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 文 / 曉風
賀朔禮節十分繁瑣,而且在每次賀朔之後,照例該由品級最高的文官對百官加以勉勵和訓斥,上次賀朔時,楊嗣昌便是對湖廣勳陽的官員頗多溫言勉勵,鼓勵大家竭誠效力,剿滅流賊,為皇上解憂除惑。
今日他心緒太壞,也擔心登州鎮的戰況不利的消息隨時傳來,一旦有警,襄陽城的局面可能會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已經下令總兵張國安部率兵入城,每個城門安排一個副將把守,嚴加防備,樊城方向也是下令提升戒備等級,以防出事。
雖然做了這些準備,但襄樊兩城加上城外駐軍不足兩萬,賊軍連敗官兵,人數在五六萬人以上,一路裹挾而來的話,襄樊兩城將會面臨嚴峻的局面。
以楊嗣昌現在的聲望,能不能使上下一心,誓死守城也是難說的很。
因為懷著這種心事,在賀朔之後,楊嗣昌幾乎不發一語,率領眾官趕到宮門之前,各自投入手本,由王府總管統一收了,往裡面遞進去。
未過多時,仍然是這個總管出來,也不看楊嗣昌,在門前便是高聲道:「殿下說,寡人生日不算什麼,但望楊先生能早日督促官兵平賊,或是使賊氛稍稍斂跡,使得寡人不一夕數驚不能安枕,這樣就算是替寡人賀過壽了!」
說罷,頭也不抬,直接便是返回內宮去了。
這樣的態度,明顯也是襄王交待過的,現在親藩無權,除了銀子和土地有一些之外,平日裡有什麼事都要仰賴地方官員幫忙,如果是地方官員強勢,親藩也會吃虧,當年萬曆年間,張居正這樣的首輔就壓的不少親王抬不起頭來,不是有萬不得已的原因,或是過於憤怒,今日襄王和他的王府總管,必定不會如此聲色俱厲。
楊嗣昌感覺自己像是被砸了一個悶棍,一時間有點頭暈腦脹,如果不是一個幕僚暗中扶了他一把,恐怕就要栽倒在地上了。
「他竟敢待我如此無禮!」
在心中,楊嗣昌的怒火熊熊燃燒,但又很快頹然熄滅。
今上對親藩說不上多好,但也說不上多壞,最少很明顯的,去年和今年鬧的沸沸揚揚的助餉捐輸一事,皇上對勳臣,外戚,太監,官員,都有助捐的想法,但對那些每一家身家都在幾百萬甚至千萬兩白銀以上的親郡王,卻是沒有一絲一毫的助捐的想法。
如果皇上真能痛下決心,叫親郡王也助餉,恐怕此事還真有點眉目,畢竟這天下是姓朱,親藩這二百多年來享盡了榮華富貴,地方百姓和士紳都是怨氣極重,如果掏出一部份銀子和糧食來,對親藩自身而言,也是極佳的改變形象的機會。
可惜,皇帝對真正的本家還是回護的,提也不提,更不會有人敢提此事,所以助餉一事,從開頭到結束就始終是一場鬧劇而已。
現在襄王公開給楊嗣昌難堪,就算楊嗣昌有天大不滿,難道他還能跟皇帝狀告一個親王?
襄王只要不涉及到造反謀逆,根本就是動不得的!
楊嗣昌胸口有一股惡氣,卻也只能生生嚥下!
這一刻,他心中無比後悔,也是覺得無比怨毒……張守仁,一切都是壞在此人身上,如果有可能,非要將他置之於死地不可!
他也是後悔,若是聽了張若麒的話,不信任這個無操守的武夫,不為利誘,又怎麼會有眼前之事?
思想起來,自是將復社的吳昌時也恨之入骨了!
楊嗣昌一時呆楞住了,在一邊的湖廣勳陽的官員們卻是有看熱鬧看笑話的感覺。
這個督師輔臣,自以為是閣老,是天子近臣,手握重權,志得意滿的樣子令人見之生厭,而其確實手握生殺大權,方孔昭這樣老資格的東林黨人出身的巡撫他也是彈劾了,皇帝已經覆命,隨時可能派錦衣旗校過來抓人……可是現在,他卻是叫親藩當眾折辱!
就在眾心痛快之時,卻是有數騎急馳而來!
有人色變道:「這是督師衙門的中軍旗牌官帶人趕了過來!」
楊嗣昌的中軍旗牌生的高大英俊,是一個十分顯眼的軍人,身上是一身漂亮的山文甲,背後是一襲紫色繡小科花的披風,平時在白虎節堂之外捧劍侍立,一臉的驕矜之色,十分惹眼。
此時這個掛副將官銜的中軍一臉惶急,急馳而至,到楊嗣昌跟前便是滾落下馬,單腿跪地,稟報道:「閣部,登州鎮有緊急塘報,剛剛過了樊城水橋,穿城而過,往衙門那邊去了。」
楊嗣昌身形一晃,眼神也是變的十分凶狠獰厲,他惡狠狠的看了這個中軍一眼。
對方嚇了一跳,也是十分委屈的道:「登州鎮來了十餘旗,大張旗鼓,現在樊城一帶已經舉城皆知……」
「好了,我知道了!」
楊嗣昌不容他再說,轉身急行,已經顧不得什麼禮節。在場官員,聽到消息後全部面色大變,有膽小的,已經渾身戰抖起來。
消息若真的不利,城中什麼樣的情形,簡直是不問就可知。
楊嗣昌正是有此擔心,所以下令就算前方有緊急軍報送來,一定要隱藏消息,不准隨意透露。誰料這個中軍居然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說了出來,自是令他十分憤怒。
而登州鎮就更加該死了!
送塘報來,居然還大張旗鼓,楊嗣昌已經在樊城方向安排不少人手,現在送來的消息想必就是樊城那邊送過來的,打了敗仗,還敢這麼囂張……
「什麼聲音?」
「似乎是什麼人在吵鬧啊?」
「情形不對,賊兵進城了麼?」
楊嗣昌彎腰往轎子裡頭鑽的時候,樊城到襄陽的南門一帶已經是人聲鼎沸,嘈雜的聲響從城門處一直傳了過來,聲響之大,在這王府宮禁都能聽的十分清楚。
眾人驚疑不定,王府長史也是派人出來詢問,問是城中出了何事,但此時眾官哪裡說的清,便是楊嗣昌也是被蒙在鼓裡,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捷報,捷報,大捷啊!」
「閣部大人,是捷報!」
「稟督師輔臣大人,登州鎮旗牌官至,打紅旗入城,報大捷捷報!」
一聲聲呼喊聲從遠處傳了過來,一直向著王府這邊過來,王府有自己的紫禁城,雖然低矮,但亦是與外城隔絕,此時聲聲捷報,再配上城中百姓越來越響亮的歡呼聲,一直安靜寂寥的宮城之中,竟是突然如鬧市一般的吵鬧。
「大捷……大捷?」
楊嗣昌站在自己的綠呢大轎之前,手扶著轎槓,只覺得渾身輕飄飄的沒有半點力氣,整個人都有要暈倒過去的感覺。
這一喜一悲,委實是來的太過激烈,叫他有點兒承受不住了。
「閣部小心!」
「督師大人小心。」
幕僚們簇擁過來,將楊嗣昌團團圍住,有兩雙手扶住了他,使楊嗣昌重新站穩,更有人幫他整理了官袍帶飾,使得他重新煥發了一品文官的神采和威嚴。
等奏捷的聲響更近些時,可以看到先是督師衙門的親軍騎兵,再就是樊城守軍,甚至還有楊嗣昌的家丁蒼頭,此時也跟著騎馬趕來,自是要討一個綵頭,討主人的歡心。
而一直到最後時,身著漆紅鐵甲,頭頂六瓣鐵盔,一手持紅旗,一手按腰刀的登州鎮騎兵才策馬緩步騎來。
一共是十餘騎,個個都是如此打扮,十分精強,臉上也是隱藏不住的驕傲神色。
在他們身邊身後,是數不清的人頭,大約是從樊城到襄陽的百姓,只要是沿途所見所聽的,大約都是趕了過來,整個襄王宮城之外,一眼看去就是密密麻麻的人頭,根本看不清楚有多少人。
「著令襄陽府衙並縣衙立刻派出馬快壯三班衙役,地方裡甲亦得上街,彈壓地面,不要出事,好好的喜事,不能搞砸了。」
當著楊嗣昌的面,宋一鶴精神抖擻,大聲吩咐著。
他的幕僚自是立刻按巡撫大人的吩咐去辦事,一個個跑的飛快,看著是四五十歲的老夫子了,卻是提著衣襟下擺,一搖一晃的沒多會就跑的老遠。
「下官給督師大人賀喜!」
宋一鶴吩咐之後,立刻撩起衣袍下擺,也不嫌地冷,就在楊嗣昌面前跪下,大聲恭賀:「登州鎮告捷,前方必有大勝,閣部大人替皇上親臨湖廣視師,旬月時間,便有大捷奏上,皇上一定十分欣喜,督師大人也必會被重賞,下官提前替督師大人賀喜了!」
這宋一鶴年四十餘,背景似乎是浙黨或是齊黨,楊嗣昌也記不得那麼許多,但為官還算精明強幹,這幾天楊嗣昌不甚得意,宋一鶴也是保持距離,現在捷報一送來,態度就立刻大為轉變。
這是官場常態,楊嗣昌也不好和下面的人計較,微微頷首點頭,對宋一鶴道:「宋大人請起,本閣部生受了……捷報究竟如何,還不大清楚呢……」
宋一鶴微笑道:「要緊的是真捷報,只要是真……」
有些話不必多說了,今日奏捷,襄陽全城盡知,聲勢極大,登州鎮弄出這麼大的風聲出來,想必斬獲不少,最少是肯定打退了賊寇的進擊。
能有幾百或過千斬首,就算是交待的過去的勝利,楊嗣昌在襄陽的尷尬局面,也就能扭轉過來了。
想到這裡,楊嗣昌精神一振,臉上神色就越發威嚴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