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思嫁

大道小說網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太子黨(下) 文 / 姜葉

    安清悠雖然如今已經是在宮中進出多次,與這位太子爺卻還真是沒什麼交集。|i^

    即便是後來已經很得壽光皇帝那位義父老爺子賞識,可是那時候太子和劉明珠等人還在瀛台圈禁著,想走動也走動不了啊。

    一旁蕭老夫人卻似是輕輕搖了搖頭,看了看劉明珠又看了看安清悠,默然不語之際卻是心中暗自輕歎道:「擔當……好一個擔當!太子爺果然還是要拉住這兩家,殿下他……他可是我們蕭家的皇后生出來的啊,事到最後,卻還是更看重文官們嗎?」

    蕭老夫人的心中不知怎地泛起了一絲苦澀,而此時此刻的宮中北書房裡,壽光皇帝正慢慢地說著話:

    「龍淵閣大學士劉忠全、龍義閣大學士安翰池、左將軍並領征北軍統帥事蕭正綱,此皆國士也!均為可用之人,這劉安蕭三家隨朕日久,年輕一代中亦是不乏有才華驚艷之輩。如今李家已經倒了,你這個做太子的也該站出來,也該有些自己的人手勢力。做了幾十年的中庸太子,將來登基之時,亦是不能沒有根基啊!」

    壽光皇帝的手一下一下地輕輕敲擊在龍椅的扶手上,眼看著對面的太子,臉上難得地露出了一絲慈祥的微笑。

    太子單名一個牧字,這麼多年來雖是外面的小道消息從來就沒有消停過,一直有人說萬歲爺只喜睿王不喜太子,可是只有這兩個當事人才明白,誰才是壽光皇帝陛下最寵愛的兒子,最著力栽培的兒子。

    如今形勢的發展,似乎也終於漸漸地證明了這一點。那個曾經光鮮亮麗無比的九皇子睿親王如今已是階下之囚,等待他的是所謂大謀逆案的審判。無論結果如何,其實已經沒有人關心了,最好也不過就是和現在一樣,圈禁終生貶為庶人,不過是掉腦袋與不掉腦袋的區別罷了。

    而太子牧呢,他就這麼老老實實地做著他擔著沒出息名聲的低調太子很多年,什麼李家也好九弟弟睿王也罷,卻都一個一個地倒了下去。甚至他什麼都沒有說,什麼都沒有勞神費力地去做。

    這是該說這位太子牧的運氣太好,還是他太聰明?

    沒人知道,壽光皇帝也不知道,對於這個問題他老人家一直懶得去想,什麼萬歲萬歲萬萬歲,老爺子心裡是從來就不信的。_!~;這把龍椅早晚還是得選個兒子傳下去。

    「父皇如此關心提點兒子,兒子真是感激涕零。」此時此刻的太子牧依舊是那副老爺子說怎麼做就怎麼做的樣子,低頭受教。

    「不過這個事情朕倒是不太操心,劉家把孫女嫁給了你做側妃,蕭家那邊更是不用說,皇后是你的生母,蕭洛辰那個渾小子又是從小便給你當護衛的,都是娘家人呦!」

    壽光皇帝笑吟吟地搖了搖頭,忽然間輕描淡寫的問了一句:「至於安家……劉家的二孫女若是真嫁了安家那個二公子倒也不錯,那小子命好,這一下可不是和咱們的太子爺成了連襟了麼?嗯,也算是結了親!安家這個二小子看著雖是整天一副不著調的樣子,可是論頭腦手段倒還頗有兩把刷子,將來好好培養培養,也算得上是下一代中能做你左膀右臂之人!」

    壽光皇帝這邊說得似乎很隨便,可是劉明珠不過剛離了太子府沒一個時辰,這當兒人還沒離了蕭府,老爺子卻已經問了出來。

    太子牧一點點都不敢放鬆,恭恭敬敬地道:「這事兒……兒臣倒是沒想那麼多,那劉家的二小姐聽說倒是很喜歡這安家二公子,只是劉大人那邊如今身居首輔之位,安老大人也是入了閣的。劉家怕人說閒話,這才由著劉側妃那邊問到了兒子頭上。兒子心想,既是有情人,又何苦讓他們難成眷屬?不過是讓劉側妃先去勾兌勾兌把事兒挑明了,剩下的成與不成,由兩家自己再去定奪便了。」

    太子牧說話時永遠都是壽光皇帝面前自稱「兒子」,永遠都不會自稱「兒臣」,而對面的壽光皇帝陛下卻是最恨別人自己不夠明君氣度,此刻哼了一聲道:

    「劉忠全做事也太小心了,怕人家說閒話?怕什麼,怕有人說他高處不勝寒不成!這兩家都是有功之臣,朕又焉能為了一點點晚輩的姻緣事就疑了他們?去告訴劉忠全一聲,他的孫女想嫁誰就嫁誰,瞎擔什麼心嘛!」

    「是,兒子一會兒便親自到劉大人府上走一趟,也讓他們明白父皇的浩蕩氣度,想來劉家安家知道此事,也定會喜不自勝才是。」

    太子牧恭恭敬敬地回著話,只是他這番做派卻不是什麼給劉家、安家做擔待了,原本這安子良與劉玉珠之間有了他這麼走一趟,卻是成親也得成親,不成親也的成親,否則豈非倒是坐實了帝王或有相疑之心?又置壽光皇帝於何處!

    不過太子牧心裡卻是一點兒都不擔心,他和劉家的關係非同一般,無論是從劉明珠的轉述還是從他自己對劉玉珠的觀察來看,安家那位二公子和劉玉珠之間只怕還真是頗有情愫,這事情定了下來,只怕兩家的人還要多謝謝自己呢!這一番人情卻是做大了。

    「此事就這麼樣吧!」壽光皇帝卻不知是全無察覺還是懶得察覺,又提起了另一件事情道:

    「如今這大謀逆案也審得差不多了,征北軍那邊亦是派人把俘獲的可汗哥爾達和金帳送了過來,朕意後天讓他們獻俘於正陽門前,到時候弄個大點的場面,也讓百姓們看看咱們大梁國威嘛!想來到那時候民心向背,單是憑這勾結北胡一條,天下必是恨這李氏諸人入骨,趁勢再把這李家和睿王凌遲剮了,誰也說不出什麼二話來,你意如何?」

    「這……」

    太子牧陡然間臉色一變,忽然雙膝一軟,緩緩地跪了下來,淚流滿面地道:

    「李家謀逆,罪在不赦,只是這凌遲之刑還要放在盛典上舉行,實在是血光之災太不符合這喜慶祥和的場面。兒子斗膽,請父皇另擇時機賜這李家上下一死便是。至於九弟……九弟能不能求父皇能不能放他一條生路……他便是再怎麼做得錯,畢竟是兒子的九弟,畢竟是父皇的兒子啊!」

    話說到這裡,太子牧已是伏地大哭。壽光皇帝看了他半響,忽然緩緩歎了一口氣道:「你啊,你這孩子等得忍得,又有心智手段,只是這等優柔寡斷之舉,未免心腸太軟了,為善之念終要有個度啊!」

    太子牧磕頭在地彭彭有聲,不一會額頭處竟都已見了血來,只是大哭著道:「兒子求求父皇了,兒子求求父皇了,就饒九弟一條命吧……」

    壽光皇帝皺眉半響,到底還是歎了一口氣道:「罷了罷了便依你,李家先再押上一陣,至於你九弟……唉!你這孩子到底是心軟啊……」

    事情便這麼定了下來,李家並沒有在獻俘儀式上挨凌遲,九皇子也一時半會兒沒那麼快就死,父子兩個又說了些軍國朝政之事也便散了。只是這太子牧出得北書房,額頭上的瘀腫血漬卻是不加半點擦拭包紮,就這麼徑直奔著太子府中回來。

    等到了太子府,裡面卻是烏泱烏泱早聚了一大群人,如今太子復立,李家和睿王府倒台,誰還不知道風向是往哪頭刮?大大小小的臣子早就已經在這裡相候多時,這其中有本就支持太子的,亦有在大謀逆案這場大清洗中從外省調入京城的,甚至還有原本屬於李家一系,如今卻是「棄暗投明」之人。

    「殿下!這是怎麼回事?」眾人見了太子牧這副模樣,登時是一個個大驚失色。

    太子牧似乎依舊是那副平庸模樣,口中卻是一聲苦笑道:「今日和父皇談起大謀逆案,孤想著九弟無論如何,總是孤的親弟弟,給父皇磕頭求情,卻是磕成了這副狼狽模樣,倒是讓諸位見笑了。」

    諸人彼此對視一眼,忽然間稱頌四起,都是贊太子仁慈的。

    這裡面雖然亦是有阿諛之聲,但卻比當初九皇子做太子時人人拍馬屁要強得多了,對待睿王尚且如此,對待臣子又該如何?其間倒是不乏真心實意之人,都覺太子心胸廣闊寬厚待人,跟著這樣的人才是王道。

    如今復起的太子,身邊既有劉、安、蕭三大家族相助,又有壽光皇帝聖意所屬。

    把眼看去,這廳中文臣武將一樣不缺,縱橫文武兩脈之餘,那原本的優柔寡斷遇事枉善的名聲,卻也在一點一點地向著一個仁慈寬厚形象發展。蟄伏了許多年,這太子終於登上大梁國的政治舞台,卻擁有了一個幾乎無懈可擊的起點。

    「罷了罷了,孤不過是念著手足之情而已。還有那李家,孤今日也是幫他們在父皇那邊求了情,十有**凌遲是要免了,改為賜死……唉!張尚書,這大謀逆案趕緊查吧,看著這麼多人要抄家滅族,孤真是於心不忍啊……」

    太子牧依舊是那副心軟看不得人命的樣子,眾人又是一陣交口稱讚,只是他的心中如何想卻只有他自己知道。

    大梁國的慣例是人死事止,這李家一天還沒殺,大謀逆案一天就不算完,對於餘孽的追查還就一天天還得進行下去。把該殺的要殺的殺他個乾乾淨淨,那九弟睿王就算是不死,又與廢物何異?

    應酬一番與眾人散了,旁邊新任的刑部張尚書本來就是太子府的老人,卻是跟著太子爺進了內堂。一張薄薄的名單遞了過來,果見上面又比前兩天多了不少人犯的名字,太子牧不停地點頭,正要對這張尚書嘉勉一番,卻陡然間微微眉頭一皺道:

    「這禮部侍郎沈從元沈雲衣父子,一直便是那李逆的幹將,在朝中素來有『沈系』一說,為什麼還沒抓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