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

大道小說網 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 文 / 曉風

    不論是招兵,還是招佃農,反正都是在流民聚集的地方設點的多,昨日招兵,圍觀的多,看熱鬧的多,真正上前應募的少。

    還是那話,合格的人不多。

    今日招佃農,那個人就是海了去了。會伺弄莊稼,養豬養牛放羊,這不都是百姓份內的活計?大到牛馬騾驢,小到豬羊狗雞,哪一樣不是老百姓天天打交道的?

    這些不會做,還叫什麼莊戶人家?

    條件,也是極優厚的!

    「大人提供土地,浮山的莊子都是整村買下來的,一千畝到三千畝地不等,莊上都有養雞的雞場和豬場,也要開挖漁塘放魚苗養魚,實話實說,做活的時候多,清閒的時候少。每個莊子,按丁給田,一丁給五畝田,子種糧和耕牛,都是大人提供,收成是大人得四,你們自己得六。給雞場和魚池做工的,每月領餉銀和米糧,壯丁是一兩五一個月,糧食三斗,婦人和孩童老人,一個月三錢到五錢七錢不等,糧食也是一鬥到斗半不等,大人做活,老人孩子也能打下手,不會叫你們白做工……」

    話是說的很細緻,仔細到了每個月小孩子能分到多少個雞蛋,雞場的小雞長成了,大夥兒能按時節領多少只的獎勵等等。

    在場的人多半是務弄莊稼的,但聽的都是一楞一楞的。

    按現在的行市,地不值錢,有能耐不交朝廷賦稅和不給地方官府納徭役的大戶,那才是吸引人的所在。

    黃榜下猶有活路,白榜下的攤派,加派,火耗,力役,種種雜派加在一起,往往就是黃榜正賦的十倍都不止。大戶官紳,可以減免賦稅,特別是地方攤派,根本可以不加理會,所以寄托到豪門之下,不論是國稅地稅,反正是由家主去操心,佃農就不必再管了。

    所以自明中期之後,自己擁有土地當然是農民的終極夢想,但這個夢想代價太過沉重,更多的人選擇給人當佃農。

    象張守仁這樣的大軍頭,勢力強大,他家的佃農當然不會被人欺負,什麼朝廷賦役也是不必加以理會,地方官稍有點智商都不會找張家的麻煩,當了他家的佃農,等於是有人遮風擋雨,再好不過。

    對流民來說,還有什麼比這事更好的?

    四六分成,也是最公道不過的分法了,很多地方都是五五分了,而且張守仁還知道流民沒有辦法,預先說明,可以幫著安家,提供子種耕牛農具。

    這樣的好事,哪兒找去?

    「俺去,俺全家都去!」

    「俺家有三個壯丁,俺爹,俺,俺弟,俺一家都去!」

    「算俺家一戶啊,大人!」

    「俺全家給大人跪下了,一定要算俺家一戶!」

    聽到消息,河南流民幾乎是瘋了,什麼叫天上掉餡餅,這就是天上掉餡餅了!換別人,這樣的好事,幾乎都是叫人不敢相信,也就是張守仁的人品和威望叫人無條件的信任。當他的佃農,大夥兒心安,信任!

    「大人,今晚之前,怕是最少能登記兩萬戶以上了。」

    人群之中,張守仁和鍾榮幾個心腹書記官都是青衣小帽,一副尋常過路客商的打扮,躲在人群中看熱鬧。在他們身前,排隊的人群都是扶老攜幼,全家出動,恨不得從自己家前頭的人群中飛過去!

    這樣的大好機會,每戶人家都是害怕失去,一旦失去,那種巨大的希望到失望,怕是很多人都無法承受的。

    這些流民,寄人籬下已經很久了,在浮山營進來之前,每天都有過百人凍死和餓死,每天都是由城中不停的抬出屍體去,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活到第二天!眼睜睜的看著父母妻兒遭遇不幸,每天都在想著自己家人什麼時候遭遇不幸,這種壓力,也只有經受過的人才能真正理解。

    就算不是生死的威脅,沒有家,人如浮萍一般的漂泊,而且到處遭人白眼,這種滋味可也不太好受。

    歷史上明末時河南遭遇過這樣的災害,在清至民國,也是多次遭遇毀滅性的自然災害,河南人大量流落到外地,討飯求活,也使得這個中原大省的人們,遭遇了很多的冷遇和白眼,當然,這是後話了。

    「農民苦啊……我們要盡可能的多幫助他們!」

    張守仁並沒有太得意和高興的表情,相反,他心思沉重的很,看著眼前的情形,發出了十分沉痛的感慨。

    他是一個軍人,打了勝仗時也是一樣哈哈大笑,也是和大家一起喝酒吃肉,有時候他都不願意太關注軍營以外的事情。

    如果現在的大明是盛世,皇帝是明君,給他一定的支持,那他就專管練兵,替這個王朝征服那些一心想打它主意的敵人,沙場廝殺征戰,沒有什麼二話可說。

    但現在的情景,卻更是深刻的給了張守仁更明顯和深刻的教訓。這樣的亂世,從紙面上去看,沒有什麼太深的觸動,當每戶家庭,每個人,每個承受苦難的個體出現在自己眼前的時候,那種衝擊和感受,卻是紙面上無法得到的。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責任,該有多重!

    「叫人去宣諭通知,就說浮山足夠吸納所有的河南流民,招人也是先盡著他們。山東這裡,畢竟本鄉本土,如果來應募,先勸他們等等吧。對了,鍾榮,你們書記局要和屯田局的人最終確認,登州和萊州的莊園,到底容納多少人,我們囤積的物資,銀兩,是否能將這些流民全部安插……這件事,太過要緊了!」

    原本是打算也招一些山東這邊的貧苦人,畢竟濟南城裡也有一些山東來的逃難的人們,東昌府過來的,可能家園已經破敗,急需賑濟和幫助。但現在看來,畢竟東昌府還要面臨剿匪等一系列動作後,張守仁才談的上在東昌一帶有計劃的構築自己的大農莊,繼續僱傭佃農。

    這一次的佃農計劃,也是比在浮山的要正規的多。

    浮山本地的佃農,有不少自己是有土地的,也有一些是軍戶,原本就一直在幫軍頭種地。所以不講分帳,乾脆全部拿工資,等於是合同工一樣,有了收成,當然也有他們一部份,但是和真正的佃農反而是兩碼事了。

    這幾個月來,雖然主要精力是在備戰時,但張守仁購買莊田的腳步可是一步沒停過。浮山的二十萬畝地只能是一個開始,他要建立的是一個龐大的軍團,僅靠現在的家底是肯定不夠的。這段時間以來,在登萊兩府和青州,特別是經歷戰亂殘破的登州府,是他購買農莊的主要目標所在。

    經歷過孔有德的戰亂之後,登州府的人口最少銳減了一半以上,黃縣一帶經歷過大戰的地方,方圓幾十里的地方,人口只有以前的百分之一,大量的田地荒蕪,無人耕種,土地價格極為低廉,大量買入,毫不困難。

    最關鍵的,還是缺人手和耕牛,良種,農具。有了這些,就不怕收不上糧食來。

    雖然小冰河時期的自然災害仍在繼續,但張守仁和他的部屬們已經積累了不少的經驗,打井,挖通河道,引渠,積肥,種種手段不一而足,完全可以克服自然災害的影響。雖然在產量上是肯定不能和兩湖江南比,但相比以前的產量,最少都是兩三倍左右的增長額度。

    這就給了浮山上下十足的信心,去年十一月到如今,這幾個月,軍隊是在準備打仗,文職部門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屯田和兼併設置農莊上了!

    到現在這會子,也是開花結果的時候了。

    「大人,」鍾榮投效張守仁很晚,也就是比張德齊和李鑫早那麼一兩個月,在萊州府任吏員時,受上頭的命令可是沒少刁難張守仁和浮山,但加入浮山之後,備受信任,也是因為能力很強的原故了。張守仁的話,他沒有半點猶豫,很痛快的答道:「大人,我們光是在登州就購了六十一個莊子,十四萬畝田,預計可安插三萬戶丁,城中流民,最少有八成可以在第一批往登州去。剩下的,萊州有十七個莊子,足夠安插。住的地方,咱們冬閒時砍了一個月的木頭,備的不少柴火,房梁什麼的都夠了,流民一至,先住一陣草舍吧,自己出力燒窯制磚蓋房子,工料錢是咱們出。至於頭三個月的口糧,此前已經備好,到夏收時,浮山的糧食就能跟上來。不過,擴軍之後,軍糧所需也極多,大人要負責發放口糧的人實在太多,到時糧食壓力極大,今年的糧食缺口,仍然十分巨大。安置的銀子是備了三十萬,應該能頂一陣子,耕牛,備的實在不多,沒辦法,咱們山東全省也尋不出這麼多牛來,向河北、河南去買,更加稀少。農具,如果萊蕪那邊的鐵礦開採跟不上來……也是懸!」

    鍾榮的匯報,其實是很有技巧了,先說準備好的,最要緊的田莊土地是備好了,銀子口糧也是夠了,但房舍和耕牛,鐵具,這些要緊的東西,仍然有巨大的缺口,形勢自然是十分嚴峻。

    張守仁也是長歎口氣,對著左右親信們道:「咱們是要養兵打韃子去,糧食不夠才屯田,按說這都是朝廷的事,該是朝廷撥給我軍戶種地養兵,現在只能自己來,有什麼法子呢?看樣子,還得再苦一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