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1933

第一卷 軍火商人的盛宴 第十二章 巨艦大炮 文 / 東方勝

    金霸天設計的60毫米迫擊炮博采眾家之長,全長70毫米,淨重18公斤,這點重量兩個人很輕鬆就可以扛著跑了。仰角為40°到85°最大射程1800米,最小射程100米,加裝了炮鏡,使用殺傷性榴彈爆炸直徑為10米,從各方面完虐小鬼子的擲彈筒毫無壓力。最後兩條生產線就生產這60迫擊炮。

    八條生產線全速生產了一會,金霸天也通過光腦得出了全天產量,其中105重炮每天能生產12門,這個速度只能說還湊活(你就得了吧,張靈普的御林軍——整編七十四師也就12門105榴彈炮)。

    七五野炮每24小時生產22門,七五山炮每天生產24門。三十七毫米戰防炮每天生產110門,二十毫米雙聯機關炮每天生產120門,六十毫米迫擊炮每天生產200門。

    這樣炮廠八條流水線一天的產量就能組建一個重炮營,一個野炮營,一個山炮營,一個戰防炮防營,三個防空營,兩個迫擊炮營。九個炮兵營從數量上看,這是一個炮兵師或一個加強炮兵旅的數量,當然按照國人的傳統肯定是組建炮兵師啦,這一個炮兵師能給一個軍的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彈藥廠三十條流水線生產各種子彈炮彈,因為子彈只用7.92的毛瑟步槍彈和9毫米的魯格手槍彈,所以這十條流水線用來生產毛瑟步槍彈,四條流水線生產魯格手槍彈。剩下的一大半產量生產各種炮彈,子彈炮彈的產量不按個說,按噸計算,每條彈藥生產線每天生產十噸彈藥。

    以7.92x57毫米毛瑟步槍彈為例,一粒步槍彈單重25克左右,一條流水線一天生產四十萬發子彈,十條流水線一天生產四百萬發子彈。魯格手槍彈重約十克,每天四條流水線生產四百萬發多一點。

    一天幾百萬的產量看上去不少,可是一打起來根本不夠用,就說中天家幾百萬部隊這點彈藥只夠每人每天打一發的。兩軍對壘幾百萬發子彈一會就打沒了,一戰德軍平均十萬發子彈打死一個人,伊拉克戰爭美軍兩萬發子彈打死一個敵人,對越還擊作戰平均要20發炮彈加一千發子彈才能打死一個敵軍,這還是效率最高的。二戰的時候平均兩萬多子彈打死一個人。(消耗之所以這麼大這是加上了平時訓練的數量以及被炮彈炸彈摧毀的數量)

    一發子彈打死一個敵人這只是歌曲中弘揚的理想狀態,志願軍上甘嶺傳奇狙擊手張桃芳也不過是用442發子彈殲敵214人。平均兩發子彈才能打死一個敵人。其實狙擊手也是很危險的職業,尤其面對美軍,美軍的狙擊手如果不能對付敵軍的狙擊手通常會呼叫炮火覆蓋或飛機地毯式轟炸,還好上甘嶺有坑道。

    究其原因麼,子彈的浪費是自動火力出現後進行壓制射擊產生的,以前大家步槍對射都是看到敵人的鼻毛了,在這個距離進行排隊槍斃。好這口的,大家一般稱之為排隊槍斃黨,簡稱排槍黨。

    以75毫米榴彈為例,一發75毫米榴彈重量6公斤多一點,一條生產線一天不過生產一千六百發炮彈,按照75榴彈120發炮彈一個基數13個基數多一點。一個基數被認為是一天戰鬥的使用量,但事實上激烈的戰鬥很快一個基數就能打沒了。那七五快炮來說,大家有聽過分五的說法吧,就是一分鐘打五發炮彈,這炮擊半個小時不到的炮擊就是一個基數沒了,當然實際造作中很少有連續炮擊半小時的,畢竟炮管也需要冷卻。半個小時炮擊別的不說,炮管肯定打紅了。

    最終,105榴彈炮分到三條彈藥生產線,105榴彈單發重32公斤,一天九百多發十五個基數。七十五毫米榴彈炮分到四條生產線,每天生產六千四百發炮彈,五十多個基數。60毫米的迫擊炮榴彈分到三個生產線,每天兩萬三千發的產量,230個基數。三十七毫米戰防炮分到兩條生產線,穿甲彈重1.4公斤,每天生產炮彈一萬四千多,140個基數。20毫米機關炮分到四條生產線,彈重約250克,每天生產量為16萬發,千發一個基數160個基數。

    現在賣火炮帶一個基數的彈藥只能算是勉強夠用,以後武器賣多了,肯定還要再建新的彈藥廠。不過現在技能點用完了,只能先看眼前。

    處理完彈藥廠後,金霸天打開車廠的操作界面,車廠六條生產線,金霸天糅合了道奇,通用,福特等汽車公司的技術,確立了一款新車。十輪越野大卡,因為戰場上什麼路都得走,所以這底盤要高,主要作用是牽引火炮載彈等,所以這馬力要大。輪胎自然也要增加,前面單排座,能坐兩人,後面車廂八個雙排輪子載重用,空車路況好大約能跑四五十公里,滿載五噸牽引上火炮的話那就要打對折了,路況不好繼續打折。柴油動力馬力強勁,比走著強多了。因為這車十個輪子,**給這車起外號叫十輪。戰爭結束後,金霸天從善如流真的給這個車註冊了十輪的名字作為商標。

    六條流水線全部用來生產十輪,每天十**卡的生產量為48量。本來可以分出一兩條生產線生產轎車的,可是國內的路況坐轎車顛簸的厲害,這還是城裡。這也難怪老佛爺當年有了汽車後還在宮裡修鐵路,讓太監們拉著走,相比現在減震很爛的汽車而言,在鐵軌上走的鐵路無疑要平穩的多。當然這十**卡的減震也就這麼回事,不過士兵嗎,忍耐力總要強一些,你要是在不想坐可以跟著車走想上車的大把的有。

    這一輛十輪能坐兩個班的士兵,外加裝上炮兵班兩個基數的彈藥在牽引上火炮勉強還能跟上急行軍。這就夠了。

    收拾完車廠,金霸天點開船廠。想起軍艦金霸天不由得想起北洋艦隊甲午之戰……似乎從甲午後,中天家就變成海軍弱國了,甲午之前的時候總算還有兩艘鐵甲艦撐門面,三十年代的中天家海軍只剩下幾十艘老舊的輕巡和炮艦,其中不少居然還是當年前清時代遺留下來的。潛艇都沒得一艘,要是抗戰時有足夠的潛艇對腳盆雞家進行無限潛艇戰,腳盆雞家人早就瘋了。

    腳盆雞家的製造業可不能和大國(約翰白頭鷹)比,掐斷海路就算是掐死了腳盆雞家的咽喉。當然為了蔣校長那裡賺更多的錢金霸天當然不會只賣潛艇,而是賣少量潛艇的同時,出售戰列艦,航母,戰列巡洋艦,重型巡洋艦,輕型巡洋艦,驅逐艦,魚雷艇。給校長建設一個完整的海軍系統。

    別的不說,就這戰列艦賣出一艘去得到的錢那是金山銀海一樣(感謝金本位,感謝銀本位)。雖然現在航母已經出現,但作為海軍的主力仍是戰列艦,巨艦大炮仍是貫徹整個三十年代的主流思想。航母不能單獨作戰不說,而且航母上艦載機的攻擊力根本無法對戰列艦構成威脅。(什麼,你說魚雷機,三十年代的魚雷垃圾得很,射程只有幾百米不說,射中了還未必爆炸,爆炸了人家還有隔水倉呢。再說了,船上的防空火炮也不是擺設啊,只有等飛機的載重速度等全部提升以後才能對戰列艦構成威脅。話說二戰時期的戰列艦皮實得很,現在的導彈打上去未必能把人家怎麼樣。)

    船廠的位置光腦自動設置在蓬萊長島一帶的水下。船廠四條生產線,不但生產線少了產量就更低了,每條生產線每月才能建造十萬噸排水量的船隻,不過想想船廠一個月能爆出八艘俾斯麥級戰列艦,也不算少了。

    當然不能真去一次建造八艘俾斯麥級戰列艦。想到俾斯麥級戰列艦無法洞穿納爾遜級戰列艦的防護,顯然是八門380毫米的主炮不給力。這玩意要換掉,改成八門406(16英吋)的戰列艦主炮,反正現在16英吋的艦炮技術已經很完善了。主炮嗎,自然是越大越好,君不見那大和戰列艦主炮都460毫米了。

    雖然歷史上的俾斯麥戰列艦是被約翰家海軍圍毆了幾個小時以後開水閘自沉(從這一點真不愧是被譽為永不沉沒的戰艦),但當時俾斯麥號的動力系統以及主炮艦橋等都遭到了約翰家皇家海軍主炮的破壞。看來這重點防護還是不夠,艦橋和主炮的裝甲肯定要加厚,主炮塔原先是360毫米的裝甲,艦橋是350毫米。都加一百毫米,這一下排水量又上來了。

    最後金霸天設計完成的以俾斯麥級戰列艦為底子設計的真正巨艦大炮數據如下:

    尺度:長248米/寬36米/型深16.8米/設計滿載吃水11.2米/實際最大吃水12米

    動力:12台高壓鍋爐,3台蒸汽輪機,設計最大功率138000馬力,實際穩定最大功率150170馬力,實際極速最大功率163026馬力。(這個沒變,上面吃水深了。話說中天家深水良港比漢斯多,不怕出不了海)

    航速:最高29.5節;載油7400噸,續航力:8000海里/19節,9000海里/16節。(稍稍慢了點,不過比腳盆雞家的長門級最高26節的航速還是要快了不少的)

    武備:8門雙聯裝406毫米48倍口徑主炮;8座雙聯裝105毫米高炮、8座雙聯裝37毫米高炮,18座二聯裝20毫米高炮。(原155毫米的副炮被拆掉補裝甲的重量了,魚雷系統也沒安,話說這戰列艦本身就是用主炮說話的,副炮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給重型巡洋艦或是戰列巡洋艦去做。戰列艦隻要能打戰列艦就行了。航母發威之前海軍中確實有一句只有戰列艦才能對抗戰列艦。)性能數據勉強符合我教多鉚蒸剛的特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