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 三國之我是皇太子

大道小說網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遼東王公孫度(第三更) 文 / 十十

    在劉馮從士壹那裡得到消息,說是孫策,曹操,袁紹,公孫度等人聯合,意圖互相尊敬對方為王,並共尊曹操為魏天子。以此來達成更加緊密的聯盟以反抗漢室的時候。

    天下諸侯也得知了士壹朝貢漢室的經過。

    隨之的還有一篇詔書。

    「交州刺史燮,心高志潔,智深慮廣,輕榮重義,薄利厚德,蔑萬里之業,忽三軍之眾,篤中正之體,教令名之譽,上耀先君之遺塵,下圖不朽之餘祚;鮑永之棄并州,竇融之離五郡,未足以喻也。雖封列侯一州之位,猶恨此寵未副其人;而比有箋求還州。監史雖尊,秩祿未優。今聽所執,表燮為越侯,邑萬戶。弟壹,武各為都亭侯。」

    簡單的說,這是一封褒美的詔書,封了士燮為越侯,弟弟士壹,士武為都亭侯。可以說是非常非常的高調。

    以此助漲漢室之聲望。

    對於劉馮來說,孫策,曹操,袁紹,公孫度等人想要一起稱王,結成聯盟,共同抗衡漢室乃是水火不容的大事。

    而劉馮獲得士燮的支持,獲得交州。並大張旗鼓的發佈了這一份詔書,也同樣是水火不容的大事。

    要知道,在此之前,漢室已經將天下的諸侯消滅的差不多了。天下尚存者,僅孫策,曹操,袁紹,公孫度,士燮五人。

    而今又除一人,也就是只剩下了四人。

    而漢室天下已經得了一半,諸侯四人也才是一半而已,勢力顯得淡薄。這就是促動了諸侯們的神經啊。

    本來吧,四國相王這件事情,確實是在進行,但是都在暗地裡進行,主事的諸侯多少都有些疑慮。

    譬如遼東公孫度,這個人物,怕是許多人都不清楚,因為他偏在遼東,所以儼然與士燮一樣,似乎是個打醬油的。

    相比於這個人,他的兒子公孫康較為出名,就是那個中了郭嘉的遺計,殺了袁尚,袁熙的傢伙。

    而公孫度的孫子,公孫淵則自稱燕王,與司馬懿交戰,不利被殺。

    但其實不然,公孫度這個人非常,非常的有能力。他本為小吏,後幾度沉浮,最終以同郡徐榮的舉薦,成為了遼東太守。

    他到達了遼東之後,嚴峻刑法,打擊豪強,羽翼漸豐。繼而東伐高句麗,西擊烏丸,南取遼東半島,威行海外。

    這個人與士燮不同,士燮之所以坐鎮交州,乃是因為士燮威望高,行仁義。而這個人卻是出色的軍事將領。

    再加上治下人口數十萬,有馬步軍數萬,皆是驍勇善戰之輩,不可小視。而在歷史上,自公孫度之後,有公孫康,公孫恭,公孫淵。

    三代四世,稱霸遼東,自成勢力。所以,有人說,這個三國應該是三大國,而一小國。這小國就是公孫氏。

    而此刻公孫度遠在遼東,雖然對於漢室的統一,有牴觸的敵意,但畢竟沒有與漢室廝殺過,還有退路。在此之前,多少有些猶豫。

    但是當朝廷的詔書到達遼東之後,公孫度的態度就立馬變了。與劉璋一樣,得到了權勢,在遼東幾乎稱王的公孫度,對於漢室的統治,非常的牴觸。

    只要一想到士燮從堂堂威尊無上的南越王,成了漢室治下的交州刺史,越侯。公孫度就不能忍受。

    公孫度治下有數郡,治所在遼東郡,襄平縣。

    此刻,已經進入了冬天了。北方尤其寒冷,而幽燕更是苦寒之地。因此,遼東非常的冰冷。

    這一日,天氣晴朗,日在中空。但是屋外卻是感覺不到任何的暖氣,反而是寒風刺骨,讓人直哆嗦。

    有一座城池於寒風之中傲立。這座城池城郭厚重,城牆高大,極為雄偉,正是襄平城。這座城池就是公孫氏的根基所在。

    人口八萬,再加上堅固,巨大的城池,儼然成了北方經濟,政治的中心。是許多人即畏懼,又垂涎的大城。

    而城中最讓人矚目的,自然就是公孫氏的府邸了,很是富麗堂皇。

    而此刻,公孫度,與其子公孫康,公孫恭,以及麾下謀臣,武將們一起在大廳內商議此事。

    與外邊的嚴寒不同,大廳內放著一座巨大的火盆,烘暖了整座大廳。

    「士燮放棄了萬里之業而歸順漢室,此心孤佩服。然孤卻不敢苟同,欲譴使臣往見曹公,與諸侯一起相王,尊曹公為天子。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上首座上,公孫度問道。公孫度人高馬大,相貌也是雄毅,然氣質陰鷙,頗為侵人。而且,因為坐居遼東已經數年,雄心冉冉,相當的威猛迫人。

    此刻,公孫度也是身著冕冠,冕服,冠上有六旒,為諸侯之數。若稱王,怕是要換上九旒了。

    公孫度既然能在遼東威尊無上,就有一批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將。此刻,聽了公孫度的話之後,在場的數十文臣武將們都是齊齊雙目放光,充滿了亢奮。

    若是公孫度稱王,當是真正的王國了。開國之功,近在咫尺啊。臣下又豈能不亢奮?

    在場的,只有一人稍稍猶豫了一下,對著公孫度說道:「父親,稱王雖然風光,然劉璋前車之鑒,不可不察啊。」

    此人相貌與公孫度略顯相似,但是氣質陰柔,很是羸弱的模樣。這是公孫度的次子,公孫恭。此人不僅氣質羸弱,連性格也是如此。

    「二弟莫要以那劉璋媲美父親,想父親坐鎮遼東多年,兵強馬壯。此次稱王,又是與曹操,孫策,袁紹等人一同。而且,漢室若想討伐遼東,卻要先經過袁紹。我等可謂躲在後方,非常的安全。必不會步了那劉璋後塵。」

    這時,另有一男子開口說道。此人也與公孫度長的有幾分相似,更重要的是,此人氣勢雄厚。

    正是公孫度的長子,公孫康。

    雖然歷史上公孫康中計,殺了袁尚,袁熙。但別小看這個人,遼東公孫氏自從公孫度之後,傳入公孫康的手中,一直在走上坡路。

    就是公孫康攻入了高句麗的都城,焚燒之。此人乃是公孫氏霸業擴張的靈魂人物。能力極為出眾。

    而此刻,公孫康也已經初具崢嶸了。也深得公孫度的喜愛。

    「說的好,孤兵強馬壯,焉劉璋之輩能比?」公孫度聞言也是頗為傲氣,充滿了不屑道。

    隨即,公孫度也不管公孫康了,而後抬頭掃視了一眼大廳內的諸文臣武將們,最終將目光投向了一人身上。

    此人身長八尺,有美顏,眼神中正,非常的有氣質,這正是公孫度麾下的智者,嚴忠,很有才幹的一個人。

    「嚴忠何在?」

    公孫度喝令道。

    「臣在。」

    嚴忠應聲上前道。

    「你且攜帶貢品,出使東郡,朝見曹公。議定相王之日,孤當親自南下,與諸王會於中原。」公孫度下令道。

    「諾。」

    嚴忠應諾了一聲,歸坐回了位置。

    「孤王遼東矣。」公孫度發出了一聲大笑。

    「恭喜大王。」

    文臣武將們紛紛賀喜,頓時大廳內的氣氛,高漲了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