要不能辦,咋不早說?

    袁平俊是氣得有口難言,李永明倒是真的不敢說辦不好。

    不僅曾省長催促,省委書記萬東良也加緊催促起袁平俊了,「平俊同志啊,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錢到不了帳,省政府可沒法跟全省的教師交待,要是鬧起事來,那可不是哪一個人的責任。」

    首先是省委書記的責任。

    這一點誰不明白,袁平俊是心中罵萬東良不地道,嘴上卻只能叫苦,「萬書記,時間太緊啊,真是難啊。()」

    老東西,當初下指示挪用的時候,你咋想不到這一點?你私人帳戶上多了幾百萬的時候,你咋就不知道會惹來矜持糾紛,擔心有人鬧事呢?

    萬東良把握著分寸,「只要先過了這一關,後面有的是機會嘛,是不是?省政府當初計劃的駐地,那可是一塊風水寶地啊,現在只要錢到位了,一切還按原合同執行,還怕賺不到錢?你可得跟八方公司講清楚,現在不是爭你強我弱的時候,也不是哪一個人的私人恩怨,事關三江省的未來,誰在這件事上掉了鏈子,誰都將吃不了兜著走。」

    袁平俊自然不會頂著不幹,大道理誰不懂。

    他也是趕緊找八方公司的老總洪中實講明情況,「中實啊,眼下的形勢迫人,曾家輝可是盯著你的錢包了,恐怕還只能趕緊掏,不然,那塊地真可能立馬易主了。」

    「他敢。」

    洪中實一派流氓作風,眼露凶光的說道。

    袁平俊擺了一下手,「從法律意義上講,你真沒有及時履行相關承諾,政府確實是有權收回出讓的地,因為你本來就沒付錢嘛。」

    「袁省長,難道你也頂不住?」

    在洪中實的心裡,在三江省,只要袁平俊真要硬頂,就是省委書記萬東良也拿他沒辦法。因為他深知,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萬東良也有小辮子抓在袁平俊的手裡。

    當然,袁平俊的所作所為,萬東良也是清楚五六分的。因此,這二人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講不起大話,誰也不敢輕易跟對方撕破臉皮。

    問題是現在不是他們二人要鬥爭的時候,只怪曾家輝橫插了一槓子。說具體點,還是三江省的教師們要鬧事。這個時候,袁平俊其實內心也清楚,績效工資拖下去,鬧事是遲早的事,他原來只是待八方公司付款之後來解決,心裡並不緊張。而八方公司之所以是遲遲不付錢,正是因為曾家輝停止了省政府辦公大樓建設事項。

    袁平俊原想拿這事讓代理省長難堪一下,由八方公司軟拖下去。可沒想到曾家輝這兩個月裝著不知後續發展狀況,視而不見,偏偏在教師聯名請願之際,與之相關聯起來。這下好了,大事擺在面前,省委書記萬東良也害怕了,大家一起圍繞籌錢,自然就把眼光盯到了這個項目上,焦點集中到了八方公司身上,拿錢,一切好辦,不拿錢,項目不但要泡湯,恐怕因此還得扯出點其他事情來。

    這裡面的事情一微妙,袁平俊就有勁也使不上了。

    一方面,他分管財稅金融這一塊,籌錢是分內之事,哪兒敢拉稀擺帶。另一方面,八方公司與他袁副省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在三江省並不是什麼秘密。

    有人說,袁副省長就是八方公司的後台老闆,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想一想,八方公司的老闆洪中實在三江十幾年,由一個小小的個體經營者,發展壯大成全省數一數二的民營企業家,靠的是什麼?靠的是有袁副省長的一路提攜關照。袁平俊原來在下面的縣裡任縣長的時候,八方公司還只是在縣裡搞點小工程的二、三層級小包工頭。袁平俊到了市裡,八方公司立馬注資成為了市裡的明星企業。他當了副省長,八方公司總部就跟著遷進了省城,幾年下來,成了全省頭號民營企業。

    其中的關節,三歲的小孩也猜得出來。

    所以,不管八方公司具體情況如何,只要袁平俊發話,公司一律照辦。

    看來,曾省長對此還是下過一番調查功夫的,讓袁平俊不但要籌錢,還要從八方公司入手,這一招運用得恰到好處。錢到位了,那是應該的。不到位,尋找八方公司晦氣的時機就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